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道_非      更新:2023-07-27 10:05      字数:6752
  “你们若是不信,大可派几个人去永宁殿瞧上一眼。”

  未央看着犹豫不决的羽林卫,说道。

  羽林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拿不定主意。

  永宁殿是天家皇室供奉先祖的地方,且离他们现在所在的神仙殿极近,永宁殿一旦有失,战事便很快便会波及到永宁殿。

  若是在寻常时候,他们自然是不怕的,天家一十六卫,各司其职,拱卫皇城,藩王虽有亲兵府兵,以战力来看,或许能抵得上一两个卫队,但天子有一十六卫,藩王若想行谋逆之举,只怕刚攻入皇城,便被各方卫士联手剿灭了。

  可现在不同。

  皇城分内外两成,祭祖大典在外城举行,拱卫外城的是宿卫,由朝臣世家们所统领。

  天子来外城,所带的只有心腹卫队羽林一卫,羽林卫虽是卫队们最为精锐的部队,但楚王早有打算,早早地将自己的府兵与养了多年的死士带入神仙殿,趁机行弑君之举。

  如今大部分的羽林卫在殿内守着天子,能调去永宁殿的卫士并不多。

  更何况,若调卫士去永宁殿,则神仙殿的兵力便会大肆削弱,楚王的府兵虽不及羽林卫能征善战,但胜在准备颇足,若此时再占了人数优势,只怕天子将会陷入危险之中。

  可若不调兵救援永宁殿,纵然天子杀了楚王,平叛楚王谋逆,永宁殿的藩王们得了消息,必会在天子与楚王两败俱伤之际趁火打劫。

  天子一样性命难保。

  思来想去,为首的羽林卫向未央拱了拱手,道:“姑娘既然是冒死前来,想来是忠烈之辈。”

  听到忠烈二字,未央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呸,她才不要忠于现在的天子。

  忠于天子的人,个个没有好下场。

  唯一一个还愿意为天子冲锋陷阵百死无悔的人,是她的爷爷,如今妻离子散,在海外荒岛漂泊数十年不敢返乡。

  若不是她出海找爷爷,只怕爷爷会一辈子待在荒岛之上。

  赫赫威名的镇南侯,竟落得如此下场。

  天子薄凉行径,委实让人心寒。

  未央心里腹诽着,面上却是一副忠肝义胆模样,向羽林卫道:“兰陵萧家,从无贪生怕死之人。”

  ——至于是不是忠烈之辈,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羽林卫面上微喜,继续道:“既是如此,烦请姑娘入内城,替天子调其他卫队前来保护天子,平叛藩王之乱。”

  皇城虽然修得极大,但内城的卫士们若是得知天子有难,必会疾驰而来,到那时,无论是楚王,还是蜀王与燕王,都不足为虑。

  前提是未央进得去内城,且内城的卫士们听从未央的话。

  “内城卫士皆由天子亲子统领,若没有天子的敕令,他们怎会轻易妄动?”

  未央故作为难道:“更何况,几位藩王又是天子极其信任的王爷,我若去内城调兵剿灭他们,只怕我尚未说完话,便会被卫士们就地正法。”

  “你们还是不要害我了。”

  未央道:“消息我已经带到,信不信是你们的事情。若继续耽搁下去,待几位藩王府兵赶到,纵然我爷爷单骑赶到,只怕也难以扭转战局。”

  说完话,未央转身欲走。

  戏一定要做得足足的,自己信了,旁人才会相信。

  未央这般想着,刚刚迈出第一步,身后便响起羽林卫焦急的声音:“姑娘请留步。”

  “我这便放姑娘入殿面见天子。”

  ——永宁殿的危机刻不容缓,羽林卫人手有限,让未央面见天子拿天子敕令,是最好也是唯一的解围方法。

  未央轻轻一笑,转身回头,面上又恢复刚才的凝重。

  羽林卫打开沉重宫门,未央走入神仙殿,厚重宫门又被关上。

  未央站在台阶处往院里看,或许是楚王的府兵难缠,卫士们全守在天子身边,神仙殿的外院并无巡逻卫士。

  未央驻足,轻手轻脚回到宫门处,耳朵贴在宫门上,探听宫门外的羽林卫们的布署。

  这些羽林卫们,是不会任由永宁殿的“危机”继续发展下去的。

  只要她入殿面见天子,让天子调动城内卫士,外面的羽林卫必会分派兵力救援永宁殿——左右内城的卫士们很快便会赶来,神仙殿这里出不了甚么乱子,守在宫门外又无战功可言,倒不如去往永宁殿平叛藩王内乱。

  当然,以他们的兵力,在永宁殿与燕王蜀王硬碰硬是送死的行为,他们只想拿战功,并不想送命,并不会与两位藩王起冲突,只会远远地守在永宁殿外,待内城的卫士赶到后,再做出一副分外卖命的样子来。

  如今的大夏四夷宾服,海晏河清,能立战功的机会委实不多,作为天家卫士,若无战功,便一辈子都会在现在的位置上打转,极难晋升。

  眼下好不容易有了立战功的机会,他们自然当仁不让。

  羽林卫争先恐后要去永宁殿的声音不绝于耳,未央笑了笑,小心翼翼下了台阶,一路往内院而去。

  神仙殿是三进的宫院,越往内院走,府兵与卫士们嘶吼的声音便越清晰,中间又夹杂着刀剑相撞的刺耳声,听得未央头皮发麻。

  第二个宫门下立着一队羽林卫,未央故技重施,轻轻巧巧进入宫院。

  守在宫院外的羽林卫们心悬战功,又少了一波。

  未央心中微喜,继续往里走。

  如此一来,纵然楚王弑君失败,也能在府兵与死士们的保护下冲出神仙殿。

  至于天子围剿楚王失败,会不会追究她的责任,她则不是太担忧——燕王与楚王绝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永宁殿处必有动静,她是冒死来送信的,而不是调羽林卫离开的。

  天子对她只有封赏,不会责罚。

  未央走入第三道宫门,刺鼻的血腥味迎面而来,闯入视线的,是尸山血海,断肢残骸在血泊之中绝望地挣扎着。

  恍惚间,未央仿佛又回到自己与秦青羡在晋王的追杀下,保护小皇孙的那一日。

  与那日不同的是,秦青羡以一敌百,极其骁勇,而这一次,只有她自己。

  未央深吸一口气,接来守门的羽林卫递过来的佩剑。

  天子在神仙殿的正殿,她若想见天子,需要穿过混战的府兵与卫士。

  羽林卫们护着未央往里走。

  刚走没几步,未央便看到了战局中央身着黄金战甲的楚王。

  楚王一如既往,纵然来行兵变之举,衣着也是分外精致华美的。

  黄金战甲上雕着狰狞蟠龙,手中佩剑的剑柄处镶着闪闪发光的宝石,熠熠生辉的头盔上缀着漂亮的孔雀翎,尽显大夏第一风流王爷的清贵威仪。

  只是可惜,因他身在战局中央,周围卫士无不想要他的性命,他云锦的披风被划得支离破碎,有气无力地披在他的肩头,头盔上的孔雀翎更是被卫士们削去不少,只剩可怜巴巴的几根,活像是只秃了毛的金黄大公鸡。

  若不是此时的局势分外紧张,未央几乎能指着楚王大笑出声。

  羽林卫们又发起新一波的攻势,守在楚王身边的府兵们又倒下许多,楚王一身是血,分不清是他自己的,还是周围人的,他手中佩剑指着站在高台处的天子,仍在不断叫嚣着。

  天子逆光而战,负手而立,未央有些看不清他的表情,只看到他面上明明暗暗一片,一改往日的温和慈爱假象。

  天子是对楚王有了杀心。

  她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未央带着羽林卫们艰难地行走在短兵交接之中,有意无意往中央的楚王身边走,羽林卫们专心与周围府兵作战,并未发觉她的意图,倒是中间的楚王,发现了不断向自己逼近的未央。

  未央早在殿外便解了小内侍的发冠,长发如瀑,高高挽着,略微抬头,整张脸暴露在血腥之中。

  楚王微眯着眼,手上的动作慢了一瞬。

  与他对峙着的卫士见此,连忙将掌中佩剑向楚王胸口处甲胄交接的地方送去。

  长剑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甲胄交接处里面是布衣,若被刺中,楚王性命难保。

  未央心中一惊,再顾不得其他,快步冲入战圈,提剑狠狠刺在楚王腰间。

  楚王腰间是精钢打造的黄金甲,未央的剑并不能伤他分毫,只是让他身体微微倾倒,卫士的剑锋划过他的胸甲,发出刺耳的声响。

  楚王瞬间反应过来,一脚踹翻趁机偷袭他的卫士,了结卫士性命之后,他转身看着面前未央,眸色晦暗难辨。

  未央的长剑又向他攻来,他侧身一避,擦身而过的瞬间,他听到未央极小声的话:“天子这是请君入瓮,你不是天子的对手,快走。”

  “我调离了守在宫门的羽林卫,你现在走,还来得及。”

  楚王眸光微变,未央的攻势仍在继续:“挟持我。”

  “快。”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未央的话刚刚说完,楚王不再犹豫,当下卖了个破绽,引未央来攻,未央长剑一送,楚王就势夺去她的长剑,手指扼住她的肩膀,佩剑横在她的脖颈处,朗声向高台上的天子道:“长兄,你瞧瞧,本王手里的人是谁?”

  胶着的战事顷刻间陷入沉默,府兵与羽林卫警惕着,回到各自的阵营。

  “陛下,不要顾忌我,快杀了这个反贼!”

  未央拼命演着戏,然而楚王比她的戏更足,手上稍稍用力,她脖颈处便溢出点点血迹。

  未央吃痛,不说话了,只是狠狠踩着身后楚王的脚。

  “抱歉抱歉,以后让你捅回来便是。”

  楚王小声说道,轻笑着的声音毫无诚意。

  未央踩在楚王战靴上,用力地转了转脚跟。

  身后传来一声轻嘶声,未央方觉得心里好受些。

  天子眸光轻眯。

  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宫门突然被打开,未央在羽林卫的护佑下闯入战圈,楚王身处战局中央,未央避无可避遇到楚王,想借机擒下楚王,怎奈楚王表面风流,但骑射功夫却是一点不曾落下,最后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被楚王捏住了性命。

  她性命虽被威胁,但胆气与勇气可嘉,临危不惧仍让他下令杀楚王。

  天子负手而立,转着戴在大拇指上的墨玉扳指,平静说道:“你放了她,朕便放你离去。”

  ——若楚王手里的人换成了旁人,他自是不会顾忌,直接下令让羽林卫一同杀死的,但未央是萧伯信唯一的后人,又是何晏心尖尖上的人,他多少都要顾念着。

  “哈哈哈哈哈。”

  楚王仰天大笑,道:“长兄,这样的话,你觉得本王会信吗?”

  刀剑争鸣声不再继续,只余下楚王与天子的讨价还价声。

  何晏眉头动了动,放下手中茶杯,目光越过窗户,向殿外看去。

  此时阳光正好,羽林卫与楚王的府兵们泾渭分明,楚王一身黄金战甲,甲胄上鲜血不住往下淌,怀里挟持了一个小内侍打扮的人,那人的脸分外好看。

  艳不可挡,倾城国色。

  而一向风流爱美的楚王,竟对这样的绝色丝毫不怜香惜玉,手中的佩剑横在她的脖子处,点点血迹染在闪着寒光的剑锋上,分外扎眼。

  何晏瞳孔骤然收缩,打翻了刚刚放在矮桌上的茶杯。

  下一刻,何晏衣带翻飞,快步出了正殿。

  台阶处,天子听到何晏略显凌乱的脚步声,转身回头。

  楚王见何晏走出大殿,更加肆无忌惮,朗声笑道:“长兄,你若不想他恨你一辈子,便放本王走吧。”

  天子目光撞上何晏阴鸷眼眸。

  一向面上没甚表情,喜怒不形于色的何晏,此时胸口微微起伏着,手指死死扳着门框,用力之大,竟让指尖微微泛着白。

  他整个人锋利又危险,像极了出鞘的剑,此刻纵然甚么也不说,天子也知他心中在想甚么——若他真的不顾念未央的性命,下一个逼宫的,便不是轻易被他算计得上钩的楚王,而是果果城府极深的何晏。

  楚王张狂的声音仍在继续,天子默了默,眉头紧锁。

  “让他走。”

  何晏的声音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一般,如凌冽寒风刮在脸上。

  庭院中央的未央看到这一幕,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

  原来何晏还活着,原来天子并没有杀何晏的意思,只是用何晏来引楚王弑君。

  何晏在天子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要不然,也不会在何晏出来之后,天子便陷入了沉默。

  看来天子也知道,年幼的小皇孙委实撑不起大夏九州的重任,所以才会把一半的心思,放在何晏身上。

  这本是一件好事,只是天子千不该,万不该,将何晏利用到极致,又对何晏处处打压,生怕何晏势力扩张太快,威胁到他的统治。

  天子的心思,委实难猜。

  纷纷扰扰的念头涌上心头,未央静静看着天子与何晏无声的交锋。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子长叹一声,道:“罢了。”

  “此事之后,朕与你的恩怨一笔勾销。只盼你心中记着朕的好,莫再像之前那般,对朕怀恨在心。”

  天子声音苍老,动情说道。

  楚王撇了撇嘴,冷笑一声,道:“你的命委实珍贵。”

  “一条命,便抵了太子妃和她身边几百人的性命。”

  未央不置可否,往台阶上看去。

  离得太远,她看不清何晏的面容,更听不到他说了甚么,只看到他长身如玉,莲青色的衣衫在一团鲜红色的羽林卫中间分外孤寂。

  有那么一瞬间,未央很想走到他身边,抱一抱他清瘦挺拔的肩膀。

  天子一声令下,羽林卫们纷纷往外撤去,楚王带着未央,在府兵们的保护下出了神仙殿。

  而此时永宁殿里的燕王与蜀王,也没有辜负未央的期待,暗自派了府兵,偷偷将永宁殿控制起来,并悄悄散布消息,言楚王大逆不道,行弑君之举。

  永宁殿的朝臣世家们不知神仙殿是何情况,更不知天子的生死,权衡利弊下,大部分人对府兵们分外配合——天子若死,小皇孙远在千里之外的雍城,荣登大宝的,不是燕王蜀王,便是那位敢于弑君的楚王。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是少掺和天家的夺嫡事,明哲保身为好。

  朝臣之中也有忠于天子之人,带着的侍从与府兵们拼得你死我活,好不容易逃出永宁殿,没走几步路,便遇到远远守在殿外的羽林卫。

  忠心的朝臣上前询问天子情况,羽林卫们一问三不知,只说等待内城卫士们赶来,再将叛军一举消灭。

  永宁殿与神仙殿各自乱成一团,楚王趁乱挟持未央出宫。

  楚王本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但麾下谋士极为敏锐,偷偷瞒着楚王做了失败后的逃离之路。

  楚王心中大喜,按照谋士们制定的道路兵分两路,返回封地楚地——楚地富庶,兵力虽不能与天子的北军相抗,但亦是兵强马壮,天子纵然恨极了他行谋逆之举,但燕王与蜀王仍在京中,天子投鼠忌器,未必敢对楚地用兵。

  楚王行至安全处,见身后无羽林卫的追兵,便将未央放下。

  十二月的天气,空中飘起小雪。

  楚王深深向未央拜下,道:“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未央摸了摸自己脖子上包裹着的厚厚纱布,没有说话。

  楚王面色微尬,曲拳轻咳,道:“权宜之计,小未央莫放在心上。”

  “待小王他日攻入华京城,任由你将小王捅上千万个透明窟窿。”

  “你先活着回到楚地再说以后的事情罢。”

  未央道:“快走罢。”

  “再耽搁下去,羽林卫又要追上来了。”

  ——楚王这种一点就炸的性子,攻陷华京城的希望委实不大,能活着回到楚地,已经是上天对他分外照顾了。

  楚王颔首,看了看未央衣领处,目光略作迟疑。

  凌冽寒风吹着未央的发,未央迎着楚王伤感目光,刹那间,便明白了甚么。

  未央从脖子处解下暖玉,递到楚王面前,温声道:“拿去吧。”

  “太子妃若是知道有人还念着她的好,必会分外欣慰的。”

  雪越下越大,落在未央温暖掌心,顷刻间便融化成水。

  楚王慢慢伸出手,从未央手中接过暖玉。

  拿过暖玉后,他双手捧着暖玉,缓缓贴在自己脸上。

  他垂眸,长长睫毛处卷了雪花。

  雪花很快融化成雾气,顺着他的眼角滑下。

  “太子妃……”

  楚王低喃,黄金战甲披着一层霜。

  未央抬头看着纷纷扬扬落下的雪。

  纵然皇权冰冷,纵然天家夺嫡残酷,容不得半点柔情。

  可这个世道上,仍有那么一些人,护着心中摇曳烛火而行。

  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黑白两色,你怎样对旁人,旁人亦会怎样对你。

  士为知己死,大抵不过如此。

  未央目送楚王消失在雪原之中。

  明晃晃的战甲披着雪,竟显得分外柔和。

  楚王走后,未央将自己的鬓发打乱,把衣服撕成一条条,又在雪地里滚了几滚,发上沾满雪花与枯草,身上的血迹也逐渐凝固,未央方为满意。

  这样一副趁楚王不备偷偷跑出来的分外狼狈样子,想来是能骗得过来搜捕楚王下落的羽林卫。

  未央这般想着,循着记忆,冒着寒风,往华京城的方向吃力地走着。

  入冬之后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更冷也更大。

  未央被楚王挟持时,只穿着小内侍的衣服,寒风拂面而来,她裹紧自己身上的单薄衣服,有些懊恼自己应该多穿点衣服再去救楚王。

  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未央有些睁不开眼,视线越来越模糊。

  意识彻底消失前,她恍惚看到一袭青衣纵马而来。

  马蹄卷起雪块,又重重落下,最后在她身边停下。

  鹅毛大雪将世界变成一片白,莲青色的衣带翻飞见,她看到那人阴鸷又满是关心的脸。

  “阿晏?”

  她实在太冷,声音被冻得打颤,说完这句话,她的身体重重向后倒了下去。

  她终于还是撑到何晏赶来了。

  未央胡乱想着,黑色压了下来,她落到一个温暖怀抱中。

  “傻瓜。”

  耳畔似乎有人低声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楚王:本王一定能活着回到封地!

  何晏: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