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1
作者:少年之上      更新:2023-07-28 05:33      字数:7342
  但是架不住许仲骐实在讨厌许宜华, 许宜华说什么他都要捂着耳朵, 还一天至少要念叨十次八次要许宜华回自己家去。

  许仲骐人小又不知轻重, 无心向学, 加上他本身就是受伤了腿脚不便, 打又不能打,在他再一次把许宜华气哭后, 周氏只能骂了他一顿, 就息了原先的心思。

  在娘家, 周氏是觉不出什么不好的地方, 毕竟在周氏这一房,她只有一个亲哥哥, 素来和老周氏一般疼爱她,亲嫂子宁氏又利落能干, 更是心思细腻, 处处待周氏都客气周到。

  但是许宜华深刻的认识到, 周家再也不是她的外家, 就像侯府其实根本不是她的家一样。

  “太太, 不若把我送回万家吧……”

  许宜华到底小小年纪,再有成算也一下子熬不住如此大的待遇反差,不由一时心灰意冷起来, 流着泪对周氏道。

  “不行!那里哪是好呆的地方, 你就是我的女儿, 我在哪里, 自然你也要在哪里!”

  周氏断然拒绝了, 看着许宜华瘦成一窄条的小脸,心里也不是滋味。

  她不傻,也早就看出了许宜华和周家表姐妹们关系再不复往日亲近,老周氏的冷淡,周定珍掩饰不住的排挤和恶意,以及许仲骐对许宜华的排斥,都让许宜华十分的伤心。

  只是周氏能加倍的对许宜华好,却不能强逼着每一个人都对许宜华好,因而看着许宜华伤心难过的样子,颇有种无力的感觉。

  “她们说的也都在理,万家怎么说也是我的家,颜妹妹又替我在那里住了十来年,况且万家人总是生我一场,太太便让我也回去也看一眼吧。”

  许宜华的身世就摆在那里,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被人诟病,一直逃避下去也不是回事儿,因而还是坚持道。

  “商户家你怎么能住得惯!再说了,当时把颜姐儿带回来时,你爹已经和万家他们都交割清了的,哪个是你家的?以后可不许再提什么要回万家的话了。”

  周氏对万家很是不待见,而且她也有点伤心,总觉得自己从来不把许宜华当做外人,许宜华眼下却要回自己的家,百般疼爱的女儿胳膊肘却要往外拐了,另周氏颇有点心酸的感觉。

  “太太……”

  许宜华满脸的眼泪,看着周氏面色不好,她心里同样的委屈,只觉得左右都不讨好,一时之间心力交瘁。

  按照她的本心,当然不想回万家,但是眼下除了周氏还关心她外,周家简直没有她的容身之处了。

  若是天注定她的一切打算都将成空,许宜华觉得与其闹个“攀附侯府,不认亲生父母”的名声,不如她自己主动提出来回去,这样也能留几分面子,将来再做打算就是了。

  便是暂时离开侯府,她也至少有九成的信心周氏肯定不会不管她。

  与周氏母女多年,许宜华对她还是颇为了解的,因而眼下不做辩解,只是抬起哭的满脸是泪的脑袋,看着周氏委屈的说不出话来。

  “我的儿……”

  果然周氏便是心里有点小别扭,看着许宜华的样子再多的不满也烟消云散了,满脸的心疼将她搂入怀里。

  她既不能埋怨自己不该和勇毅侯闹别扭,将许宜华带回周家,害她过得不开心,只能再从别的途径试着努力一下。

  “六嫂……我如今也是实在没什么法子了,就得托你回去和芸姐儿说说,我知道那孩子是个好的,以往和宜姐儿关系也亲近,就让她好好劝劝珍姐儿她们,都是自家姐妹,和气为主,叫她们别总是欺负宜姐儿。”

  周氏没办法,只能找到自己的亲嫂子,想之前她对许宜华还是挺好的,便拜托她去和周定芸说说,想改善一下许宜华的处境,别叫那孩子冷了心肠。

  这事儿周氏只放心周定芸来干,至于许颜华那个心眼小又无礼的,不雪上加霜就好了,周氏压根就不敢指望。

  而且老周氏现在眼里又只有许颜华,便是周氏都有点小吃醋了。

  加上她又是和勇毅侯闹了别扭回娘家的,虽然不担心勇毅侯不来接她,但是还指望着亲娘给自己出气,因而她也没胆子去老周氏那里让她改变对许宜华的态度。

  “唉……”

  宁氏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越来越钻牛角尖的小姑子。

  当年宁氏才嫁进周家时,很是羡慕过周氏,那才是真的命好,仿佛天底下的好事情全叫周氏一个人赶上了,并且作为新嫁妇,宁氏也很是讨好了一番小姑子。

  幸而周氏并不是个难相处的人,只要捧着顺着就好,所以周氏一直自认为自己和嫂子的关系挺好。

  但是现在宁氏生了两儿一女,早就在周家站稳了脚跟,根本无需再讨好周氏了,而且周氏这想法也是太天真了些。

  许宜华根本就不是周氏亲生的,她如今是被放在不属于她的身份上,整个人如同被火架着烤,唯一的解脱方法,就只能她自己认清身份,及早回到自己的世界。

  “妹妹啊,颜姐儿等到十月就要去女学了,你怎么还有心思去管那些小孩子家的事儿。咱们周家的孩子都是大面上不会错的,我看珍姐儿那孩子也不是个恶劣的性子。再说,我记得当初宜姐儿才考去女学时,你很是帮她张罗了一阵,做新衣服,挑来回上下学的人手,还带她到处拜访,如今你早就该开始准备起来了才是……”

  宁氏不愿意给女儿添麻烦,委婉的打了个岔,想暗示周氏该操心些别的了。

  周氏自己脑子不好用,凭什么要麻烦她闺女来出面,就许宜华,她配吗?

  “还早呢,再说了,太太不是眼下疼颜姐儿嘛,早就说了,她会帮颜姐儿张罗,我就不必了。宜姐儿小小的孩子,来了周家又瘦了一圈,遭了那么大的罪,我也没有心思去想那些了。”

  周氏说的是实在话,她过去便是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有点羡慕其他的贵妇能一口气生好几个孩子,但是现在她是真的有点闹心了,也不羡慕别人家孩子多了。

  她如今加上许宜华才三个孩子,就觉得关照不过来了,小的性子顽劣又伤了脚,躺在床上还天天闹的人头疼。

  而大的有了外祖母做后盾,更是不把她这个亲娘放在眼里,从来不贴心不说,那张嘴还总是往她心里戳刀子,是个很不讨喜的小娘子。

  最喜欢的宜姐儿,又过得不开心,天天以泪洗面,周氏害怕她心情郁结影响身子,简直是□□乏术了,愁的连勇毅侯和糟心的小妾也都抛到脑后了。

  宁氏跟着笑了一声,只觉得周氏简直连自己女儿一半的城府都赶不上,这些年岁都是白长的不说,还有越来越倒退的趋势,毕竟之前周氏未出门时,宁氏也不觉得她会如此的拎不清。

  “妹妹可真是个心肠好的……”

  尽管宁氏觉得周氏有关心许宜华这个抱错了的的心,哪怕分给勇毅侯的庶女十分之一,还更有用些,也不会把日子过成现在的样子。

  如今却表现的好似全世界就只有她一个善良大度的人儿一样,所以只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

  见宁氏不肯让芸姐儿帮忙,周氏的脸色便不如之前那般亲热了,只觉得他们母女都是一样的凉薄,只顾着身份,往日的情谊全都能一下子抛到脑后。

  周氏为了不再让许宜华东想西想,伤心难过,便日日都把她带在身边,母女俩比在侯府时还要亲近些,几乎是同吃同寝了。

  不仅许颜华要退后一射之地,就连许仲骐也都被周氏抛到后面,只每日带着许宜华去看几眼而已,并且还不忘继续督促他努力读书上进。

  正巧再过些日子便是老周氏的七十二大寿,虽然不是整寿,可是老周氏那个岁数也算是喜寿了,值得好好庆祝一下。

  周氏心理也是知道好歹的,最是清楚眼下最疼她的就是老周氏了,所以一早就在谋划操心该送什么礼物能让老母亲展颜。

  许宜华早就提前半年想到了,她知道老周氏信佛,所以不仅老早为老周氏绣了一幅观音像,如今还差一点就完工。

  还想为老周氏用朱砂亲手抄上九本经书,再送去寺里供上,也算是极有心了。

  “真是好孩子啊,你也别太累了,看看这小脸瘦得。”

  有了许宜华做对照组,周氏自己对亲娘都没有那么尽心尽力过,因而感叹不已。

  再看看一旁日子过得太顺心而面目红润的许颜华,还有养病期间被喂胖的许仲骐这姐弟俩,只能更加对许宜华又怜又爱。

  周氏在心里打定主意,想着等许宜华的经书抄好后,一定好好在老周氏面前替许宜华说上几句好话,试着让老周氏对许宜华更喜欢些。

  “真是令人作呕……”

  看着许宜华又和周氏搂在一起了,许宜华又摆出一副真诚的孝女样子,把周氏感动的要命,她还真是能借着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许颜华和许仲骐对视一眼后,许颜华小声感叹着,也就只有周氏傻的什么都信。

  “对,令人作呕……”

  许仲骐点点头,酸溜溜的重复着许颜华的话,嬉笑着和许颜华头靠头挨在一起,看着不远处在堂上就坐的周氏和她的“爱女”许宜华。

  二人在周氏面前都不太讨喜,所以同命相连,格外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许仲骐是原先就与周氏的关系,不如许宜华和周氏更加亲近。

  周氏在他四五岁刚开蒙后就把他成年累月的丢到舅舅家,见了面说的话里,十句里有八句都是和学业有关,再就是斥责他性子太调皮。

  那时候许仲骐就心里对许宜华总有种心气不平的感觉,觉得太太喜欢姐姐不喜欢他,并且许宜华也嫌他恶作剧太烦人,不愿意搭理他,姐弟俩几乎没有什么交情。

  现在许仲骐知道许颜华才是自己的亲姐姐,而且亲姐姐肯带着他玩儿,对他也好,更有太太待亲姐姐和自己也差不多,因而两人对许宜华一起同仇敌忾,倒是相处的更好了。

  “颜姐儿你这些日子一直在躲懒,规矩和礼仪还有功课全都不好好学,只知道到处串门子找表姐妹们耍,我不求你和宜姐儿一般懂事孝顺,你外祖母疼爱你,好歹你也要自己亲手做件东西吧?”

  周氏没听到许颜华和许仲骐在说许宜华的坏话,只是看不惯许颜华和许仲骐皆是不上进的样子,怒其不争的一眼蹬了过来,语气不佳的说道。

  “颜妹妹若是不嫌弃,便和我一起抄经吧,外祖母最喜欢《地藏经》和《心经》了,咱们多替她抄几遍供在佛前,也是做小辈的一番心意。”

  许宜华知道许颜华的女红也不太能看,当即友好的表示愿意和许颜华共同抄经做为礼物。

  “不用了……我到时候自然会选好送给无祖母的礼物。”

  许颜华不愿意成全许宜华的“委曲求全”和“大方知礼”,因而想也不想的便拒绝了,她才不要和许宜华送同样的东西呢。

  许仲骐无辜的瞪着圆圆的眼睛,周氏直接不稀问他,只和往年一样再替许仲骐备一份礼便可。

  被拒绝后,许宜华脸色黯了黯,知道许颜华一向对自己不假辞色,也不再继续多言自讨没趣了,周氏只以为许颜华是懒得动手,老周氏简直是白疼她了。

  但是转念一想,周氏也觉得许颜华那笔字也实在拿不出手,不像许宜华般才气满满又肯下功夫,经书抄了反倒不如不抄,晒出气还要担心被人看了丢脸,便不再多说什么。

  “你们两个倒真是亲姐弟了,都是一般什么都拿不出手,怨不得一起排挤宜姐儿!感情是在这儿嫉贤妒能呢!若是真这份心气,什么时候能像宜姐儿般给我争点气呢!”

  周氏想想眼前的两个人竟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就实在忍不住只有灰心丧气的份儿。

  为什么别人家孩子都是乖巧懂事又聪明会读书,她就摊不上个好的呢!

  “争那么多气,到时候太太气都气饱了,哪还有胃口吃饭?”

  许颜华搂着许仲骐,一起对着周氏笑的灿烂。

  其实许颜华还在暗地里排揎,就周氏这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偏颇心里,动辄得咎的,怎么可能养出正常的孩子来。

  一大一小的笑容相似度很高,另周氏不由的又想起了勇毅侯,大概就是那个人的劣等遗传了,这辈子她算是欠了他们父子三个的。

  因而周氏阴晴不定的哼了一声,那没脸没皮的两个孩子!

  只是到底是亲生的,周氏她再不满意也不能塞回去啊,只能拉着许宜华出去,眼不见为净了。

  许颜华到底记挂着给老周氏送礼物的事儿,等周氏和许宜华走后,她嘱咐许仲骐老实卧床呆着,也带着丫头出去,想去问问周定芸,她们平时能出去吗?

  如果可以,许颜华想送老周氏更加能用的上的东西。

  只是她这边礼物还没有想好,老周氏却提前给了她大礼。

  六皇子终于透过许颜华的表兄周源的推荐,把嬷嬷借着宁氏的手,送到了老周氏那里。

  “是原先贵妃娘娘身边得用的人,如今出宫想找个地方养老,我看正合适你。”

  老周氏犹豫了一下,虽然勇毅侯是明面上投资了四皇子,但是周家作为四大世家之首,却不必那么早站队。

  政治资本他们周家可是一点不缺,便是什么都不做,将来的下一任皇帝也得用着周家。

  况且源哥儿已经被皇上安排到六皇子身边,虽然一个郎卫只能说是个最初步的台阶,过两年源哥儿便能正式的入仕,纵使也不能算是六皇子的人,总和六皇子有那么点香火情。

  老周氏想了想一个嬷嬷而已,也不算什么,并且靠谱得用又真的有几分手段的嬷嬷真的太难得了,老周氏对曲嬷嬷一见之下便十分满意。

  故而她犹豫了一下也就做主,把人送给了许颜华。

  “以后就劳烦嬷嬷多提点我了。”

  许颜华看着曲嬷嬷,一个脸圆圆的中年妇女,面相既不刻薄,又是那种一看就是特别有成算的,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着实不可小觑。

  因而许颜华对曲嬷嬷的期望很高,初见后也表现的十分客气。

  想到曲嬷嬷的来历,加上六皇子之前答应她的话,许颜华心里莫名的十分笃定,这其中一定有六皇子的手笔,对于曲嬷嬷无形中也更加的放心起来。

  这样一来,加上曲嬷嬷,许颜华身边就有了张养娘,颜嬷嬷,曲嬷嬷三个人各司其职了,一时之间身边的人手配置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老周氏对此方略满意些,觉得许颜华这才有了侯府嫡女的气派。

  因为人到底算是宁氏帮忙找来的,老周氏又带着许颜华好生和宁氏道了一回谢,就连周源那里,也给了回礼。

  老周氏为许颜华操心安排好了人手,虽然周氏先前觉得没必要再为许颜华找人了,一个吕嬷嬷就够了,教导许颜华规矩绰绰有余的,只是她不用心学而已。

  但是曲嬷嬷既有来历,又已经找了来,并且是老周氏的一片心意,许颜华向周氏保证,一定会跟着新嬷嬷好好学,周氏这才答应了。

  至于许颜华原先的吕嬷嬷,因为之前吕嬷嬷已经回老家荣养了,周氏时特意把人请回来的。

  如今许颜华不想用吕嬷嬷,周氏也没法再把人送回去,人家吕嬷嬷也没有做错什么,没得给人落脸。

  再说这许宜华是从小跟着吕嬷嬷学起来的,一身规矩已经浸入骨髓,又因吕嬷嬷到底眼光有限,年纪也渐大,没有什么能够再让她提升了,因而吕嬷嬷辞后许宜华这里一两年内一直没有教养嬷嬷。

  原本周氏又打算让她嫁给四皇子,只待许宜华大一点,便想与许良妃商量,由她指给许宜华一个能用的嬷嬷,先提前学学宫中的礼仪。

  现在许宜华是定然不会再和四皇子有什么牵扯了,那设计好的宫里的嬷嬷也不必了,周氏想着把吕嬷嬷再度安排到许宜华身边,也是正好顺势而为的。

  许宜华一向想的比常人更多,心思七窍玲珑,并且有点偏于自苦,对于周氏的想法自是能猜的七七八八。

  她对吕嬷嬷回到自己身边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多少有前些年的香火情。

  只是现在把许颜华不要的人又再推给她,许宜华心里总是难免有点膈应,只是对着旁人,却掩饰的不漏分豪。

  “大姑娘想在入学前学透了所有的规矩礼仪,想来是做不到的,但是藏住不会的,到时候见了人不露怯,老奴想来是可以帮您的。”

  曲嬷嬷见人三分笑,原本是刘贵妃弥留之际送给六皇子用的人,自然是以照顾六皇子为主。

  但是六皇子撒泼打滚的非要拉着曲嬷嬷让她来教导许颜华,还暗示将来自己可能会娶勇毅侯府的大姑娘,先让她来替母妃□□儿媳妇,曲嬷嬷也是没办法。

  且不说六皇子年纪还小,说的全是孩子话,根本连个男女之情都不能理解,既然主子都发话了,做奴才的也没有拒绝的权利。

  眼下曲嬷嬷跟了许颜华,以后半身荣辱和安宁也就系在她身上,待和许颜华接触了半日,对于许颜华的情况和性子也能摸透了三分,便主动请缨道。

  “嬷嬷大善!”

  许颜华喜的拍了一下软塌,她需要的可不就是这样嘛,难得曲嬷嬷看的通透,又有眼色,对曲嬷嬷更加的看重起来。

  更兼有心里不由得对六皇子也多有感激,谢谢他真的是为自己尽了心,送来了特别给力的嬷嬷。

  因为有了曲嬷嬷,许颜华也就在外祖家正式的开始了女学前的规矩和礼仪大培训。

  六皇子这阵子对周源诡异的热切,表现的尤其青睐有加。

  再有他也有自己的魅力,若是刘昭熙真想笼络人,自然是万般的投契和贴心,就没有不喜欢他的。

  周源虽然心里明白周家的立场,只是也觉得六皇子眼下还小,并不影响大局,加上又因是皇上的安排,在刘昭熙的有意结交下,也与刘昭熙很快的亲近起来。

  所以六皇子表示身边一位母妃留下的嬷嬷想出宫,问他周家是不是有小娘子想找教导规矩的嬷嬷时,一口答应下来帮他问问。

  事情进展的也很顺利,宁氏听说后主动向老周氏那里举荐,老周氏就替许颜华把人留了下来。

  顺便刘昭熙也能因为这个出宫的嬷嬷,和周家多了几分联系,借着询问嬷嬷的机会,又向周源打听了阿宝的消息。

  周源作为郎卫已经算是有了官职的人,在族里能当半个大人用,自然不和小娘子在内院有什么交集,甚至都还没有正式见过许颜华,这点倒是让刘昭熙失望了。

  不过刘昭熙从周源处知道,阿宝还给了他回礼,是一个精贵的墨淀,文房实用和观赏皆备的器具,甚至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阿宝自己缝的香袋。

  刘昭熙心里嫉妒的要命,他替宝全程操心,阿宝却什么都没有给他呢,狠心又小器的丫头。

  到底舍不得阿宝的东西搁在别人手里,就是表哥也不行,接下来的日子,刘昭熙想方设法,威逼利诱的的从周源手里硬是把阿宝送他的墨淀和香袋弄到手了。

  拿到香袋一看,刘昭熙就乐了,根据上一世的经验,这肯定不是阿宝自己做的,他就知道那个懒丫头才不会把自己的绣品给人呢。

  到底是阿宝那里的东西,把从周源处得来的香袋放在枕边,刘昭熙想念阿宝时就忍不住拿出来摩挲两下。

  目前刘昭熙和周源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往过从甚密,使另一个也是皇上派过来的杨和奕总是被他们甩到一边,心里便有了几分不满。

  刘池瑞也一直暗中注意着刘昭熙这边的动向,摸不清为什么六弟会与自己疏远,如今六弟和周家的周源交好,更让他心里有了几分紧迫感。

  刘池瑞自然知道,单论身份他其实并没有优势,目前刘昭熙年纪虽小,但是再过些年他也能长起来,到时候年纪的影响便无足轻重了,他能把握的,唯有刘昭熙没有长起来的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