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3.15(二更)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7-30 06:17      字数:4518
  宝儿这么一喊, 赵端顿时蒙了。

  她之所以敢在城门前给秦盈盈没脸, 就是料定了她会吃下这个哑巴亏, 怎么都没想到, 秦盈盈竟然会把事情闹大。

  这下,吃亏的反而成了赵端自己。

  秦盈盈一口咬定被赵端气得心疾复发,晕倒在宫门口。

  到底是皇帝生母, 和赵端这个犯了错的郡主相比, 城防兵自然知道该向着谁, 于是立即听了宝儿的话,报信的报信,请医官的请医官。

  赵端想趁乱脱身,却被宝儿一把拉住, “想跑?没门儿!我家娘娘若有个三长两短, 你得赔命!”

  赵端就算没气死,也差点被她的大力气捏死。

  赵轩和赵敏得到消息, 匆匆赶来。

  赵敏向来看不惯赵端, 这下更是毫不犹豫地站在秦盈盈身边, 叉着腰和她互骂。

  赵敏泼辣惯了, 就连守城的小兵都知道她的威名, 赵敏根本不在乎。

  赵端则不然,她向来能装,这些年一直维持着端庄贤淑的好名声,这下全毁了。

  赵轩处置起来毫不留情。

  他先是安排了医官“确诊”秦盈盈犯了心疾,转头就给赵端扣了个“不敬太后”的帽子, 命人把她押到宗正寺。

  又让人大张旗鼓通知她的驸马——马步营左将军,王遇。

  传令官一路高呼,生怕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不出半个时辰,全京城都知道了,那个被降为郡主的四公主又干了坏事,居然把菩萨心肠的太妃娘娘气病了!

  不,现在已经是太后娘娘了,怎么说都是四公主的嫡母,真是不孝。

  涝灾以来,赵端把城郊的庄子让出去,收拢流民,送粥送药,舍出大把钱财,就是为了求一个好名声。这些日子确实不少人夸她。

  然而,因为这件事,苦心经营的名声短短半天就全毁了。毕竟,她惹到的是百姓们更为尊崇的“神仙太妃”。

  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秦盈盈大大方方地由着赵轩把自己抱到步辇上。两个人坦坦荡荡,根本不像有猫腻的样子。

  周遭的宫人们暗搓搓瞧着,反倒觉得流言似乎不可信。

  赵轩一路黑着脸。

  秦盈盈以为他生气了,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角,“别担心,我没事。”

  赵轩看了她一眼,脸色依旧没有缓和。

  直到回了圣端宫,他才缓下神色,拿眼瞅着秦盈盈。也不说话,就那么不错眼地盯着。

  秦盈盈被他盯毛了,主动交待,“我没心疾,方才是装的。”

  赵轩应了声,道:“你没事吧?”

  秦盈盈拍了拍胸口,“没事啊,刚刚说了,是装的。”

  赵轩微抿着唇。

  他问的不是这个,而是流言。

  如果不是赵端主动挑衅,他都不知道流言已经传得那么难听了。

  “抱歉,是我考虑不周。”

  秦盈盈挑挑眉,“你刚知道啊?确实应该怪你,以后必须保持距离,不能再赖在圣端宫了。”

  赵轩小幅度点了点头,没吭声。

  又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道:“放心,不会太久了。”

  “你想做什么?”秦盈盈皱了皱脸,怎么就这么不放心呢?

  看着她皱成一团的小脸,赵轩扯出一丝笑,“我要做什么,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

  “我也告诉你了,我不愿意。”秦盈盈趁机表明立场。

  赵轩笑笑,“没关系,我等你。我等到你愿意的那一天,你注定是我赵轩的人。”

  秦盈盈:……

  你是个皇帝,请不要抢霸道总裁的戏份好吗?

  当天晚上,赵轩遵守承诺,没有留在圣端宫。

  秦盈盈松口气的同时,又有些不习惯。

  这些天,她每次睡前都要和赵轩打闹一翻,然后带着笑意睡过去。

  秋日干燥,赵轩特意命人备上清热的菊花茶,无论几时醒来,茶水都是温热的。

  这次,秦盈盈又醒了,眼睛还没睁开就下意识地叫:“小轩子,上茶。”

  叫了两声都没人答应,秦盈盈伸着脖子看向外间,榻上空荡荡的,这才反应过来,赵轩已经搬回福宁宫了。

  崔嬷嬷端着茶水进来,恭敬道:“老奴伺候娘娘用茶。”

  秦盈盈微笑谢过,“劳烦嬷嬷,这种事叫宝儿来做便好。”

  崔嬷嬷笑笑,说:“宝儿睡得沉,官家不放心,叫老奴亲自盯着。”

  秦盈盈心内微愣,面上却是撇了撇嘴,“他还说什么了?”

  崔嬷嬷道:“官家还说,娘娘晚上爱踢被子,叫老奴多瞧着,省得娘娘着了凉。还有,娘娘的月事快到了,官家下令不许娘娘喝凉茶。”

  秦盈盈面上一红,羞恼道:“他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崔嬷嬷笑道:“官家也就对娘娘上心,旁人没这个福分。”

  秦盈盈放下茶盏,轻声问:“嬷嬷都知道吧?”

  她指的是赵轩的心思。

  崔嬷嬷点点头,自然而然地说:“老奴一早就看出来了,兴许比官家自己知道得都早。老奴是看着官家长大的,可没见他对第二个人这般好过,就连从前的秦太妃都没有。”

  秦盈盈咬了咬唇,轻叹一声:“总归是不对的。”

  崔嬷嬷笑笑,没再多说,只轻手轻脚收了茶盏,又依着赵轩的嘱咐给她盖好被子。

  她看得清楚,秦盈盈并非无动于衷,只是自己还没发现。

  后半夜,秦盈盈一直没睡好,想到赵端说的那些话,到底是介意的。

  后来驸马进宫接赵端,出宫前来向她赔礼道歉,无论嘴上说得多诚恳,眼中的轻蔑却是藏不住。

  与其说难过,不如说自责,终归是自己落人口实。

  第二天早朝,赵轩和大臣们专注地谈论政事,向太后和秦盈盈双双在走神儿。

  向太后听说秦盈盈在宫门口犯了心疾,眼中的同情更甚从前,一心琢磨着如何让她开开心心地过完为数不多的日子。

  秦盈盈则是在考虑怎么和赵轩保持距离。

  她能想到的方法就是搬到西山寺,理由也是现成的——如今幼儿园里孩子越来越多,单靠温王妃和赵敏两个人忙不过来。

  正想着,便听赵轩说道:“还有一事,想同诸位爱卿商议。”

  大臣们不约而同弯下腰,洗耳恭听。

  赵轩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扭头看向帘后的秦盈盈。

  秦盈盈正在打哈欠,冷不丁对上他的视线,水汪汪的眼睛眨了眨,略尴尬。

  赵轩勾起一丝笑,往旁边挪了挪,挡住众臣的视线。

  秦盈盈别开脸,表明了不会感激他。

  赵轩笑意加深,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起来。

  他要说的就是西山幼儿园的事。

  除了流民中的孩童,汴京城中还有许多无人抚养的孤儿,用秦盈盈的话说,他们才是大昭的未来,赵轩把这句话套用在这里,用来劝说百官。

  “京中寺院、官衙、民舍,凡是有久置不用的屋子,皆可改作教室。至于教导之人,可以是落第的举子,亦可是赶考的书生,不论身份皆可应召,俸银按九品吏发放……”

  听着赵轩侃侃而谈,秦盈盈愣住了。

  西山幼儿园面临的困境,她从来没对赵轩说过,没想到他早就放在了心上,还拟定出这样一份详实的计划。

  她又没管住自己的心,感动得一塌糊涂。

  官员们却不买账,一介妇人小打小闹博个名声也就算了,官家跟着掺和什么?

  还有,区区几个善堂管事,凭什么能领朝廷俸禄?

  尤其是户部的人,上次被秦盈盈收拾了一顿,丢了个大脸,这时候反对得最厉害。

  想从他们兜里掏钱,没门儿!

  这些情况赵轩早就料到了。

  他没强硬地做出决断,而是用商量的语气说:“西山寺幼儿园并非寻常善堂可比,母后提供给那些孩童的不止是一口饭,还有学问。倘若教导得当,十年之后我大昭太学名额可多一倍不止。诸位爱卿不妨到西山寺看看,再做决断不迟。”

  众官员纷纷摇头,皆是不信。

  这时候,章太傅突然站了出来,说:“早就听闻西山寺幼儿园有特别之处,臣倒是想去看看。”

  有他带头,赵轩这边的官员跟着表态。

  赵轩当即拍板,“那就定在后日,届时朕会亲自带六部官员前去。”

  一锤定音,即使再有人反对也没用了。

  往常时候,秦盈盈为了躲避赵轩,下了早朝就会迫不及待地跑走。

  这次她没急着走,而是特意等了赵轩片刻,别别扭扭地道了声谢。

  赵轩一本正经道:“你做这个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昭的未来,若非要谢,还得是我谢谢你。”

  嘴上说得大义凛然,说到底还是因为看着秦盈盈这些天劳心劳力,心疼了。

  秦盈瞧着他,哼道:“先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会说话?”

  赵轩笑意加深,“不急,我的优点还有很多,慢慢来。”

  秦盈盈撇撇嘴,“得了,没打算跟你慢慢来。既然陛下说得那么好,我就不谢了。午饭在西山寺吃,不用等我。”

  赵轩体贴道:“可用我送你?”

  秦盈盈连忙拒绝,“不用,马车已经等在宫门口了。”

  说完衣裳都没换,提起裙摆就往宫门口跑,生怕赵轩不同意似的。

  等她跑得差不多了,赵轩才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

  秦盈盈的马车在前面走,他骑着马在后面跟着,一车一马始终隔着十余米的距离。

  秦盈盈早就发现了。

  她一直都知道,每次她一个人出宫,赵轩都会在后面护送。

  如今已过了中秋,天气渐渐凉了下来。

  长长的小路上铺着薄薄一层黄叶。

  赵轩一身红衣,悠然坐于马上,身姿优雅从容,容颜俊美无俦,伴着远山与古道,真如画卷一般。

  秦盈盈长长地叹了口气。

  如果他不是皇帝,如果当初没把他当成儿子,这么一个细心体贴又长得好看的优质男人,她肯定得往上扑啊!

  唉,真是苦恼。

  朝堂上的争论很快传到了天清寺。

  太皇太后思忖片刻,沉着脸道:“此事并不简单,呈翊这是在给自己培养心腹。”

  上千名孤儿,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单凭着皇帝的庇护读了书,考上太学,甚至入朝为官。他们不会在意朝廷花费的人力财力,只会感激皇恩浩荡。

  太皇太后一脸严肃,“呈翊长大了,开始谋划前程了。”待她百年之后,高氏一族哪里还有活路?

  “不行,此事万万不能让他办成!”太皇太后当机立断,“去,通知咱们的人,让他们……”

  她压低声音,暗暗吩咐了几句。

  高嬷嬷一阵心惊,“娘娘,王妃还在寺中。”

  太皇太后白了她一眼,“在就在呗,我又不是为了要她的命。告诉他们,只放火,别伤人。”

  她的目的就是搅黄这件事,不能让六部官员顺利到达西山寺,更不能让赵轩的计划实行起来。

  在她看来,这比先帝变法还可怕。先帝变法针对的是弊政,而赵轩的屠刀对准的是高氏一族。

  不得不说,太皇太后真是想多了。

  赵轩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讨好心上人而已。

  此时,秦盈盈正在西山寺忙碌,她想给官员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虽然不主张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往下拉分不是?

  许是白天太累,傍晚时候秦盈盈突然来了月信,腹内剧痛。

  温王妃把她留了下来,并差人告诉赵轩,今晚就不回去了。

  没想到,赵轩紧接着赶了过来。

  尽管出宫的时候特意乔妆了一翻,却架不住有人日日盯着他。

  赵端得到消息,一脸激动,“看到没,老天爷都在给我机会。”

  丫鬟低声问:“郡主的意思是……”

  这个称呼无疑刺激了赵端,她眼中划过一丝狠戾,“皇祖母老了,下不去手,不如咱们给她加把柴——去,通知西山的人手,盯紧皇祖母的人,见机行事。”

  “目标是……”

  “推波助澜,不留活口。”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本文第二个转折点(也可以说是高.潮吧)就要来啦!

  稍后有三更哦,大概在21: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