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
作者:叶观书      更新:2023-07-27 06:17      字数:4006
  程承思要收关门弟子的消息由两大官学的司业亲自宣布后, 引起了一波报名的热潮。没几日, 沈休文的册子都记满了。他算了算,两个上舍里还没报名的也就只有二十个。

  太学这边报名尤其多, 可说除了傅静闻和另三个已正式拜他人为师的学子,大家都打算试一试。

  沈休文想着傅静闻可能是因为他的缘故放弃了这次机会, 便特意找他聊天。

  傅静闻道:“公子, 你放心吧, 我是想清楚了, 才不报的。”

  沈休文笑问道:“你想清楚什么了?”

  傅静闻嘻嘻一笑道:“您看,若为了将来仕途,我已经投靠了您;若为了自己爱好,我喜欢经营。而且,有您做一贯先生的弟子, 我勉强也算个徒孙吧。这样我已经知足了。”

  沈休文失笑, 也不劝他了。

  转眼到了月末休沐前一日, 国子学中, 除了十来个已有老师或打算拜其它人为师的学子,也就剩甲斋端木渝、俞峤、谢彦卿、李锐青和杨和鸣五个没参与此事。

  云宗清第一个报的名, 却是最后一个才交的稿。他忐忑不安地把几经易稿的文章递给沈休文后, 问道:“沈哥,真的可以随便写, 只要是史论?我这心里一点没底。”

  沈休文看到他这么重视, 安慰道:“别担心, 肯定不能离题。”

  云宗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沈哥, 要不你先帮我看看?”

  沈休文笑道:“看看可以,但是我不提意见的。这毕竟是老师选学生,我就算觉得好,也不管用。”

  云宗清犹豫了下道:“行,你看一眼吧,我不求你说什么。”

  沈休文便认真看起来。云宗清眼巴巴地望着他,见他眉眼间微有赞许的意思,顿时整个人放松了两分。他随手拿起沈休文桌上的报名册子,边翻看边注意沈休文的动静。

  云宗清这稿子也不长,约莫两千字。沈休文很快看完了,但又重头看了第二遍。

  随后,他微笑道:“我想老师或许会喜欢看你的文章。”其它的投稿他也过目了,许多人文采斐然,但多为老生常谈。云宗清的论点比较新颖,可能会得老爷子的青睐。

  云宗清十分高兴道:“太好了!沈哥,谢谢你!”

  沈休文笑道:“行了,那我先走了。”

  “等等,我和你一起走。”云宗清忙道。

  沈休文便应下了。他收起名册和所有文稿,打算明天送去给他老师。

  云宗清收拾好东西,跑过来道:“我帮你拿,沈哥。”

  沈休文摆手道:“不用,我拿得了。”

  他又关心道:“杨大哥这两天怎么样了,病好了吗?”

  云宗清抿抿嘴,凑过头来轻声道:“杨哥没生病,其实是被我姑父关起来了。他想今年从国子学毕业,直接参军去。可我姑父和姑姑一直想让他做文官的。”

  沈休文意外道:“竟是这样,杨尚书他很反对吗?”

  云宗清点点头,叹气道:“杨大哥学业这么好,他们一直寄予厚望的。我也没想到原来杨大哥是想做武官的,他挺坚持的,估计这事还有的磨了。”

  他看了看沈休文,忽然道:“沈哥,程先生为什么还要收关门弟子啊,你不是可以传他的衣钵吗?”

  沈休文沉吟了一下,笑道:“我和杨大哥志向一样,所以帮不了老师太多。”

  “啊?!”云宗清惊讶道,“沈哥,你也要去参军?”

  沈休文点点头。

  云宗清双手拍了拍自己脑袋,直白道:“你们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当兵很危险的!”

  沈休文笑着问道:“宗清,你长大想做什么?”

  云宗清挥了下手道:“我对做什么没什么想法,就想在京城找个安安稳稳能过日子的位子待着。”

  沈休文稍稍有点意外,没想到向来性格跳脱的人只想求个安稳。

  云宗清自个又叹了口气道:“沈哥,你说我是不是很自私?我家其实很想我出息的,但我自己并无大志,也不想钻营。”

  沈休文看了看他道:“或许你可以和家里谈一谈。”

  云宗清苦笑道:“我娘好说,我爹比我姑父还顽固,我说了得被骂死。”

  他耸耸肩又道:“不过,反正我现在一个人在京城,好坏随我,他们真要管也管不着。”

  沈休文笑着鼓励道:“你不坏,我倒觉得将来你会有出息的。”

  云宗清目光发亮道:“沈哥,那你觉得我有希望当上你的师弟吗?要是当了程先生的弟子,我就算行事出格点,我爹娘肯定也都会原谅的。”

  “呃……”沈休文失笑道,“这个我真不知道。”

  云宗清耷拉下脑袋道:“好吧。”

  两人说着话,走到官学门口,随后各自坐上马车回府。

  第二日休沐,沈休文先去了趟宫门口接端木福。上次他病好后也曾进宫拜见皇帝,不过跟大公主并没有说上几句话,只约好了今天同去老师家。

  端木福很准时,坐着宫轿出来,再换乘马车。沈休文见她在雪白的貂皮披风下穿着一身樱粉色的冬装衣裙,看上去特别可爱。

  “公主今天像个小仙女啊。”他边含笑道,边扶她上了马车。

  端木福明亮的眸子看他一眼道:“休文哥哥,你也好看。”

  沈休文笑道:“好看点,站在我们公主旁边才合适啊。”

  端木福耳垂微热,却也一本正经道:“休文哥哥,我不在乎你的容貌美丑。”只要那颗心对她一直是温暖的就好了。

  她父皇的宫中美人成百上千,那些人对她却少有一丝赤诚。

  沈休文听了心头一暖,温柔地笑道:“我知道了,公主。”

  送端木福上了马车,他自己则骑马伴行。京城的百姓隔三差五就能见着一回,多年以后不少人回想起来,都对他们的圣昭女皇与圣武皇夫少时青梅竹马的感情津津乐道。

  程承思给沈休文和端木福制定的课程并不一样。沈休文是日日都要到程宅报到的,平常从国子学放学后,先帮着老师抄写或者处理些文稿花半个时辰左右,再听他单独授课一个时辰,吃过晚饭后回家。

  端木福则是每月十次课,每次两三个时辰左右。因为程承思二月份开始就要开始在国子学新建的明德堂给皇子们讲课,每月十二次,除去休沐日,基本是隔天一回,都定在上午时讲。所以端木福的课就大都在下午。她学完要回宫时,正是沈休文到程宅的时候。

  两人虽然并不能有太多时间说话,但比起以往,相处的功夫是多很多了。到沈休文休沐的时候,他则会先行去皇宫接她,两人再一起到程承思处学习。

  沈休文偏重学风俗人情、地理知识和兵法,端木福则是经史、策论和律法。程承思不愧学识渊博,两边都教得挺得心应手。

  沈休文对端木福的选择起先是有点惊讶的,心道,小女孩原来是真对政事方面有兴趣。

  他时常问问老师,关心公主的学习情况。

  程老爷子有时捋着胡子道:“小福儿可比你悟性高,比你聪明。学的时间没你长,长进却比你多。”

  沈休文笑着道:“那挺好的。”

  程承思瞥了他一眼道:“小文儿,你要努力啊。小心以后被小福儿嫌弃。”

  沈休文应道:“是,老师,我会努力的。”

  程承思见他眉眼间颇有自信的模样,就忍不住开玩笑道:“小文儿,我是真有点担心啊,你说你明年一去西北,等回来时怕是小福儿已经情窦初开找别人了。”

  他这话其实并不是完全瞎说。虽然他这两个弟子间有一纸婚约在,但以他对公主的认识,深深觉得只要他这个女弟子有想法,定能将之废掉的。

  沈休文一笑道:“那就请老师帮我看着点吧。”

  程承思吹胡子道:“我怎么帮你看着!小姑娘心思,我一糟老头子可不懂!要我说,你去了就赶紧回来,别一呆就三五年的!”

  沈休文心知老师是担心自己,忙应道:“是,我会尽快回来的。”

  程承思点头道:“你可记住了。别让人久等。”

  沈休文笑着也点头应下了。

  程承思花了一个多月才将收到的史论稿都仔细研读了一遍,从中选了十个合心意的学子放到明德堂的课堂中和皇子们一起学习,打算考察一段时间,再决定选谁当关门弟子。

  被选中的学子们都十分欣喜,即使将来成不了程先生的弟子,但能有和皇子们一道学习的机会已是万分难得。

  云宗清也被选中了。他心中对投靠哪个皇子一点没兴趣,对来拉拢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只虚虚应付。端木浩和端木澄也看不太上他后面的家族,都冷淡下来。云宗清松口气之余则更加认真听程承思的课,常常找老爷子提问。

  也算皇天不负有心人,程承思还真看中这孩子了,趁着沈休文启程去黄经纶去前,正式收他为徒。

  当日也是个休沐日,沈休文和端木福都在程宅。

  云宗清没有直系长辈在京城,是让杨尚书和杨和鸣陪着来的。

  一番拜师礼过后,程承思让他又正式给沈休文和端木福见礼。

  “宗清见过五师兄。”云宗清满怀感激躬身道。

  在京城,要说他最佩服喜欢的人是谁,那非沈休文莫属。与沈休文结交,他起初是好奇不服居多的,但这大半年相处下来,让他真正把沈休文当作了自己的榜样人物。

  沈休文上前扶了他一下,微笑道:“恭喜你,七师弟。”他知道云宗清私下爱看各种传奇小说,便将家中有的孤本找出来,当作见面礼送给他。

  云宗清嘿嘿一笑道:“谢谢五师兄。哪天你要是能把以前课余讲过的玄幻故事都写下来就好了,我肯定当你的忠实读者。”

  沈休文笑道:“你还记得啊。”他年前不忙的那段时间确实曾随口说过一些现代著名的电影故事。

  云宗清忙不迭地点头道:“当然记得啊!师兄,你一定要写啊,我最爱听那个了!”

  沈休文失笑道:“这个我现在还真没时间写,要不你等等,有空了我写下来梗概给你,你自己创作一下?”

  云宗清又兴奋又迟疑道:“这样行吗?”

  沈休文含笑道:“没什么不行的。说不定以后我不用给你说那些故事,你自己练着写写也能有传世大作。”

  端木福在旁轻缓道:“休文哥哥说你行,你肯定行的。”

  云宗清一拍脑袋,有点惊慌道:“宗清见过大公主,不,见过六师姐。”他这一兴奋就把行礼给耽误了。也是奇怪,他以前觉得大公主虽然年纪小,可气势很足的,让人难以忽视,可今天她闷声不吭地站在一边,他竟没有太大的感觉。

  端木福微微一笑道:“不必多礼,七师弟。”她从高欢手里拿过一个小礼盒递给他。

  云宗清恭敬地道谢收下。回去后他一看,竟是京城一处宅子的房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