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作者:Yana洛川      更新:2023-07-29 07:39      字数:4660
  大梁城无天险可守, 但是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位置极为特殊。

  同时, 因为大梁一带地势平坦, 诸侯四通辐辏, 魏惠王迁都之后短短十几年,便将大梁发展成中原最为繁华的城邑之一。

  魏国居于富庶的河东地区, 魏文侯时李悝变法吴起领兵使国内实力大增, 在战国初年就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

  魏武侯时,变法初有成效的魏国开始将目标放在南方的楚国身上,大败楚军于仪邑、榆关, 而后未曾停歇接连占下了黄河以南的广阔土地。

  魏武卒的威名,七国皆惊。

  只是好景不长, 到魏惠王继位时, 魏国的已经不复以前的强大了,桂陵马陵两次惨败, 孙膑计杀庞涓,魏太子被俘,更有商鞅趁此机会亲自率兵一直打到魏国都城安邑, 迫使魏国与秦国讲和, 自那之后, 魏国便彻底弱了下来。

  为了避开强秦的锋芒, 维持先王在时魏国的霸主地位,更为了便于统治中原地区,因此,魏惠王把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魏国被称为梁国便是由此开始。

  安邑在魏国西部,与其他几国距离太远,只有经过上党才能过去,而上党一带崎岖多山,来往非常不便。

  当时的上党属于魏国,如果安邑出什么乱子,韩赵两国很容易就能占据上党将魏国分成东西两半,然后使安邑陷入四面包围,怎么看都不是都城应该拥有的位置。

  而大梁水道纵横,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许多国家,所以,魏惠王迁都之后便开始不停的修路,陆路水路一把抓,让大梁在原本富庶的基础上一跃成为富甲中原的大城池。

  燕执和蒙恬站在高地,看着毫无防备的繁华大梁城,再看看四周四通八达的水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若他没有记错,王贲带兵攻打大梁时,是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大梁被水泡三月,城中无粮可吃,已经为魏王的太子假被迫投降。

  从而,大梁城毁,魏国灭亡。

  引水灌城,虽然是个好方法,但是对城池的伤害太大,大梁城墙极厚,城墙之上跑马丝毫不夸张,水淹三个月才能将城墙泡坏,实在不适合他们如今的情况。

  王贲攻魏是准备许久才发兵,他们是从赵国回来绕路果然顺便取大梁,身后那十几万秦兵,真要在这里耗上那么长时间是肯定不行的。

  说是顺便,那就真的只是顺手而为,在燕执的记忆中,魏国并没有攻打韩国,也不曾将国内兵力都分出去。

  现在魏国大半兵马都在韩国,昔有孙膑围魏救赵,他们如今同样围了大梁,但是却不是为了救韩国。

  趁韩国让魏国兵力无暇回顾,他们加把劲,直接将大梁拿下,而后再和南阳的兵马一同将远在韩国的魏兵合围,如此甚好。

  十几万大军将大梁城围的密不透风,在围城之前,他们已经派了许多细作进入大梁。

  秦国征战,向来都是细作先行,先将对面的水搅浑,然后再动兵。

  如果他们运气够好,甚至不用真正交战,对方变会主动归降。

  对接下来的事情丝毫不担心,蒙恬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不远处城门紧闭的大梁侧身说道,“魏王时日无多,你说若他知道如今我秦军兵陈大梁城外,还能撑过今晚吗?”

  骨节分明的手覆盖在盾牌之上,燕执挑了挑眉,“不管魏王还能撑几日,我们只等三日。”

  三天时间,足以让他找出来城墙上防备最弱的地方,水淹会毁掉整座城,但是只打开一个缺口,这点损失就不算是损失了,一座城池最明显的缺口,无疑就是城门了。

  已经知道燕执打的什么主意,蒙恬摇了摇头,却也没有反对,“你是真敢想......”

  就算已经知道燕执的打算,蒙恬也还是佩服这人的艺高人胆大。

  大梁城是魏国国都,和那些小城小邑不一样,城墙不是三两下就能砸开的,要是那么容易就能弄来一个口子,这也没资格称之为国都了。

  别说是三天,就是找上三年,想从四四方方的城墙上找出弱点也是白费力气。

  蒙恬跟着蒙骜老将军攻城略地也有不少年了,攻城从来都是认准了城门,城墙牢固,城门是最容易突破的地方,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能从城墙上开始攻打的。

  最初不肯如此耗费兵力,蒙恬不敢让燕执瞅准了城墙开始砸,能不能砸穿先不说,上面的守军发现之后万箭齐发,他还有机会回来吗?

  不自觉将自己心中想的说出来之后,蒙恬毫无例外又被燕执按在地上揍了一顿。

  他燕执像是那么蠢的人吗?

  身上寒气越来越重,直到蒙恬龇牙咧嘴从地上爬起来,燕执才冷哼一声将大梁城的形状画在地上。

  这个弱点,是城墙外诸多城门之中哪个城门防守最弱,不是让他们傻乎乎去砸城墙。

  尴尬的看着燕执几笔画出来的图案,蒙恬揉了揉还疼着的肩膀,觉得就算这样也不是万无一失。

  魏国大部分士兵都被牵制在了韩国,但是剩下那一部分几乎全部集中在了大梁,城中近三万精兵,强攻的话肯定避免不了伤亡。

  大梁处在四战之地,自然时刻都在备战,当年孙膑围魏救赵之后更是如此,不管派出去多少,大梁城中永远驻守着三万精兵。

  但是再想想燕执以前攻城的做法,蒙恬又觉得,这人以强攻为先才是正常的。

  远远看见策马回来的士兵,燕执眯了眯眼睛,“探子回来了,咱们也该回去了。”

  虽然平日里相处很融洽,但是燕执清楚,蒙恬和他完全是两种性格。

  领兵打仗之时,只要没有后顾之忧,他自己行事便算无顾忌,只要有一半成功的可能,他就敢去拼一把,实在是被以前吓怕了,在生死之间游走的士兵才能拥有最强大的战斗力,经历过背叛的苍云和正经训练出来的士兵永远都是不同的。

  而蒙恬不一样,这人信奉的一直都是稳中求胜,如果可以,他是不肯冒半点风险去拼一个成败不确定的结果。

  不过好在,这次的胜算不会只有一半那么少。

  从进秦营到现在,燕执还没遇到过能和秦军正面相抗的军队,攻打赵国时完全没有机会和李牧将军对峙,这魏国的良将也尽数老去,除了躲在城墙之中,他们并没有反抗秦军的本事。

  城墙建的跟乌龟壳一样,当年的魏惠王究竟有多害怕有人追着打过来?

  他们如今的粮草撑上半个月没问题,若是时间再长,就要靠咸阳那边再运粮过来了,以燕执的意思,这大梁城,最好在半个月之内拿下。

  而想要那么快拿下大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战伐谋,攻心为上。

  短时间内想拿下大梁,这如何攻心着实让他们私底下探讨了许久。

  秦国在各国都留有密探,就算他们军中不好找人,送消息到城中,让那些留在城里的密探来将水搅浑也是一个好主意。

  二人一路回到军营,正好那些探子也到了跟前,待他们将马交给旁边的士兵送去休息,蒙恬便将人喊来询问情况。

  大梁城四个正门,正门旁边各自开了两个侧门,明面看上去皆由重兵把守,丝毫看不出破绽,但这也只是明面上。

  城中密探已经将各个城门处的兵力分布打听了清楚,四座城门之中,防守最重的不是西城门,而是正对着韩国的南城门。

  不巧的是,他们的包围圈将大梁城层层围住,最精锐的士兵却都集中在了西城门。

  “启禀统领,还有一事,城中有消息传来,魏王昨晚崩殂,如今城中主事者为相邦。”

  这么快?

  和蒙恬对视了一眼,燕执眉头微皱,觉得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若魏王崩殂,魏国太子假肯定会接过他手中的权柄,就算大敌当前,也不会完全没有太子假出现的机会。

  现在这么看来,更像是故意将太子假隐藏了起来。

  迈步朝着军营走着,燕执揉了揉眉心,“你说,这消息是特意放出来让我们听的,还是魏王真的已经没了?”

  “最大的可能是二者皆有。”垂下眼帘慢慢说着,蒙恬眸中闪过一抹暗光,“或许咱们可以找这位相邦大人谈谈。”

  魏王崩殂,太子尚未继位,相邦大权在握,让城中密探将这些消息传出来,这位相邦大人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了。

  和蒙恬想的一样,燕执点了点头,然后二人一同进了大帐,或许他们连这三天也不用再等了。

  一夜安安静静的过去,城外围城的秦军没有任何动静,城中被困着的魏军也没有什么反应,仿佛就这么僵持在这里,三天三个月三年也不会变化一样。

  但是等天色亮起来,秦军大营的气氛就和之前几天完全不一样了。

  军营上方的炊烟还不曾散尽,全副武装的士兵便已经列队准备出战。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两军野外交战时如此,在攻城时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他们有多于十倍的兵力于敌方,如果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对峙时他们无需主动攻击,只围城即可。

  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只要处理得当,被困在城里的人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更难做到以少胜多突破重围。

  与攻坚导致的大消耗相比,由巨大的实力差距带来的围城能让减少绝大部分的损耗且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如此,才是《孙子兵法》中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惜,他们没有十倍于对方的兵力,也没有那么长时间耗在这里,对于如今的他们来说,进攻才是良策。

  三为正,二为奇。

  若能五倍于敌,则三股兵力正面对峙,二股兵力出奇袭,论起奇袭,这十几万秦国士兵中没有人能比得上苍云,即便苍云所有人都算上也不足大军的十分之一。

  待所有玄甲士兵手持刀盾站在营前,燕执勾了勾唇角,走过去低声和神色正经的江旐说了些什么,然后才回到蒙恬身边,示意可以去城门处叫阵了。

  奇兵奇兵,在出奇制胜之上,他燕执自认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比他更出奇。

  谁说攻城只能云梯铁棍投石车,他们苍云的轻功在攻城战上也是一大杀器,这些小子们虽然无法和大唐时的玄甲苍云相比,合作一下上个城墙还是可以的。

  朝着蒙恬露出一个幽深莫测的笑容,燕执握紧了刀盾,随后跟在这人身侧一同前往南城门处。

  接下来,就看这人的表现了。

  作者有话说:

  阿执(骄傲):我们苍云不只有斩绝绝,还有大轻功!

  ————————————————————————————

  【谢谢小可爱们的雷和营养液,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回旋落地鞠躬感谢~】

  岔小劲长孙翔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2-17 00:06:59

  凮橼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2-17 10:22:54

  凮橼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2-17 10:33:03

  沈闲归_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2-17 15:13:22

  日月盛临驱长夜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8-12-17 15:57:59

  读者“落尘”,灌溉营养液 +20 2018-12-17 13:59:35

  读者“南巷清风”,灌溉营养液 +1 2018-12-17 12:54:12

  读者“往作者的胖次里”,灌溉营养液 +9 2018-12-17 11:18:02

  读者“不惭英”,灌溉营养液 +10 2018-12-17 11:12:18

  读者“北冥有鱼”,灌溉营养液 +1 2018-12-17 08:52:31

  读者“疏楼龙凌”,灌溉营养液 +1 2018-12-17 07:02:23

  读者“罗生门”,灌溉营养液 +6 2018-12-17 01:40:26

  读者“点墨踏歌”,灌溉营养液 +1 2018-12-17 01:05:05

  读者“anyan19sdo”,灌溉营养液 +10 2018-12-17 00:56:40

  读者“十万里灯火.”,灌溉营养液 +2 2018-12-17 00:48:20

  读者“阿堇”,灌溉营养液 +50 2018-12-17 00:45:29

  读者“靳羌”,灌溉营养液 +1 2018-12-17 0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