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未妆      更新:2023-07-30 03:28      字数:3461
  苏青霓不知道楚洵这唱的哪一出,这么早的时辰吃午膳,但是她是绝没有饿的,只用了几勺杏仁豆腐,便放下了碗,看着楚洵吃。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带了几分慢条斯理的意味,看着倒也不像是饿了的样子,吃得也不多,每样菜只吃了一口,吃过一口之后,李程便使个眼色,立即有宫人上前来撤了那一道菜,轻手轻脚,从头到尾连一声咳嗽也没有。

  等用过饭,宫人呈了茶来,楚洵一直没有说话,眉眼微沉,不知在想些什么东西,叫苏青霓看不透。

  不过她也从没有看懂过这个人,苏青霓啜饮了一口清茶,放轻声音问道:“皇上可是心情不佳?”

  楚洵抬起眼来望着她,没有回答,反而问道:“皇后觉得,太妃此人如何?”

  果然是因为张太妃的事情,苏青霓心里斟酌片刻,才十分委婉地道:“太妃或许是在宫外住得久了,甫一回宫,不甚适应。”

  闻言,楚洵却淡声道:“她不是不适应,她的性格本就是如此,目中无人,只看重她自己。”

  没想到楚洵对他生母的评价这么低,苏青霓微微讶异,下意识看向他,却见帝王的俊美的眉目间盛满了阴郁之色,像是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回忆,然而他实在不是一个善言的人,侧着身子坐在那里,空气是良久的沉默。

  他周身的气息压抑,仿佛有一道鸿沟,将他自己与别人分隔开来,苏青霓无意探究,在喝完一盏茶之后,她终于忍不住出声道:“皇上?”

  楚洵回过神来,看着她,眼中阴郁未散,神色平静地道:“怎么了?”

  苏青霓踌躇道:“臣妾觉得有些乏了。”

  她相信以楚洵的敏锐程度,能够听出来这句话中的意思,她便可以顺势告退,回坤宁宫里去,岂料楚洵道:“既然如此,李程,派人引皇后去燕喜堂休息吧。”

  苏青霓一怔,燕喜堂,那不是养心殿的后殿吗?楚洵这意思,竟是没打算让她回去?

  李程躬着身子过来,陪着笑道:“娘娘,请。”

  苏青霓心中微惊,道:“皇上,这……臣妾不敢打扰皇上的清静,还是回坤宁宫吧?”

  楚洵站起身来,道:“不会。”

  他说完,自顾自走了,留下苏青霓一个人百思不得其解,看着帝王的背影消失在大殿深处,半晌回不过神来,李程又笑道:“娘娘,奴才引您去燕喜堂罢?”

  事已至此,苏青霓也不好再拒绝,跟着他往后殿走,轻声问道:“李总管,皇上他……今日是怎么了?”

  李程垂着头,在前面轻手轻脚地走着,听了这话,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答道:“想必娘娘也看出来了,皇上今日心情十分的不好。”

  傻子都能看出来他心情差,苏青霓心里想着,李程又压低声音道:“皇上心情一不好,就要提前用膳,但是用得又不多,就是走个过场,意思意思。”

  这倒是个怪毛病,苏青霓忍不住失笑,道:“那皇上岂不是常常要提早用膳?”

  毕竟他看起来没几日心情是好的,总是冷着个脸,好像全天下都欠了他八百万两银子似的。

  岂料李程摇了摇头,道:“那却是没有。”

  苏青霓讶异,道:“怎么说?”

  李程想了片刻,道:“皇上提前用膳的次数不多,奴才记得只有几回,一次是他登基那会儿,一次是太妃回宫那一日,还有几次,记不大清晰了。”

  他说着,又笑笑,道:“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让人陪着他用膳,不瞒娘娘说,奴才头一回碰上的时候,可是吓了个半死呢。”

  难怪了,苏青霓万万没想到楚洵还有这种怪癖,倒像是……像是一个小孩儿似的,心情不好的时候非得要人在旁边陪着,嘴里却不好意思开口。

  燕喜堂到了,李程不能进去,就在外边停下,笑着道:“殿里每日都有人收拾干净的,奴才们就在外头候着呢,娘娘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便是。”

  苏青霓颔首,正欲进去,却见他面上欲言又止,她疑惑道:“李总管还有事?”

  李程四下看了看,才低声道:“娘娘,奴才斗胆说一句,娘娘今日若是无事,能否晚些回坤宁宫?”

  苏青霓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她迟疑了一下,忽而想起之前楚洵离去的背影,莫名透着几分寂寥的意味,孤零零的,她顿了顿,才道:“本宫知道了。”

  李程面上立即浮现出喜意来,笑着道:“奴才就先谢过皇后娘娘了,皇上知道了,定然会高兴的。”

  楚洵会高兴?苏青霓想象了一下,那张冷冽的脸上出现笑容时,是何等模样?

  她下意识打了一个寒颤,觉得想象不能,太奇怪了。

  李程脚步轻快地回了后寝殿,两个当值的小太监正守在门口,见了他来,连忙冲他行了礼,悄悄指了指殿里,用气声道:“皇上方才寻您呢,总管快进去吧。”

  李程忙不迭提着下袍进了寝殿,楚洵正站在窗边,窗扇大开着,一丛青竹被雪压弯了腰,他静默地站在那里,像是出了神,李程连忙上前几步,小声道:“皇上,您叫奴才?”

  楚洵动了动,转过身来,道:“安置妥当了?”

  李程知道他的意思,答道:“是,娘娘已在燕喜堂歇下了。”

  “嗯,”他回过头去,又专心致志地盯着那丛青竹看了起来,青翠的竹叶上堆着积雪,仿佛下一刻就要簌簌而落似的,李程也不知那竹子有什么好看的,他拿着拂尘守在旁边,静静地侍立。

  很无趣。

  楚洵觉得这么站着很是无趣,可他又不知该做什么,但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并尽力使自己不被那些低落的情绪影响。

  外面有风吹过,竹叶便瑟瑟抖动起来,将积雪簌簌抖落,发出轻微的声响,让他想起从前的庭院中,那一丛竹子,竹枝细长,几枝扭在一处,纠缠着成了长鞭的模样,挥动时会发出尖细的呼啸之声,若抽打在皮肉上,则会现出一道道红色的印子,顷刻间便充血,肿得老高,十天半个月都不会消退。

  若不是因为你,本宫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

  本宫生你有什么用?

  便是一条狗,也懂得摇尾乞怜,养你这么大,你连个笑都没有,本宫欠了你的?

  你知错了吗?

  知错了吗?

  知错了吗?

  她每问一句,竹鞭便会毫不留情地落在他的身上,带来一阵剧烈的刺痛,女人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看他的模样仿佛在看毕生的仇人,恨他入骨,素日美丽的容貌变得狰狞难看,用刺耳尖利的声音叱骂他。

  你有什么用?

  你连废物都不如!

  ……

  楚洵闭了闭眼,掌心传来一阵剧痛,他猛地收回手,这才发现手掌被窗棂上的木刺划伤了,渗出殷红的血来,他满面漠然地盯着那伤口看了许久,才握紧了手,再次看向窗外的青竹,道:“把它都砍了。”

  李程冷不防听见这吩咐,愣了一下,楚洵已转身大步走开了,真是无趣,他心想。

  这宫里的一切都是这么无趣。

  他出了后寝殿,脚下步子一顿,转身又去了燕喜堂,院子门口守着两个小太监,见了他来,慌忙行礼,楚洵没理会他们,径自入了庭院,殿门口有一个宫婢正站在那里候着,楚洵想了想,才记起她是坤宁宫的人,随便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行礼,然后问道:“皇后呢?”

  碧棠连忙道:“娘娘在里面睡下了。”

  楚洵嗯了一声,推门而入,绕过屏风,果然见那床上躺着一个女子,呼吸均匀平静,睡得很安稳,他在床边停了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苏青霓并没有醒过来的迹象。

  很好。

  楚洵在床边坐了下来,他盯着床上的人,开始说话,在心里说话。

  这是他从前养成的习惯,他五岁的时候随母妃入玉泉寺,受罚时,常常会被关在一间空屋子里,被关久了,一开始他会对着空白的墙壁,想象着墙壁是另一个孩子,与他说话,想象着对方的回应,也算是自得其乐。

  但是后来被张太妃发现了,楚洵自言自语的模样把她吓了个半死,觉得他是被鬼上身了,便告诉玉泉寺里的那些师太们,她们会把他绑起来作法,给他喝符水,用蜡烛烧他的头发,据说这样可以驱鬼。

  师太们的手段层出不穷,鬼终于被驱走了,楚洵也终于恢复了正常,他不再对着白墙或者某一样物件自言自语,他学会了在心里说话,就比如现在。

  他对着熟睡的苏青霓,在心里骂了一阵张太妃,又骂了一阵太后,还骂了把皇位传给他的先帝,而苏青霓一无所觉地继续沉睡着,如同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楚洵骂得舒坦了,心里十分满意,他想,皇后或许是这个宫里,唯一一个稍稍顺眼的人了。

  她不同于那些死物,虽然不会回应,但她却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一个人。

  楚洵靠在椅子里,一手支着头,盯着苏青霓又打量了一会,心满意足地想,若是她能有点反应,那就更好了。

  就如心有灵犀一般,床上的女子动了动,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苏青霓看见床边坐了一个人,起先以为是碧棠或者晴幽,岂料定睛一看,竟然是楚洵,吓得她睡意顿时一扫而空,睁大了眼睛,惊道:“皇上!”

  楚洵嗯了一声,看了她一眼,淡淡道:“皇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