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倒爷人生 21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3      字数:3527
  冰兰离开包子铺, 她把行礼放汽车上来到陈锦翰家,小家伙还没放学,中午都是在幼稚园吃。给老人做了饭菜,陪老人一起聊天喝茶。

  “今天怎么有功夫陪我来了?”

  “明天我要回国了, 也许以后永远来不了了,临走看看你和宝宝”

  “为什么要回去?你不是有先生吗?”

  “我们是假结婚,我就是为了拿绿卡, 被移民局发现了,不走就等着遣返”

  “哦!嗨!”老人也很无奈,“有时间来信,你走了宝宝一定会难过”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我盼着你长命百岁, 能一直陪着宝宝, 更希望宝宝快点长大好能照顾你”冰兰眼角湿润,不相让老人看到她的伤感,忙扶着老人去休息。

  晚上她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量很少, 样多!小家伙吃得很开心,陈锦翰看到一大一小两人仿佛一对母子。对,就是一对母子。他心里一惊, 好像知道了真相,心不由一阵抽抽。

  三人饭后散步, 沙滩上留下大小三对脚印。陈锦翰没急着让宝宝回家, 他静静坐在那里看两人嬉戏。即使是真相又能怎样?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儿子和媳妇感情很好, 唯一遗憾就是儿媳妇不能生育。那年夫妻俩带着一周岁的孩子回来他还奇怪呢, 接着儿子就收拾家当,卖厂子搬家。里面没什么打死他都不相信,但是看孩子长得与儿子有几分相像,便相信了儿子找的借口。

  今天看来这孩子也许就是儿子找的人生的。而这个人今天找来了!现在又要离开,这里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

  “爷爷,回家了”小家伙玩累了,冰兰看着天色,赶紧让祖孙俩回去。

  “好,回家!”拉着孙子的手转头看向冰兰:“宝宝要记住阿姨,阿姨对你好好”

  “记住了,明天见!”

  “好,明天见!”冰兰目送两人渐行渐远。感觉最后的力量随着孩子带走,她坐在沙滩上再也不想起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感觉一点点凉意击打在身上,原来下雨了!

  开车狂飙到一家旅馆,洗澡后躺在床上算算日子还有一个上月才到期。这一个月干点什么?接着采购,她要赚钱,如果不是钱她也不会陷入这种境遇。美国的小麦和玉米收购了一批又一批。最后基本上把空间装满。

  拿出一块黄金去市场上售卖,因为是私人铸造,每盎司只有330,纯度高的市场价380左右。冰兰手里的黄金基本上一克十美元多点。合人民币八十多。她有二十七公斤黄金,也就是二十七万美元,合人民币二百多万。

  怎么算还是这买卖划算,倒爷倒什么不是倒!冰兰换着银行兑换了十公斤的黄金,车子卖了出去。不卖加上关税更高。空间偷渡又不能明目张胆用,上不上牌子。

  利用美国居民身份,冰兰再次从美国飞往马里。这次她先租好库房放好东西再去找巴布鲁。“告诉达旺先生,三天后过来取货。大约一百吨,是玉米和小麦颗粒。价格都按小麦的走,愿意就过来,不愿意我找别人”

  巴布鲁速度很快,当天就给了回信,“达旺先生会准时到,他给您定了总统套房,请跟我来。”

  待遇提高了,冰兰很受用。三天后交货,冰兰得到了一小箱金块。

  “哈哈哈!合作愉快!你要的钻石我也准备了一些,你先看看成色,回头咱们再谈。这一颗就算我送你的”

  冰兰手里多了一颗晶莹剔透的钻石,没经过加工的原石。“怎么换?”

  “这样一颗我要五吨玉米”

  “两吨吧,这是原石,我要找人加工的”

  “三吨,这样的一颗不小了!”

  “各让一步,五吨两颗,给我准备二十颗”

  “什么时候要?我亲自给你挑”

  “半月后吧,不一定,我看看美国那边”

  “好!”

  冰兰没敢再回美国,这样频繁来马里她怕被国安局的注意。这次她从印度转道中国,国内这几年生产力提高,年年丰收,尤其北大荒等地,玉米产量很高,再说空间还有很多粮食,她没一次性给达旺。

  踏上国土人好像找到了根。在这里收购玉米是很简单的事。一个地方收十吨,不显眼,几个地方就能凑齐。重新回到马里,前后做了三次交易,最后还是有些粮食没能卖出去。不能在一个地方卖了。

  非洲地方大,冰兰开始寻找新的目标,依然是黄金产地,用粮食换金子。粮食用的差不多的时候,冰兰也积攒了一木箱金块和一小袋子钻石。绿卡的时间基本上到了,美国不会再去,自己开始回复国民身份。冰兰顶着人们异样的眼光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

  有钱不能委屈了自己。找了一个位置好的地段买一套别墅。北京的家算是安顿下来。别墅带着装修,拎包入住就可以。安安静静过了几天后,突然想起俄罗斯还有一群认识的人也不知道过得如何?

  k19一直把她送到肯塔州,在小镇打车去了谢胜利的农场。两年这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一望无际的荒野现在全是被开垦的土地,远远望着地里都有人在劳作,还有农机的轰鸣声。

  瓦西里的农场一样,两边的土地都很热闹。现在是五月了,可不就要开始播种了。

  谢胜利家的院子,半开着,冰兰推门进来。张晓燕正背着一个孩子做饭,听到响声回头看到冰兰忘记了自己手里的活计。

  “嫂子”

  “回来了?”小姑子真是个性啊,说失踪就失踪。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大家也不找了。腿在她身上,想管也管不了。只是谢立生夫妻唠叨几句。

  “大哥种庄稼呢?”

  “爸妈也来了,妈去喂鸡了,爸在地里。现在正种土豆”

  冰兰接过张晓燕手里的铲子,锅里炖了一锅土豆,里面有几块肉。另一个大锅里蒸着馒头。

  张晓燕洗洗手道:“老家的叔叔堂弟他们都来了,现在干活的有二十来口人,少了不够吃”

  “行,我来吧,这是我侄女吗?”冰兰看张晓燕背上的孩子也就几个月大。

  “是你小侄女,小瑶,六个月了,大强跟着捡土豆了”张晓燕把孩子放下,坐一旁喂奶。在这里有的是干不完的活计。只有秋收后人们才能清闲,但是像他们养鸡养猪的还是闲不下来。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钱来的快,这里鸡蛋猪肉的价格都比国内高很多。三年的时间让他们积累了不小的财富。现在到了真正农忙的时候都是雇人,鸡和猪自家管着就行。

  “爸妈知道你回来一定高兴,平时没少念叨你。你这一走差不多有三年了吧,你走了也不跟家里说一声,我们跟人打听,却谁也不知道你的消息。”张晓燕道,语气里多少带着埋怨。

  冰兰无所谓,算了算可不,自己在美国就是两年,前面还去香港深圳的折腾,回来在北京待了阵子,前后算起来真有三年了。“我一直在外面,后来跟着人去了美国打工,一待就是两年多,根本没办法与你们联系。”

  “你去美国了?那里好不好赚钱?”张晓燕一听来了兴致。

  “我是给人家打工,也就是做保姆,那边有一老一小孩需要人照顾,每月两千,管吃住”

  “哦,两千可不多,我们请老家的过来干活一月还得两千呢!以后别走了,嫂子给你开工资”

  “呵呵,先不走”冰兰绝不会留在这里,回来只是想看看大家种地成果。那边喂鸡的葛翠琴回来,看到冰兰拿起一根棍子就要打:“你个死丫头,知道回来了?”

  冰兰忙闪开:“我回来你还打我干什么?”

  “走了怎么就不知道给家里留个信?这回我就把你腿打折了,看你还跑不跑?”

  冰兰一把夺过棍子:“行了,我都多大的人了,要知道这样我就不回来了”

  “你还敢嘴硬!”葛翠琴没冰兰力气大,气得想找东西砸,张晓燕过来劝架:“小姑回来就好,妈也别生气了,一会儿干活的人就要回来吃饭了”

  一听这话,葛翠琴才罢手,嘴里不住埋怨冰兰不懂事。手里却不闲着干活,等中午地里的人们回来,可不有二十来口子人!一坐两桌,谢胜利爷俩过来问问冰兰这俩年去了哪里,倒是没说什么。

  通过聊天,冰兰知道现在来俄罗斯种地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不光是肯塔州,还有阿穆尔洲。这两边土质好,离着中国很近。大家没搞养殖的都是开春来,秋收完卖粮走人。

  “咱们一家子算是彻底过来了,那些猪鸡冬天也得有人伺候。你来了就别走了,跟你哥嫂干,不然你嫂子太累”葛翠琴道。

  “一年下来能收入多少?”

  “连庄稼和鸡蛋、肉鸡、生猪算起来也能剩下二十多万”葛翠琴不由挂上了笑容。辛苦也值得,现在小儿子在外面工作了,村里说起来谁不羡慕她!

  冰兰问起周子谦他们,谢胜利道:“他们更厉害,当初包的地多,加上养猪场和大棚菜,我估计一年怎么也得弄百十来万。要是人手够,再包一块地准赚”

  “那个瓦西里小伙子不错,就是做事太认真,开始没少闹笑话”张晓燕提起瓦西里,大家都笑了。

  冰兰听着他们说着瓦西里闹出来的笑话,她不奇怪,俄罗斯人有时候脑袋是死板,可能真的为了一个温度湿度的事搞得焦头烂额。但是他们做事也会很执着。

  “等下我去看看他们,当初也是啊历克赛叔叔帮的忙,不然土地也不会那么顺利拿到”冰兰道。跟张晓燕收拾完桌子,带了一份礼物去看瓦西里。瓦西里的农场面积小,基本上已经耕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