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天津突变(五)
作者:喏言      更新:2023-07-29 20:10      字数:2163
  死士这种东西是非常敏感的东西, 除了皇帝可以明目张胆的拥有像粘杆处这样的死士外,其余的人要是拥有了死士, 基本就会立即被打上“谋逆”的罪名。而像死士的培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 他不仅需要长期的体能训练来达到各种特务目的,还需要日复一日的洗脑, 使得他们在被擒住时能悍不畏死。

  “这事有点大了。。”夏昌平在脑子里回放起这死士方才的精准一箭, 显然是准头十足,可见是被精心培养过的。这说明这死士的身后势力肯定不小。

  “其余的人抓到了吗?”

  “回大人, 抓到了。”甲字部众人回答。听到此,夏昌平的脸色才总算好了一些。

  “走,出去,找那刘知府。”

  且说这此时的刘知府刚刚从鬼门关上绕过一圈, 满身的在冒冷汗, 至觉得这初秋之日竟比严冬还要冷上三分, 若不是心理素质还可以,差不多就要昏过去了。一旁在旁观的望海楼商谈负责人谢福音此事也面色极其不好。倒是刘知县带来的师爷似是老道的很, 见得自家大人被救下,还上前对着甲字部的血滴子说道:“多谢众位壮士相救之恩, 还容在下待我知县大人行一礼略做感谢。”

  甲字部的众人面对师爷的说话, 皆一脸的冷肃,只平静的回道:“我等受命来此, 护卫官员乃是本分,无需多谢。且等我家主子过来,在与知县分说。”

  那刘知县师爷还有谢福音听得他们上头似有大来头的人, 心下一惊,随即又觉得该是如此了,这么多武艺高强训练有素的壮士,身后说是没有高人也说不过去。

  过了一会,夏昌平押送着抓到的几个人来至望海楼楼前,见得刘知县,当下说道:“吾乃朝廷特派的钦差,受皇命特来查问天津之事,且进去细说吧。”

  众望海楼的群中原见得夏昌平如此阵仗,还以为是何人呢,万没想到居然是传说中的钦差大老爷,顿时亢奋的不行,纷纷凑上前想去看看这传说中的钦差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刘知府听得是朝廷钦差,立即强自打起精神上去相迎,夏昌平也不多刘知县多寒暄,悄悄从腰间取出一块腰牌给刘知县看了看,然后就把人拉进了望海楼里,顺带着叫人护持住了望海楼,不让旁人进去。

  刘知县方才见得夏昌平“粘杆处”的腰牌,且不提心里如何是想,脚都又软了三分,只因这粘杆处血滴子的名声实在是太大,简直和前朝的锦衣卫东厂差不多,凡事被沾上的没几个有活路的。

  “夏大人。。。”

  刘知县随着夏昌平入得望海楼,当下若若的问了一句。夏昌平看的刘知县这幅样子,也是知道吓到人家了,反而和蔼的说道:“大人无需如此,我替皇上办差调查天津之事,是非对错自幼公论,大人为官夏某这几日在天津也略有耳闻,算得上清明了。”

  刘知县听此,扑通扑通的心才总算缓和了些,不由用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却又听夏昌平继续问道:“望海楼之事,下官已初做了解,但还请大人能细说一下。”

  “自然自然。”刘知县作为本地的父母官又曾亲自的经历过了本次事情的始末自比夏昌平在细节上知道的更多,而此时一同进来的洋人管事谢福音也在一旁进行了补充说明。

  原来这件事是始于天津城里的一场流感。仁慈堂里收养来的孤儿大多身子都不是很好,流感一来,很多身子不太好的孩子都经不住,再加上现在的医疗技术不好,自然出现了许多被收养的孩童死亡。而仁慈堂里的人手有限,修女和牧师要忙于照料正在生病中的孩子,显然是来不及给死掉的孩子做丧葬的,所以只能草草的把尸体用席子裹一裹放在了仁慈堂后院,等着有空再一齐以西方教会的礼仪下葬。却未曾想这场景被有心人看到,蓄意夸张,便成了仁慈堂的洋人与教父虐待孩童致死了。

  “可否让下官也去看一看那些孩童的尸体?”

  “自然。”刘知县其实在先前已经叫了仵作前去验过尸,但夏昌平要再验自也不好阻拦。

  当下一群人来到牧师们存放尸体的地方,甲四便带上特质的羊皮手头开始在尸体上检验,大约过了半柱香的时间,甲四回来说道:“都统,确实没有受虐过的痕迹。”

  夏昌平闻言,点了点头:“此时必定是有人挑拨,蓄意要挑起我大清朝廷与洋人的不合。诸位,且看看,这些人你们可有认识的?”

  说罢,夏昌平示意甲字部的众人把之前在人群中蓄意闹市,挑动群众情绪的人押了上来,众人一一扫过,刘知县倒是没看出什么,反倒是教会负责的法国人谢福音一眼认出了其中一个人:“这人我认识。我们这的许多孩子都是他们找来的?”

  “啊?”刘知县闻言,也是心头一紧,一股浓浓的阴谋论涌上心头。且又听谢福音说道:“我们这的很多孤儿都是这个叫做武兰珍的人找来的。那时候我们刚办仁慈堂,很多当地人对我们不是很友好,不肯告诉我们哪里有孤儿,都是这个人帮我们找的。每次找来孤儿,我们都还会给他一笔钱,作为酬劳。”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色变。也难怪天津城中有人说洋人拐带孩童。这个武珍兰一看贼眉鼠眼,就好似做的是那种贩卖人口的买卖,这洋人无知,与他多打交道,也难怪别人会误以为是这洋教会在背后主谋,拐带孩童呢。便是“近墨者黑”的缘故。

  “那旁的人,可还有认识的?”

  夏昌平复问。

  众人皆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不若把他们交与我粘杆处来询问吧,想必诸位应该对于我粘杆处的询问技术也是信的过的。三日后,在下肯定会给诸位一个答复。”

  可不是?论刑讯逼供哪有人比得上粘杆处的血滴子,众人一听,皆面露同情的看向这些人,只觉得他们怕还是立刻就地寻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