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琉球(一)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9      字数:2150
  张之洞见得翁同龢当下自己退了出去,只在上书房留下他和载淳还有随行伺候的李莲英在房间里, 心下不由觉得不妥, 不过他碍于圣驾在前,却不敢表现出来, 也不敢如翁同龢一般走出去,只能也自己找本书看了起来。

  载淳略略用余光瞥了眼张之洞, 见得张之洞竟也能自娱自乐的看书, 心下满意, 然后提起笔, 在宣纸上,写起了打字,但见这些大字, 依次写着这样几个字:“禁烟,琉球,日本。”载淳看着面前的几个字大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然后突然唤了一句:“张爱卿过来看看。”

  张之洞听得载淳的召唤,这才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踱步至载淳身边。

  “不必拘礼,坐。”当下载淳话音一落, 就等在一旁伺候的李莲英,就垫着脚,不发出声的抬起一个椅子搬到了载淳桌子的下方。载淳见得李莲英, 摆了摆手,李莲英会意,又悄悄的退了出去,唤来手下的小太监,把上书房暖阁给围了起来,不叫人靠近。

  张之洞双手接过载淳桌上的大字,但看见大字上的这三个词,不由眼睛一沉,开始思量,过了一会,才说到:“皇上是想用兵?”

  “不难猜不是吗?”

  的确,否则也不会科举考试的策论都选定了琉球之事,而且圈定的一甲前三都是主战派。

  “朕欲下个月以替属国平乱之名,派琉球,将领已经选定了。两江巡抚李鸿章。”

  载淳打算以闪电战出兵,便不欲多方掣肘,直接打算从兵部下旨。

  “那户部可有支持?粮草?”张之洞复问。这点他在他的策论中也有提到,虽然如今大清兵力不弱,但粮草方面实在是不足。

  “琉球不必西南,弹丸小国,朕又不欲占领,轰个口子便罢了。”载淳的意思是不打算深入琉球,在琉球沿海轰开一个口子,加倭寇知道大清的厉害,便是了。张之洞闻言,心下算计:“如此也可形成震慑,不失我大清天威。”

  载淳闻言,一笑:“你可知我为什么一定要赵烈文去总理事务衙门吗?”

  “属下不知。”

  “倭寇老巢乃东海重地,非我大清一国之力可吞,英法早就打上他们的注意了。赵烈文在策论中写的很有见地,所以朕打算让他和恭亲王学习处理国际政事,在国内周旋各国使节。”

  “而前线,除了李鸿章外,朕也需要一些新人能逐渐历练。所以朕点了你上书房侍读官位虽然不高,但身份却足够了。”

  “你明日下了官,多去兵部走动,左老会欢迎你的。”

  张之洞闻言忙下跪领旨。心里不由澎湃,未曾想自己这么快便能上前线了。

  花开两头。

  且说张之洞在上书房与载淳会晤,知道了载淳打算出兵的打算。赵烈文来到总理事物衙门之后,很快就得了恭亲王的召见。赵烈文听得这位超品亲王如此快就召见自己,不敢怠慢,立即前去会见。

  恭亲王见得赵烈文,虽知道他是载淳派来看着总理事务衙门的,但面上也客气,更是言语中大有倚重之意思,更最后说道:叫他明日与自己一起去会见英国领事巴夏礼。

  赵烈文猜测着恭亲王为何要带自己去会见巴夏礼,当下也想起之前在会试上提到的战事,又想起自己在策论中提出的观点:勾连英法,共灭日寇的主意。心里有思量。

  第二日,赵烈文身着官府,倒总理事务衙门点厶,恭亲王下朝回至衙门后,果真很快就传他一同出去。二人出的总理事务衙门,恭亲王乘轿,赵烈文骑马,在数十官兵护送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巴夏礼早知今日恭亲王前来,便也在门口等候多时,亲自迎接。要说政治这东西真是不好说,不论巴夏礼多么对大清不满,甚至有过嫌隙,但一旦有了共同的利益,什么都可以抛之脑后。

  英法想撬开日本这个幕府当权的国家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一直遭到日本国内的反抗势力阻击;再加上日本国内割据严重,没有像大清一样有一个可以统一妥协的统治者,所以英法在对日问题上遇到的阻碍甚至远超大清。所以,当巴夏礼知道大清也愿意出力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

  “恭亲王,许久不见了。”巴夏礼笑呵呵的,哪看得曾经与恭亲王红过脸吵过架的样子。

  “是啊,有数月未见了,甚是想念啊。”自从李鸿章在上海摆了英国人一道之后,巴夏礼就开始和大清冷战了,双方的关系一度很是紧张。

  “对了,这位是?”

  “我大清皇帝钦点的探花,如今在总理事务衙门当差。”巴夏礼在中国多年,多少也是了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知道这位乃是中国今年的全国第三,心下倒也不敢太过轻视。“这般年轻,前途无量啊。”

  “可不是?今日我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有些事还要他和你谈呢。”恭亲王微微一笑。好似笑面虎一般,听得赵烈文心里一颤。

  怎会这样?什么时候变成他主事了?赵烈文便是心里再如何自负也不敢在恭亲王这位超品亲王面前拿乔,更何况,自己不过是一个刚刚步入官场的新人,若是出了事可怎么好?

  “王爷?。。”

  赵烈文刚要说些什么,却见得恭亲王抬手制止:“皇上抬举你,你也不要谦虚,放心。”

  放心?放心才有鬼呢?这种邦交事宜一个处置不好,就会导致极大的国际问题,倒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赵烈文一个毫无根基的新人,怕不死也要退层皮。

  赵烈文至此,算是知道了恭亲王是存心要挖坑给自己跳,也是有意想和皇上摆摆脾气。只是苦了自己,活生生被夹在了中间。

  “如此,又不足之处,还望领事大人,与王爷多加海涵。”既然退不得,那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赵烈文当断则断,收拾表情,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