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元佑买酒楼
作者:断袖      更新:2023-07-30 02:34      字数:3986
  镇国公和其他有牵扯的人,虽然都被正法了,但他们派人散播的流言却没有停息,尤其是关于萧奎的。

  “萧奎是个断袖,在利用桑源解散武林后,把桑源杀了”,这个传言甚嚣尘上,深入人心。

  飘香茶馆里,王二斗和李小四正在就萧奎是否杀了桑源这个问题争论:

  “自从武林大会结束,桑大侠一直没有露过面,八成是不在人世了吧。”王二斗抿着茶说。

  “桑大侠那么厉害,谁能杀的了他。”李小四不同意。

  “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下手。”

  “我看萧尚书不是那样的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

  李小四感慨:“我可真想见活着的桑大侠一面呀。我要跪在他的脚下仰视他。”

  “我要是能见着桑大侠,我也给他跪了。可惜呀”

  远远地赵三奔来:“你们别闲聊了,出大事了!!”

  王二斗忙问:“什么大事?”赵三这样跑来,肯定又有大新闻了!

  赵三跑到近前,拿起桌上的茶壶,就着壶嘴大口喝茶。

  “哎!这是公用茶壶,我们还要喝茶呢!!!”王二斗急道,“你这人,今天疯魔了?!”

  周围有熟客看着赵三就着茶壶嘴喝茶,也感觉怪异,有人大喊:“赵三,快说,什么大事?”

  赵三咕嘟咕嘟喝了几口茶,放下茶壶,一抹嘴:“这飘香茶馆马上就要被封了,我就着最后的机会,尝尝直接从壶嘴喝茶的滋味。你们,赶紧的,撤吧。”

  “啊?!”“怎么回事?!”周围茶客纷纷站起身。

  “飘香茶馆被人告了,说是帮着镇国公散布流言,刑部马上就要来封楼了!”

  “啊!”有那怕事的已经开始往外走了。

  “哎呦!这以后让我们到哪儿聊天去?”王二斗一边收起自带的茶盏,一边说。

  “等过了这阵子风,肯定有说话的地儿。”李小四将桌上的花生瓜子打了个小包,对王二斗和赵三说,“今天我家婆娘不在,去我家接着喝茶去。”

  “去你家不方便,也没那个氛围,”王二斗说,“我听说兰桂坊旁边有家茶馆不错,我们去那家。”

  赵三直摇头:“前些日子,那里刚发生过凶杀案,不去。”

  李小四也直摆手:“我婆娘要是听说我去了兰桂坊那边,晚上非得跟我闹不可,我可不敢去。”

  王二斗急了:“那去哪儿?总不能现在就回家吧?我家那几个婆娘整日闹腾,我可不想回去。”

  “咱们就在这同顺街找个酒楼,接着喝茶。”

  “去酒楼喝茶,人家乐意吗?”

  “咱多给点钱不就行了。”

  “成!”

  “哎呀,以后聊天的成本可高了,我得跟我婆娘多要些钱去。”

  飘香茶馆被封,一时让京都的八卦爱好者迷失了方向。

  过了几天,刑部贴出告示,飘香茶馆将在八月十八日当天,在善品坊拍卖,但要求不可再单独做茶楼生意。

  看告示的人群相互议论着:

  “不做茶馆生意,可以做酒楼生意呀。”

  “这茶楼只有两层,开酒店肯定开不大。”

  “这茶楼的位置好,拍出来的价肯定很高。若是开酒楼,得卖多高的价才能收回本钱?”

  “卖贵了没人来吃,卖便宜了又收不回本,难!”

  “就看谁最后买下了,没准儿人家有办法呢。”

  “是呀。”

  京都众人伸长脖子,等着看飘香茶馆最后花落谁家。

  有那财大气粗的商家也在内部讨论是否要拍下这个茶楼:

  “那个地儿要开酒楼肯定小,不如开个珠宝行。”

  “通顺街已经有好几家珠宝行了,再开一家,怕挣不了大钱。”

  “要开酒楼也成,就是需要将现有的茶楼推倒,连着旁边的院子买下来,再建个三层的。”

  “那这价钱就上去了,干得好,三年内回本就不错了。”

  “在京都这地界开酒楼,没个靠山怎么行。就像飘香茶馆的靠山是镇国公府,一直安安稳稳的,镇国公一倒,它就被封了。”

  “有靠山,还要每年给靠山红利,怎么算也不挣钱啊。”

  “这么算来,如果这个茶楼拍卖价超过五千两白银,就不值得拍下了。”

  “有理。”

  御书房内,萧元佑拿着草纸坐在角落里算算术,一脸愁像。武帝叫了他两声他都没听到。武帝走到他跟前,看着他手里那张纸上的一堆数字问:“你在算什么?”

  “算钱。”萧元佑急忙站起身,“皇上,我失礼了。”

  “没关系。”武帝拿起他那张纸,笑着问,“看这数字,不少钱呢。你缺钱吗?”

  “缺。”

  “哦?”武帝来了兴趣,“你要这些钱干什么?”

  “开酒楼。”

  “你,要去开酒楼?”

  “也不是我去开,”萧元佑解释,“我与人合伙开酒楼,作东家,掌柜的另外请人。”

  “你与谁开?”

  “目前我拉的人有颜伯、吉文宇、童晗月。”

  “有颜伯在,要多少钱,别人都会往里面投啊。”武帝笑道。

  “颜伯不去掌勺,也不占份子,他是替修远哥占个份子。以后掌勺的是小左,酒店开了后,我要给他一份分红。”

  “你父亲有钱,管你父亲要去。”

  “我父亲不赞同我开酒楼,说我胡闹,我软磨硬缠,才答应给我三千两白银。”

  “三千两不少了,你要在哪儿开酒楼?”

  “就是原来那个飘香茶馆。我想八月十八那日拍下它,我父亲让我避嫌不要拍,可我就是想去拍。”

  “那需要多少钱?”

  “根据消息,我算了一下,拍下茶楼怎么也要六千两白银,买下后面的院子要三千两,把茶楼推倒重建一个新酒楼,至少需要三千两,林林总总都加起来,怎么也要一万五千两白银。”

  “开个酒楼要这么多银子?!”武帝感到惊讶,“你怎么想起开酒楼了?”

  “前些日子,有个姓倪的酒楼掌柜投靠颜伯,颜伯正在替他想出路。正好飘香茶馆要被拍卖,颜伯就想着让我们这些小的筹钱拍下这个酒楼。”

  “你们现在筹到了多少钱?”

  “我爹给我三千两、颜伯给我二千两算是修远的份子钱、大伯和单伯伯借我二千两,他俩不要份子,但我最后还是要给他们份子的,包括我三叔桑大侠,我也要给他一个份子。童晗月出了一千两,吉文宇出了五百两,我从我娘那又借了一千两,以后算是我大哥的份子钱。总共算下来九千五百两,只够拍下茶楼和买下后面院子的钱,盖酒楼和买东西就没钱了,我还得再弄五千两银子去。”

  “你这酒楼想着怎么盈利?”

  “颜伯说了,他虽然不掌勺,但可以每个月提供一份新菜谱,每季去炒一次菜。有颜伯撑腰,我们不愁生意不好。”

  “嗯,朕挺看好你这个酒楼的。”武帝微笑着说,“朕出六千两,也占个份子。”

  “耶!太好了!”元佑笑了起来。

  “不过你不能透露朕,就说你自己筹的,如何?”

  “好!没问题!”元佑咧嘴笑着,露出两颗白白的小虎牙。

  武帝揉了揉元佑的脑袋,宠溺地笑了。

  八月十八日的拍卖异常火爆,起价三千两白银,一共有二十三家参加了拍卖。

  叫价到了五千两白银时还剩十二家参加拍卖,到了六千两白银还剩三家。

  与萧元佑一起参加拍卖的倪掌柜问元佑:“东家,还跟着叫价吗?”

  “跟着,今天不管多少,我一定要拿下这个茶楼。”武帝已经给了萧元佑保票,银钱不够,尽管跟他要,最后都算进份子里。

  倪掌柜直接给出了六千五百两的高价,还有一家死咬着不放。

  最后元佑以八千五百两的高价,拿下了这个茶楼。

  由于拍卖的买家都是保密的,所以当元佑拿下茶楼后,人们纷纷议论到底是哪个冤大头拍下了这个飘香茶楼。

  “听说是一个姓倪的,他以前是东城那边的一个酒楼掌柜。”王二斗坐在同顺街的一个酒楼里跟李小四说。

  “那就是要开酒楼了。也不知是谁买下的,这冤大头当的,八千五百两,在京都别的地儿够开两个大酒楼了。”

  “不知道,等开了,咱们去一次。我总觉得那边的风水比这儿好,坐在那儿就是舒坦。”

  “也不知这个酒楼能开多久,这京都好的酒楼没有过硬背景,没几样拿手菜,那就等着歇业吧。”

  “歇业了也好,歇业了再开个茶楼就好喽。”

  “你们都别指望它歇业了,据说那家已经买下了酒楼后面连着的两个院子,准备推倒了,重建一个大酒楼!”赵三坐下来,吃了一粒花生米,“这里太憋屈,地方小,价钱还贵。”

  “你就将就吧。这已经是老板开恩,让我们坐这么久。”王二斗给赵三倒了杯茶,“你说,这是谁家?财大气粗的。要买下后面两个大院子,怎么也得五千两白银吧。”

  “听那个倪掌柜透露,是好几家联合买下的。”

  “哦,这还差不多。”

  1号院内,颜伯拉着萧元佑,啧啧直叹:“你从哪儿找的财主?整个酒楼弄完要两万两!”

  元佑挠挠脑袋,呵呵笑道:“保密。反正都算到份子钱里。”

  “万一酒楼亏钱了呢?”颜伯问。

  “要赚大家一起赚,要亏大家一起亏。”元佑说,“我们只要想着把酒楼办好就行了。”

  “看来我得去露两手,否则你们铁定亏死。”

  “谢谢颜伯!”元佑抱起颜伯,转了两圈,“给您单算一份。”

  “哎呦,我的老骨头!快放下。”颜伯乐呵呵的说。

  萧奎也想知道自己儿子从哪儿找的金主,问了几次,元佑都不松口。

  “这孩子,嘴巴还挺严。”萧奎如是说,武帝也如是说。

  对于这个酒店,武帝有自己的想法,他主动承担了一部分重要的活计,找人做图纸,找人施工,找人买料。

  萧元佑看着施工图纸,睁大了眼睛:“皇上,您这是要?”

  “朕要通过这个酒楼,体察民情。”

  “这中央的监视室从哪儿进?”

  “从地底下。”

  “这得多大的工程量啊?”

  “这你就不用费心了。”武帝笑道。

  “问题是,咱们的银子没这么多啊。”

  “你怎么跟你父亲一样,总想着钱。这个监视系统,朕来负责,朕来出钱,你只要负责保密。”

  “我肯定保密,”元佑说,“否则没人敢来了。”

  武帝笑着点头。这个酒楼他要建成京都最大最豪华的,让那些富商高官都以来酒楼商谈要事由为荣,这样,就不用云一分散精力去一个一个监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