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和离第32天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7-28 21:49      字数:3130
  油泼辣子做起来还是很快的, 姚亦昕想到自己家以后可能会大量供应这种方便快捷的下饭酱料, 索性让牛二叔去隔壁村订做了五个大磨盘,在自家院子里一字排开, 临时搞了个露天的磨坊。

  花了每天30文钱的工钱, 从村子里雇了几个力气大的汉子帮忙推磨, 两天时间,就把做油泼辣子需要的粗颗粒辣椒末和细颗粒的辣椒面都给磨好了, 做配料的花椒和八角也磨好备用, 为了增加口感,姚亦昕还往里面加了炒香磨碎的花生碎和芝麻碎。

  过了两天,窑厂那边送了样品过来, 姚亦昕看了看, 又让他们额外加了一个盖子, 讲好了价钱,让窑厂那边抓紧时间烧出来,这才开始组织大家一起做油泼辣子。

  将粗细两种辣椒粉混合在一起, 再加入磨细的粗盐和老姜粉, 搅拌均匀后,放在一只耐高温的大陶盆里。然后,木柴大叔在锅里烧好了热油,一勺一勺的浇到辣椒末上,顿时,一股辛香味扑鼻而来,趁热油翻滚的时候, 木柴大叔赶紧拿出特制的长筷子,在辣油里面加了些陈醋,快速搅拌均匀,这样,等到静置晾凉后,就可以装罐打包了。

  因为姚家这一桩生意,最近姚家村里里外外都非常高兴,尤其是佃农们,原本以为抓稻鸡赚的那一笔,就是姚家少爷的赏赐了,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因为要做油泼辣子,家里人手不够,姚亦昕就让黄阿婆出面,帮忙在河对岸挑了十几个手脚利索勤快的佃农,帮忙推磨、洗辣椒、晾晒、装罐,他也不怕这门手艺给别人学了去,天底下生意那么多,他一个人也做不来,倒不如分给别人一些发财的路子,他自己只要握着家里的农场和军营里的订单,一年赚的就足够他养活这一大家子还绰绰有余了。

  只不过,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他“故意泄露出去”的做油泼辣子的秘方,村子里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敢私下尝试着做的!这还是有一个帮工的村民找到自己,吭哧吭哧地说自己也想买两罐油泼辣子回去下饭,他这才知道这些村民竟然都不敢在家里做辣油!

  “这油泼辣子做法不难,配料也简单,你们自己在家里也能做啊。”姚亦昕尝试着启发他们。

  “这可不成!”帮工里,一位年纪稍大的男子涨红了一张脸连连摆手道,“姚家二老世代庇护我们姚家村,如今少爷您让我们来帮忙,还管饭,要工钱已是不应该了,岂能再偷盗姚家这辣油方子?若是被族老知道了,非得打断了腿驱出族谱不可!”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也无需惊惶,我并不是在试探你们,今后,这种话就不必再说了。”姚亦昕听完这番话也是感慨万千,只能说,这个时空的老百姓实在是太淳朴了,知识版权这种事情,几乎是作为道德底线一般,牢牢刻在每个人心里,被盗版的还没申诉呢,他们自己就开始良心不安了。

  “大伙儿明天来上工的时候,每人带一个罐子过来,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油泼辣子了,我这个东家也给大伙儿分些回去,让家里人都尝尝味道!”

  “还有,入冬后,咱们姚家会在村子里开一个作坊,专门做这油泼辣子,大伙儿回去也问问家里人,愿意的话,每家可以安排1~2个人来作坊上工,每个月休息4天,工钱就按照每个月900文钱来算,熬夜赶工也会有额外的赏钱,愿意的都可以到白总管那里报名。”

  “还有,我这作坊是做吃食的,所以,有那身体有恙,或是有什么传染病的,就不要来报名了,我们招工的时候会有一个体检,检查一下,身体健康的才能来上工。”

  “只是,不知这年龄……”人群中有人问道。

  “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可以。”姚亦昕耐心解释道,“年龄够不上也没关系,你们看,我们这作坊开了起来,就需要很多这种红辣椒,我看你们那边的山地倒是很多,明年大家不妨在房前屋后开一些山地,种这种长条红辣椒,种子可以到姚家来领,不要银子的。种出来的红辣椒,晒干之后卖到作坊里,岂不是又是一笔收入?这活计松快,家里老人孩子都能做得。”

  “这法子好啊!且那山地垦荒又不必缴税,只须花费些功夫去照管,岂不是白赚了一笔?”人群中有人开始激动起来。

  “对对!我家后山去年开了一片山地,原本种了苞米,谁知道被那山上的猴子盯上了,一年到头那苞米尽喂了猴子了,差点连本钱都没收回来!若是种上这辣椒就好了,猴子可不爱吃辣椒!”

  “正是正是!山里的野物都不吃这个的!我前年还在山里看到过几株野生的辣椒呢,那上面红彤彤的一大片都是成熟的红辣椒,根本没有野物去啃食,连鸟雀都不肯吃呢。”

  众人越说越高兴,已经把话题歪楼到了自家能开垦多少山地上面了。

  姚亦昕笑着冲白十三摆摆手,白十三会意,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把现场就要报名去作坊做工的人的名字记了下来。

  第二天,来帮工的都带了一个罐子过来装油泼辣子,不过,这些村民也不是那种厚着脸皮占便宜的,来的时候,手里都拎着一些家里的土特产,权当是买辣油的钱了,有的是一篮子新鲜的毛豆,有的是两个大青葫芦,有的是几个鸡蛋,姚亦昕也都命人收下了,还笑着让大家吃完了再来换,没有铜板,去田间地头抓些野物,捡些田螺也可以。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里的村民都是不喜欢占人便宜的,从别人家里拿了一个鸡蛋,就恨不得还回去一捧黄米那种,既然如此,他也只好入乡随俗,和村民们愉快地开始了“以物换物”的原始交易。

  今年回乡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毛豆的种植季节,这还是姚亦昕第一次吃到新鲜的毛豆,姚亦昕想了想,决定做一道盐水毛豆,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这道菜了。

  盐水毛豆做法非常容易,就是把新鲜的刚摘下来的毛豆洗干净,剪去两端,再放入锅内加水,大火煮开,再加入粗盐和少许花椒,转小火煮至入味即可。

  许久没有吃到这般原滋原味的农家菜了,中午,姚亦昕和朱爷爷一个人面前一盘盐水毛豆,美滋滋地挤着里面的毛豆米吃,张长出嫩豆子的毛豆还不够饱满,但正是这样的毛豆,才最适合拿来做盐水毛豆,朱爷爷一边吃一边喝着酒,吃完饭,就让姚亦昕跟着他回屋。

  “朱爷爷,您找我有事?”

  “这是我家的十亩地,明年都让他们给我种上毛豆。”朱爷爷伸手将一张地契丢到姚亦昕怀里。

  “哎唷我的朱爷爷,就那么点毛豆,哪里需要十亩地啊,您这还是上等的良田!”姚亦昕哭笑不得地抓住那张地契,却没有还回去,“知道您不耐烦管这些俗事儿,这样,您若是信我,这十亩地我给您管着,保管每年您吃的毛豆管够不说,还能多出些别的好吃的,您看如何?”

  朱爷爷听完这句话,终于露出了“算你小子识相”的满意表情,挥挥手让他退下,不要扰了他老人家的午睡。

  姚亦昕识相地将房间还给了朱爷爷,算了算时间,其实这个时候也不是不能种豆子,只是要等到秋后才能成熟罢了。

  不过,他也不是一定要彻底成熟的黄豆,现在种下去,等到秋收的时候,毛豆正好上市,要知道,一个卤味铺子不但肉食可以卖,像盐水毛豆、油炸花生米之类的下酒菜也很好卖呢。

  他既然打算借着码头开个卖卤味的铺子,这些畅销菜品就不能少了,尤其是盐水毛豆,售价低廉、特别适合拿来下酒,别说路过的客船了,光是码头上工的工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客源,到时候,他的毛豆只愁不够卖的,绝不会因为长不成成熟黄豆而烂在地里。

  这也是这个时空的生活习惯所致,大家都觉得农作物一定要成熟了才能吃。殊不知,有些蔬菜,就是要嫩的时候才好吃,比如说毛豆和蚕豆之类的。

  而且,他决定要种豆子,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把农场里现在荒废的田埂都利用起来,大豆这种作物,前世在姚亦昕他们那里,几乎很少有专门拿出地来种植的,都是在田埂上戳几个洞,撒些肥料,种上几棵,不需要精细管理,自己就能长得很好,既不占用土地,还能给家里添一道菜。

  而且,大豆不但可以摘毛豆吃,成熟的大豆还可以榨油、做豆腐豆干豆皮等。实在吃不完的,还可以碾碎变成豆粕。食用豆粕的鸡、猪和鱼会迅速增肥,农场里都能用得上,一点也不浪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