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女相·23
作者:昔邀晓      更新:2023-07-28 09:37      字数:3366
  主神空间, 背靠在沙发扶手上的系统面前开着两个屏幕,一个屏幕对着楚言,一个屏幕对着天命之子顾皎月。

  对着楚言的屏幕上, 正放映着楚言在早饭后忽悠一盏的画面。

  毕竟三喜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不见了, 一盏不可能发现不了。

  于是楚言就告诉他“大概是走了吧。”

  一盏有些措手不及“走了?”

  楚言喝着茶,一边等着行李装车后就启程入城,一边向一盏解释道“三喜的兄长是个江湖人,早前就找了过来说要带三喜走,只是我没让。昨儿三喜见着了血淋淋的尸体吓坏了, 求着说想要离开,我还是没让,大概是怕我拦她, 就趁夜偷偷走了吧。”

  一盏不敢置信“少爷您对她这般宠爱,她怎能就这么不告而别?”

  一盏一直跟在楚言身边, 所以他很清楚, 楚言去衙门给三喜办理户籍的时候,并没有让三喜入贱籍, 因此三喜依旧是良家, 还没有身契约束,即便是跑了也算不上逃奴。

  可这也正意味着楚言对她的信任, 所以如今得知三喜跑了, 一盏绝对是最接受不了的那个人。

  楚言假模假式地叹了一声, 道“无妨, 她若真的想走, 我也不愿再强留她,随她去吧,外头都弄好了吗,叫他们快些,若能早些回去,我还能得个半日假,好好歇歇。”

  一盏见楚言面有疲色,立时起身道“我这就去催催他们。”

  还真是说谎跟喝水一样自如,系统这样想着,转头去看另一块屏幕。

  另一块屏幕上,顾皎月被烧至漆黑的尸骨已经被人丢弃到了乱葬岗。

  按理来说算是大局已定,可系统是谁啊,一度非出了名的黑色,他的小心谨慎远在楚言之上,甚至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所以他并没有因为顾皎月身死就放松警惕,而是一直监视查看,直到顾皎月的尸身被时常来乱葬岗的野兽猛禽啃食成一堆凌乱的白骨,确定再无回天之力,系统才关掉了对着天命之子的屏幕。

  之前担心天命之子死不了,他做了不少安排试图毁了楚言这次的任务,甚至培养出了对天命之子的“杀器”——顾昔。

  如今天命之子如他所愿死去,他也不会再去干涉楚言的任务了,所以楚言这次,没准能完成任务也不一定。

  ——系统是这么想的,可后来他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过天真了。

  那时楚言所在的世界已经是八月份。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适应,伪装失忆的三喜已经能自如地扮演顾皎月,只是她并不喜欢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她时常会求着楚言想办法替她脱身。

  楚言自然不会拒绝她,可那也只是口头的答应,为了后续的剧情能够在顾宴25岁后顺利展开,她绝不会就这么放走三喜。

  于是三喜就发现,楚言的妹妹顾皎月真的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就算曾经被顾皎月的丫鬟刻意为难,三喜依旧觉得,银铃那些人并不能代表顾皎月,加上楚言时常在三喜身边念叨顾皎月的善良,所以在三喜的印象中,顾皎月就是个虽然和楚言兄妹情深,但是有点糊涂,不会管束下人的千金小姐。

  直到某天,受她冷落的银铃撺掇着她去算计楚言,她才发现了不妥。

  后来她假借失忆去套银铃的话,这才彻底明白,什么善良糊涂的千金小姐,分明就是心有城府的恶毒妹妹!

  三喜气坏了,一边想着法子处置了曾经帮着顾皎月害过楚言的丫鬟,一边心疼楚言。

  越是心疼,就越没办法再去催促楚言让自己脱身。

  后来更绝的是,楚言还想办法找来了袁姜,不仅告诉了袁姜三喜如今伪装成顾皎月的事情,还拜托袁姜在三喜伪装期间,暗地里保护三喜,免得她出什么岔子。

  三喜本就喜欢她的袁姜哥哥,只是三喜知道袁姜志存高远,不愿拖累他,更不愿将他困在自己身边,这才由着袁姜到处跑,两人只以书信往来。

  如今楚言弄来了袁姜给她做贴身保镖,她嘴上不说,心里却是高兴的。

  甚至还依恋起了顾皎月的身份,只因袁姜得知顾皎月死得凄惨后,对伪装成顾皎月的她紧张得不行,那种感觉特别让她雀跃,所以哪怕觉得卑劣,她还是默默接受了顾皎月的这个身份,只为能和袁姜多相处些时间。

  也是在这个月,楚言终于又一次见到了启合帝。

  无思庙一事后,启合帝因迁怒开始大力禁佛。

  只是这事并不容易,所以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个月才尘埃落定,期间江北一带又遭了旱情,北边那些时不时就要来边境城劫掠的游牧民族开始迁移,绕边行过一大圈避开旱灾区,去劫掠那些个未受旱灾殃及的边境城,甚至还去拦截那些运往旱灾区的赈灾粮草。

  启合帝大怒,朝野上下也因此忙碌不堪。

  旱灾区要管,边境要护卫,赈灾粮还得拨送。

  又要钱又要兵,这几个月里启合帝别说是来找楚言了,就连后宫都没怎么去。

  好不容易前方传来好消息,说是武子钦带兵护卫赈灾粮草北上,途中又一次遭遇拦截,不过这次武子钦将前来拦截的游牧民族首领斩于马下,安全将粮草送到了旱灾区。

  武子钦回朝后必会受到嘉奖,在那之前,终于缓下一口气的启合帝来了一趟御书房,见到了久违的楚言。

  启合帝来时正值楚言他们上骑射课。

  深感兵强为上的启合帝看着草场上骑马奔驰的少年郎,突然有感而发“近来朝中尚行慵懒之风,可依朕所见,那些无病呻吟之态,远不及少年儿郎们策马争强的英姿来的好看。”

  启合帝身边的杜公公连声附和。

  很快那些骑马的少年们便注意到了启合帝,也知道启合帝不动声色悄悄过来多半是要看他们平日里的表现,于是一个个便都铆足了劲地力争上游。

  当然也有像咸鱼一样划水的,比如穆玺之子皇长孙,又比如楚言。

  启合帝看别人都是一脸满意地点头,唯独看到他们俩就蹙起了眉。

  随后启合帝把他们二人叫到了跟前。

  几个月过去,启合帝面对楚言早就已经不心虚了,也很满意楚言如今恭敬的态度,只是心里多少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因此对皇长孙多加训斥的他,对楚言并没说多少重话,并在说完他们后把他们留在了身边,状似无意地重复了一遍自己刚刚发表的对时下世人多以慵懒为美的看法,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皇长孙诺诺几句,说的和杜公公差不多,都是些附和之词,因而启合帝并未听入耳中,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楚言。

  皇长孙说完后,场面安静下来,楚言抬眼看了看,这才发现启合帝正看着自己,等着自己说话。

  楚言眨了眨眼,低下头,出声附和皇长孙说的话。

  启合帝看楚言竟是真的不打算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主动去问楚言“你向来才思敏捷,对此可有自己的想法?”

  楚言默了片刻,才小声道“陛下若是不喜欢那样的风气,只管改就是了。”

  启合帝好笑“这能怎么改?难不成让朕下旨,规定他们的行站坐卧?”

  “这倒不用。”楚言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陛下你多夸赞几句这样的武人之姿,或是多穿武服,高官氏族之间,自然就会流行起飒爽利落之风。”

  楚言此计不动声色,莫说是启合帝,就连一旁跟个背景墙似的皇长孙也多看了楚言一眼。

  启合帝因此乘兴而归,之后更是把来御书房当成了日常活动,还会时不时给楚言出个难题,看楚言总能轻描淡写将问题解决的模样,心里对楚言越发看重欣赏。

  当然不满也是有的——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欺骗,楚言从不主动出头,总要别人把她揪出来了她才乖乖发言,这让启合帝总想欺负她,试图逼出她原来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可每次刁难都能被楚言化解,也越发让启合帝了解到了楚言的小脑瓜子里藏着多少的宝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每次启合帝过来,身边都会带着几个侍卫,其中就有李朝闻。

  无思庙一事后,李朝闻不仅得了赏赐,还成了启合帝的近身侍卫,又因其本身就有才华,特别得启合帝的青眼。

  这日启合帝在御书房考教他们的功课,除了楚言,李朝闻也被拎了出来做典范。

  那些皇子皇孙们服气楚言,可不一定服气李朝闻这么一个没有背景的侍卫,于是就开始趁着启合帝不注意,挑李朝闻的刺。

  李朝闻写得一手好字,但他最得意的,却是一手自创的字体。可他创的字体毕竟不是前人流传下来的,也没得过哪位名人大儒的夸奖,以此嘲讽李朝闻真真是再好不过。

  那些假意把李朝闻拉去角落讨教的王孙贵族连讽带嘲,把李朝闻的字给贬到了地里去,李朝闻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可一来对方人多势众,二来那是他自己的字,自己夸自己,难免担上个自大自负的名头。

  就在这时,楚言冒了出来,说道“你既然这么自信,何不试试上街卖字,若能卖出高价,我们自然就承认你这字是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