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九十年代幸福女人 20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1      字数:3452
  这钱还真不能放, 越放越不值钱。这一点她比谁都明白。买房是最保值,可现在好像没房可买。“你问问爸爸,有人卖旧房吗?新房也行。不是所有人两套都买得起吧?要是卖新房的名额也行。”

  “你想还买?咱们家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顾凯不明白冰兰什么意思。

  “我还有五万,没跟你说过, 是我在古文化街捡漏得来的。当时谁也没敢说,我看着钱越来越不值钱,放着怕连个厕所都买不了。咱们可是有儿子闺女呢,再买一套将来怎么住都够。”空间里以前留的钱还有, 加上卖古董的钱凑五万很容易。

  “呵呵, 你还有这好运气呢?行,我跟爸爸问一下, 就说帮别人问”

  不久顾远山那边回话, 新房老房都有卖的,有的家在农村, 让他拿出两万买房费劲,但是卖了名额却能得到一万多块,在村里可以盖很好的房子还用不了。有些人便放弃新房。

  两人一商量, 带着钱回到市里,一晃孩子八个月了,还是第一次来市里家。两个孩子白胖胖的很是可爱, 惹得顾远山看了又看。饭后坐在一起, 顾远山拿出记录的几家想卖房的信息, “平米有大有小, 按着职务分房。有两套一百二的, 一套一百的,两套八十的,六七十平米的六套。具体楼层看抽签决定。”

  “好处费都是多少?”顾凯问。

  孙艾静一脸慈爱地打量着两个孩子,冰兰也笑着不错眼地看着,就怕孙艾静做点什么。冰兰觉得那笑容下面就是怨毒。

  “平米越大要的越多。毕竟买房的时候工龄和职务要有优惠。你王叔这套一百二的要两万好处费,买房大约也要两万。加起来就是四万。

  一百的好处费一万六,总款大约三万三。八十平米的我就说总款吧,大约三万。老房比这个便宜,有折旧。一般都是六七十平米的出手,费用大约,两万左右。你看你朋友要哪个?”

  “要一百二的,明天就跟王叔说吧,找中间人签个协议。”两人来前商量好的,一定买大平米新房。顾凯问了现在住的多少钱的时候,顾远山道:“折旧后两万左右,房子旧了点,但是很结实。当初盖的时候标准是抗八级地震”

  “这钱我想我们自己出了”顾凯道。孙艾静抬眼看向那边。

  “不用你们出,留点钱给我孙子孙女买好吃的”

  “我们都挣钱,还能饿到孩子?爸,我和冰兰商量好了,买房的钱我们出了,你给我们一个字据。等过后就过户到我名下。这样我们已经占了便宜了”顾凯道。

  “可不嘛,要是卖给外人少说也得三四万呢!远山,咱们过去还得装修房子,我看就按顾凯的意思吧”孙艾静怕顾远山要出这份钱忙道。就这样还得让这俩人占去两万的便宜呢!

  顾远山瞟了一眼孙艾静,看儿子眼神肯定点点头:“好,要是没钱了我就先垫上”

  “我的安置费还没花完,我们还攒了一些,足够了”

  看儿子说得轻松,顾远山没坚持,结婚的红包他没拆也能猜出个大概,儿子拿得出这笔钱来。第二天请了中人跟卖方签了协议,先付一半定金。顺便把顾远山那套房子的字据也写好,让中间人帮着签了字。顾远山的当然不用付钱呢。到签协议的时候,顾远山才知道是儿子买,叹口气,心里多少明白,也为儿子有能力买房高兴。他没问儿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儿子出息了老子光荣。

  房子很快下来,两人再次过去办好剩余手续,钱付完,两人还剩下四万左右。足够单位房子了。顾远山道:“房子有基础装修,不用费事,其实买新房还是很划算的”

  “我们先不装修呢,等孩子大大再说。我们是怕钱贬值了,还不如换成房子踏实。”顾凯道。这一点顾远山很少赞同。房子看过了,临走给顾凯一个沉甸甸的提包。“好好收着,喜欢做东西了我给你介绍好的师傅”

  顾凯知道里面应该是原石。他道了谢收起来,回来交给了冰兰。“妈妈活着的时候很喜欢摸索,你好好收着,以后孩子大了咱们找人做几件首饰”

  冰兰不会看,但是会感觉,她的感觉就是很灵敏。为此她找了一块鹅卵石与原石一起比较过。原石传出来的是柔和舒服的感觉,让她神情舒畅。鹅卵石则是僵硬粗糙冰冷的感觉。细细感受后让她很烦躁,只想远离。

  她把原石收进空间,现在空间戒指被她戴在小拇指上,由于不出众,几乎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只是顾凯问过,冰兰告诉他,淘来的,看着好玩一直戴着。顾凯没再问,只是一个金属的小戒指罢了。

  有了房子,冰兰觉得踏实很多,这比以后买房便宜多了。接下来就是好好上班,好好带孩子。孩子一周就开始教他们说话,规范一些行为。两个孩子除了淘气没什么毛病,冰兰对此很纵容。孩子不淘气能叫孩子吗?

  投产一周年后,生产上台阶。产量逐步增加,市场一片大好。工人的钱除了工资、奖金还有了超产奖、台阶奖,生产平稳奖......

  冰兰觉得厂子就是打着名目给大伙发钱。两口子上班的一年下来也攒不少。冰兰的存折又增加了一万多块。浩然嫣然早会跑了,何文秀养的白了很多,人显得年轻了。她在外面带着两个孩子很悠闲。

  嫣然安静下来,浩然性子收敛很多,两个孩子越来越省事。顾凯现在升到了副处,公安处的副处长。宋建强早就成为厂长了。一到夏季,外面看孩子的一坐就是一群群的。聊起天来何文秀是倍有面子。

  她现在就盼着儿子毕业有个好工作,跟着儿子住楼房。凤武被顾凯逼着卖了几次东西,接触的多了,开了窍。自己在大学弄了一个小店,雇了两个小时工,三人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把小店打理起来。当然本钱由冰兰出了。

  经过三个月的磨合期,小店步入正轨。每月的收入足够凤舞武的一切开支,主动不再要两个姐姐的钱。除了何文秀心情复杂,其余的还是蛮高兴。但是冰兰每年依旧给何文秀五千,凤武不用可以留着娶儿媳妇。

  即使是亲妈,冰兰觉得这笔钱还是应该付的。董宝成换了地方,现在每月能挣七百。这些钱何文秀全留着,闺女给的也收起来。她准备也要为儿子买楼房。生活如此美好,何文秀睡觉都带着笑。

  天有不测风云,事事难料,厂子经过了产品供不应求后,迎来了市场的萧条期。产品卖不出去,堆得满院子到处都是。大库早就堆满。卖不出去就没钱,所以,厂子坚持了几个月后,只能给工人发生活费维持。

  何文秀替闺女姑爷担心,收入少了,冰兰也不敢大手大脚。家里生活水平渐渐下降。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况会坚持到多久?兜里有钱也不敢花了。

  “听说厂子要减人增效,裁剪下来的到一线倒班,也不知道我们会怎么样?”刘凤云道。

  “上白班习惯了可真不愿意去倒班了,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办?”赫敏道,她对象在车间设备口,经常加班,她要倒班还真是事。

  “不是还没准确消息吗?”张云香问道。

  “说出来就有信,冰兰,你老公那边有消息吗?”

  “没听说”冰兰一贯话少,孩子一周半了,奶也断了,看她妈的意思不让走还要留下。除了生活不太方便,她倒是没什么。开始因为做饭方法产生过争执,冰兰喜欢精细,何文秀习惯了大锅炖煮。慢慢被闺女说了几次,也尝着炒菜的确不错,就慢慢改变了不少。

  人嘴巴吃馋了,做饭越来越好,现在跟着电视偶尔来一道特色菜。真让她再回村上恐怕不习惯。冰兰和顾凯为这事也讨论过,可惜现在没房子卖,不然在这边买一套小平米的让两口子住过去正好。

  事情不会以人的意志改变,厂子突然下文,车间清扫工作和加油都归操作工。也就是冰兰马上要到一线倒班。护理毕业证依然没到手,冰兰接受车间安排去看设备。六台物料运输机,从二楼到五楼的设备。横的竖的都由四五十米。

  工作倒是简单,只要设备运行不出事就没事。可是生产哪里没波动?仪表的电流随着产量不断波动,冰兰的心随着仪表的指针跳动。面对庞大的生产系统,她感觉自己是那么无能为力。

  设备事故停车,放出来的小山般的成品碱,冰兰不知道打了多少喷嚏。碱面灼烧着她的皮肤,这就是事故后的结果。放出来就要装进袋子拉走。下班三个小时后,半个班的人才能洗澡回家。大家没说什么,但是冰兰很自责。

  只是自己没注意到电流过大及时与上一道工序联系,便有了设备憋停的后果,而且直接导致整个生产工序的波动。看来以后要认真看着了,八小时工作时间,就是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精神高度紧张让她很难受。

  冰兰养出的肉肉很快瘦了下去,顾凯抚摸着媳妇消瘦下来的脸心疼,“不然先去医院收费吧?我跟于叔叔说说。这次是个机会,以前嫌人少,现在人员一定富裕了。调动一个人相对容易。”

  “好”冰兰觉得自己是应该动一下了,这次也许真的是一个机会。

  顾凯打电话找人,三天后跟冰兰道:“于叔叔说厂子要建一个幼儿园,问问你想不想去幼儿园上班,那样带孩子方便。再有就是培训中心需要老师,给职工做培训。另外你要是不怕繁琐还有一个地方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