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作者:陈晓沫      更新:2023-07-29 08:50      字数:3414
  南宫宇有了自己的打算,也算是了了一辈子的大事了,唐麦芽自知她勿需再为他忧心了。

  至于帝都之事也处理的差不离了,剩下的自有新皇来处理。楚熙如今也有了身孕,她们夫妻二人,自个儿倒是生活的悠闲自在。

  而她如今虽然还是孤身一人,当初去帝都的打算也搁浅了,如今却并不急着答应陶渊楠。

  毕竟,在她心里依旧是天下美男千千万,没有饱够眼福,就关在家中,相夫教子,实在是憋屈得很。

  回来也有好些日子了,她自打打发了唐龙一家子之后,,便一直专心地帮忙唐暮初打理药膳坊的事务。

  五皇子虽是承了陶渊楠跟陶启的情,才当了皇帝,他也知晓报答他们,但是伴君如伴虎,谁知道日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世上最难测的便是君心,你若小心翼翼做的好,兴许还能保几代安平。倘若一个不仔细,那便是满门抄斩的祸端了。

  好在一直有她在一边提点着,唐暮初倒是也守着本分,并未做出什么逾矩之事。

  这么过去几年,唐家倒是成了凤川人人都羡慕的皇商。

  凤川的民风,倒是与以前相比好了不少。家家户户也不再,以必须要生男娃子为毕生要求了。

  毕竟像唐家闺女那样,倘若他们生的闺女,也能使得家族兴旺,那可比生个臭小子强了百倍千倍。

  当然,更有甚者,以自家有与唐麦芽年纪相仿的男娃子,感到确幸。

  不为其他,光是想到唐家那样优秀的闺女,至今还未出嫁,若是将她娶回家,那可不就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么?

  于是乎,回到凤川的这些年,唐家的门槛,都要被那些求亲的人家踏平了。可是,不管唐家修了几次门槛,唐麦芽始终没有嫁出去。

  就连陶启跟楚熙也都生了小闺女了,唐麦芽依旧待字闺中。

  每天她都乐见其成地看着不停地有人来求亲,然后被某个黑脸的男人驱走。而唐麦芽就这样站那儿看戏,不答应也不拒绝。

  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些人还算是百折不挠了。不管是唐家人如何婉转地拒绝他们,他们都始终如一的,来唐家说亲。

  只是后来渐渐地人也少了许多。

  不为别的,就因为唐家有那么一个黑脸的门神,谁还敢靠近。

  不说他那表情有多么吓人了,光是他的身份,那些人都还是忌讳一些的。

  要说当真百折不挠的,倒是只有那么两户人家了。他们倒是有毅力,连续三年下来,前两年比初一十五上香都要勤快,每年都要来唐家一次。

  只是今年,不知怎么的,唐家的长辈左等右等也不见人来。这都过了半月有余了,都悄儿不捻声的。

  这日,吴氏与钱暖在院子里拾掇拾掇豆子种子。

  她便拾掇边抬下巴示意钱暖看门外:“别是那门神在搞怪?”

  头两年,吴氏倒是对陶渊楠挺满意的,对于他背后耍手段赶走人的做法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眼瞅着,三年过去了,这小子非但没有把她孙女娶了去,还将自家孙女的姻缘给阻了。

  要说今年她可是想好了,芽儿要是真不嫁陶渊楠,她可是要答应城东的姜家了。

  姜家那小子可争气了,去年便考了状元郎,衣锦还乡却依旧不摆谱,还来唐家求娶。

  都说书生娶贵女,姜家二郎那样的,当今可找不出第二个了。

  可今年人家不来了,他们唐家也不好舔着脸往上贴,这可把她老婆子愁坏了。

  这一瞅到陶渊楠,忍不住对他没什么好眼色了。

  钱暖瞅了她一眼,伸手嘘了一声:“婆母,您可小声一点,别给他听了去。”

  说着,钱暖还煞有其事地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吴氏虽然被她这个动作吓得后背一凉,但是想到自己家孙女就要变成黄花老姑娘了,她还是梗了梗脖子。

  “怕什么,就是说与他听的,自个儿没本事娶到咱们芽儿,还兴他阻了芽儿的婚事,不兴我老婆子抱怨了?”吴氏啐了一口唾沫,又道:“我瞧着咱们芽儿嫁给城南的郑屠夫,也比他这光有皮相,没本事的强。”

  这吴氏噼里啪啦一顿骂,可把钱暖吓坏了。她拦也拦不住,只能一脸惊慌地看着门口的陶渊楠。

  当她看到陶渊楠一步步走向她们时,忍不住挡在了吴氏的前面:“陶……陶公……公子……”

  想到陶渊楠弄死她们,就跟捏死蚂蚁一样容易,钱暖整个人说话都不清楚了。

  陶渊楠见她如此,不由得扯了扯嘴角,自己是有多可怕,才让未来的岳母大人如此恐惧他。

  看来自己往后的路,还很长!

  只是眼前,他抓住了机会可不能放过了去。毕竟往前唐麦芽拒绝他都是以家里不同意为借口的。

  今日,吴氏的话,倒是让他揪着了机会了。

  陶渊楠不回答钱暖的话,而是越过她看向她身后骂骂咧咧的吴氏:“倘若我娶了芽儿,唐家阿奶可会站在我这边?”

  吴氏推开面前的钱暖,白了陶渊楠一眼:“你倒是娶到了给老婆子看看,没那本事就知道哄老婆子瞎开心。”

  陶渊楠闻言笑了笑,眼角瞥了一眼堂屋的转角:“您只说你是否同意芽儿嫁给我?”

  上下扫了他一眼,吴氏嗤笑道:“你要有本事娶她,那敢情好,老婆子我高兴得很。自然是双手赞同的,就怕是……”

  “阿奶,您胳膊肘往外拐!”

  唐麦芽从堂屋拐角冲了出来,打断了了吴氏的话,一个劲儿地往外跑去。

  而陶渊楠则是乐开了花儿,直跟吴氏道了谢,直说自己绝对不会辜负她的希望,就追了出去。

  这些日子,她可是老躲着自己不肯见面。眼见着这几年来提亲的人越来越多了,陶渊楠也是很着急。

  守着唐家,就想着可以逮住唐麦芽,就想好好的告诉她自己的心意。

  刚刚回凤川那会儿,要不是暮初告诉自己真相,陶渊楠当真不知道唐麦芽去帝都,竟然是奔着那样的目的去的。

  自打那日起,他一门心思,就寻思着,要如何让唐麦芽面对自己的心。

  奈何,帝都的事情,似乎在唐麦芽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这都考验了多少年了,也不见她松口。

  好在今日能有唐家阿奶配合,陶渊楠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儿。

  他自然是给阿奶记了一笔恩情的。

  陶渊楠追着唐麦芽跑了出去,院子里边一下冷清了下来。

  眼见着,就剩下吴氏跟钱暖两个人了。

  钱暖看着跑出去的两个人,一脸担忧地看着吴氏:“阿娘,我们这样做真的好吗?”

  吴氏白了她一眼:“闺女大了不嫁出去,留着在老唐家生根发芽?真不知道你这样的人,如何生出芽儿那样的闺女。看来那丫头随我……”

  说完,她一脸心满意足地继续捡豆子去了。

  唐麦芽跟陶渊楠打从唐家出去之后,便再也没有见到她回来。

  唐家上下无不担心,唯独吴氏气定神闲。她敦促众人用了早餐,就跟家等着,谁也不准出门去。

  唐家上下都觉得奇怪了平日里,这起子她早就催着出去挣钱了,哪有像今日这样。

  直到他们看到陶渊楠牵着唐麦芽的手,回到唐家时,他们才算是明白了。

  原来她老人家,这是在等孙女婿呢!

  陶渊楠一一打过了招呼,这才看向吴氏:“阿奶昨日说的话,可还算数?”

  吴氏白了他一眼,旋即又笑得合不拢嘴:“阿奶都叫上了,老婆子我还能赖得掉?”

  闻言,陶渊楠挠了挠头,大声说道:“阿奶说得对!”

  话音刚落,堂屋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陶渊楠极有眼力价儿地一一喊了过去,那些个咳嗽的,无疑都乐开了花。

  倒是唐麦芽红了脸,用手肘顶了顶他的背:“能的你,没羞没臊的!”

  陶渊楠倒也不生气,就冲她傻乎乎地笑了笑。

  倒是吴氏,虎着脸:“芽儿,不是阿奶说你,你可别欺负我的乖孙女婿。不然我可不放过你……”

  “阿奶你胳膊肘往外拐,我才是亲生的!”唐麦芽不满地抗议道。

  谁知道她这话刚刚说,其他人竟然也附和着让她不许欺负陶渊楠。唐麦芽这一听,肠子都悔青了,自己就不该答应嫁给他。

  瞧瞧,这都没娶她呢!家里老小都向着他了,她倒像是一个捡来的了。

  唐麦芽生气地嘟着嘴巴看向陶渊楠:“怨你!”

  “对,怨我!”陶渊楠一把搂过她,不知道在她耳边说了什么,唐麦芽竟然红了耳根。

  见他们如此,唐家老小交代了几句,便纷纷离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陶渊楠便着手准备了他们的婚事。婚礼虽说不算壮观,倒也算是华丽了。

  唐家高高兴兴的将唐麦芽嫁了出去,陶渊楠也如愿娶了心心念念了几年的人。

  多年以后,凤川城外的海上……

  一大肚女子,轻轻柔柔道:“当初为何如此痴缠我?”

  男子扬嘴一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即是缘分,我哪能轻易辜负了娘子你?”

  女子闻言,娇唇微扬,靠在男子的身上,笑了笑。

  自此,二人幸福游历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