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琉球(七)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09      字数:2065
  不得不说琉球的确是块风水宝地, 便是其地因为海水侵蚀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因其独有的海上优势十足的弥补了这点。大清士兵冲入冲绳港中,不一会就在仓库之中发现了许多日寇仓促逃离时未来得及带走的诸多宝贝, 珍珠,玛瑙,首里织,种种奇珍异宝, 当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许多士兵见此,更是大喜,自觉这一趟下来,怕是能捞到不小于上次攻入太平军老巢的油水。

  “额驸不打算收敛一下士兵吗?如此军纪怕是。。。”张之洞见得众将领已经抢红了眼, 忍不住说道。

  柳湘闻言却摇了摇头:“来前圣上已经说过了,除了真金白银, 其余的一律让士兵拿去也无妨, 总归是自家的军人,养肥了,才更能出力效忠。”在载淳眼里,那些个所谓的宝贝并没有什么用, 拿来也不过是冲入内库,或者给后宫的两个老娘添加几个装饰品,还不如送给在前面冲锋征战的将士。即使那些将士拿了珠宝,回国后大多也是要变现换钱,还能促进消费呢。

  “也难怪兵部一直对皇上忠心耿耿。”张之洞闻言,不得不服, 想来要驾驭这些士兵,除了威望,也只有这种实打实的好处赏下去,才会叫别人念的好呢。

  “那为何不继续追击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略读过兵书的都知道,张之洞不解。

  柳湘至此指了指冲绳岛内陆的密林:“那里怕是不好打啊。”虽然大军开拔前,载淳下达了一系列指导方针,但是就作战的具体部署问题,还是要靠率军人自己拿主意。

  “我大清此次出征兵力不多,损失一人皆是不妥。那内陆密林我等不熟,实在不适合冒进。”正如后世抗ri时期,中gong最喜欢在深山老林里进行截杀,在熟悉的丛林里,火炮难以开入,洋枪的优势也会被大幅度降低,身手敏捷些的人手持匕首也会很容易的偷袭成功。

  “而且,我们驻扎至此,自会有人自投罗网,何必急于一时呢?”

  说到此,柳湘显得信心十足。张之洞见此,心下也是思量开来,然后点了点头,复自己也带着人打算去港口上打点秋谷,充实充实自己的口袋了。

  不得不说,这打秋谷当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便连老实的读书人张之洞带着手底下的亲兵走了这么一遭之后,也是手里包里捧的满满的,又因这是皇上默许的,遂所有人更是肆无忌惮的往军舰上搬东西,没半日功夫,原本偌大的冲绳港就被搬成了平底。

  柳湘见得将士们也收网收的差不多了,便开始着令火头军生火开宴,为本次突袭冲绳港口做庆功。因着还在战时,所以宴会上是不能见酒的,但此地的美食足以弥补无酒的遗憾。手臂大小的龙虾被炭火滋滋的烤过,鲜美的扇贝生蚝就地取材更是美味无比,还有海中的特产海鱼被大厨熬成一锅每每的海鲜汤,顿时让三船军舰上的将领乐的不知所以。

  能把打仗变成享受,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了。如此种种,柳湘也没有继续下令深入,日日与将士们欢乐,偶尔遇上几波日寇的返工,在枪火之下也成了枪下亡魂,如此,大清军便算是彻底在冲绳港驻扎了下来。

  于是,大清水师就在冲绳码头一连欢快的度过了七八日,就在这时,总算有了另外的人被迎入了琉球港。张之洞在听得手底下报告的时候,猛然醒悟,总算是猜到些柳湘一连按兵不动的意思。

  “去把琉球使节请来,我与额驸在军舰上与他会晤。”前来拜访的便是得到消息,总算寻摸着道前来的琉球使节。琉球如今虽被倭寇封锁的沿海,但内陆临近的几大城邦依旧在琉球王族的控制之下,他们依靠着简陋的城池防御艰难的防御着倭寇的入侵,但其实也不过是拖时间罢了。

  当下,琉球使节听得大清水师统领愿意见他,面露喜色,随着士兵上了小船,然后一路向着军舰上驶去。越靠近军舰,越见其庞大,使节见此,心下大骇,更觉得大清□□威严,不可概而言之。

  使节至军舰上,但见柳湘与张之洞在甲板上相迎,见得二统领如此年轻,心下又是一番思量,互通身份之后,行至船舱之中。但见船舱之中已经摆满了各种美食,琉球使节见此,不由咽了咽口水。柳湘与张之洞却是心下撇了撇嘴,连续吃上七八天海鲜,再是山蒸海味都不由腻歪了,看了就觉得胃部有点不适。

  “使节请用。”张之洞做了个请的姿势。使节入座,寒暄了一番便提起了筷子。他虽吃得还算整齐,但落筷速度极快,显然是饿狠了的缘故。柳湘张之洞皆是心细如发之人,见此更对琉球国的形式有了一丝揣度。

  怕是琉球国已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否则怎会连一国使节这样的大员都能吃不好?

  琉球使节胡吃海塞足足吃得打了个饱嗝,这才终于停下。他甚是窘迫的看了一眼柳湘与张之洞,不好意思的说道:“原不该如此,只是我国使节自国都出发后不久便遭遇倭贼堵截。五名使节皆被迫分散,后各自打探消息,只有我率先找到了上国驻军。”

  原是琉球国的国主为了寻求救兵也是顾不得许多了。只求有一人能找到大清便觉得有救,却不管这些使节最后是死是活,算来这位能走到柳湘面前的使节也是福大命大,运气十足了。

  “我大清已得知贵国情况,贵国乃我大清属国,我□□上国绝不会袖手旁观,所以此次特派遣士兵,前来平乱。”

  使节闻言大喜,从胸中取出一封红皮包装的属□□与柳湘手中:“此乃我国国主亲笔国书,但请钦差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