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子之争
作者:艾秋      更新:2020-11-29 15:33      字数:2075
  顶点小说 www.23ba.com,最快更新第一女官最新章节!

  “莫嫌我疯,多半疯人皆是被逼无奈。”景妙言突然弱了下来,语带凄凉。

  肖珞望着她,可恨又可怜:“你是自己逼自己。你真以为自己这么无辜?宫里荣淑仪那点儿胭脂,真能让大皇子重病一场?你与她相互谋划,各取所需,真当我是傻子?”

  景妙言闻言,顿时面如死灰。

  “那件事后,我对你可还有歉疚?女人可妒,不可毒。或许你是受人挑唆,可你终究还是心安理得地去做了。”肖珞望着景妙言一点一点地溃败,心中悲凉。他本不愿与她僵硬到这般田地。

  可是真的够了。她的妒忌早已让她失去了最初的本性。同样面对危难,玲珑第一时间是要保护夫君。她不保护夫君,没问题,可她竟然丢下孩子,只为阻止肖珞去救玲珑。

  玲珑成了肖珞身上挥之不去的原罪,无论他做什么,景妙言都会往那方面想。事实上,当殿内出现那样一个足以危害所有人的危险分子,拔剑相向是每一个习武之人应尽的本分。他要保护的是所有大殿内手无寸铁的人,而非单单一个寇玲珑。

  景妙言,一败涂地。

  “你走吧。”肖珞哑声道。

  他在书房呆了很久。景妙言早已离去,冬雨淅淅沥沥,让原本已然郁结不堪的肖珞越发愁闷。

  他在想一个问题,很重要的问题。和男女感情无关。他没有忘记,自己如今是中书省一号重臣,皇帝的亲弟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比皇帝更有决定权。

  可他分明感觉到一种自己熟悉的气味,在四处流动。隐瞒着他,却将他悄悄绕了进去。

  景妙言怎会知道在长信宫发生的一切?显然,帝后不可能告诉她,临川王也不可能。细思,这背后似乎大有来头。他想到卫府卿的那符将军令。他知道是谁干的,在他暗中调查之后,他亲爱的岳父大人景尚书,终于坦率地承认,自己是毫无疑问的大皇子支持者。

  可肖珞却没有想到,景尚书早就在长信宫布下了自己暗线,而且似乎行动力十分高效,便连这样的婚娶之事,都一一相告。

  再想到景妙言与荣淑仪暗中联手一事,看来,景家的态度早就十分明确了。只是自己并示察觉而已。

  太子之争,终于要被搬上台面,进入愈演愈烈的复杂的战局。

  大齐王朝正式进入隆冬季节。

  荣淑仪躺在锦画堂,时好时坏,时梦时醒,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偶尔还能口眼歪斜地骂几句人。她终究没有被定罪,大皇子又被送到岚昭容身边抚养,中书省老臣的意见是,自古太子先立嫡,无嫡则立长。

  既然永宁皇后膝下只有一个瑞雪公主,那么毫无疑问,应该立大皇子肖泽为太子。

  这消息让岚昭容吓了一跳。她原本只是单纯地喜欢孩子,多了个儿子,好歹又多了个依靠,却没想过要争什么太子。赶紧到皇后跟前表衷心,声称自己只是抚养大皇子,绝无其他想法,自己没有,大皇子也没有。

  废话,大皇子才多大,他都不知道什么叫太子,当然没有啥想法了。

  话是说给皇后听的。昭容太明白,皇后与荣淑仪从来都不曾亲近,而大皇子体弱多病,原本也没有谁将他视作太子人选,偏偏在皇帝最后能动弹的那些日子里,让荣淑仪不知用何方法,一举将皇帝纳入囊中,言听计从,大皇子这才有了些竞争力。

  可现在荣淑仪也兴不起风浪,皇帝就算有偏爱,也口不能言,大皇子最好还是乖乖地当个不争不抢的小王爷,这样才能站稳脚跟,昭容自己也能跟着小王爷享享福。

  皇后听了昭容的表态,微微地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她当然知道,中书省老臣,有的是因为墨守陈规,比如李相国,他认为规矩不能破,立不了嫡就立长;有的是因为过往恩怨,比如季大人,凡是对皇后有利的事,他一定要反对,如果现在有个提议能将皇后和玲珑送月亮上去,他一定会第一时间举双手双脚赞同,以慰亡女在天之灵;也有的是因为利益,比如景尚书,他与荣淑仪早有默契,荣淑仪若想干些什么,他是她们家宫外的保护伞,自然,事成之后,允了自己中书省首席的位置。

  一个“首席”就可以让一个忠厚儒雅的长者放弃原则,权力的吸引力对男人来说,果然堪比伟哥。

  皇后心中的人选,自然是莫瑶的二皇子肖泽。可皇后一个人的份量,不够与中书省几员重臣相匹敌。而且目前看来,其他人态度暧昧不明。

  她不担心临川王,玲珑屡屡入宫,临川王亦偶有见面。玲珑自不必说,临川王权衡利弊,也觉得大皇子体弱多病,且在他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如血蛭一样吸附在这个小小婴孩身上,若让大皇子当了太子,必定朝局动荡。

  故此,肖璃虽未在朝堂上表态,皇后却知道,他是支持二皇子的。

  皇帝本人倒是想支持大皇子肖洋,可他现在太明白,自己要想好好活下去,都要靠皇后每日在床头的照顾。他早已不是那个可以颐指气使地发号施令的天宸帝了。他的意愿,有时候可以被忽略。

  所以,最重要的其实是肖珞。

  肖珞从来不表态,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昭阳宫中。他们讨论,他就在旁边默默地听,若非有不识趣地人请他决断,他便摆手:兹事体大,不可轻举妄动,宁要等想出个万全的法子,才能给出意见。

  皇后并不逼问。她知道,肖珞一定很难决断,更何况,如今局势胶着。虽说大皇子派看起来人数众多,可毕竟,皇帝还活着,只要皇帝活着一天,优势便会象流水,随时都有可能流动。

  于是,最辛苦的是临川王,他密切注意着朝中异动,尤其是大皇子集团背后那个神秘的黑手。有一天,临川王对皇后说:“计谋太多,未必是好事。二皇子暂时不用争,等着那边出错就成。”对,等。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