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军帐交流
作者:橙汁感谢      更新:2023-07-29 22:50      字数:3671
  “如何?”

  “国师, 此事三天内得不到结果, 稍安勿躁。”

  “将军,他落到咱们手里已经超过三天,这三天, 他一个字都不说, 若真是铁骨铮铮的军人,当初大可以身殉城, 开城门投降的是他,如今闭口不言的人也是他,看样子,他是在故意拖着咱们。”

  “梵音说的有理,车将军,他这般拖着,其中,是否有吾等不知道的阴谋?”

  “你们啊, 太心急了。”

  车勐旭叹口气, 视线从左扫到右边,除了常在他身边的老陈外,军帐内多出三张年轻的面孔, 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突然觉得自己老了。

  “阿善,你觉得呢?”

  车勐旭没和林致远一起作战过, 两人没什么默契,虽说林致远是小辈,但他同时也是镇远将军, 和车勐旭同级,车勐旭不想得罪他。

  国师秦琴更不用说,作为和宰相同级的国师,更不能轻易得罪。

  作战一切都要听主将的,可其余时候,意见就不能统一了。

  车勐旭圆滑的性子,也是当初容文清和穆鸿珏担忧的点之一。

  圆滑是好事,有个圆滑的上司,可以压制住心高气傲,年少气盛的下级,但这也是件坏事。

  坏就坏在,因为太过圆滑,一旦意见发生不一致的情况,车勐旭不会用强硬的手段,要求他们必须听他的。

  打仗时,主将掌控所有权利,车勐旭也会强迫自己态度硬气,可行兵打仗,不是时时都在战场上,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后方,商量布局。

  这个时候,属于非打仗期间,车勐旭就拿不动主意了。

  座下老臣不必说,肯定是跟着他走,一个副将一个国师都想乘胜追击,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他只能听听另一个副将的想法了。

  孙泰臻沉吟半晌,盯着桌上的地图看了半天,还好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本性如何,不然非记恨他拿乔不可。

  “达姆的举动确实反常,开城门投降时那么痛快,如今却拒绝回答我们的问题。林将军和国师的顾虑,不无道理。”

  “你也觉得,应在整顿好后,去攻下一座城池?”

  离东庆边关最近的城名为萨丹城,东庆话是希望的意思。

  希望之城,也是东庆贸易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这样重要的城市,肯定重兵把守,比东庆边关更难攻破。

  “回将军,不论要不要攻萨丹城,咱们都应该去试探一番,毕竟,不管情况如何,萨丹城,都是要打的。”

  孙泰臻回答滴水不漏,既不站林致远秦琴的边,也不站车勐旭的边。

  军中势力比朝中势力的复杂程度还要深,一不小心就能把小命玩进去,孙泰臻没有秦琴林致远的背景,也没有车勐旭在军中多年的威望,两不得罪,才是最好的选择。

  “阿善说的不错,将军,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此地毕竟是东庆的边关,需尽快交于文官手上,军队应尽早撤离才是。”

  林致远面上带了一抹歉意,对自己刚刚咄咄逼人的架势感到羞愧,他还是太年轻了些,应该更淡定才行。

  “城中的百姓,是不是开始躁动了?”车勐旭为将多年,一眼便看出林致远心中真正忧虑的事。

  “不光城中百姓躁动,关押起来的俘虏也手脚不干净,此次攻城太容易,俘虏太多了。”秦琴叹口气,她现在恨不得效仿好友容文清当年的举动,杀俘算了。

  不是秦琴没有慈悲心,而是俘虏,真的太多。

  双方交战不过三天,作为攻方的大穆也不过死了千多人,可以想象,身为守方的东庆,死的更少。

  东庆原有驻军一万将近两万,全成俘虏了。

  现在只能将他们两百人一队分开关押,地方不足,甚至要弄到城外设置军营关押,要不是东庆还有不少储粮,秦琴绝对一刻都忍不了那么多俘虏。

  因为俘虏带来的问题太多了。

  有的俘虏想跑,有的想反,有的想救他们将军,有的想反杀大穆的军人,各种心思都有,负责看守的将士天天在秦琴耳边抱怨,秦琴听的耳朵都起茧了。

  再说,自从边关被他们攻下后,东庆对边关的供给就断了,再过上几天,这些俘虏,就要吃他们的粮食了。

  军队应该走,将这些令人头疼的俘虏交给大穆的官员,他们会给战俘们寻找合适的地方。

  “如果处理后续的官员到,达姆是不是要被押到皇都?”

  车勐旭问的是秦琴,对于文官的各种规矩法令,细小的他记不太清楚。

  “是,达姆身为投降的东庆驻边将军,按律要让陛下亲自处置。”

  秦琴的话让车勐旭眉头锁紧,“如果达姆去了皇都,他会被如何处理?”

  “朝中缺人,陛下或许会动心,招揽他。”

  以秦琴对穆鸿珏的了解,她一个人才都不想放过,达姆现在用不上,等东庆灭了,自然会成为她手下一员大将。

  “我来边关有段时日,对达姆此人也算了解,他是个豪迈重义气,对东庆很是忠心,深受东庆皇帝信赖的将军,他的家族卅日麻,也是东庆赫赫有名的世家之一。”车勐旭也听进去孙泰臻的话,正如孙泰臻所说,萨丹城肯定要打,总停在边关,也不是个事儿。

  可他到底还是有些不安,总觉得将达姆放走,会出大问题。

  车勐旭想了想,道:“一个手握重兵,备受青睐的少年将军,突然投降,如果他入皇都,被陛下招安,现在的两万东庆士兵,有多少能留在他手上?”

  “将军的意思是,他可能是假意投降,实则是想到大穆扎根,与东庆里应外合?”林致远震惊的和秦琴对视一眼,现在还有这操作呢?

  身为将军和士兵,不为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去当卧底,不合逻辑吧!

  “里应外合不太可能,如果两三年的时间,咱们能将东庆攻下,他和谁里应外合去?我在想,他可能是东庆下的一步暗棋,在合适的时机,发挥重要作用的暗棋。”

  车勐旭的话让林致远和孙泰臻脸色都阴沉下去,达姆投降的事全世界都知道了,即便知道他此举有诈,他们也不能杀了他。

  和东庆的仗还有的打,若是把投降的将军杀了,他们就等着以后每一城都死磕吧。

  众人一时都忧心忡忡,唯有秦琴神色轻松,她轻笑一声,“将军大可把心中所想写于信上,届时与达姆一起送到皇都,看了将军的信后,陛下心中有了防备,不管东庆有何阴谋,都别想得逞。”

  车勐旭一愣,随后苦笑,“真是老了,脑子不好用了。”

  嘴上说着挖苦自己的话,脸上笑的很是灿烂。

  只要能打胜仗,后辈也有出息,国家越来越好,他老了,又算得了什么?

  “将军可不老,若将军都算老,那我们这些老臣,岂不是都入了土?”常跟在车勐旭身边的几个老将说笑两句,账内众人都很给面子的笑出声。

  一时间,账中气氛十分友好。

  另一边的皇都,却到处弥漫着奇怪的气氛。

  宋卓担任东征令后,与容文清的关系似乎缓和了许多,朝臣很多天都没见他们在朝会上吵起来,不管是什么政策,两人的想法都能达到统一,颇有些握手言和的感觉。

  这让许多以看戏为乐的朝臣很是失望了一阵子。

  然后最近几天,不知两人怎么了,那种天天互怼的架势又拉了出来。

  宋卓提出的政策,容文清肯定要挑些问题,容文清提出的政策,宋卓也是毫不留情的指出问题。

  这样的做法倒是让政策更完美,执行时更轻松。

  万事有好处便会有坏处,政策完善执行容易是好处,坏处就是,每□□堂上都飘着浓浓的□□味,好几次朝臣都以为容文清和宋卓要打起来了!

  连穆鸿珏都有几次误以为容文清要揍宋卓。

  可见两人吵成什么模样。

  宋卓一开始口才还比不上容文清,被容文清讽刺的气的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最近似乎是被骂的段位上升,多少可以反驳两句,不至于被容文清压着打。

  又一次朝会大吵,下朝后,御书房中。

  穆鸿珏头都不抬,突然问道:“伯瑜,你与宋卓最近吵得有些凶啊,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容文清手上一顿,道:“寒门最近人心浮动,我与韩辰多针锋相对几次,能让他们安心。做戏做全套,有时入戏太深,吵的过火了些。”

  “是吗?”穆鸿珏放下朱笔,拿起一个折子,走到容文清身边,将折子递给她。

  “今晨宋卓递上来的东西,他弹劾你开酒楼,身为皇族与民夺利,还在玉华台中经常宴请官员,私下密谈,目的不纯。”

  容文清看着手中的折子,眼中光芒明灭闪烁。

  穆鸿珏叹口气,“玉华台到底是谁开的,他很清楚,他是把结党营私的罪名往你头上扣,都这样了,你还说你与宋卓之间无事?”

  “玉珏,我要出宫去找韩辰谈谈。”

  “不行。”

  “为何?”

  “伯瑜,有些事,命中注定,无人能改。你身为他的友人,做的已经足够多,不必再在他身上耗费心力了。”

  “可是……”

  “我不想你最后伤心,抽身吧,别把自己也裹进去。”

  容文清定定的看着穆鸿珏,穆鸿珏脸上坚决的神色告诉她,此事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

  这是她第一次清楚的意识到,穆鸿珏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而她,也需要成长了。

  宋卓的命运,在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没有人能把他捞回来,容文清也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 emmmm写到现在,我突然觉得,我有点儿控制不住剧情了,为什么剧情会发展成这样,我不想这样的。。。

  有作者说,文中的人物都会有自己的人生,作者有时也不能控制他们,以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

  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么么哒~

  我接着打绝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