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夏锦凤失踪
作者:朱槿      更新:2021-01-02 10:11      字数:3248
  顶点小说 www.23ba.com,最快更新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最新章节!

  “她家门第高贵,她的兄长一人之上万人之下,我高攀不上。”苏景辉苦笑说道。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岂不是宰相了?她是宰相的妹妹?”宋家老爷吃惊地问道:“可是,从未听说当今宰相有个妹妹,我只知道他有个女儿,就是圣手观音欧阳敏,医术极高的那个!”

  “不是宰相,却高于宰相。”苏景辉神情略略暗沉了下来。

  “唉,不管怎么说,这婚姻大事就讲个门当户对。其实,我也是病急乱投医,你是不知道,这些天衙门里总是找到我府上,要把我这闺女,送进宫去,说是要给太子选妃,我也是没办法,才想出了飘彩招亲这个办法。没想到……唉!”

  “给太子选妃?”苏景辉有些吃惊,“宫里选秀,不是三年一选,这去年刚刚选过,怎么今年又要选呢?”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衙门的人说,去年给皇上选,今年给太子选。我虽有万贯家财,膝下却只有这一女,教我如何舍得把她送到那暗无天日,永世不得相见的皇宫里去呢?所以,我在此恳求公子,如果公子与那位姑娘真无婚约的话,就请留下来与小女成婚,我愿意将全部的家当都交给公子。”

  这宋家老爷说着,就差没给苏景辉跪下了。

  “宋老爷,你千万别这么说。”苏景辉一时心里也乱了,虽然就在刚才,他的确也动了要娶宋家小姐,以此断了夏锦凤念想的这个念头,可是真的事到临头,让他莫名其妙的娶一个不过一面之缘的姑娘,他还真有些凌乱。

  “这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尚有高堂老母,没有她老人家的允许,我断不敢擅自结亲。”苏景辉客气地说道:“况且,我这一趟出来,是有公务在身,也不敢耽误。”

  “公子言之有理。”宋老爷想了想,从身上取出一只腰细脚宽的高脚细瓷杯座上,像一只反口金钟形的玉色酒盅,递到苏景辉手中。说道:“这样,我把这只杯子给你。这叫蝴蝶杯,斟酒满杯,便见一只彩蝶从杯底泛起,起落于花丛之间,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杯酒饮尽,彩蝶顿逝,是为“杯满蝶现,酒尽蝶隐”之酒具佳品,誉冠天下。乃我宋家传家之宝,你带上它,就是我宋家的女婿。当然,我也不勉强你,若是日后你有反悔之意,便派人将这杯子送来,若有成婚之意,也请带杯子亲自前来府上。总之一句话,杯子不现,我女不嫁。”

  “这,这怎么行,这不行!”苏景辉连连推辞。

  “这有什么不行,我都说了不勉强你。我只是不想让女儿进宫,你拿了这个杯子,衙门的人再找我,我大可说女儿已经订亲,他们就没办法让我女儿进宫了。至于婚事,全看你的自由,就当我把杯子在你处存放一些时日,难道这样也不成吗?”

  苏景辉听他这么一说,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只杯子。拿在手里细一看,只见杯沿镶金,光彩夺目;外壁有二龙戏珠,彩色斑斓;内壁婷婷花朵,妖娆美丽,仅是这做工,已经稀世了!

  这宋家老爷为了不让女儿进宫,竟将如此贵重之物轻易给他,倒也真是爱女心切了!

  只是,自己真的能娶这位宋家小姐吗?

  苏景辉不知道,而他也不来不及想清楚,因此等他回到客栈的时候,夏锦凤早已不见了。

  她的屋子里有些凌乱,行装一点也没带,连桌子上的茶还是温热的。一只凳子被掀翻在地上,这种种际象表明,她似乎不是自己离开,而是被人掳走的!

  苏景辉心里一阵紧张,急忙冲到楼下,就听见店里的客人都是纷纷议论着什么。苏景辉来不及去管这些闲事,就要出客栈,突然被客栈里,一个年轻的后生叫住。

  “兄台,你也要是赶去从军吗?”

  “从军?”苏景辉扭头,疑惑地看着他。

  “兄台不知道?”那后生也是有些吃惊,“碧玺国的军队攻破了天门下,已经拿下柳、林、景、玉、颜、柯六州,如今已经兵临富州城下,眼见就要打进京师了,我们这些天都在商量着,要赶紧去报名参军,保卫国家呢!”

  “消息准确吗?”苏景辉急声问道。

  “朝廷都贴出征兵告示了,还能有假!可是我就奇怪了,朝廷不是有百万雄兵吗?怎么到这会就派不了用场呢?”

  “我听说那百万雄兵必须得有节制天下兵马的鱼形兵符才能调动,否则就是皇上的圣旨,他们也不能动,动了,就是谋反。”另一名后生这时候插了句话。

  苏景辉听了这话,刹那间如遭雷击。沈寒澈没有找到,兵符也没有找到。没有兵符,无法调动兵马,天景国只能是任人宰割。这可怎么办呢?

  “可是国家危险,他们难道就当真不敢动吗?”一个后生气愤地说道。

  “不是不敢动,是不敢轻易动。不过我听说,朝廷有和亲的意思,准备把公主嫁到碧玺去,来换取和平。”

  “嫁公主?当今皇上只有一个女儿,就是锦凤公主,难道皇上是要嫁锦凤公主?”

  众人正在议论着,苏景辉突然像一阵风似的跑到楼上,迅速收拾了行装,赶往京城。

  夏锦凤无故失踪,一定是宫里的人给带回去了。他们是想把她嫁到碧玺,拿她和亲,换去和平!

  一想到这个,苏景辉的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他气愤,也痛恨。朝廷养兵千日,一朝用兵之际,却拿不出一兵一卒对抗外敌,只能拿一个女子去换取和平。若是这样,还要那些兵将做什么!

  苏景辉一路星夜兼程,三日之后,便低达京城。他觉得自己现在必须知道朝廷究竟是什么动向,于是当天夜里,他再一次去拜访他的舅舅,御史大夫苏哲。

  然而,苏哲也对宫中的情况不甚了解。

  “上月初八,皇上突然身染重疾,下令太子监国。打那之后文武百官谁也没有见过皇上,而太子却是一步步掌握着朝政大权。对碧玺进攻之事,太子更是迟迟不肯调兵,昨日,还在朝堂上说,要将锦凤公主嫁往碧玺和亲。”

  苏哲颇有疑惑地说道。

  “那,锦凤公主现在何在?”

  “不知道。别说是我,连柳尚书、欧阳宰相他们也不知道。柳尚书在今日朝堂上,还向太子询问锦凤公主下落,岂被太子一阵数落。如今,太子只信任东宫詹事崔浩一人,大小事务全听他的,我们一帮老臣,只能干着急。”苏哲无奈地说道。

  “那,太后呢?”

  “太后也病了,听说已经多日水米不进。如今,能掌控大局的,只有欧阳相,可他偏偏又……”

  “欧阳相怎么了?”

  “数日前在朝堂上,他因向太子提出要见皇上,被太子喝斥,罢免宰相之职。”

  “怎么会这样?”苏景辉吃惊地说道:“纵使太子监国,监的也是庶政,是朝廷的日常事务,怎么连罢免宰相这样的大事,也敢轻易做主。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谁说不是,现在朝里已经有人猜测,皇上,是不是已经龙驭归天了!”

  “看来,现在的情况很不妙。”苏景辉凝重地说道:“舅舅,有件事情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太子不调兵,不是不想打仗,而是他早就丢了手中那半块节制天下兵马的兵符!”

  “你说太子丢了兵符?”苏哲震惊地看着苏景辉。

  “不错,没有兵符,那百万雄师就不敢动,不动,便等同谋反。纵使他们现在出兵与碧玺做战,打了胜仗,最好的下场也不过功过相抵。所以他们绝不敢轻易出战。以外甥所见,为今之计只有请柳尚书和欧阳相一起前去搬请那百万雄师。凭他们二人德高望重的身份,或许可以使那百万雄师,放下心里包袱,拼死一战。”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兵部柳尚书毕竟是太子的岳父,他可靠吗?”

  “应该可靠。”苏景辉说道:“不瞒舅舅,外甥从去岁冬到了柳州之后,一直与锦凤公主在一起。年初的时候,柳尚书的外甥陈子浩还曾到柳州为公主传话,说皇上要让公主去和亲,让公主立即离开柳州,逃往漠北。由此可见,柳尚书,是站在皇上一边的。”

  “那就好!”苏哲想了想说道:“这样,我去找欧阳相和柳尚书,让他们俩去搬兵。”

  “舅舅且慢。”苏景辉正色道:“外甥还有一个疑虑。外甥曾在柳州城外,见到大批军队,足有三万之众,而那时,碧玺尚未发兵,朝廷并无战事。所以,外甥担心,会不会是有人私调兵马,甚至是与碧玺里应外合,或者,朝廷的百万雄师,已经叛变?”

  “竟有这样的事情!”苏哲恨恨地说道:“若真是这样,只怕天景将有灭顶之灾!不过要说那百万雄师全部叛变,几乎不可能。但肯定有一部分已经起了祸心,私调兵马,里应外合,会是谁呢?”

  “外甥也想不透会是谁。不过如今嫌疑最大的,便是太子。所以外甥有一想法。”

  “什么想法?”

  “外甥想,夜探东宫。”

  “夜探东宫?”苏口想了想,“不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是,你一个人……”

  “外甥一人足矣。舅舅别忘了,外甥是捕头,主要责职是抓贼,抓贼也需要知己知彼,所以夜探东宫不是难事。若人多了,反而扩大目标,引人注意。”

  “既然这样,那你就去吧,自己多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