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和离第105天
作者:兰拓      更新:2023-07-28 21:55      字数:6662
  第二天的天气非常好, 一大早晴空万里, 海边的云彩和他们北方的不太一样, 一朵一朵的好像蓬松的棉花团一样,特别可爱,听说他们是特意来海边考察渔获情况的,别院的管事一早就殷勤地安排好了去码头的马车,还准备了丰盛的早膳,用完早膳, 一行人赶早去了码头。

  说是赶早,其实他们过去的时候,码头那边靠岸的渔船早就出过一次货了,正经的好东西都被挑走了,剩下的都在码头那边摆摊子卖给来批发的小贩们, 这些小贩花少许钱买下这些渔获之后,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然后就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 赚个零碎钱, 也算是本地一大特色。

  那管事的也是个会来事儿的人精, 听说主人家要来码头看个热闹,特意命人在码头那边苏家开办的酒楼预留了一个视线极好的包间,又命人采买了当天码头上来的极好的渔获, 每样都单独放在一起,给主子们赏玩之后,就可以拿去做菜了, 午膳也安排在码头这边的酒楼。

  和人头攒动的青江县码头相比,这个叫做广兴府的地方,码头的设置很有地方特色,四周除了渔船之外,还有许多林立的高台,以巨石混合着米浆铸就,坚固非常,驻边的将士们日夜巡逻看守,不必说,这里定然也是当年大元对抗海妖一族的主战场之一了,比寻常商用的码头多了一丝属于战场的肃杀之气。

  不过,许是因为常年生活在战场附近,这里的老百姓都非常的彪悍,姚亦昕站在酒楼上,亲眼看到楼下一个摆摊卖鱼饼的瘦弱小夫郎,持着一柄炸鱼饼的笊篱,将一个流里流气凑上来占便宜的地痞打的抱头鼠窜,旁边的人还在一边拍手鼓劲,丝毫不觉得小夫郎打人有什么不对的。

  姚亦昕:“……”这样看来,我对国师大人这个前夫真是太仁慈了啊!

  那管事的让人采买来的“样品”,基本上都是各种在这个时空堪称名贵食材的海产品,足有成人巴掌大的鲍鱼、肥硕的鲜活海参、张牙舞爪的大龙虾、筷子长短的大虾,还有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海鱼,都有成人手臂那么长。

  不过,管事的这番苦心可能要白费了,这些名贵海产品拿来做一桌上等筵席是极好的,可却不适合拿去作为军需采买,一来这样品相的海产品价格极为昂贵,二来产量也实在是太少,不适合大批量采买。

  姚亦昕叹息一声,看来,想要找到适合送去作坊加工的廉价海产品,还是得他自己去渔获市场看看啊。

  命人将这些食材送去厨房准备午膳,姚亦昕说想下去到码头逛逛,苏念白不着痕迹地用眼神暗示了一下自家两个不靠谱的爹,苏梦泉立刻转过头假装眺望远处风景,胡青杨笑了笑,低下头对着坐在自己膝盖上啃手指的山精姚雁诱哄道:“阿雁,胡伯伯让厨房炸了小鱼饼还有烤大虾,你是要和哥哥下去玩,还是留在这里吃东西啊?”

  “吃鱼饼!烤大虾!”山精姚雁立刻毫无节操地抛弃了便宜大哥姚亦昕。

  “那我陪你一起吧,码头那边太乱了。”国师大人非常自觉地站起来,走到姚亦昕身边。

  姚亦昕很想说我有白总管,不用劳您大驾,只是,看到苏念白那张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暗紧绷的俊脸,不知道为什么,姚亦昕突然就心软了,都说刺猬外面的尖刺非常可怕,可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有多么柔软,他本就从来没有怨恨过苏念白,现在看到他这幅想要弥补却手足无措的样子,顿时心里就软了下来。

  “那个,不然你帮我拿着钱袋吧。”姚亦昕将钱袋掏出来递给苏念白,码头人多手杂的,他这次为了采买带了许多银票,放在自己身上不保险,不过交给国师大人保管就放心了,那些扒手要是能从国师大人手里偷走钱袋,那基本上这辈子就要做好把牢底坐穿的心理准备了。

  苏梦泉和胡青杨抿嘴一笑,偷偷看过去,只见自家儿子面无表情地拿过钱袋,藏在乌发中的耳朵尖却可疑地染上了一抹胭脂色,顿时不厚道地偷笑起来,没想到啊,他们家高岭之花的儿子,也有这样害羞的一面呢。

  姚亦昕和苏念白一路走到码头,越往前走人越多,摩肩接踵的,苏念白皱了皱眉,码头这里的气味太难闻了,汗臭味夹杂着鱼腥味,还有各种奇怪的气味混杂在一起,这让洁癖症患者苏念白简直快要崩溃了,不过,看了看走在他身侧的小刺猬,苏念白抿抿嘴,主动退后一步,两个手臂张开,虚虚地将姚亦昕整个人拢在怀里,不让他被别的人撞到。

  姚亦昕一路走一路看,根本没发现国师大人的小动作。过了早市,码头这边的摊子主要卖的都是一些小海鲜,像是花甲、蛏子、八爪鱼、小螃蟹、小海螺之类的,还有一捆一捆的海带和晒干的紫菜之类的,晒干的各种鱼干虾干也很多,再一问价格,比他的心理价位低不少,想了想,姚亦昕决定先回去考虑一下。

  他们家的作坊要采买肯定是大批量的,原本他是想直接从苏家商行订购的,毕竟商行常驻这里,而且人面光,对当地情况也比较熟悉,长期大批量订货也比较稳定,价格也能谈下来折扣。

  不过,到这里看过之后,姚亦昕却改变主意了,他想直接在本地开办一个海货加工作坊,之前是他想岔了,以为海边刚经历战乱没几年,老百姓生活不太安稳,劳动力肯定不够,不过,现在看来,真的不能低估了老百姓的自我恢复能力,没想到短短几年,这里的生活就已经恢复到和战前差不多了,如果不是码头外面林立的那些瞭望台和驻军,姚亦昕几乎都快忘记这里曾经是一处战场了。

  他想为镇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将士们多添加一些营养补钙的海产品做下饭菜,可是,也想为饱受战乱的海滨渔民们增加一些赚钱的门路,如果能在这里开办一个姚家作坊的分厂的话,想必能为这里增加不少就业机会吧?而且,有了作坊里大批量的采买,这些辛苦出海打渔的渔民们,也不必再这般辛苦地蹲在码头叫卖了。

  而且,他之所以有这个底气在这里开分厂,也是因为姚亦昕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终于得到了明确的回复,有了足够的人手,他自然可以放心筹备分厂了。

  他这也算是和国师大人合作共赢了,姚亦昕看了看勉强屏住呼吸跟在他后面的国师大人,他也是受到白术这件事的启发才想到的,原来,国师府每年都会有一些因伤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被迫离职的暗卫,这些暗卫因为身份原因,如果没有国师府准许的话,一辈子都只能在苏家的庄子上当个黑户,虽说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是许多普通人一辈子都梦想的,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愿意一辈子都当一个见不得人的影子。

  而姚亦昕要做的,就是借助姚家在明面上的身份,给这些人一个光明正大出现在户籍册上的机会,如此一来,他们也不算是老无所依,在姚家靠双手吃饭,虽然不如苏家庄子上那般悠闲,但起码有了自由之身。

  苏念白也很赞同他这么做,倒不是他真的想囚禁那些离职的暗卫,只是这些人身份特殊,有些身上还有伤,放他们出去的话风险太大,但是放到姚家就没问题了,在国师大人看来,姚亦昕的庄子,也基本等于是自家人的庄子了,更确切地说,他盯着姚家的安保工作,可比盯着自家的庄子还要用心,这些暗卫就算是想在姚家搞事情,也逃不出他的耳目。

  论掌控欲,整个大元朝估计也没几个能及得上国师大人了。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一个需要给手下离职暗卫一个自由身,一个需要训练有素的人手发展事业版图,人才直接引进,连中介费都省了。

  看了一圈,大概记下了这里产出的廉价小海鲜的品类,姚亦昕和苏念白就一起回去了,正好赶上午膳做好,山精姚雁刚吃了一大盘小鱼饼,又吃了十几串烤大虾,摸了摸依然还很扁平的肚皮,重新加入了午膳扫荡大军。

  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些上等筵席,真的和姚亦昕擅长的家常小菜不一样,这些需要大厨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各种秘制手法的宴会菜肴,不但有着精致华美的摆盘,味道也更加的丰富,苏家三人吃惯了这种筵席菜式倒不觉得,姚亦昕和山精姚雁却是大开眼界。

  不说那些在这个时空只有海妖能捕捞到的深海鱼虾贝类了,单单就是一道鹅掌煨海参便让人鲜得连舌头都差点吞掉。姚亦昕上辈子就听说过国宴级别的葱烧海参,只不过这种菜肴他们这种农村人别说自己做了,连吃都没吃过,到了这个时空,因为深海捕捞不易,海参这种名贵食材更是在市场上难以寻觅,姚亦昕想,大概也只有跟着苏家二老,才能蹭到这样一顿堪称国宴级别的大餐吧?

  胶质满满的鹅掌碰上同样胶原蛋白满满的海参,不知道用了多少高汤精心熬炖而成的鹅掌煨海参,无论是鹅掌还是海参都非常有嚼劲,每一口都能尝到浓浓的胶质和高汤的鲜美滋味,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在酒楼用完午膳之后,苏梦泉和胡青杨带着山精姚雁回去休息,姚亦昕心里有事的时候就睡不着,干脆拖着国师大人继续在码头附近转悠。

  已经过了早市的时间,码头上摆摊的都撤了,倒不是他们不想卖,只是这个时空可没有氧气瓶也没有冰块,很多海货一离开海水很快就会死掉,死了的海货白送给人都没人要,因此,这些人一旦错过早市,就会赶紧挑着担子回家,赶在海货彻底死掉之前,将其宰杀腌制起来,做成各类海鲜干货,虽说没有新鲜的值钱,但好歹也能换点铜板不至于亏本,因此,这会儿码头几乎都是空荡荡的。

  不对!

  看到远处几个蹲在地上捡东西的小小身影,姚亦昕和苏念白都是目光一凝。

  “大哥,这些鱼虾太小了,捡回去怎么吃啊?”

  “对啊大哥,咱们还是去海滩上碰碰运气吧?挖些海虫子烤着吃也比这个强啊。”

  “不准去!上次小七就是被那种东西碰了一下,一条腿都没了,你们还敢下海?不想要命了?”

  “可是那些渔民都下海啊!”

  “人家买得起水褙子,我们买得起吗?谁都别说了,等我再想想办法!”

  几个小小的身影慢吞吞地走远了,身后背着的小竹篓里,装了少的可怜的死鱼死虾。

  “怎么回事?”姚亦昕皱眉。那些死鱼死虾既然是被渔民丢弃的,肯定就是不适合拿来吃的了,他有些担心这些孩子吃坏了肚子。

  “问问不就知道了?”苏念白招招手,让随行的侍卫去找在码头附近巡逻的守城士兵打听打听。

  没过一会儿,那侍卫就回来了,平静无波的脸上带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大人,属下打听了,那些巡逻的士兵说,这些孩子都是几年前海妖之战中失去双亲的孤儿。”

  “是他们?朝廷不是拨下了抚养战后遗孤的银两了吗?”苏念白没有再说下去,不用说也知道,这笔银子定然是被不知道哪个环节给贪墨了。只是这笔银子在朝廷众多拨款中太不显眼,所以他们的人才没有注意到。

  “大人,那笔银子只怕是一文钱都没用到这些遗孤身上!”那侍卫愤怒道,“属下打听了,说是这些遗孤一直都是靠街坊邻居救济的,他们以前也去海滩上挖些贝壳之类的拿来卖,再加上附近一些好心人家的救济,勉强能混个温饱。可是前些日子城外的海滩上突然出现了一些淡粉色的透明状的海物,不小心碰到的话就会中毒,他们中间有个孩子因为碰上了那玩意儿一条腿都烂没了,从那之后,那带头的大孩子便约束其他人不许再去海滩,每日只在码头这边打些零工,捡拾些别人不要的死鱼死虾为生。”

  “此地郡守何在?”苏念白冷声道,这种边陲小城池原本朝廷是不大管的,但是前些年和海妖打仗的时候,国师大人为了方便战时管理,曾经撤换过一批郡府官员,这些人严格说起来也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一般人大多对“自己人”没有多少防备心,国师大人积威甚重,以至于一时间都不敢相信,竟然有人胆敢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闹出这种克扣战后遗孤救济款的丑事,当下就气得差点想杀人。

  “别急别急,我看当务之急还是先安顿好那帮孩子吧,你们若是现在去查案,万一打草惊蛇,这些地头蛇狗急跳墙,万一去杀人灭口可怎么办?”姚亦昕急忙劝道,这种套路他最熟悉了。

  苏念白看了那侍卫一眼,那侍卫立刻招手带着两个人离开了,大约是去找那些孩子们的落脚地去了,至于如何安顿好这些孩子,姚亦昕是一点都不担心的,不说国师在大元的政治地位了,就是苏家自己,在本地的别院都很大,足够安顿好这些孩子们了。

  遇到这么一桩糟心事,俩人也没心情继续在外面闲逛了,而且,姚亦昕也知道,发生了这种贪墨遗孤赡养费的事情,以苏念白的脾气是一定要管的,他有公事在身,姚亦昕也不好让他继续陪着,索性和他一起回了别院,说不定还能帮着一起安顿那些孩子。

  回到别院,果然那侍卫已经带着这些孩子过来了,后面还抬着一副担架,上面躺着一个面色苍白如纸的半大孩子,瘦弱的小身躯上盖着一床破旧的薄被,被子的颜色已经看不出来了,上面斑驳地打着各种颜色的补丁。

  这就是那个失去了一条腿的孩子吧?

  姚亦昕心下一酸,就看到那最大的孩子带着其他孩子走过来,朝着国师大人直挺挺跪了下来,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苏念白并没有阻止他们,他受了这三个头,一来是安他们的心,让他们能安心住在这里,二来,他也打定主意要为这些人讨回公道,他这辈子最恨有人从他口袋里贪墨钱财,哪怕是国家的钱财也不行!

  更何况,这些人贪墨的不单单是一笔银钱,更是这些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的救命钱,简直该死!

  国师大人黑着脸拂袖而去,那打头的大孩子顿时脸色一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惹了贵人生气,当下局促地弓着腰站在那里,他已经过了懵懂无知的年纪,知道究竟哪些人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因此,那侍卫找过来,拿出国师府的令牌,说明来意后,他便立刻跟着过来了,不过来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他们已经没有一粒米可以拿来熬粥了,再不吃饭,靠着那些死鱼死虾,他们早晚也是一死,既然如此,何不搏一把呢?

  他赌对了,眼前这些人,和他看到过的那些官府里的人都不一样,方才那侍卫进门的时候,甚至还嘱咐看门的去请医者来给小七看病,他那时候就知道,自己这次是来对了。

  只是,苏念白的反应却让他莫名有些忐忑。

  “那个,你别怕啊,他只是在生气那些贪官克扣你们的救命钱,不关你们的事,对了,我先带你们进去吃点东西吧,再给这孩子看一下,他好像发烧了。”姚亦昕急忙和那侍卫一起将这些孩子带到后院,这里有一处专门待客用的小院子,唤作秋芦院,大小正适合拿来安置这些孩子。

  苏家随行的就有好几个医者,担心消息外泄,侍卫们自然不敢从外面请医者,幸亏自己家就有,请了医者过来,掀开破旧的棉被,一股恶臭顿时弥漫开来,那些孩子们却没有一个退开,都关切地看着床上那孩子。

  医者仔细检查了一番,随即叹息道:“不行了,得把他这条腿锯掉,不然他活不过这个月。”

  姚亦昕顿时不忍地转过头去,其他孩子也忍不住哭了起来,这个时空可没有假肢,没了这条腿,这孩子一辈子就算是完了,他还那么小,如果不是因为救济金被贪墨,他们本不必冒险去海滩上捡拾贝壳求生的,姚亦昕真心觉得把那些人大卸八块都不解气的。

  他方才已经听那侍卫说了,这些战后遗孤的抚养费是国师大人特批的,因为数目不大,根本没想到连这种小钱也有人会贪墨,边城百姓生活简朴,日常花费也少,国师大人给这些遗孤批下来的抚养费,是按照每人每个月五百文钱的标准给的,包含了吃饭、住处的修缮维护和四季的衣裳一起的,这样的标准在本地已经算是小康家庭的生活了,只要不胡乱挥霍,这些抚养费足够将这些孩子好好养大了。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连这每个月区区十几两银子的孤儿抚养费都不放过,这可真是雁过拔毛!

  让人安排这些孩子们洗漱休息,姚亦昕带着沉重的心情去了厨房,打算给这些孩子安排一些温养清淡的食物,这些孩子想必也没什么正经粮食吃,若是一下子吃的太好了,反而不利于肠胃。

  让人用蜜糖为馅,包了一些小巧的糖三角,到时候每人分两三个,又做了一些掺了花酱的馒头,这种馒头不光是看着好看,吃着也比寻常的白馒头更有营养。

  姚亦昕又命人找出了一些扁豆、山药、莲子和粳米,准备做一锅养胃健脾的扁豆山药莲子粥。上辈子他爸妈就是年轻的时候不注意保养,老了肠胃不好,担心他们吃药对身体有损伤,姚亦昕专门从网上找了许多养胃的药膳粥羹之类的让他们平时当饭吃,长期坚持下去,效果比吃药可好多了。

  吃完饭,姚亦昕找到那群孩子中那个领头的,想问问他到底抚养费的事情是怎么回事。结果那孩子竟然一脸懵地表示,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官府还有抚养费给他们,这些人有的本来是有族人的,只可惜双亲都死了,族里也没有能力养活他们,大伙儿连自己家的孩子全养活了都吃力呢,又怎么可能替别人家养孩子?没办法,他们渐渐的就凑到了一起,靠着好心人偶尔的一点救济和自己的努力勉强没有饿死。

  只是,都是半大的孩子,正是胃口大能吃的年纪,出去做工又没人要,再加上本地经济民生也才刚刚复苏,并没有多少适合他们这个年纪做的事情,以至于这些本该在父母的羽翼下承欢膝下的孩子,现在个个饿得皮包骨,姚亦昕上辈子虽然也是生活在农村,但和这些孩子相比已经算非常幸福了,最起码,他爸妈从来就不曾饿着他和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