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生在五十年代 2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5      字数:3621
  “哦”康青辉顺从地出去喂猪。冰兰去箱子里翻找东西。里面是他们俩的两身棉袄棉裤和一身她的旧衣服。带来的布料和新衣服早没了, 可惜了自己老爹辛苦藏起来的东西都便宜了这家人!

  想着自己拿出一条细白布裁了两条给闺女做尿布。得找机会出去一趟,不然闺女怎么过冬?一家三口一床被子?倒是有一个娘家给孩子做的小被子。

  下午康家的男人被叫去开会。晚上回来康青辉等人带了一堆东西回来。东西都放到了张氏那边,是一个紫檀木的茶几,两把太师椅, 两个掸瓶,一个水吊子(放水的水壶)还有一堆画,有的已经撕破。

  “要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啥?家里哪是挂他们的地方”张氏指着那一堆画道。

  “我们是看着画轴好,做擀面杖正好, 这画不要就烧了吧!”康青云道。

  “哦, 是不错,都弄出来, 你们哥几个一家一根, 以后分家了就不给了!”这老太太想的长远!冰兰一看那些画都是有些年头的画了,不知道是不是名家的, 那也是文物啊!

  “画都给我吧,我做东西用”冰兰道。

  “大嫂这个能做啥?”

  “还没想好,可能替鞋样子, 我也不白拿,到时候给大伙每人一双鞋”

  众人用白痴的眼神看她,小姑康青青忙道:“大嫂, 我要红条绒的”

  “只要我能弄来红条绒布就给你做”冰兰道。小姑虽然不喜欢干活, 倒是没什么不良品性。不像那两位自私自利。

  张氏一听:“拿去, 全拿去, 过年的鞋就归你了, 家里可没鞋面”

  “我回娘家拿,天晴我就去”

  “要是有旧衣服了也拿一些来,棉花下来做衣服的里子可都没有呢!”张氏说了一句,冰兰自当没听到。抱着那些画回厢房。康青辉追了出来:“你要喜欢,大院还有很多,我没都拿来。村上再分那几家的东西,这些画都随处扔着”

  “快都给我拿回来,记得别弄湿了。不然不好用”

  康青辉戴上斗笠再次出去。冰兰回去用干净的布擦去水渍。真是败家!晾干一卷卷收藏起来。稍晚,康青辉又抱了一堆回来,说是其他家的也拿来了。

  “看到油灯笔筒罐子什么的你也帮我找来”

  “那些好像都被人拿走了,明天我去找找”

  康青辉出去端了一盆水洗了洗。冰兰把他那身换下来的衣服和自己的衣服拿出去过了过水。没有洗衣粉,没有肥皂。外面雨小了,但是还在滴答。她只能在外面尽量拧干晾到屋里。屋里的湿度增大,让人很难受。

  “洗那干啥,明天还得穿”光着身体的康青辉躺在炕上道。

  “你们分东西就没分一点布料衣服?”

  “那个不早分了吗?花花哨哨的谁穿?咱们家的不都放娘那边了吗?”

  冰兰嗯了一声,这才想起自己娘家的东西也被拿去被大伙分了。她的嫁妆还是她爹提早就藏到了外面。不然也没了。她爹赶车时救过一个老头,她娘可怜老头孤身一人,经常做些东西让她爹带过去。

  一来二去,两家关系密切。一解放,周继民就察觉了风头,把一些东西藏到了老头那边。所以冰兰嫁过来还是有些东西的。周继民平时在村上人缘不错,谁想搭个车都去找他。村上即使把他算进人数,下手还是轻的。

  一只手伸过来,打断了冰兰的思绪,下意识一扒拉,男人吃痛,冰兰忙起来看:“有事吗?”

  “没事”男人道。

  “睡觉吧,这鬼天!”冰兰唠叨一句,康青辉脑袋里还在转,这女人怎么变了?以前一天都没一句话,基本上就是闷头干活,从不提出自己的想法,从不违背家里任何人。

  天一亮,院子里就有了脚步声,男人们挑水,女人们猪呢比做饭。冰兰拿出半夜给闺女换下的尿布吩咐康青辉去洗洗,自己出去做饭。

  什么时候自己被吩咐洗尿布了?康青辉端着尿布去河边。雨停了,早上一片雾气。天晴后各家就准备收麦子了,今天的年头好,小麦长势喜人。估计亩产能达到三百多斤。

  冰兰喂完鸡和猪回来看闺女憋着小脸再用力,忙去抱着出来,一堆臭屎算是拉到了外面。“闺女,以后拉臭可得给娘一个信儿!”这洗尿布的活计她实在是不想干。

  收拾完闺女,想着锅里温了热水,自己难受的要死,孩子一样好像根本不给洗澡。

  “拿水干啥?”

  “给孩子洗洗,小屁股都红了”

  “乡下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烧水不废柴废水?”

  “我会去挑水,也会去打柴”

  “线纺了多少了?家里做衣服被子的布可都等着呢!”张氏不知道说什么了,转了方向。

  “我会纺的”

  张氏用眼睛翻冰兰,这个媳妇吃错药了?怎么学会顶嘴了?“家里用的布要是出不来,你去想办法!”张氏瞟了一眼对门,要不是怕老五家看笑话,她真想上去揍一顿老大家!

  冰兰娘俩洗干净,门窗打开,出出屋里的味道和湿气。男人们又都出去了,对面厢房五婶子家的两个媳妇也打开了窗户,相互打了招呼,里面传出纺线和哄孩子的声音。

  别看他们小,孩子却比这边的大,大的都三岁了。葛玉琴抱着康顺胜出来,隔着窗户看雨桐纺线。“大嫂,你不是去娘家吗?”

  “明天吧,道干干,再说我的衣服洗了,出去穿啥?”

  “呵呵,大嫂给我家顺胜做鞋了可大一些”她还惦记这事呢!

  “放心吧,你想做他五岁穿的都行,不过都是单鞋,我可弄不来那么多棉花”

  “行,单鞋也行”得了准信,葛玉琴笑着去找张氏。等麦收的时候她也是要跟着下地的,孩子先跟张氏熟悉熟悉。她也是怕自己儿子受委屈,如果张氏不耐烦,自己或许可以不去干活了。

  村上喇叭里传来广播声,每天大喇叭都放一些时代歌曲或者村长书记的讲话。村子不大,声音传遍各个角落。一首《东方红》之后,歌声停止。冰兰还是很怀念那些时代歌曲的,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

  “全体村民注意了,现在请上级派我们村土改族组长薛红军给大伙传达上级精神”喇叭里传来村支书李汝才的声音。

  冰兰停下纺线的动作侧耳倾听,土改?这是政治,运动的风向标,不能不听。

  “同志们,乡亲们。我很荣幸来到咱们村子,与大家一起把党中央的土地改革落实到实处。同志们,乡亲们,我们打倒了土豪恶霸,但是,我们的工作依然没做彻底,那些敌匪霸还没肃清,他们依然活跃在我们之中。

  那些剥削压迫我们的地主还在。党中央最新指示:今后土改路线将以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封建剥削阶级.......农民妇女动员起来,参加土地改革,积极生产;农民青年动员起来,参加土改革命,积极生产;人民地方武装动员起来,保卫治安,保卫土改,保卫生产;人民地方兵团.......”

  冰兰有些坐不住了。她家决不能被化成富农,地主肯定不会,因为她家没有多少土地,更没雇过别人干活。就是一个富农也够娘家喝一壶的。

  娘家不过十里地,冰兰偷偷看看表,还没到中午,十里地最多一个小时。把顺荣包裹一下抱着去了张氏的屋子,三个女人倒是没闲着,补衣服纺线的。“娘,我回娘家一趟,找几块鞋面,赶下午就回来”

  张氏翻眼看她,康青青倒是道:“大嫂去吧,不如把顺荣放下”

  “没事,顺便带过去让姥姥看看,姥姥还是在月子看过一次呢”

  “早去早回”张氏说了一句。

  冰兰背上孩子就走。她的速度很快,她走的大路,小路还很泥泞。凭着记忆两个村子中间只隔了一个村。钻入玉米地,冰兰出来带了一个篮子。回来怎么也不能空手,但是带什么东西让她很犯愁。

  很多东西都不能拿出来,最后只得带出二十个鸡蛋和两瓶酒一包红糖。在这时代算是好的了吧!周家女人都在前院忙活,地里下不去脚,大家难得有时间做做手上活计。

  周家住的是独院,房子是土坯砖混。两个哥哥结婚后都住到了厢房,对于别人家三四家住一个院子算是很宽敞了。也是因为这个,她家成了某些凑数的目标。院子很干净,妹妹小兰在与侄子侄女们玩。以前的鸡和猪都在上次运动中牺牲掉了。李氏伤心便再也不敢养那些定西。

  “大姐”“姑姑”院子里的人忙叫冰兰闻声的两个嫂子和李氏也都出来。大哥二哥家已经各有了两个孩子,只是年龄有些差距。

  “你们娘俩怎么来了?”李氏见到闺女很少惊讶。

  “这不天不好,就过来看看你们,等两天割麦子想出都出不来了”

  最小的小兰亲热地帮着接过孩子,“我外甥女长的真好看”众人围上来观看,直道孩子随了两人优点。

  冰兰给每个孩子一个鸡蛋让他们去一边看着顺荣玩,剩余的交给了李氏。

  李氏更是惊讶“怎么带了这么多”那个亲家她还是知道的,绝不会这么大方。

  “我说回来取鞋面”

  李氏算是明白,也觉得这东西还是多了,冰兰拉着李氏进屋。李氏吩咐着媳妇们做饭,马上就中午了。“去把你爹他们喊来”李氏朝外面喊了一句,小孙子应声跑了。

  中午热热闹闹吃了饭,嫂子们收拾完各去忙。冰兰看着屋里剩下为数不多的人这才说出来意:“我听着我们村上土改组的要有大动作,爹,咱们家不能定为富农,想办法划到中农上,贫农咱们是想也别想了”

  ※※※※※※※※※※※※※※※※※※※※

  感谢:兰尼、幸运草、太阳、柠檬、雪花飘飘、墨雨、若梦、桃子、ak0314、瑞涵泽、幽篁、歆藿等人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