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争执不下
作者:艾秋      更新:2020-11-29 15:33      字数:3053
  顶点小说 www.23ba.com,最快更新第一女官最新章节!

  一觉醒来,天如期地亮了。每一日,都那么难熬。对于日子的飘摇,对于结局的终了,都没有把握。

  玲珑却从来不愿让肖璃看出她的担忧。她永远有最明亮的微笑,偶尔还俏皮地讲几句笑话。肖璃只要一回到府上,望见玲珑的笑颜,听她说几句话,在朝中再如何纷扰烦忧,也会一扫而空。

  事实上,玲珑有许多不安,好在她是个乐观开朗的人,面对肖璃也好,还是肖璃离开府中之后,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也好,都不会轻易显露她的不安。

  庙堂之高,贵为王妃之尊已不难仰见。往日深流,已渐起波澜,汩汩地突上水面,只恐某天,终成爆破之势。

  贵妇来往之地,却仍是珠翠繁华、莺声燕语。只是,看似贵妇间从来都是家长里短,可男人们在前朝的此起彼伏,总是悄然影响着女人们在贵妇圈的地位。

  临川王妃自然是有地位的。原本还有个更有地位的景妙言,可她似乎比玲珑更加不爱主动接近这个圈子。倒是玲珑虽说不太主动,却也善待四方,凡是过来坐坐的,皆笑脸相迎。

  尤其是撮合了周小姐的婚事之后,贵妇们都觉得临川王妃是个有福份的人,光是周夫人,就带了好几个官太太前来巴结。玲珑本也深闺寂寞,倒也乐得听听她们传些闺中八卦。而周夫人见王妃如此赏脸,更是觉得在那些官太太面前欲加有光彩。

  这日来的,却不是别人,说起来与玲珑还有些旧缘。成亲前在珍宝局当女官,也有京官的家眷们拐着弯人托人来办事,若能弄点儿宫里的手艺,自然出去又是脸面极盛。故此,也颇是结识了一些地位不低的女眷们。

  这会儿坐在葆光殿,与玲珑聊着闲话的葛夫人便是其中一位。

  说起葛夫人,夫家是司礼卿一把手,自然也是地位不算低,不过,往常在宫里提起,却是葛夫人家二女儿更为有名。正是皇帝曾经十分宠爱的葛才人葛含章。

  葛才人天生一股风流纤弱之态,甚至有些病容。可偏偏就是那样,与宫里健康到争奇斗妍的美人儿都不同,让皇上深为怜惜。

  “我算看透了,这皇上的宠爱,哪有天长地久,只盼她如今在宫里衣食无忧,少受些闲气,我这当母亲的,心上便也好过些了。”葛夫人一说起二女儿的现状,不由要叹息。

  旁边一位却说:“葛夫人,你也别叹气,想开些,再怎么如今少了宠爱,比那范家的二姑娘,还是要好了很多的。”

  那是,人在不幸的时候,一听到有人比自己更不幸,心里便会好过些。更别说葛大人与那范大人,还是同僚。想那范知铭,因为大女儿范楚楚在宫中得宠,又生了大皇子,很是不将自家老葛同志放在眼里,这事儿,葛夫人也清楚,所以一提起范家如今的境况,葛夫人深深地觉得,最好更加惨一些,才能缓解自己的忧愁。

  人,一有了点优越感,一般会有两种表现,陡然骄傲,或陡然谦虚。葛夫人就是后者。

  “范家二姑娘虽然常常被打得哭爹叫娘,好歹还有个男人,说不定以后浪子回头,也未可知。可我们这……如今皇上这身子……我家章儿,也就在宫里等着白头吧。”说到最后一句,是真的有点悲凉的。

  旁边一位道:“唉,也是,昨天半夜,听说皇上突然就……”

  葛夫人一凛:“突然就怎么了?”

  “反正不大好了,据说中书省几个老臣,今儿天未亮就进了宫,如今也不知怎么样了。”

  葛夫人望向玲珑,临川王也是中书省的人,葛夫人是向她求证呢。

  玲珑点点头:“王爷也是天未亮就被叫进宫去了,至于是何事,我还未曾听说。不过,是长信宫遣人亲自来传,我嫁进王府这么久,还是第一次。”

  葛夫人脸色十分难看:“若是如此,我那妮儿此生也便这样了。”

  玲珑在一旁听了,不免劝道:“终是人各有命,葛才人在宫中虽不荣华非常,却口碑不错,平平安安到如今也已是福份。瞧瞧荣淑仪,倒是拔尖,现在呢?”

  旁边那位一下子抓住了拍马屁的机会,立刻说道:“说句粗俗的,不怕王妃生气。是福是祸,还真得过几年再看,想当年,王妃还是落选的呢,如今却是何等尊贵。终究是命里有时终须有。”

  玲珑何尝不知她是在奉承自己,反正情况属实,奉承也照单全收:“也是我家王爷重情重义。前头没有闺秀敢嫁他,这才落到我头上不是?”

  葛夫人也收了凄凉,紧紧跟上道:“所以说,还是我们这些人目光短浅,听着外头的风言风语,就信以为真。要不然,我就早将三丫头塞进王府来了。”

  “葛夫人你就省着吧,三丫头虽好,哪及王妃仪态万方,王妃一谦虚,你还喘上了。”又有贵妇故意啐她,众人终于好好笑了一回。

  闲聊归闲聊,玲珑却听出了些端倪。看来,果然是人人皆知皇帝快要不行了。那么,有些人一定是很急很急了。

  她想得没错。宣明阁里,中书省的大臣们又争执上了。这样的争执,最近已经进行了好多次。

  李相国老泪纵横:“诸位,不能再拖,立嫡之事,须当机立断啊!”

  肖璃很坚决:“正是,须当机立断。”

  “临川王固执己见,中书省如何才能给出决议?”季大人一改往日锯嘴葫芦的姿态,发起了牢骚。

  “为何不说是季大人固执己见?”肖璃冷笑一声。

  一句话,将季大人的牢骚噎了回去,半天没有回音。

  李相国觉得,跟这帮人没啥搞头了,谈来谈去谈不出个结果。可以一锤定音的信王,又死不吭气。

  李相国是有责任感的老臣,人说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现在是,王爷们不急,急死李相国。他决定去找另一个说话很有份量的人物——永宁皇后。

  去到长信宫,皇后娘娘说,皇帝自从昨晚上大半夜不好之后,已经不适合见人了,有啥事,午后在昭阳宫说话。

  李相国想,好,午后就午后,急是很急,但也不急这一会会儿。

  皇后知道李相国要找她干嘛。一见他老泪纵横的走进昭阳宫的大殿,皇后心中就暗暗地叹息了一声。李相国这样的人,的确是大齐王朝的栋梁,这话完全不是虚言。

  他是真正将国事当作第一要务,几乎没有私心的恪敬职守的老臣。

  “皇后娘娘,不知皇上如今身子如何了?”他担心地问。

  永宁皇后微微皱眉,斟酌着,却只说了两个字:“堪忧。”

  “御医怎么说?”李相国又问。

  “大约也就眼前的事了。”皇后神情黯然。

  李相国哆嗦起来。他是经历过先帝的丧事的,一个国君的倒下,前前后后多少人力物力,哪能如皇后现下这样,一切都没有准备。

  “到如此地步,竟连储君都还未选定,皇后娘娘,立太子已是迫在眉睫啊!”

  皇后却丝毫不为所动,忧愁地说:“李相国,皇上最喜欢山清水秀的地方,最好还要靠近草原,他喜欢骑马狩猎,这会儿连陵寝地址都未选定,可怎么办啊?”

  李相国一听,差点背过气去,这是听不懂自己的话啊,还是听不懂自己的话啊。

  “皇后娘娘,历代壮年逝去的皇帝,多年后才安入陵寝的不乏其人,可没有哪一位生前不曾立下遗诏、指定继承人啊。”

  “皇上如今是拿不了主意了。人选应该由你们中书省拟定,请问你们中书省意见可统一了?”皇后自然是知道他们统一不了,方才这么一问。

  果然,李相国愣住了,又道:“微臣今日前来,正是想请皇后娘娘出面,召集中书省七位大臣,请他们当场提名,由皇后娘娘最后决断。”

  永宁皇后深深地望了一眼李相国,又垂下眼睛,转动着手腕上的飞鸟镯。镯子深邃的蓝宝石,每转到一个角度,便发出一阵幽哑的光。

  “本宫不想干预政事,只等七位大臣出了决议,本宫再行决断吧。”

  “中书省大臣,各执一词,实难统一,否则微臣也不会来打扰皇后娘娘了。”李相国厚着脸皮,有一说一。

  皇后道:“哦?各位的意见,还如以前一样坚持?”

  李相国疲惫地摇摇头:“至今未能有一个皇子占上风。”七个大臣,起码要有谁得到四位以上大臣的提名,方能胜出,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李相国该去寻信王要意见才是。信王的意见才是真正可以最后决定人选的一票,你可明白?”

  谁不明白啊,三岁小儿都明白。

  “微臣何尝不知。只是,信王无论如何也不给意见。”李相国已是极度无奈。碰到这么一群王爷——不,是大爷!“那就再等等吧。本宫不信,信王会一直这么沉默下去。”李相国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看来这趟昭阳宫又是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