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洋务运动(二)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5      字数:2217
  不过很有趣的是,虽然军机处和载淳的旨意上写着是由李鸿章发檄文声援美国北方军, 但是在檄文上盖的却是两个印章, 自然,一个是载淳的“同道堂”, 一个是慈安的“御赏”。虽然这两枚印章都是当下在清廷最具权威的印章,但是外国人不知道啊。倒也被载淳他们打了一个擦边球。

  因着本次的华工输出是由政府牵头, 李鸿章在谈判的时候, 倒也给中国的华工争取到了很多还算不错的待遇, 例如包伙食, 并且再三强调了如果华工因工死亡,必须按人头赔付清政府一定的金钱。虽然这些条款不少,但是相较于美国本土的白人劳动力支付, 也还是大大节省了北美资本家的经济支出。

  第一批由大清赴美的华工总共约有八千多人,由清政府的船只先运输到马六甲,避开英国的海军封锁,再由美国开船至马六甲, 换船前往美国西岸。等到这批华工达到美国大陆的时候,已经到了七月。

  一转眼,距离咸丰驾崩已经有一年了。按照祖宗传统,历代清朝帝王为了避暑,都会出宫。移驾之所无外乎有两个, 一个是圆明园,一个是承德热河行宫。不过圆明园已在去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之中被战火销毁,肯定是去不成了。至于热河行宫, 载淳想了想,请示了一下自己的两位额娘,大家都觉得今年实在是事太多了,怕是走不掉了,便也暂时作罢。

  就在前几日,美国政府正式对中国政府下达了一份国书,自然,这份美国国书的出处是资本主义势力代表的北方政府,美国在国书里这样写道:请求正式与中国政府缔结外交关系,并请求外交官出使北京,会见大清政府首脑。

  这封国书一来到大清,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关注。朝廷之中,众人皆认为这是西方第一个国家以如此礼貌规矩的方式进行外交,纷纷对美国政府表达了善意,而英国政府对这封美国的国书也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英国驻京使节巴夏礼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当下就去了恭亲王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如此义正言辞的说道:美国如今正值分裂,尚无统一的政府,如何能以国家与国家的礼仪递交国书?况且,北方政府乃是英国很不看好的地方政府,大清实在不应该与之交往过密。

  巴夏礼的话无疑是威胁了。恭亲王面对巴夏礼的这种威胁,虽然内心不满,但也不敢明着拒绝,毕竟英国曾经两次打败大清的事实在这里,他也不敢过多抗拒,只好推脱说要入宫与皇帝太后商议。

  入宫商议?

  莫说是载淳了,就是慈禧慈安在听得巴夏礼的这番话都不由怒火中烧。

  “什么玩意?!”

  就是再脾气好的人都不能忍,嫡母慈安这时候都不由生气的重重把茶杯敲在了桌子上:“这巴夏礼实在是太过分了。”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把他给杀了!”

  慈禧当下也是眼中寒光闪烁。当初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巴夏礼被清政府当做人质擒住,肃顺等人就曾经说过要杀了巴夏礼祭旗,还是慈禧在咸丰面前出言,才保下了他,没让他成为肃顺等人的手下亡魂。如今想来,还不如直接叫肃顺杀了了事!

  载淳听着两个老母亲都不怎么友好的口气,心下也是觉得燥热的紧,自己不由用手掌闪了闪风。在一旁伺候的李莲英看见载淳额头上的汗,忙叫宫人们端上一碗冰镇的酸梅汁,载淳喝了整整一碗,才总算舒服了点。

  “皇叔怎么觉得?”

  “英国人怕是得罪不起。”

  恭亲王鉴于之前大清的战败,实话实说。

  “那皇上怎么觉得?”

  这时说话的乃是慈禧,听着语气,倒是有点看洋人不顺眼了,言语中似乎有点想和英国人怼一怼的意思。

  载淳听着慈禧的话,倒是有点诧异,不过转念一想,也是了。慈禧的脾气可是血性的很,就是历史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慈禧一开始的对外政策也是主战,而不是主和,只是后来实在打不过,才终于选择妥协。

  “若是朕这次放弃了美国使节的朝见,日后哪还有国家会以这种正常的方式与我国建交?”

  载淳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如今和大清建交的西方列强都是靠炮火打开的大清国门,还从未有过一个西方国家如此规矩的递交过国书,伸出友谊之手。

  载淳的话落在两宫太后和恭亲王耳里,都不由深思。过了一会,慈安似下了一个决定:“既然皇上这么觉得,那么我们就去热河吧,虽说现在动身晚了些,但这毒日子还长,避一避也好。”

  “热河?”

  载淳不解。

  慈禧倒是听出了慈安的意思,叹了一口气:“热河行宫在大清腹地,紫禁城虽然是国都,但到底离海太近了。”

  这下,载淳却是懂了。两宫太后也是赞成载淳了。只是毕竟要做两手准备,如果英国真的因此再对大清发难,北京扛不住的话。。。至少热河还能避上一避,争取时间议和。

  “曾国藩的内军械所已经把英国仿制的军舰建设出来了,臣建议,如此便把军舰调到大沽口吧,再叫兵部把四门阿姆特来大炮送到军舰上,一门送至内军械所继续仿制,再着湘军由山东内路至沿海加强防御。”

  恭亲王看见两宫太后和皇帝都已经定了主意,便也不能反对,只能就更多的细节考虑提了出来。

  载淳与慈禧慈安闻言,也点了点头:“如此就吩咐下去,叫内务府即刻准备启程热河吧。”

  “恭亲王在京城当下先拖住巴夏礼,等朕与两宫太后到了热河,再把会见美国使节的事情公布出去。”

  “臣遵旨。”

  “如此有劳皇叔了,皇叔得空再去见见荣寿和夏昌平吧,血滴子旁的不行,做做护卫还是可以的。”

  帝后自己去了热河,留下恭亲王对付巴夏礼显然是有一定危险的。不过,恭亲王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差事了,换做别人载淳也信不过,也只好委屈他一下了。

  恭亲王对此倒也没什么,当下更表忠心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