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岁月 3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3      字数:3551
  高强不敢再问了, 这一次估计他们排能活下十个人就不错。“我很好,你回去吧,把咱们兄弟都照顾好了”

  “鬼子把大部队撤回了县城,在村里祸祸一番, 排长养好了咱们再打回去就是”刘喜道:“大家不放心,让我看看你”

  “你也看到了,用不了一个月我就能出去了”这还得谢谢那个小丫头, 他不是没受过伤,但这次他感觉伤口好的很快。他归结为那个小丫头救治得当。

  刘喜来了有一个好处,为了给他们排长加营养,每天跑河里抓鱼, 而且每次都有收获。回来交给厨房, 虽然僧多粥少,但是高强还是能喝上一碗。

  高秀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人,有些一些传统观念, 对家人倾注了所有。他们来后便在山下搭建了窝棚。闺女有工作, 能帮就帮。连带着相熟的婶子大娘都跟着洗洗涮涮。

  三天危险期过后,除了个别情况出现危急没抢救过来的,一般伤员情况大多稳定下来。轻伤者基本能自理。接下来相对安定了几天, 打游击的偶尔有伤亡,那只是偶尔的事。

  冰兰被集训学打枪, 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 学打枪是必须学的。每人只给五发子弹, 现在什么都紧张, 枪支弹药更少。手榴.弹给的是没装弹.药的,但是重量一样。

  冰兰打枪没天分,学会开枪就行。她有手雷,以她的力量绝对扔出很好的距离。但练习却不敢用力,她怕扔出惊人的距离。

  “我们这样太被动了,每次都是做防御战,鬼子不来咱们不能等着,县城的鬼子一万多人,这股力量我们必须消灭”旅长蒋昆在会议上道。

  “上次我们损失了四百多人,是不能坐以待毙,他们不出来,我们引他们出来”一团长王兴道。

  “我同意”二团长孙泽山也道。 “我也同意,咱们不能养着小日本,等他们集结大部队偶尔来打咱们一次。”三团长吴伟举手。

  “地里的庄稼一定要保障,还有咱们的物资短缺。尤其药品,这次伤员有些就是没有好的消炎药才二次感染牺牲。我们不能再在这上损失了”蒋昆沉痛地道,“大家看看怎么打,还有药品物资的采购”

  会议一直开到很晚,第二天侦查人员被分派到各地。冰兰被叫去看护一个二次感染者:“这位同志昨晚开始高烧,早上程医生已经拆线处理过了,你帮我照看一下。我觉得你的伤员基本上没二次感染的”李红英道。李红英是卫生班的班长,冰兰看旁边的程医生没表示反对便点头。

  “好的红英姐”冰兰不做过多解释,仔细检查伤者,伤口果然已经感染。腐肉已经被清除,但是要是没好的消炎药或者好的身体抵抗能力,依然不看好。

  “这位伤员多注意观察,明后天要是能挺过去或许就没事了”程弘方嘱咐道。两人答应着送走程医生。

  “红英姐,这里交给我,我那边就麻烦你了”

  “好的,谢谢你”李红英的重伤病房已经死了两个了,她实在不想在送走任何一个战友。把冰兰叫来也是不得已。这事跟宋刚商量过,宋刚管后勤,兼管卫生班,其实他也不懂。

  冰兰再次帮着伤者清洗伤口,包扎,汤水里添加药剂。不然她怕熬不过去,其余重伤人员冰兰挨个看过后,没看到有恶化的,稍稍放心。但是还是在饮食上给加了一些药剂成分。

  下午高烧者慢慢退去温度,呼吸均匀起来。李红英长长出口气:“谢天谢地,谢冰兰,如果这位再有意外我简直不能原谅自己”

  “放心吧红英姐”冰兰能说什么?在没有好的抗生素前提下,重伤能活下来的几率很低。熬好的小米粥来后,两人挨个喂食。晚上程医生过来看后点点头:“没有恶化,如果明天稍微好转,就是好消息”

  这让李红英比听到什么好消息都高兴。程弘方打量了一下冰兰:“这个小同志倒是很会照顾病人。听孙医生说你有学医的天分,以后好好跟着宋医生学吧。宋医生可是医大的高材生”

  “是,我会努力”冰兰回答一项简单。程弘方鼓励一下便离开。李红英有些羡慕道:“我也觉得你有学医的天分,我也算老兵了,可是还没你新来的学得快”

  “红英姐,你可别这么说,只是我不知道轻重,看宋医生干什么就敢下手罢了。其实你要做比我做得好,真的,我就是胆子大,我娘常说我”

  李红英心里稍稍得到安慰,如果有可能,她更愿意成为一名医者。没有抢救情况,宋辰铭开始带卫生员学习基本的医理和实际操作。上级决定程弘方回延安办培训班、这里就他一个人,培养新手迫在眉睫。

  “冰兰同志,组织决定由宋刚带你去执行一项任务,这是上级对你的考验,你明白吗?”政委黄宜年这样对冰兰道。

  “保证完成任何!”冰兰学着电视剧里人物一样说道,并立直敬礼。

  “你这小同志表现很好,是你们排长(宋刚)亲自要的你,听说你很稳重,做事踏实。这次任务胜利完成,回来我们给你记功”黄宜年拍着冰兰肩头笑道。

  能记功估计不是什么好事。“政委,如果我回不来帮我照顾好我的家人”

  “放心吧,不会有事,只是带回一些东西来,那里有我们的同志配合行动”

  带东西?怎么不早说!不管带什么,冰兰还真得很有信心。心放松下来,回来跟何季林两口子说了一声。高秀英拉着闺女手再三嘱咐,唠叨了半天基本意思就是出去保重。

  这是父母对儿女发在内心的关爱,冰兰再次感触。换上家里一身洗干净却补了不知道多少补丁的衣服,背上宋刚准备好的箩筐,两人天亮前出发。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他们绕路转向宋家营方向。

  “你们老家是哪里人?”路上宋刚问道。

  “陕西韩城附近,那年大旱,我们过河来山西,没想到刚定居下来赶上洪水,我们全家跟着村子人向东北逃。却没想到遇到鬼子打仗,便到了这边”冰兰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把从爹娘那边知道的说出来。

  “你们是跟着李老实一家来的吧?”

  “对,还有其余几户,半路上分散到个村子。我们何姓宋家营应该有一户,是同族,但是出了五福”

  “我们闫家村不都姓闫,只是原来村里有户闫姓地主,便叫闫家村。他们跟闫家寨也是同宗,只是一个做了地主,一个做了土匪。但是他们都欺压百姓,强取豪夺。这里一被我们占领,这两股势力才被消灭”

  .........冰兰汇报完自己的家底,开始保持沉默,或者简言。只听宋刚说着过去和眼前。两人的脚程很快,山路对他们不难。冰兰感觉原主的身体素质还算可以,可能生活所迫,没少干活。

  天大亮后各村就有担柴挑菜的上路进城卖。路上宋刚打到了一只山鸡和一只兔子。冰兰则采了一背筐的地皮菜。

  “打开”城门口站岗的伪军呦呵着。一看宋刚背篓里的兔子山鸡,一手一只拿起来就扔进自己的筐里。

  “老爷,那是要给我娘换药的,求你给我吧”宋刚哀求。

  “滚,再不滚老子毙了你!”宋刚爬起来进城。冰兰一筐地皮菜让两个伪军嫌弃的没法,一脚踢开,菜撒了一地。冰兰简单收拾一下便委屈地进城。自己独自一人去街面摆摊卖菜。

  她也不吆喝,铺上一块草席,放上地皮菜,过来的人想要了会主动问上一句。地皮菜新鲜,街上老太太家庭主妇还真有买的。一筐不过卖了几毛钱。

  背着孔筐在街上游荡,宋刚告诉她卖完菜去王记杂货铺买盐。“老板,买盐”

  “要多少?”

  “二斤六两”

  “凑三斤吧,怎么出来六两?”

  “我娘说就要二斤六”

  “好嘞,二斤六两盐,给您称好了”掌柜的递盐的时候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道:“去后巷”

  冰兰接过盐,低头往前接着走,不住打量两边的店,好像很好奇。等看到一条小巷便钻了进去。出巷一转,便到了后巷。这里就安静了很多,几乎没人。沿着小巷往前走,宋刚从一家出来,咳了一声转向另一个方向。

  冰兰只得跟上,一前一后到了一所破房子门前。宋刚把门打开。等冰兰进来后关上。“先进去,晚上留下”

  “没买吃的”冰兰老实回答。

  “不要紧,等会儿我去买”

  “还是我去吧,你那步子太利落,不像农民”冰兰道。宋刚没想到这也是破绽:“我会注意,那你多小心”兜里拿出五毛钱给冰兰。冰兰接过等中午十分出去买馒头,一毛两个,买了四个回来。

  “晚上我跟这里的同志会出去,你只管待着,要是我明早回不来就不要等了,直接回去”

  “我跟着吧,不管干什么,相信我,带上我不会有麻烦”

  “不行,我们要去鬼子卫生所弄一批药出来,太危险”宋刚道。

  “你们有把握?”从鬼子那里弄药还不是虎口夺食?自己别搭进去。

  宋刚摇头:“不管如何,我们的战士需要伤药,鬼子上次刚清缴一次,他们不会想到我们敢来。”

  “如果相信我,就让我进去试试,你的身材太高,我跟鬼子的跟头差不多。到时候会换上鬼子的衣服做卫生员,”

  宋刚犹豫,冰兰点点头,“如果我被抓了你们再想办法。现在我的主意应该是最好的,而且我对药品熟悉,知道该拿什么”

  看了一眼一身破烂衣服的冰兰,也许真的是不错的主意。“等小李他们来了再商量”

  “我想先试试,你最好做好出城准备,天一亮就出去,只要没听到枪响,就在城门口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