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九十一
作者:尹云白      更新:2023-07-29 15:05      字数:6898
  皇后娘娘看向徐琳琅,缓缓开口问道:“琳琅,你是如何会做这道饼的。”

  徐琳琅恭敬的答道:“回皇后娘娘,臣女幼时在濠州的时候,臣女的娘教臣女做了这道饼。”

  徐琳琅说的娘,自然是张氏而不是谢氏了,就算背着不孝不敬谢氏的罪名,徐琳琅也不想在人前唤张氏为姨娘。

  “哦?”皇后娘娘有些疑惑,“你贵为魏国公府的嫡长女,本来学些点心即刻,是无需下厨做饭的,你娘为何要教你做这饼。”

  徐琳琅答道:“皇后娘娘说的是,臣女作为魏国公嫡长女,是无需亲自下厨做饭,不过,臣女的娘却告诉臣女,这饼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臣女的娘亲告诉臣女,在一次战事的时候,陈友谅的军队把皇上和我父亲等人困在了,当时,弹尽粮绝,皇上和我父亲全都命悬一线。”

  “我娘亲说,当时,是皇后娘娘,用仅有的食材做成了饼带着几个农妇乔庄打扮,把饼藏在衣服中,给皇上和我父亲等被困的主将送去了口粮,拯救了皇上和我父亲他们的性命,若不是皇后娘娘冒险送过去的这饼,那场战事很有可能就会败了。”

  “这些都是我父亲告诉我娘亲的,我父亲还对我娘亲说,皇后娘娘在战场上送过去的饼,是他这一生吃过最好吃的食物,后来他无论吃什么样的山珍海味,都不及皇后娘娘在战场上的饼好吃。”

  “我娘亲听我父亲这样说。便询问了我父亲这饼是什么样子的,我父亲细细地对我娘亲说了,之后,我娘亲便按照我父亲的描述,做了这饼,做了好多次,我父亲终于说是像皇后娘娘做的饼了,但是依然不及皇后娘娘做的饼好吃。”

  “后来,我娘亲便把这饼的做法教给了我,告诉我这饼是皇后娘娘拯救皇上和我父亲于危难之中的食物,这饼也是我父亲最喜欢的食物。”

  “所以,臣女便用心的学做了这饼,今日原本是该做点心的,可是臣女来迟了,剩下的时间,恰好只够做这饼,臣女便做了这饼,只是臣女未曾亲眼见过皇后娘娘做的饼,也不知道,臣女今日做的,像不像皇后娘娘做的饼。”

  徐琳琅说到这里,皇后娘娘已然是热泪盈眶。

  皇后娘娘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道:“像,极像,难为你娘亲,仅仅是听你父亲说,就能把这饼做的这般像。”

  众贵妇人也听着,也想起了之前是听说过这么个故事,彼时,皇上还没有登上大宝,战事中,皇后娘娘冒着被刀枪伤着的风险,给被困的皇上和几个将军送去了一些大饼,皇上和几个将军吃了这饼,这才恢复了力气,一鼓作气,逃出重围。

  原来,当时皇后娘娘做的饼,就是这样的。

  谢氏听了皇后娘娘的言语,憋了一肚子的气。

  皇后娘娘,这是在夸赞张氏那个贱人啊。

  徐琳琅看向皇后娘娘,道:“我娘亲很是钦佩皇后娘娘的胆识气魄,希望我也能习得一二,所以特地给我讲了这故事,手把手教我做了这饼。”

  谢氏心中怒火喷涌,徐琳琅这小贱人,字字句句,都是在皇后娘娘跟前说张氏的好话。

  张氏那贱人,果然心机深沉,远在濠州乡下,还不忘教给徐琳琅那一套媚上的手段。

  当年的张氏,教给徐琳琅这些,必然是在为以后回到应天府争宠呢。

  不过可惜的是,张氏那贱人命不好,偏偏在来应天府的时候染上了时疫,一命呜呼。

  如此一来,遑论她费了多少心机,不过是白费力气。

  皇后娘娘缓缓的开口对徐琳琅说道:“你的父亲娘亲,都是忠义之士。”

  皇后娘娘口中的徐琳琅的娘亲,自然还是张氏。

  徐琳琅的这一番话,落在胡惟庸夫人的耳朵里,也让胡夫人生了厌。

  现在在朝堂之上,胡惟庸深得皇上的信任器重,甚至远远的超过了之前皇上最器重的徐达,所以,胡惟庸才能代替徐达登上右相之位。

  今日,徐琳琅的这盘话,可不单单是给张氏说了好话,这也是在皇后娘娘面前给徐达说了好话啊。

  徐达感念皇后娘娘于危难之中给他们送去的大饼,并且还觉得这大饼是他此生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

  皇后娘娘听了这样的话,能不觉得感动吗,皇后娘娘一感动,在皇上跟前吹吹枕边风,皇上还不得重新器重起徐达起来,那么,这样一来,自家老爷为越过徐达花费的功夫,可不是就白费了。

  原以为魏国公一家要么就是徐达这样刚正不阿的人,要么就是谢氏这样刚愎自用之人,不曾想,徐家还有徐琳琅这样能默不作声就讨了皇上皇后开心之人。

  徐琳琅这小姑娘,看着一本正经,实际上,阿谀奉承的水平,和自家老爷有的一拼呢。

  胡夫人越想越不是滋味,事到如今,已经不仅仅是姑娘们比试谁做的点心更好的问题了,现在,已经是谁家对皇上和皇后更忠心的问题了。

  胡夫人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当即就走出座位,上前一拜:“皇后娘娘在危难之际为皇上和众位将士送去大饼的举动,让臣妇感动佩服,大明有皇后娘娘这样的贤后,是皇上之福,大明之福,苍生之福,皇后娘娘,臣妇佩服,请皇后娘娘受臣妇一拜,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众妇人见胡夫人如此,自然也都起身跪下,一同败道:“皇后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娘娘心潮澎湃,眼中含着泪花,道:“胡夫人请起,众位夫人请起,这些,都是本宫应当做的,你们快起来。”

  胡夫人心里十分畅快,自己这奉承皇后娘娘一通,并像皇后娘娘行跪拜大礼的举动,果然是做到了皇后娘娘的心坎儿上。

  这不,皇后娘娘方才让起身的时候,先提了让她起来,然后才说的让众位夫人起来。

  这样一来,她便将徐琳琅的风头掩住了一些了。

  这样一来,皇后娘娘在记起徐达和那乡下妇人的忠心之余,也会记起自家老爷和自己的忠心。这样,也算为自家老爷找补回来一些气势。

  皇后娘娘让众人起了身,却没有再多夸胡夫人几句,而是看向徐琳琅,开口道:“琳琅,谢谢你。”

  徐琳琅向皇后福了一福:“这是臣女本分。”

  徐锦芙和谢氏却是彻底的傻了眼了。

  原本以为徐琳琅会在这点心宴会上大大的丢脸,谁知道,徐琳琅是没做出来点心,可是却比作点心得了头名还要风光呢。

  方才去后院商议头三名的两名点心师傅已经来到了前院,方才他们进来的时候,就见满厅的贵妇跪了一地,齐声说着“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他们哪敢在这样的关头走上前打断这氛围。

  如今,见众贵妇都已经起身回了坐,两个点心师傅才走到皇后娘娘的下首处待命。

  皇后娘娘见两位点心师傅已经回来了,便道:“你们两个,既然已经商议好了头三名,便当众宣布了罢。”

  皇后娘娘又看向众位贵夫人和小姐们道:“今日点心比赛,取得头三名的,本宫重重有赏。”

  两位点心师傅交换了一个颜色,年纪轻一些的点心师傅对年纪大一些的点心师傅做了一个请的动作,那年纪大的点心师傅会意,走到厅前来,道:“方才我与方师傅商议一番,一致认为,今日点心比赛的第三名,当为曹国公之女李瑱瑱”。

  李瑱瑱脱列而出,向皇后娘娘行了一礼。又转过身来向众人行了一礼。

  李瑱瑱和徐琳琅向来平和,徐琳琅向李瑱瑱赞许一笑。

  李瑱瑱也大大方方的回之一笑。

  众人皆有些意外,这李瑱瑱,平日里样样都不算出挑,虽不至于屡屡垫底,可是却也没有什么能够拔尖儿的本事,今日她居然得了个第三名,倒是在皇后娘娘面前有了姓名。

  看来,别看着李瑱瑱平日里不声不响的,也是牟足了劲头想要争一争这太子妃之位。

  不过可惜,她也只是个第三名罢了,她是不可能就凭着这一个第三名就获得皇后娘娘的青睐的。

  那点心师傅又缓缓念道:

  “点心比赛的第二名当为韩国公嫡长女李琼玉。”

  李琼玉盈盈走出,向皇后娘娘行了一礼,又向众人行了一礼。

  姿态娴雅,礼数周到。

  李琼玉一向优秀,能够在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并不让人意外。

  可是李琼玉面上虽然平静,可是胸中却满揣着不甘心,她为这次点心比赛做足了准备,对这头名势在必得,可是如今只不过只得了一个区区的第二名,李琼玉很是不甘心。

  李琼玉不动声色的朝着徐琳琅的方向看了一眼,徐琳琅还是那副令人生厌的模样。

  若是平日里,徐琳琅压她一头,她虽然不愿意承认可是也不得不承认,徐琳琅做的确实比她好。

  可是今日,徐琳琅先是迟来,后来又是做了那么简单的几张饼应付差事,就算如此,徐琳琅也能压她一头吗。

  严格来说,徐琳琅做的,连一道点心都不是,若是硬是把饼说成是点心,也太过牵强附会了吧。

  可事实已经摆在了她的面前,她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第二名。

  李琼玉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她是不是该找个庙好好拜拜了。

  正当李琼玉内心愤愤不平之时,那年岁略大的点心师傅又一次宣布:“这次点心比赛的头名,当为魏国公府嫡次女,徐锦芙。”

  徐锦芙满心欢喜的走上前来,向皇后娘娘和众人都行了一礼。

  果然不出她所料,她果然是这一次点心比赛的第一名。

  徐锦芙有一种想哭的感觉,被徐琳琅压了这么久,今日,她终于是出人头地了。

  皇后娘娘之所以举办这点心比赛,不就是给太子和皇子们物色太子妃和皇子妃的人选嘛,今日她这般出挑,皇后娘娘在考虑太子妃和皇子妃的人选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她。

  不过,可恨的是,这样的场合,徐琳琅偏偏做了一张饼哗众取宠,讨皇后娘娘的欢心,真是让人讨厌。

  想到方才皇后娘娘对徐琳琅的赞许的目光,徐锦芙的心中又升起一股对徐琳琅的愤恨。

  徐琳琅怎么偏偏要在她出风头的时候在出来插上一腿呢。

  她和徐琳琅可真是八字相克。

  皇后娘娘看向了站在前面的徐锦芙、李琼玉和李瑱瑱,微笑道:“方才我也尝过了,你们三个人做的点心,却是很是可口,可见你们三个,都是蕙心纨质的好孩子。”

  “你三个得了头三名,我自然是有赏赐。”

  “青鸾,你去把我备好的东西拿过来。”

  青鸾依着皇后娘娘的吩咐,示意三个宫女捧着三个托盘走上前来。走到徐锦芙、李琼玉和李瑱瑱的身前。

  三个宫女一同拉开了盖在托盘上的红布。

  托盘上分别放着三件首饰,件件都价值不菲,都能值上千两银子。

  其中,要数徐锦芙的碧玉双扣镯最为贵重,最低也能值三千两银子。

  这对镯子普天之下,无论是哪个女人见了,都不会不喜欢。

  众小姐都有些羡慕徐锦芙能够得到这么好的东西了。

  徐锦芙、李琼玉和李瑱瑱纷纷跪下向皇后年年谢了恩。

  待徐锦芙、李琼玉和李瑱瑱起身以后,皇后娘娘又将目光看向了徐琳琅,道:“琳琅,你也过来。”

  徐琳琅盈盈走出。

  皇后娘娘开口道:“今日你来的吃了,来不及做点心,最后做成了大饼,你这大饼虽然做的好,可是到底不是点心。“”

  徐锦芙有些兴奋,皇后娘娘这是要干什么,皇后娘娘这是要批评徐琳琅做的大饼了吗。

  在她取得头名风光无两的时候,徐琳琅却被说做的到底不是点心,想想就觉得解气呢。

  徐锦芙正在想想象着皇后娘娘会说几句徐琳琅的不是,皇后娘娘开口的话却是:“你做的不是点心,自然是不能够和别的姑娘做的点心一同比赛了。”

  “不过,你这饼确实是做的不错,在我吃过的饼里面,你这也算为其中翘楚了。”

  徐锦芙有些不服气,皇后娘娘怎么能如此明目张胆的偏袒徐琳琅呢。

  皇后娘娘又道:“所以,我也要好好赏赏你,这赏赐,可不仅是因为你的饼做的好,更是因为感念你父亲和你母亲的忠义。”

  “来人,将我收着的那顶新做的凤冠拿来,将上面逾制的金凤取下另外饰以珠玉,赏赐给徐琳琅。”

  满座哗然,皇后娘娘竟然把她新做的凤冠赏赐给了徐琳琅,这是何用意啊。

  在历朝历代,凤冠是只有皇后娘娘能用的御用之物。

  到了本朝,皇后娘娘在征得皇上的同意之后,告知天下,民间女子,可在大婚之时用凤冠霞帔。

  自这消息告知天下之后,无论是官家还是民间的女子出嫁之时,都会头戴凤冠,身穿霞帔。

  皇后娘娘缓缓道:“我将我的凤冠赏赐给你,你可以在你出嫁的时候佩戴。”

  徐琳琅退却一番,但是皇后娘娘却依旧执意要将那凤冠赏赐给徐琳琅。

  徐琳琅退却不过,只得应下。

  在座的众人也都很是惊愕,皇后娘娘把凤冠赏赐给人,这可是从来都没有的事情。

  皇后娘娘这也太过于抬举徐琳琅了吧。

  皇后娘娘把凤冠赏赐给徐琳琅这件事情,再往细了想,里面的东西可就多了。

  莫不是,皇后娘娘已经属意徐琳琅为太子妃,所以才把如此意义非凡的物件儿赏赐给了徐琳琅?

  太子是皇后娘娘的嫡长子,若是皇后娘娘真的属意徐琳琅为太子妃,那这一切都说得过去了,皇后娘娘把凤冠赏赐给徐琳琅,徐琳琅再带着这凤冠嫁给太子成为太子妃,这再往以后,太子登临帝位,太子妃就是皇后娘娘,那么,说来说去,这凤冠过是从一位皇后手中到了另一位皇后手中,皇后娘娘的算盘打得响啊,这御用的东西,到底还是没有传给外人。

  细思极恐啊。

  几家有个有意争一争太子妃之位的夫人的心里都蒙上了一层乌云。

  谢氏就如被人当头打了一棒,今日,锦芙如此出挑,徐琳琅明明做了张不入流的大饼,竟然硬生生的把锦芙比了下去。

  还有,皇后娘娘把她的凤冠赏赐给徐琳琅,这举动意味着什么。

  谢氏心如乱麻,难道,这到头来,她所做过的一切,都是一场空了吗。

  谢氏的心头涌起一阵绝望。

  点心比赛结束,众人也都各自散去。

  虽然今日点心比赛的头名是徐锦芙,可是众人却都纷纷议论着徐琳琅。

  皇后娘娘把凤冠都赏赐给了徐琳琅,这是属意徐琳琅为太子妃了。

  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一层。

  徐琳琅回到芷清苑,将皇后娘娘赏赐的凤冠收好。

  徐琳琅也意识到了皇后娘娘对她的特别,尽管徐琳琅本来就无意在这次点心比赛上太过出挑,可是偏偏阴差阳错,出了这样的事情。

  徐琳琅坐了下来,静静的分析事情将会朝着哪一步发展过去。

  依照皇后娘娘现在对她的喜爱,有意让她做太子妃,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最重要的问题来了,徐琳琅并不喜欢太子。她也并不想嫁给太子。

  她若是不想做这个太子妃,倒是也并非难事,众贵女削尖了脑袋想要争一争太子妃之位,这其中肯定会横生不少枝节。

  这样的时候,她只需做好自保,静看别的贵女使尽全身解数争抢就是。

  至于皇后娘娘那里,徐琳琅知道皇后并非不明事理之人,若是徐琳琅说了不愿意,皇后娘娘定然也不会为难徐琳琅。

  可是眼下的问题便来了,皇后娘娘也没有开口问徐琳琅是否愿意嫁给太子,徐琳琅总不能自己贸然上去和皇后娘娘说自己不愿意嫁给太子。

  眼下,该用个什么法子才能让既能让皇后娘娘知道自己无意当太子妃又让皇后娘娘不觉得自己唐突呢。

  若是说要嫁人,徐琳琅倒是情愿向上一世那样,嫁给朱棣,上一世,她与朱棣之间,虽然没有爱情,可是却过的相敬如宾,徐琳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朱棣从来不横加干涉,仔细想来,上一世嫁给朱棣之后,徐琳琅过的还是很好的。

  可是,这一世到底与上一世不同了。

  上一世,朱棣心里只有西北边境,只有天下,这一世,直至今日,朱棣还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皇子,他还有了喜欢的姑娘,徐琳琅也不能使办法棒打鸳鸯硬是嫁给朱棣。

  这样的事情,徐琳琅不屑于做。

  徐琳琅开始认真的考虑起了自己的未来。

  虽然是重活一世,可是这一世的好多事情,到底与前世不同,前世的这个年纪,她单纯又愚蠢,做的好多选择,都是无奈之举。

  这一世,她倒是没有了那么多困境,可是若是真的让她自己去选择一条道路,她也是有些迷茫的。

  如今的她,已经十三岁了,大明朝的女子,普遍都在十四岁的时候议亲。

  徐琳琅正在想着主意,秋檀过来传话,说是郑国公常茂打发人给徐琳琅送来一箱首饰,除此之外,郑国公还给冯玲珑、邓琬和李瑱瑱也送了一箱子珠宝,说是谢谢几位妹妹在太子妃常瑾瑜丧仪期间对他的问候。

  徐琳琅让秋檀把箱子带进来。

  打开雕刻这精美花纹的箱子,里面陈设的首饰却并不多。

  一对金环。

  一双银戒。

  一对明珠。

  一块坠着精美璎珞的美玉。

  一对玳瑁钗。

  虽然徐琳琅还不知道常茂给旁的几个姑娘送到是什么首饰,但是徐琳琅确定,常茂送给她的,定然和旁的几个姑娘的是不同的。

  徐琳琅行至书架前,取下一本魏晋诗集,翻开其中一首。

  油墨香味扑鼻而来。

  书页之上,款款几行诗: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定情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2-11 20:13:01~2020-02-12 19:25: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吖尔呦 5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子夏维语、林狗蛋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