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洋务运动(四)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6      字数:2185
  原本英国假扮的海盗军舰对上美国的使节船只,虽然败的几率也不小, 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被打的仓皇而逃, 他们也是万万没想到大清居然不仅仿制出了现代化的军舰,还搞到了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炮, 在中美双方夹击之下,顿时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美国使节蒲安臣当下见得大清的这艘军舰, 也是眼前一亮, 他也是没想到这个遥远而古老的东方帝国居然真的能自己仿造出这等利器, 果真, 自己先前也是小瞧了大清。

  “安庆”打退了“英国海盗船”,然后缓缓驶向美国船只,美国船只的旗手在船上打着旗语, “安庆”号的水兵们虽然不懂,但看见船上的“米字”旗,也同样依葫芦画瓢的挥动这大清的五爪金龙旗子。两船慢慢靠近,蒲安臣站在甲板之上, 抬头一看,见得大清军舰之上为首的站有两人,一少一老,少的衣着颇为华贵,一身碧青色的苏绣松鹤延年长衫, 头戴一绣金丝的帽子;老的则是穿着传统的中国武官官服,腰间挎一把长刀,面容看着倒像是个温和忠厚的武者。

  这来人正是奕询与李怀化。

  奕询与李怀化如今因着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劳军的功劳, 都已经加官进爵,奕询如今已是大清当下最年轻的贝勒爷了,还兼任了光禄寺少卿,从四品,卿掌祭祀、朝会、宴乡酒醴膳羞之事;而李怀化如今也是升官至包衣骁骑参将,从三品的京城武官,二人一时间可谓是风光无俩。

  这二人因着一个是皇帝心腹,一个与慈禧有些渊源,又互相配合过,所以此次又被载淳与两宫太后任命为中国接待美国使节的管事,全权负责美国使节从接应到面圣的所有事宜。

  两船靠近,有水手忙用木板与绳把两船固定在一起,奕询与李怀化带着翻译官与蒲安臣及其从属译员在甲板之上进行了短暂的会晤,互相交换了国书,然后表明身份,便各自返回了船上,向着中国内海开去。

  因着载淳颇为知道外国人对于异国君王的尿性,所以在这封国书里并没有采用那种传统圣旨上的八股骈文,仅仅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做了开头,就开始了简单而干练的叙述,最后盖上了“天子行宝”的国玺字样。(大清帝国自乾隆之后共有二十五方玉玺,由军机处即内阁看护,每一方都有其独特的用处和不同的刻字,自行百度,“天子行宝”国玺是用来藩国册封外蛮之用,碧玉质,蹲龙纽。)

  美国使节蒲安臣听着翻译官翻译着这份很是特别的国书,又见得这两位大清使节居然没有像传言之中硬逼着自己要去行什么跪拜礼仪,心下对此行的满意又上升了几分,自然言语中也客气起来。

  “既然这样,就要多谢两位来自大清帝国的使者了,我也代表我国总统给大清的国王带来最崇高的敬意。”

  翻译官在听得蒲安臣的话,一字一字的进行了翻译,双份会晤之后,都对此还算满意,遂,众人又各自返回了自己的船只上,由大清军舰开道领路,带着美国军舰前行。

  按照常理来说,由海上来清朝见皇帝,一般都是在天津大沽口靠岸,转陆路进京,但如今载淳与两宫太后在承德避暑,所以就变成了在秦皇岛靠岸,由八旗中的镶红旗亲自担任护送仪仗兵前往承德。在此说下,虽清朝八旗的各旗掌兵大权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尽归帝王,但八旗名义上的各个统领依旧对于八旗有着一定的发布号令权利,而如今的镶红旗旗主便是惠老亲王,自然,奕询作为他的嫡子,这厢安排都是为了任务顺利。

  由秦皇岛去承德,路途要比从大沽口去京长上一倍,一方面是路程长,一方面这途中多为山地,且遍布有许多满族城(类似满族自治区,宽城满族自治区,青龙城满族自治县),过关关卡极多,所以美国使节足足走了五天才总算赶到了承德。

  因着载淳的重视,所以奕询揣度圣意,也特别安排了美国使节由东南面的“德汇门”入行宫,暂居永恬居。

  永恬居,名如诗曰:“夷嵏岩间馆,丘壑占幽偏。落叶如听雨,开帘不卷烟。景光新意趣,书史旧周旋,道味真无异,心恬足永年。”

  此殿位于梨花伴月后,东西各有耳房1间,康熙题额“永恬居”,东西配殿各三间,院中建有一“八”字形水池,池上架桥通正殿,池畔非花即草,娇柔多姿。此殿原是皇帝的书房,景色极美,但载淳常居“烟波致爽殿”,正愁房间多的没时间住,便准许借与美国使节享用。

  美国使节蒲安臣一入“德汇门”便已是目瞪口呆,但见这座皇家园林,楼宇巍峨,黄顶红墙,气象森严,苑景自然又有野趣无穷,其间更有片片如镜湖泊镶嵌掩映,庄重富丽之余难掩山水淡雅的清新,当真是一片人间仙境。

  美国人不比中国人的含蓄之道,蒲安臣虽然也有城府,但对于美的赞叹却毫不遮掩,频频赞叹道这美景如画,虽说语言直白了些,但落得奕询与李怀化耳中,自也不由为大清感到自豪。

  奕询在安顿好了蒲安臣与其随从之后,就功成身退,返回“烟波致爽殿”去求见载淳复命。内务府的人精们早得了风声,知道了会有皇帝看中的人要来,自早早准备好了酒水美食。这些安排的事宜除了奕询,更由如今的总管大太监安德海经手。安德海自是聪明伶俐,他猜得到慈禧也对于这次会晤的看中,当然也进了十二万分的心当差,从衣食住行无一不精,更是安排了司教坊调教了一群能歌善舞的宫人好生伺候着,顿时就把这群美国人弄的那叫一“乐不思蜀。”即便是蒲安臣这位自诩走南闯北多年,出使过许多国家的人,也是经不得这种享乐,很快醉倒在了“歌舞声声”之中。

  可不是?论伺候人,哪个国家比得过大清朝?这可能也算是这个封建帝国里为数不多的“优点”吧?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周三,照例每周休息一天哈~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