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番交谈
作者:橙汁感谢      更新:2023-07-29 22:49      字数:3457
  宋卓的想法是, 与其等着大事不好, 临阵将士族压制,还不如在一切没发生前,将危险扼杀!

  士族的可怕在于, 只要有人在,它便不会彻底灭绝, 只要给它时间, 它的生命力便是野草,砍了一茬又生一茬。

  容文清想做的,是用一切力量, 去制止士族再生。而不是现在冒然出手,让士族有翻身的可能!

  “将士族完全铲除谈何容易?必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 如今士族式微,不乘胜追击,下一次机会, 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容文清还是没说服宋卓, 他仍然想先对士族下手,“东庆一直摆在那里, 又不会走, 随时都能攻打它。而且,伯瑜, 东庆对大穆的威胁并不大,为何非要挑起战争呢?我大穆领土广阔,中原数千亩沃土, 实在不必向外扩张,将东庆收拢。”

  容文清叹口气,现在和宋卓同样想法的大臣,估计都是这样想的。

  但他们不知道,东庆的政变结束后,会上去一个怎样的皇帝!

  也不知道是不是容文清小翅膀扇的太快,刘焕发动兵变的时间,远比历史上要早许多。

  容文清一直关注着东庆和夏元,她发现了一个绝坏的消息。

  元祁懿的政变还未开始,刘焕的政变已经结束。

  这说明什么?

  说明若是刘焕整顿好力量,转头去攻打夏元,没有了穆鸿珑的夏元很可能会灭!

  夏元,东庆与大穆,三国呈现三国鼎立的姿态,互为敌视,也互相依偎。他们既是敌人,也是唇亡齿寒互相守望的盟友。

  别说东庆攻打夏元时,大穆去攻打东庆,那不现实。

  因为此时不去攻打东庆,就必会引动士族寒门隐患,宋卓绝对会趁着东庆夏元内乱而发动对士族的攻击。

  到时东庆夏元打的火热,大穆内战估计也很好看,然后呢?然后等大穆内战平定,东庆也把夏元打下来了。

  一旦夏元被灭,整合两国国力的东庆,将会飞速崛起,届时,谁还能抵抗被称为马背上的皇帝的刘焕?

  “韩辰,或许我现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攻打东庆,也许会让我成为千古罪人,但我必须去做。”容文清不会用没发生的事当做理由,拿未来去说服宋卓,宋卓不可能相信,“我明白你的顾虑,攮外必先安内,但士族之患,还没有爆发,在没爆发之前,士族同样是我大穆的子民,也是忠臣,不是必须抹除的危险。”

  “你已经预想到危险会出现,为什么不提前扼杀?”宋卓不明白容文清干嘛死盯着东庆不放,“开战后,一旦士族做手脚,我们面对的,便是前所未有的灭国之难!”

  “士族也是大穆子民,如果没有足够的筹码,他们岂会对自己的国家下手!”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有足够的筹码,别说士族,连平民都会背叛国家!

  但现在外界哪儿有能让他们叛国的诱=惑?东庆要死不活,夏元更是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普天之下,唯有大穆最强!

  士族疯了才会为了叛国。

  宋卓不明白容文清的想法,容文清也不明白宋卓的想法。

  在容文清眼中,士族最大的威胁是手上有着不平等资源,士族会危害百姓!

  而在宋卓眼中,士族最大的威胁是,他们阴险狡诈,会损害寒门的利益。

  两人看上去是站在同一阵营,实则却不然,宋卓所站的,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士族?

  古代读书人,无法将自己的眼睛,看向底下的那片土地,虽说他们以百姓的利益去办理政事,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立场。

  或许整个大穆,唯有高坐皇位的穆鸿珏,才会同容文清一样,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

  “你这般一意孤行,最后莫要后悔。”宋卓见容文清态度坚决,只能长叹一声,不再劝解。

  他本就不是个态度十分坚决的人,更何况以他与容文清的交情,他太清楚容文清有多固执。

  一个人固执不可怕,可怕的是,她背后有人给她撑腰!

  想到穆鸿珏对容文清各种纵容,宋卓心有些累,这对妻妻,哪个都不好惹。

  刚刚两人之间的气氛还剑拔弩张,现在宋卓一认怂,气氛瞬间好了。

  政治是政治,交情归交情,容文清和宋卓都是分得清楚的人,他们明面上再怎么吵,私下也一样关系不错。

  再说,一个国家,本就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利益群体,容文清和穆鸿珏不可能将朝堂变为一言堂。

  她们需要做的,是掌握这个国家的大方向,然后确保每个群体都对大穆足够忠心。

  “夏元祁懿公主发动政变,东庆内部也是混乱不堪,此时是攻打东庆的最好时机,因为夏元腾不出手去救东庆。有元祁懿在,咱们还能稳住夏元,如此良机,百年难寻!不抓住此契机,白白错过,我才会后悔。”

  容文清的话预示着,这场争吵彻底结束,士族不动,先打东庆。

  宋卓点头,既然已经定下目标,他便会同容文清一起努力,选择好了,那就往一条路上一块使劲。

  “此次援助夏元一事,你的意思呢?”

  一件事沟通完,就说下一件,出了大殿,容文清和宋卓直跑去御书房。

  穆鸿珏在御书房接见席竹,等席竹出来,他们两个正好能和穆鸿珏谈谈政事。

  吃饭是什么?吃饭是不存在的,他们完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吃。

  工作使我快乐。

  “现在就盼着夏元的政变不结束,无力支援东庆,帮元祁懿夺位,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容文清对夏元的态度很冷漠,夏元动乱,她高兴还来不及,帮元祁懿?开什么玩笑!

  当初她上交给文成帝的策略,如今初见成效,尤其是在元祁懿和穆鸿珑和亲之后,大量大穆商人到夏元行商,使得夏元国内羊毛价格高居不下,很多牧民都改养羊。

  夏元高层忙于□□,无人注意到这件事,草原经济的倒塌,就在眼前。

  帮元祁懿统一政权?容文清除非是脑子瓦特了,不然,她绝不会帮忙。

  “肖司宗的祖地便在尚玉,如今有可能将尚玉要回,他肯定会全力促成协议,帮助元祁懿夺位。”在这件事上,宋卓和容文清是一个意见,不帮忙。“光凭郑司兵一人,怕是无法阻挡肖思宗的决心。”

  这确实是个问题。

  穆鸿珏和容文清身为大穆的皇帝和皇后,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说,他们不支持元祁懿,若是最后元祁懿胜了,记恨大穆,于国于民都不是好事。

  同样道理,宋卓身为容文清密友,穆鸿珏心腹,也不能站出来反对。

  宰相,皇帝,东征令,三位最高层领袖都不说话,底下人摸不清路子,不会轻易站队,一番思量下来,最后在台面上硬刚的人,只有郑亦清和肖愉。

  肖愉思乡心切,郑亦清怕是不能让他退缩。

  “此事还能拖延几日,看看玉珏有没有办法。”容文清果断甩锅给媳妇,听穆鸿珏朝会上的话,穆鸿珏应该心中已经有数。

  其实容文清早就想让穆鸿珏将肖愉换掉,但她转念一想,肖愉无甚错处,想换都换不了。

  容文清想换肖愉的原因很简单,肖愉是文成帝的人。而且他和之前的皇都尹是一个性子,做事不温不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司宗有着外交部的作用,大穆接下来战事不断,司宗身为外国接触大穆的第一门面,必须做到无死角。

  肖愉的能力,显然不够。

  但他和前皇都尹又不一样,他是真的没错,容文清不可能无缘无故让一个没错的人下去,肖愉身为一司主掌,还不能平调出皇都,除非让他升官,他才能空出司宗的位置。

  司宗还怎么往上升?东征令还是宰相?亦或者把国师之位给他?

  一个司宗他都当不好,更别说比司宗还重要的几个位置了。

  容文清和宋卓刚走到御书房,席竹就从里面出来了。

  他一身的轻松,脸上都带着几分笑意,一改之前阴郁孱弱的模样。

  “东征令大人。”出于尊重,容文清和宋卓一同行礼。

  这位老人,走过三朝,对大穆的贡献极大,他配的上任何尊称。

  即便他是现在士族最大的后盾,容文清和宋卓也不会对他不敬。

  “不必叫老夫东征令了,老夫已经辞官。”席竹摸着胡子,大笑两声,摆脱了沉重的政务,他真是一身轻松。“容相,不知老夫有没有荣幸,去你的清华学府,当个教书先生啊?”

  “东……席先生。”容文清心下惊讶,没想到席竹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宋卓眉头一皱,对容文清打了个眼色,让她找理由拒绝。

  容文清微微沉吟,随后笑道:“席先生能来,是清华学府百余名学子的福分,有席先生教导,他们定会成为大穆栋梁之才。”

  宋卓瞪大眼睛,差点儿想问问容文清,是不是傻了!让一个士族领头人去清华学府任教,她也不怕席竹把她老窝端了!

  作者有话要说: 千古打完了,我去打绝恋emmmm

  我需要去b站逛逛,换换脑子,双开真是个异端。

  么么哒,我爱你们~小天使们真的很好~~

  我打算慢慢写千古,就慢悠悠的写了,不管完结的事了,写到我觉得应该完结为止。

  大家会一直陪着我吧?233

  我把倒数章节的名称改改,还有有话说,打脸我也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