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战后事宜(二)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5      字数:2186
  阿鲁特·崇绮这身份看上去什么都好,只不过有一点却是很值得说道说道的, 那就是他的大福晋乃是端华的嫡女。端华这位老熟人我就不多说了, 曾经的八大辅政大臣主干成员之一,慈禧的死对头, 原先的步军都统,后来因为载淳与两宫太后的政变成功, 落得一个被赐死的下场。

  胜保想要提拔这么一个人, 显然是有着想给慈禧添堵的成分在里面, 之前, 兵部都忙着平定太平军的事情,没有空去找慈禧的茬,如今天下平定, 自然,兵部要想着法子给自己找回面子了。

  载淳想到此,不由笑了起来,也不知道自己老妈在听得这个消息之后, “称病”会不会就真的病了。

  朝廷对于湘军平定太平军的赏赐,很快就下了,为了实现对于湘军年前出兵的许诺,载淳不仅默许了湘军私自昧下的一部分金钱,更是为每位将领升了一级, 余下的省亲假也准备陆续批准下去。

  当然,就在满朝文武都沉浸在欢庆的喜悦之中时,难免还是有一些不识相的御史, 就湘军屠城的事情参了曾国藩一本,不过,因为湘军私下里贿赂了军机处一大笔钱,这件事很快就被压了下来。

  一瞬间,似乎整个朝廷都陷入了一种二十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欢喜之中。毕竟,太平逆贼被平定,清廷内最主要的内患已经被彻底扫除。

  可就在这时,如今炽手可热的兵部尚书曾国藩也面临到了一生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险恶的选择。

  湘军攻入天京,失去控制的湘军士兵为报久困城下、死伤惨重之仇,他们逢人便杀,遇财就抢,见屋即烧。即使曾国藩有意约束士兵,这些兵汉子们此时也早已经杀红了眼,哪会听他的话。

  若是仅仅如此,曾国藩此时军功卓著,抗下这罪过也就罢了。

  这天晚上,刚审完被俘的洪仁玕,曾国藩进入卧室休息,就见自己弟弟曾国荃正叫人守在自己房门口,而他在里面静静等候着。看着这个场景,曾国藩心里难免就是一愣。

  “弟深夜至兄账中,可是有事?”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闻言,上前答道:“还请兄长给我等指一条出路。”

  “出路?”

  曾国藩闻言,心下已经有了一丝预感,但面上依旧装作不解:“朝廷已经下旨犒赏三军,我等湘军正在风头正红之时,怎地如此?”

  “可正是我等汉人出身,却手握重兵,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如今东南半壁无主,兄长岂有意乎?”这实际上就是很明白地问曾国藩,敢不敢造反?”

  曾国藩闻言,瞬间把脸一沉,把手中的杯子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这种掉脑袋的话,你也敢说,真是糊涂啊!”

  曾国荃似有不服,顿时面色潮-红,焦急辩解说:“现两江总督是兄长,又身兼兵部尚书,手握重兵,闽浙总督是左宗棠,四川总督是罗炳常,江苏总督是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二十多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还可把现在被捕的洪仁玕说动,让他振臂一呼,收纳残余太平天国遗兵跟随你造反。这样,手上就有三十多万精锐之师。有这些兵马,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闻言,却是摇了摇头,缓缓地说:“老九,你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在湘军中,有很多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享富贵。左宗棠一代枭雄,以前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甘心在我面前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我的人就是左宗棠;再说李鸿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李鸿章多么聪明啊,名利心极强,他当然不会轻易丢掉现有的权力和地位。并且,你看看为兄手中现在的这支湘军,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精锐早已打光了,那些优秀的人早已牺牲,部队已呈老态,哪里还能再打仗呢?再说洪仁玕,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

  曾国藩边说边摆手,一席话顿时把曾国荃说得哑口无言。

  曾国藩至此,看着已经平静下来的弟弟,复又说道:“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我现在这个样子,又有多少骨头可以扔给他们呢?更何况,如今朝廷刚下达了升官的旨意,人心早已被收,谁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必死无疑。”

  “更何况。。为兄如今头上悬着一把刀呢。。”

  曾国藩不由叹了一口气,曾国荃看着兄长的表情,心里很是诧异:“兄长有何为难至此?”

  “你之前也说了,狡兔死,走狗烹。如今虽然我手握重兵,皇上也很是信赖,但自古帝王心难测。我等势力太大,我怕皇上。。。”

  “皇上应该不会吧?”

  曾国荃想起载淳之前在作战时,一再为了给湘军提供军火,顶住满朝文武的压力,终是觉得载淳是个仁厚之人。

  “总要留条后路才是。为兄打算上书,请求皇上准许湘军裁军。你回去也吩咐自己手下的将领,加紧尾巴做人吧。”

  曾国藩叹了一口气,也只能希望自己的这个举措,能给皇上留下一个好印象吧。曾国藩的性子,思虑的时候是会考虑很多,但是一旦下了决心,执行力是非常强的。当下五日内,曾国藩请求裁军的奏折就到了载淳和军机处的案头上。军机大臣看着这个奏章,自然是想要允许的,但是毕竟兵部是载淳的势力,皇上不发话,他们也不敢表态,更何况拿人手短,他们才得了湘军孝敬的一百万两银子呢。

  遂,这件事的决定权全在了载淳手上。湘军的存亡,也都在载淳的一念之间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双更 一小时后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