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茶马人家 19
作者:沙柳273      更新:2023-07-29 08:42      字数:3531
  冰兰回来得知陈炫宏已经来过了, 两个表兄跟着徐敬明的马队与韩林的马队结成合作伙伴。他们开始来往越南和大理、丽江这段马帮生活。

  冰兰在易武买了一套小院子跟沈秋玉搬过去住,过年的时候沈秋玉母女回陈家过的年,大太太说家里太冷清了,没事的时候经常回来看看。

  陈家生意顺风顺水, 大太太将娘家侄子请过来做了铺子管事。问及冰兰的婚事时,沈秋玉只得叹气。

  娘俩从陈家搬出去后大太太决定不会管冰兰的事了,作为长辈还是要问问。

  “书兰来信说怀孕了,也不知道在婆家习惯不?现在有些后悔把她嫁的那么远了, 女儿还是在身边好”大太太唠叨着, 想到儿媳妇也是远嫁,忙转移了话题。说了很多, 谁也没提那对兄妹。

  春茶后冰兰说跟着马队去去看看阮玉香, 沈秋玉留在娘家,她管不住这个闺女了。跟着马队走, 她存了让冰兰与许三少爷多接触的心思。对方对冰兰有意,两人需要时间培养感情。这是沈秋玉的想法。

  几个人聚在徐敬明的院子开会,冰兰提议, 用手头的钱多储存货物,洋货就放在阮家,茶就在徐敬明的宅子里。她负责收毛茶, 找作坊加工。洋货那边就需要阮姨费心。

  “为啥要存那么多货?”

  “国内不太平, 说不定哪天就打过来。多存总没坏处”冰兰回答。

  “我赞成冰兰的想法”徐敬明举手表决。

  “要是村上的茶不给陈家, 也不用去别的地方买了”沈林东摇头道。

  “这里的茶又不是最好的, 可能有人喜欢喝别处的茶, 咱们不能做的太单一。我可跟我娘说了我跟你们去看阮姨,到时候别说漏了”

  “你自己多加小心”徐敬明知道这女人主意太大,只能这样说说。钥匙交给冰兰,以后这里就做他们的库房。

  马队一走,冰兰开始在六大茶山开始收茶。大茶园和顶级的是没分,偏远的地方还是很容易收到。还有那些散户的,只要能收来,她就要。回来找作坊开始加工茶饼。量很大,她找了多家作坊。

  古树茶依旧交给同兴号,交了藤井的茶,剩下的就是她的。这家老板很执着,每年都在问冰兰的茶卖不卖。这家茶号做的很大,冰兰通过每天进毛料的量就能猜个七大八。

  他们也是马队运出去,出港口一样是越南。她非常有理由认为他们家的目的地是日本或东南亚。

  徐敬明的马队很听话,回来带回更多的洋货。家里变成库房,他一点都不介意。卸下部分能放的货物,加上茶叶,马队继续走。冰兰也走了,只是与他们走的方向不同。

  徐敬明在外国人那里没找到冰兰手里的那种枪,所以她一定要出去一次,去找能武装他们的枪支弹药。

  马帮磕磕绊绊一年多,算是趟熟了路,冰兰给他们了□□,也给了他们勇气。一年多发生很多事,最大的是一战爆发了,袁世凯当了总统。最近的是唐继尧做了云南的都督,国内战事不断。

  那些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徐敬明的房子收工了,冰兰终于答应他不知道第几次的求婚。两人在这年的年底完婚。结婚的结果就是冰兰多了更多要走动亲戚,徐敬明从家里分出来但是还是徐家的人。

  徐家就是冰兰的婆家,她和她娘从陈家搬出来还是陈家的人,陈家还是她娘家。婆家娘家都有马帮,婆家娘家都有茶号,他们也有马帮。混乱的年代,讲究团结一致,何况他们都是亲戚。

  陈家将马队更多的托付给徐敬明,徐家以前就是徐敬明押运,这回理所当然让他在路上照应一下。只是关照一下,简单的一句话让徐敬明多了很多担当。

  就是这份关照也耽搁了他们很多时间。徐敬明回来不说,冰兰从两位表哥嘴里是能听得到的。三家一起走,上来的货不一定一起到。等所有人马准备好,时间总是要耽搁下来。

  “难道他们也跟着去大理?”

  “徐家老爷是让到丽江,甚至中甸。越远利越厚,我们不得不跟着过去,这次又差点被抢了,要不是我们手里也有家伙,还不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沈林南道。

  “两家的马锅头都想要我们手里的枪,表妹看能不能给他们再弄几支?”

  “这东西是禁止私人有的,我只能找人试试。买一两支应该不难,以后小心吧。”

  徐敬明回来依旧不说马帮什么,但是外面发生的变化会说,西藏那边乱着呢,各个势力正在角逐。要说安定还就属云南这片。外国人不知道怎么打起来了,会不会影响到洋货的进口?

  一战一打就是四年,以后物资最是紧俏,“我听说好多国家都加入了,中国也在考虑宣不宣战。真打起来船一定受影响,我看还是趁着能买到货多弄一些回来。不如只跑易武到越南这条线,中甸别去了,路远不说还不安全”

  “那两家要跑,这事我要跟他们商量”徐敬明沉思着,以前自己单着不用考虑其他,现在一百多人三百多匹骡马的马队不得不顾及其他。

  “敬明,你应该知道我们为什么从家里出来,那个笼子我们刚出来,不能再给自己套上一个了。你懂我的意思吗?”

  徐敬明轻松一笑,“放心吧,我不会再让我们陷进去,你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我明白。”

  明白就好,冰兰拿出四把毛瑟□□:“是从外国人手里弄到的,两边每家两把。陈家直接给大哥,徐家你看着办。从咱们家出去了就不会再承认”

  “放心,这事违禁,没人敢说,不是万分紧要不会拿出来”徐敬明拿着东西去找两方商议,回来的结果还好。两边同意不去中甸,但是要到思茅。那么多东西运过来易武吃不掉,囤积多了没处放。算是达成了一致。

  囤积,冰兰还是主张囤积洋货,她将沈秋玉那座院子和她住的这边几乎都放上了洋货。茶叶找了地方,徐敬明不会知道那地方是空间。

  事实证明冰兰做的没错,一战一直焦灼着。英国封锁了海上,西方的货物急剧减少着。少量物资来自马来、菲律宾或日本。

  “洋货涨了很多,我都不敢进货了,茶叶根本换不来多少货”徐敬明回来少有的有了愁容。随后庆幸道:“好在听了你的话,咱们囤积了不少。陈家和徐家就要少赚一笔了。咱们的或什么时候卖合适?”

  “洋货太贵了就运粮食吧,要是在缅甸弄到玉石毛料也可以。咱们家的货要是明年卖更好,也就在放几个月。慢慢出,别让人以为咱们家还有很多。”

  “你没上过学却比上过学的有头脑”徐敬明不由感慨,自己真的很配不上她。

  “头脑与上不上学没什么关系”看徐敬明面带惭愧,冰兰握住他的手:“别多想,你很好了,你给了我想要的生活”

  “可这些远远不够”

  冰兰将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那就努力,你快做阿爹了”

  突然到来的惊喜让徐敬明像个孩子一样欢喜着,激动着。

  陈家和徐家后悔没囤积更多的物资,进来的东西太贵,他们不敢多进,只是跟着进一点。徐敬明进大米,他们跟着进大米。进玉石,跟着进玉石。就怕错过了发财的机会。

  街上多了一家卖洋布的铺子,生意好的不得了。冰兰看了几次,说是从日本来的洋布。

  路过同兴号的时候冰兰告诉掌柜的,她怀孕了,春茶和秋茶没办法采了。不管对方调没调查过她,后来冰兰就那么与这家商号打着交道,后来根本就不避讳她的身份。想来对方应该早就清楚,关于名字,对方没问过,她也没解释过。

  再次路过茶号的时候,掌柜的送给她一份礼物:“这是先生给您的贺礼,他说茶,他会想办法,你的那份会给您留下”

  冰兰心里觉得有些可笑,他们好像有着一种默契饿,在独占着那颗古茶树。以后呢?以后会怎么样?世上有些事就那么奇怪,却又无奈。贪心总要付出点代价,无关乎金钱道义,是内心理念的一种妥协。

  囤积再多也有卖完的时候。沈家利用赚的钱将家里的房子翻盖了,徐敬明只负责将钱交给冰兰。至于干什么媳妇说了算。

  陈玄瑞回国了,没回家,而是去了昆明。这还是冰兰生孩子的时候大太太说的,说是去了一所大学教书。

  “好端端的教什么书!还不如回家帮着他大哥做事。你看里外的多少事!念了一肚子书一个月几十块大洋,都不知道何年把读书的钱赚回来!”这是大太太的唠叨。

  随后说闫宏斌一年年的在外面,兵荒马乱的,女人在家就剩下惦记。沈秋玉劝慰着,大太太用羡慕地眼神看冰兰:“还是你命好,闺女就在身边,现在给你生了外孙外孙女,徐三少爷头脑灵光,吃得苦,现在日子过的比一般人都强”

  沈秋玉连声谦虚,宋雅琴第二胎还是女孩,这让大太太心里很是不舒服。好在还能生!如果是男孩早晚会继承家业,这女孩可如何是好?

  徐家给送了贺仪便没再过来,作为徐家的媳妇,也就是开始过年过去,后来徐敬明说以后不用去了。为什么不用去?徐敬明没说,冰兰落得清净。

  孩子能出去的时候,冰兰收到了两季古树茶。茶做的很好,冰兰想到对方给茶又给贺礼。于是闲余时间将一块玉料分割出一小块雕成一节翠竹。装了礼盒送去同兴号。

  一战结束前,冰兰将家里所有的洋货全部清理干净,屋子一下子空了,徐敬明问她是不是继续放茶叶?也许是好主意,火车轨道越来越长,汽车越来越多,船舶运输只会越来越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