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洋务运动前夕(一)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3      字数:2691
  1861年,不仅是大清发动辛酉政变的一年, 同样在美国也在发生着一件在历史上意义无比巨大的事情-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是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发展与南方奴隶制度的不可调和冲突。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 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在该州内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 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 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 奴隶主利用其在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 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

  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 南方7州退出联邦,于1861年2月组成“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戴维斯任总统。同年4月12日至14日, 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内战爆发。

  其实,在战争初期北方实力是大大超过南方的,北方23个州有2234万人口,南方7个州只有910万, 而且其中有380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年产值15亿美元,130万工人, 2200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1550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也只有9000英里。

  看到此,很多人都要问了,那南方人在如此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还敢发动战争,不是脑子有病吗?其实不然,一则,南方率先发动战争,军事准备充足,打了北方一个措手不及,二则,英国的大力支持在里面更是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美国的前身乃是英国的殖民地,即使后来独立的,但英国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试图恢复对美国的操纵,而这场战争,便是一个极大的契机。

  李鸿章在夏尔的引荐下,便是见到了这么一位来自美国北方的军工厂主和走私大鳄-查尔德。

  查尔德乃是一个出身法国的资本家,后伴随着殖民地的拓展,来到美国北方,因着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极其廉价的劳动力,便把大本营扎根在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

  “查尔德,这位是清政府的高官,他这次是想来问你购买一切火器。”

  夏尔在李鸿章会见查尔德的时候便临时的做起了翻译。

  查尔德听着夏尔的话,打量着面前这个一身满清官服,四十上下,头顶高帽的中年黄种人,心下其实思量是很多的。

  查尔德是美国的北方派,算是厌英党。而他对于夏尔武器的提供,在如今英国把持中国海关的前提下,自然是走私买卖,如今前来秘见清政府高官,已是冒了很大的险。

  “李先生你好,我是生意人,很多事学不来你们中国人的拐弯抹角,我就直说了,听说你想从我这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夏尔的洋枪队?”

  若不是夏尔告诉查尔德这笔买卖的巨大的利润,查尔德其实是很不想和李鸿章打交道的。

  李鸿章虽然聪慧,毕竟没有出过国门,不知美英如今的形式与查尔德的考量,直道此人说话颇直,便也不打算拐弯抹角:“我清政府想帮助夏尔先生武装军队,帮助我们平定内乱。夏尔说先生可以提供火炮,便冒昧一见。”

  “洋枪队足有1000多人,你想要多少?”

  “除了洋枪队,若能买到更多,我大清愿再购买十倍的量。”

  李鸿章来前便得了曾国藩的嘱托,如今湘军军费三百万两还剩下不少,若能买到更多,除了武装洋枪队,装备湘军,自是更好。

  十倍?一只洋枪黑市上大约五两银子,一万只可就是五万两了,这还不算子弹,可是笔大买卖。

  夏尔也是知道如今清政府与太平军的情况的,自然知晓打仗时期的军火买卖有多好赚,只是如今美国内部也是内乱不断,自己军工厂的产能有一大半都已经无偿支援了美国的北方军,剩下的怕也很难吞下着么大的单子。

  “洋枪队的量我尚还能挤出来,只是十倍。。。”

  清朝的单子再大再好,但是查尔德的根基终究在白人世界,一切必须先优先美国本土,更何况若南北战争一旦北方成功,查尔德能获得的利润可不止仅仅是白银,还有无以复加的权势。这也是为何查尔德愿意倾家荡产也要博上一场的原因。

  李鸿章是不知道查尔德心里的更多考量,只当查尔德当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李鸿章还是想再争取一下:“可是银子的问题?”

  “这倒不是,是英国人。我瞧着李大人也是想诚心做买卖的,便也直说了。如今大清的海关权都在英法人手里,我们这都是见不得人的买卖,量一大,漏了面,麻烦也就多了。”

  李鸿章倒是没想到都是蓝眼睛黄头发的洋鬼子,内里也是这么多龌龊。不过听着这查尔德话,怕是对英国那心里也很有厌恶之意,想着里面可是有好多文章可以一做。

  “即是如此,那我李某人便先定下洋枪队的量吧,余下的,总有办法商谈。若是阁下还能给我引荐更多的贵国武器商,李某自当言谢。”

  如今明摆着在大清之中英国的势力最为强悍,不仅强占了各大通商口岸,还把持了中国的海关大全,美国人几乎只能做做走私的买卖,但敌人的敌人便是自己人,若再能引狼驱虎,大清未必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只是李鸿章心里清楚,关于洋务上,自己现在了解的实在是不多,若恭亲王在此,怕是会更好一些,随即,李鸿章便有了想要往恭亲王的总理衙门发密函的打算。

  只是转念一想,李鸿章却又考虑出了一丝不周,这恭亲王一贯与英国人勾勾搭搭的,若是恭亲王知道湘军想倚重美国人算计英国,会不会不好?念及此,李鸿章是反复思量,最后返回府中,专门上了一道直达养心殿的折子。

  这道直到养心殿的折子是由李鸿章亲自提笔,再有兵部尚书曾国藩直接走兵部上奏天听,所以军机处的并不知情。

  驻京的兵部侍郎胜保在收到这封折子的时候就直奔了养心殿,躲开了军机处,找到了载淳。

  如今军机处载淳一手遮天,就好似把持后宫的慈禧,所以要瞒住一封奏折的自信还是有的。

  当下载淳看了看这封密函,尤其是见得其中牵扯到了美国人,心里的各种算盘就打了起来。载淳虽不如李鸿章这等人老成精,但终究是后世人,知晓历史颇多,从奏折李鸿章的笔述中,载淳算是看出了这查尔德未尽之意。

  英国人的手当真是好长啊,刚打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如今又在北美开始掺和搞事,当真是日不落帝国,真当自己能称霸世界不成?

  “李鸿章的这个奏折很及时啊。。”

  载淳不由感叹。也亏得他提醒,载淳才想起了英国如今怕是根本无暇关注大清,一门心思都在美国上了。

  “阿英,速去后宫请两宫太后。再着大沽口的僧格林沁,说叫那群揣摩英国军舰的匠人把军舰给拆了都无妨,只要最后能装回去成个大概,我想英国人现在也没工夫和我大清扯皮了。”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要开始慢慢转向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