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留在东北 12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37      字数:3718
  “叔叔不知道, 听上级指示”

  “叔叔老家呢?”

  “东北黑龙江的,不过家里没人了,都让日本人杀了”

  孙绍山苦笑,杀他全家的是日本人, 现在救他的还是日本人,他都不知道该恨还是爱。

  1949年,战场向中原转移,东北相对安稳很多。村里的伤员能走的都走了, 孙绍山留了下来, 听说附近建农场,他等待分配。

  “叔叔, 我们家能去农场吗?”冰兰问孙绍山。

  “应该可以吧, 建农产总是需要人,冰兰难道想去农场?”

  “爹娘都去就好了, 娘每天很累很累”

  孙绍山摸了一下冰兰的头:“知道心疼你娘了?去农场也会很累,尤其开始什么都没有的时候”

  “总有不累的时候”

  “你娘也不是没熬头,人总有生老病死, 村里待着吧,再苦总有头。农场开始是开荒,条件非常艰苦, 我怕你娘禁不住折腾。”

  孙绍山说的是实话, 他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 那里什么条件。但好一些也会带着冰兰一家。他知道那个女人很累, 现在挺着肚子依然忙个不停。

  高家要给儿子娶媳妇了, 全家都在忙,忙着盖新房,这次高寿昌决定盖青砖房。

  高家表面的经济收入依然是猪,越养越多,今年已经增加到了六头。所以喂猪的任务很重,好在冰兰大了,凤兰能跟着干活。永星和永强开始下地,十岁的孩子开始跟着干活,冰兰觉得高家摧残青少年。

  大黑马给高家增添了不少助力,儿孙都在家,冯氏开始不再下地干活了。山杏先生了孩子,冯氏忙给伺候月子和一家人的饭菜。

  冰兰觉得冯氏只是做了指挥者,大部分活计都是她和凤兰在干,更准确地说是她在干。冰兰用大锅煮着一锅锅猪食,然后再送给每一头猪。永星过来帮她拎着猪食桶:“要是干不了就不要干了,我看这家人就是欺负咱们好使唤不说话”

  “你觉得我们还能怎么办?这事我会说话,不会再让这种事继续膨胀了”冰兰抢过桶,几步就走远了。手里就像没拎东西。

  真是怪人!永星嘀咕一句,追上去:“过几天要不要进山弄点东西?”

  “去,嘴巴正淡呢,也给娘补补身子,这次就别带村里其他人了。”

  “知道,放心吧!”

  三个的友谊牢不可破,干什么都是一起。冰兰有力气,有主意,每次出去都有收获。现在他们弄来的东西可以截留部分,这是跟冯氏打成的协议。

  事情起因是因为一头野猪,冰兰他们做陷阱抓了一头野猪。偷着赶着车就去卖了。还是路上被村里人遇到他们才知道有那么回事。

  回来三个被揍了一顿,但是三个理直气壮:“衣服破的没法穿了,没人给他们做衣服,鞋破了没有鞋子穿,到现在他们还穿自己编的草鞋。既然没人管他们,他们只好自己想法办。”

  永强更敢说:“我们都十几岁了,总不能走着路就让被人看了屁股吧!”

  高寿昌这才正视几个孩子来,的确,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很破烂了,他也埋怨媳妇对孩子太抠门。但是一码事一码,教训还是要的,三个人被狠打了一次。结果就是换来冯氏给孩子们都做了一身衣服。

  孩子们大了,有主意了,真给你安心眼你也没办法。尤其两个日本人鬼精!平时那些小动作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也没少了家里那份,大伙就忽略了。冯氏对这三个孩子真的没办法,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最后的结果估计是作用不大。

  不是没作用,还是很有作用的,三个孩子从此就没出去了。老老实实在家干活,让干啥干啥。时间长了家里人都有些受不了了。以前三个孩子隔三差五弄点东西给家里改善一下。高家别的不说,野味经常吃。

  时间长了不吃,就是高寿昌都有些受不住了。“永强,明儿去套两只兔子吧”

  “爷爷,现在兔子不好套了,要往山里走。进山很危险的”

  “哦,永胜跟着去”

  “好”

  哥俩出去半天,回来倒是抓了一只山鸡,掏了十几个鸟蛋。

  清汤寡淡的喝汤吃肉,高寿昌想着以前的日子。是不是应该鼓励三个孩子继续?要抓猎物最后还是要靠人力。陷阱一般不会随便用,大家都生活在这里,万一伤人怎么办?

  临时用的都会做出标记,用后不久就要填上。冰兰觉得用药有伤天和,来的时候用几次不得已。现在他们三个每人弄了一把简易弓.弩,一把刀。箭头用点麻醉剂,多少起点作用,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能力。

  只是东西都藏在老光棍那边,老光棍那里就是他们的据点,后来多了一个孙绍山。他们倒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就是解解馋,弄点皮货什么的。值钱的让老光棍帮着卖了攒几个钱。

  如果不是冯氏对他们很抠门,平时根本见不到一分钱。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姑姑出嫁了,给四叔小叔叔攒,等四叔小叔叔结婚了是不是该大哥的了?怎么家里每年养猪喂鸡的还是不够?别人不知道,冰兰可是知道冯氏手里还有五十块大洋呢!

  终于高寿昌跟两个孙子谈了谈,“家里情况你们是知道的,你四叔要结婚了,然后是你小叔。不是不管你们,也不是不让你们手里一分钱都没有。既然你们都大了,应该知道永胜用不了几年也要说媳妇,那都是需要钱的。

  我跟你奶奶已经老了,我想说啊,以后你们只要不耽误家里的活计,愿意弄点啥就弄点啥。不过卖得钱要给家里一些,不然你婶子们有意见。永胜将来娶媳妇我和你奶奶可能就帮不上了,知道吗?”

  高永胜拉着弟弟跪下高寿昌脚下:“爷爷,弟弟们错了,原谅他们。以后他们会听话”

  高寿昌道:“我没生他们的气,爷爷说的是真心话,我跟你奶奶都六十岁多了,等你小叔叔操持完婚事,我们怕是再也没能力帮你们了。爷爷这是为你们打算呢!明白了吗?”

  “是,爷爷。我们明白了”高永胜带着弟弟出来后觉得茫然往外走,爷爷奶奶的意思是管完了四叔和小叔就没能力管自己和弟弟了。

  那就是他们忙了半天都在给别人忙。卖了钱还要给公中部分,自己的婚事却没人管了。他只跟小叔差两岁,谁会管他?

  “哥,你去哪儿?哥!”后面是永强再叫他。

  “我走走,想想”

  “哥,你不用在意爷爷说什么,他不过是想我们像以前那样弄东西回家。他这是逼我们呢!”

  “可是爷爷说以后不管我们了,他们老了”

  “爷爷老了咱们不是还有爹吗?”

  “我们以后办?”高永胜茫然了,别人都在想什么?

  “没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我们那头野猪卖了十二块钱呢!可都在爷爷奶奶手里。家里每年卖五六头猪,那也是六七十块钱。大哥,爷爷奶奶手里不是没钱,如果咱们的事不管,他们将钱都给谁?到时候咱们要问的”

  “问有什么用?他们是长辈,以后你们进山叫上我吧,小叔结婚后估计要分家了”

  “分家更好,哥不发愁,有我们呢!”

  永强真心开心,永胜勉强笑笑。

  谈话后冰兰依然没再出去,只有高春晓带着永胜、永强出去过几次。收货都不大,也就够上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新中国成立,高春江去了林场上班,每月有工资,有补助。高家的青砖房盖起来了,高寿昌和冯氏搬进新居。胡晓蛮做了冰兰的四婶。这个四婶一来待遇就不一样,首先住进了青砖房,使用全是新的。

  就是山杏都好生羡慕了一把,心中泛酸,多年辛苦劳动给别人享受了!自己身上的衣服还挂着补丁,凤兰身上的衣服还是冰兰衣服改做的。

  下面老五会怎么样?冰兰没空理那些,她娘快生了。高家为了给四儿子办喜事杀了一头。冰兰的事情少了一点,她将精力用在慧珍身上。她希望她娘能生一个儿子,没儿子在这时代就如没有根基。

  事与愿违,慧珍再次为高春喜生了一个女儿,冯氏的脸拉了很长。慧珍伤心欲绝,冰兰也摇头,难道老娘只会生女儿?

  只有高春喜不往心里去,一再安慰媳妇,儿子够多了,闺女不是更好?慧珍决定以后不生了,六个孩子够了。冰兰也觉得她娘不能生了,女人怀孕生产都是很耗体力和精力的。再加上高家强体力劳动,就是男人也受不了,何况女人!

  她以前那个柔美的娘亲早没了踪迹。冰兰不得不计划着给她娘下避孕药。

  高家添人口,村里又分了十亩地给他们,都是水田。

  人丁兴旺,高寿昌高兴,冯氏心里又不高兴了。小儿子也要参军,谁也拦不住,上面征兵的就要来了。要是挑上,回来一个儿子,又要走一个!

  “不是都解放了吗?不用担心,当兵是光荣事,老四不是每月拿工资还有补助?老五这样我们也就省心了”高寿昌道。

  “说是解放,听说还有地方在打,万一派过去呢?”

  “那是南方,咱们是东北,放心吧!”

  高春晓很幸运被选上了,高永胜闪了一把,他的年龄不够,不然他也走。他也想跟四叔小叔一样去当兵,如果复员分到谋个厂子也好,就是林场农场也行。可惜他还差两年。

  孙绍山也走了,上级考虑到他的情况,将他分配到农机站。

  “有事就去找叔叔”孙绍山临走告诉冰兰。

  冰兰给了他一个大包袱,“叔叔保重身体,给你做了一件大皮袄和皮褥子”

  “好,叔叔收下来”

  解放后仿佛一切都在改变,土改了,划分成分了,花的钱变了,孩子们可以上学了,粮食不用再交那么多了,等等,等等。

  总之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高家永远有做不完的活。高春晓走了,少了一个劳力,高春江要去林场上班,帮不上什么忙。新来的四婶在开春要干活的时候怀孕了,回娘家养胎。

  冯氏背地骂了几句无能为力。亲家是村长,胡家日子好,陪嫁多,媳妇用东西先将她的嘴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