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民国掠影21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29      字数:3542
  国内没事后, 沈子厚带着孩子们返回美国。宋茂文选了建筑学,今年毕业,但是他想继续攻读博士。谷兰和雅茹一个选了服装设计,一个选了文学。

  沈逸安却选了地质学, 学这个经常跑在外面,是个很辛苦的工作。沈子厚夫妻唠叨了几次,不过儿子喜欢, 冰兰没有阻拦。谁都有个爱好,不能抹杀了吧?

  家里就剩下怀安上高中,香兰今年生了一个男孩,夫妻俩一直没回法国。只有伊莲回去看看残破的家, 听说媳妇怀孕, 又赶了回来。

  庄园交给工程人员重新修建,那是他们的家,伊莲依然很怀念那里。费尔南偶尔过去看看庄园修建的情况。他的身体现在恢复了很多, 经过生死, 他不想再离开妻子和孩子了。

  冰兰回来养胎,王氏多了一个说话的人。她始终说不好英语,跟伊莲更是没办法沟通。但是她已经能听懂大家随口说的英语了。香兰现在将儿子交给婆婆带, 跟丈夫经营自己的公司。雅茹假期会去公司学习。偶尔有好的设计,香兰便会修改后投入市场。

  冰兰慵懒地晒着太阳, 每天她喜欢坐在阳台上的躺椅看一阵书。不用思考, 不用做事, 整个人沉浸在书里。

  谷兰过来邀请冰兰参加一个诗社聚会。“就是咱们国内过来留学的组织了一个社团”谷兰已经二十一了, 正是青春年少的好时候。不知为什么,过来留学的很多依然喜欢穿国内衣服。

  开始她们来的时候怕惹笑话故意换成洋装。现在看看学校,很多人依然喜欢穿旗袍和长袍。香兰公司就出改良版的旗袍,很受留学生的欢迎。当然穿洋装的也大有人在。

  “去那里干什么?如果都是学文的,我可不懂那些诗歌曲子的”

  “二姐姐属于留学老前辈,他们都想见见你呢?你去了我保护你,保证不会让人碰了你”

  “有多少人?”

  “现在有二十多人了,还在发展,我们正在做一种新体诗文,彻底打破旧的格律”

  “什么时候?”

  “明天”

  “谷兰,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我现在不适合外出,你们如果需要我做什么倒是可以资助一下”冰兰似乎明白谷兰的用意。这些文人最喜欢吟风弄月的,总是要聚个会,学什么沙龙,做个交流。

  而这些都需要钱做铺垫。文人看着月亮他也会饿。

  “我们想出一个刊物,月刊,将一些好的诗歌印出来,让大家传阅。”

  “那是报刊还是书册?”

  “报刊版面太少,书册有需要找印刷厂,那样费用会很高”

  “你们统计一下,书刊一次费用多少?要是不多,我可以出。暂时一年的。毕竟我跟你姐夫现在没工作。”

  “二姐姐什么时候再投资?”谷兰笑眯眯的讨好问,

  “我没时间看,等找到合适机会了吧,你可别自己玩,那个可以将人玩死”

  “知道,你跟我们说过了,我记得”谷兰忙道,“回头我再找你啊”事情办好了就走人,冰兰笑笑。王氏进来问:“那丫头找你什么事?”

  “没啥大事,让我出去转转,我还是喜欢在家看书。”

  “那孩子不如雅茹稳重了,有空你说说,我做婶子的不好说”

  “好,还两年不就毕业了吗?毕业就让她回去吧!”

  “嗨!孩子大了不好管”王氏唠叨一句,好在几家住得近,冰兰不喜欢过去,她只能过来看看。

  冰兰最后出了一万美元,每月得到了一本印刷还算不错的书刊。里面都是诗歌,应该是白话,但是她有的还是看不懂。是自己没欣赏水平?还算这些文人水平太高,太含蓄?太深奥?

  “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这个说的是什么?我怎么就不明白?”冰兰指着一首小诗问谷兰。

  现在的诗是这个样子吗?以前她接触的都是那些古典名家诗歌。那些她就是不太懂,但是就是觉得不错。朗朗上口。有的读完了意境自然浮现。现在的怎么让她不明白?

  “诗里诉说着一个女人的悲伤,她爱的人深深伤害了她。新体诗,大家都在尝试,也在努力。谢谢二姐姐的支持。”

  “我的钱没给你弄个社长副社长的当当?”冰兰调侃。

  “社长是要靠实力的,我只是里面的委员。我们这周去尼加拉大瀑布,去寻找长创作灵感”

  “哦,那你们玩得愉快,一直忙着没问问你的事。你今年是不是二十一了?有男朋友了吧?”

  谷兰脸色微红,变得娇羞可爱,冰兰看那样子便明白几分:“要是感觉不错就带家里让我们看看”

  “下周吧,这周没空,我们要出去的”

  “也是留学的?”

  “恩,不过他在康大,还是这次组织诗社认识的。我们杭州余姚的”

  “多大?”

  “二十二,比我大一岁,明年毕业”谷兰和雅茹上学晚,谷兰应该在今年或明年毕业,就是这样当时刚来的那会儿也着实费了好大劲将前面的东西补习上。差不多同样大的宋茂文今年就可以毕业了。

  冰兰又问了一些男方那边的事,有些谷兰自己都说不清,冰兰只好作罢。随后告诉王氏和沈子厚,细节只能等男方过来再问。侄女的事,做叔叔婶子的不得不上心。

  雅茹的事她不用操心,令她意外的是,丁家源居然看上了沈雅茹。雅茹还在读书,丁家源为了陪她而留在了美国工作。丁家源的为人他们放心,雅茹温顺的性子随她母亲。跟着丁家源倒是不用操心。

  准姑爷总算上门了,金辉,浙江余姚人。1919年来美国留学,就读康大文学系。现年二十二,人长得不赖,有着文人特有的气质。

  王氏和香兰做了两桌标准的中国浙江菜。沈子厚只是问了问家里情况,侄女愿意,看着人过得去他们不会参与什么意见。

  但是冰兰还是在几人闲聊时半开玩笑问了句家里没给说亲吧?别跟陈楚中似的,留下一个隐患。金辉给了否定回答,“我在外面上学,早就跟家里说了不要给定亲。谢谢您对新文化的支持”金辉在谷兰嘴里经常听到这个二姐姐。

  最吸引他的是冰兰在四年里,将沈家每个人的财富翻了数十翻。文艺青年也要吃饭,沈家的各方面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忽略谷兰有些弱的才华,姑娘可爱,对他好足够!

  “不用客气,毕业是打算回国?”

  “对,谷兰说她家人都在上海,我会在那里大学某一份工作等她毕业。”

  谷兰满眼都是幸福,问了该问的,冰兰觉得跟金辉没什么共同语言。但是金辉善谈,“您对新文化有什么看法?”

  “我不是文人,我研究的是医药学,但是我会支持白话语言。毕竟过于文绉绉的老百姓听不明白”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新文化运动,从诗歌向话本、剧作发展。也希望有更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进来,支持帮助我们”

  “其实你们除了要民众支持,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的影响力才是巨大的。”丁家源看冰兰不想再说了,只好接着跟金辉谈。沈逸安宋茂文与金辉相差不了几岁。冰兰退出来看香兰他们做饭。

  “二姐姐觉得如何?”谷兰追出来问。

  “我不会看人,不如今年你们回去让大伯大伯母过过眼。”冰兰看她那样子就是好笑。

  “二姐姐不要笑我,只要你们没意见,我爹娘那边一定能过”

  “别欺负大伯大伯母,还要大哥二哥通过的。”

  冰兰从骨子里不喜欢文人,可能是自己没那么多文学细胞,搞不懂他们的思想。而且看些资料,民国时期的文人有些私生活很乱,总有人忽略自己身边的白玫瑰,而去找红玫瑰。她不想谷兰是两朵玫瑰中的任何一朵。

  谷兰听从了冰兰建议,暑期带着金辉回国见家长。冰兰在六月生了一对龙凤胎——宋家远,宋家琪,两个宝宝的降生给所有人带来了惊喜。宋茂名做起了专职奶爸。王氏对两个姑爷深感欣慰。

  宋茂名这几年洗去了毛躁,虽然两人性格不同,但是两人有共同追球,一个是对金钱的追球,一个是对大自然的渴望,都喜欢冒险。

  两人这两年一直光出不进,今年除了带孩子倒是没什么事。“将美元换些黄金,现在一美元能买一点五克黄金。”两人翻阅资料后,得出这一结论。不过这个价格会稳定很久,换也不用着急。他们只将一小部分换了黄金。

  一战美国占有了世界40%的黄金,现在黄金便宜的很。再过几年,货币又要贬值,而二战期间,黄金依然很坚挺,尽管很多国家放弃了银本位、金本位的货币体系。

  黄金在未来的多少年里,依然扮演者重要绝色。香兰夫妻的美元是最多的,不过他们修建庄园也花费了很多。沈子厚夫妻这几年攒了一些钱,但还有两个儿子需要娶媳妇。

  三家将美元换了一些黄金。一根根的小黄鱼,一般都是五十克到一百克不等。便与储存和携带。大家不问原因,一个是相信冰兰夫妻,还有是中国人的传统,他们更喜欢金银。费尔南则换了部分法郎。

  宋茂名在孩子两个月就回去接着上学,冰兰在1922年也去了德国。现在的德国深陷在债务中,人民的生活的贫困的,通货膨胀到了恐怖的地步。21年1.5马克的报纸,到了22年年底已经7000万马克了。

  火车开往柏林,中途上来五个亚洲人。她不能确定是中国的还是朝鲜或日本、香港、新加坡的。因为大家样子差不多。

  “借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