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教导
作者:林玥章      更新:2023-07-30 03:07      字数:3513
  杜月荇抱着小手炉被杜月芷拉了起来, 几个婆子跟进来阻拦,见状立刻跪在地上, 对着常氏愁眉苦脸道:“夫人, 三姑娘突然闯了进来,我们……我们没拦住……”

  常氏仍然坐在椅子上, 没理会那些婆子, 冷厉的目光落在杜月芷身上, 满是嫌恶:“你好大的胆子,未得嫡母传召就私自闯入, 还动手动脚。进了杜府就是杜府的主子, 你父亲让你到我这里学规矩, 你就是这般对待你父亲的心意?”

  杜月芷坦然受之,先松开杜月荇的小手, 再行了一个礼, 款款道:“您误会了,我这是在帮您。”

  杜月薇“哧”地一声,露出一个非常不屑的表情。她也不看指甲了, 也不理会杜月茹,同她的母亲一样, 自杜月芷一进大厅, 从眼神到表情都很难控制,无一不是厌恶。她们是连表面的功夫也做不得了,如果眼睛真能飞出刀子,恐怕杜月芷现在早已经体无完肤。

  眼下杜月芷仍是一幅胆大妄为的样子, 常氏冷眼看着:“你要知道,狡辩也是口嫌,按家规处置,该掌嘴十下。”

  其实原本常氏知道她来了,就立在门外,但她有意让杜月芷不好过,每次她来,都会在门口站半日,得了吩咐才进来请安。今日大约是看不得杜月荇受苦,所以才会冲动擅自闯入。不管她是出于好心还是出于无意,常氏都自然会找借口责罚她。

  跪着的婆子已经磨刀霍霍,等着掌杜月芷的嘴。她们做粗活重活的,手重,打得也重,听见响儿了,不仅那些姑娘丫鬟不敢说什么,回头常氏还有赏。

  从前这些惩戒的事都是厉妈妈在做,如今厉妈妈被赶出府,常氏索性将做粗活的叫来,遇到不合心意,或者做错事的下人奴才,不管有脸没脸,都要挨嘴巴子,打得脸红红的,五指山指痕高耸,又痛又羞耻,下次就不敢反抗了。

  杜月茹看着杜月芷,心里突然冒出个主意,用在此时恰好。她坐直身体,红唇微张,语气急而不慌:“三姐姐,我知道你是为五妹妹着急。但母亲教导五妹妹,也是为五妹妹着急。你看母亲都生气了呢,不管怎么样,你快给母亲道个歉,求她原谅你吧。这里这么多人看着,母亲素来又和气,不会为难你的。”

  她这是讨巧儿,两方都不得罪。

  如果放在以前,杜月茹早就冷嘲热讽起来,锦上添花没有她,落井下石,一逮儿没跑就是她。

  不过在杜月芷手里吃过几次亏以后,她也学乖了。

  这位三姐姐如今风头正健,她犯不着得罪她,倒是可以拉拢。

  杜月芷眼睛斜都没斜一下,但是站在她身后,小心翼翼捧着小手炉的杜月荇倒是睁大了双眼,诧异地看向杜月茹,粉嘟嘟的脸写满了不解。

  方才常氏的所作所为,离“教导”两个字,差的也太远了吧。

  常氏给了一个目光,两个婆子站起来就要押杜月芷的肩膀,哪知却被青萝和琳琅挡住,面色肃然:“三姑娘下午还要去见老太君,打坏了脸,你们负得起责任吗?”

  “我们只管听夫人吩咐罢了。”两个婆子一愣,继而凶恶的回答。

  杜月芷由着她们说了三五句,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笑着对着常氏道:“请您息怒。方才我看见绣娘被管家带着进来了,这时只怕已到前院,我原想着您此番教导五妹妹,合该听着,可是这绣娘身份不同,在坊间人来人往,难免会有闲言碎语。此番传出去,说得好听了,是教导女儿,说得不好听了,便是虐待。”然后又笑了一笑:“老太君常嘱咐我们看重杜家声誉,您也一直在强调这一点,所以我才会急急进来,倒没想到自己触犯了家规。”

  话音刚落,就有丫鬟来报:“夫人,绣娘来了,已经在门外候着。”

  常氏暗恨杜月芷掐算的点正好,此时罚也不是,不罚也不是,杜月薇在母亲耳边道:“这贱人端出老太君,不好怎么样她,一会儿学刺绣时,再扎那蹄子几针,好出这一口恶气。”

  眼下也只好如此。

  常氏虽然不能罚杜月芷,却没放过杜月荇和珍珠,让杜月荇回去抄写家规三遍,珍珠则扣一个月月银,扫一个月佛堂。这比赶出杜府好了许多,珍珠无可言说,磕头谢恩。

  杜月荇也松了一口气,对杜月芷露出感激的目光。杜月芷只是摸摸她的脑袋,微微一笑。

  教刺绣的苏绣娘是苏州纺织的才女,苏绣精致夺目,意境深远,留余与留白让人浮想联翩,往往成惊艳之绝笔。苏绣娘绣技超群,兼之教出的学生就算不成名家,亦能绣出上等的绣品,非常拿得出手,是以为京城里有名望的官宦之家所倚重。老太君破费了几千两银子,又托人几番上门劝说,这苏绣娘才答应前来。

  “苏巧娘见过夫人,见过各位姑娘。”

  一行人坐定,只见一个身姿曼妙,绰约风情的女子上前请安,她梳着流云髻,眉心点了朱砂痣,肤白胜雪,脚动而裙裾不动,仅是低着头便十分的明艳动人,满身的温柔风情让所有庶女目不转睛。常氏叫起,她抬起头来,眼波微动,唇若春风自含一缕娇柔,像极了一位绝色美人雨中执伞,从苏州桥上擦肩而过。

  “起来吧。你既是府里重金请来的绣娘,想来一定很是出色,姑娘们的刺绣就都交给你了。杜府虽不不崇尚女儿家将女红做到绣娘的级别,但也要拿得出手,若是不能,便白费了我们的心思,也对你苏巧娘的名声有损。”

  言外之意,教的好了,是应该的,教的不好,便是苏巧娘的错。

  面对常氏的咄咄逼人,苏巧娘并不恼羞,反而自唇边露出几分笑意:“巧娘遵命。”

  大家闺秀对青楼里的女子难免看不上,却也会暗自羡慕那些女子的风情万种。这苏巧娘来了,虽然她不是绝色,却凭着自身的柔情似水,妩媚多情成为了绝色,兼之她出身不低,是纺织局局长的外甥女,看起来便比别人多了几分尊重。她已年过三十,若是再年轻些,只怕贵女们还比她不上。

  话说完了,丫鬟也早已把东西备好,苏巧娘却仍然一动不动。常氏皱皱眉:“你还有什么事?”

  苏巧娘手里挽着一条缎帕,流水一般从指间滑过,衬着她的声音十分动人:“夫人,想是那些人没有传完所有的话。巧娘的绝技向来不会展示在不相干的人前,夫人若是有心倚重,请屏退左右,只让巧娘与姑娘们共处。”

  所谓不相干的人,也包括“常氏”。

  苏巧娘知道深宅大院里的小姐们都会拿捏身份,有嫡母在,不敢发问,不敢露怯,反而无法学到刺绣的精髓。所以她每到一处,便会提出这样一个不情之请,屏退所有不相干的“监视”之人,好让小姐们能在放松的状态下,尽快进入状态。

  常氏皱眉更深,正要拒绝,却听苏巧娘身边的妈妈道:“夫人,这是老太君恩准了的。”

  常氏思忖再三:“既是老太君下令,我也不好说什么。都退下吧,只留一个贴身丫鬟服侍。”又转头对着女儿们道:“我不在,这里一切事宜交由你们大姐姐管,不听话,还有闹事的,你大姐姐皆有权惩戒,知道吗?”

  “是。”

  杜月薇随后道:“母亲,您放心吧,妹妹们肯定会听话的,这些年都是我管着,谁要是不听话,我决不轻饶!掌嘴,罚站,挨打,只管闹。尤其是你,三妹妹,当着绣娘的面,我先丑话说在前面,虽然有老太君给你撑腰,但学归学,你要是胡闹,可不要怪我无情。”

  杜月芷被点名,面上波澜不惊:“知道了。”

  月薇自生了去年那一场大病,受了老太君的打击,总是郁郁寡欢,自打好了以后,失却了最初的娇养可爱,总会露出几分急功近利的模样,时不时便想宣告自己的特权,将自己与其他姐妹区别开来。常氏对女儿百依百顺,先前还有几个老奴劝着,都被常氏斥责,称她们不安好心,不为月薇着想。

  这倒也是,先前一味克制,做好了表面功夫,却总是让杜月芷那贱蹄子钻空子,还不如撕了这面具,大开大合起来,让这蹄子无缝可钻。

  看杜月芷乖乖的,杜月薇洋洋得意,之后常氏果然领着丫鬟出去,放下重重帘帐,好让她们安心学刺绣。

  苏绣娘因着杜月薇的话,不由得看了站在最后的杜月芷一眼,一看之下,似疑非疑,脸上顿时闪过几分复杂的情绪,又多看了几眼。

  杜月芷见这绣娘三言两语就将常氏支走,非常有胆量,见绣娘盯着自己的脸看,也和善地回以一笑。

  她一笑,那绣娘却几乎立刻扭过脸,看也不看她。杜月芷心中奇怪,揉了揉自己的脸,没觉得哪里不对。不过名绣娘自由名绣娘的脾气,她也不恼,带着五妹妹一起认真听学。

  常氏走后,几个庶女明显放松下来。苏巧娘对这些深宅里的姑娘很和气:“刺绣要紧的是用心,用眼,心之所向,飞针引线……我们有三个月的时间可以一处学习,不用着急,慢慢来。今日便请各位姑娘跟着巧娘学习捻针,穿线。”

  杜月薇自恃尊贵,对苏绣娘十分冷淡,她仅会一些十分基础的刺绣,却又看不上苏绣娘所教的穿针引线:“我早已经会了的东西,区区小事,还用你教。”

  苏绣娘亦不恼,耐心解释道:“回姑娘,这穿针引线是苏绣基础,与一般刺绣不同,学得熟了,之后再学刺绣便不会那么吃力了。”

  杜月薇穿了几针便不耐烦起来,左左右右总是这几针,她随手将针线放在一边,让丫鬟们去拿蒸羊酥酪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