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4.14(二更)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7-30 06:19      字数:4867
  在全大昭开设技校, 说起来容易, 实施起来难上加难。

  最大的难处是……缺钱。

  单单是东西二京的校舍建起来, 教职工都配齐了, 就把户部能流动的银钱掏空了。

  这下,不用大臣们反对,秦盈盈自己就泄了气。

  “好穷啊……”

  “为什么皇帝都这么穷……”

  “我是不是嫁了一个很穷很穷的男人……”

  秦盈盈在矮榻上滚来滚去, 不停地碎碎念。

  赵轩的视线从奏折上移开, 笑着看她, “不止你男人,整个大昭都是穷的。”

  前些年大昭与夏国争战不断,又有辽人屡屡犯边,耗去不少银钱。先帝登基后施行新法, 又添一笔开支。

  赵轩登基后, 国库更是进多出少,去年黄河泛滥, 今年又增开恩科, 险些把国库掏空。若不是赵轩治国有方, 又提倡节俭, 连东、西二京的校舍都建不起来。

  秦盈盈滚在榻上, 哼哼唧唧。

  赵轩看着有趣,走过去捏了捏她的脸,“好了,赚钱的事不用操心,交给你男人就好。”

  秦盈盈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你有主意啦?”

  赵轩点点头。

  既然答应了开办技校,就不只是说说而已。如今昭、夏两国正在交涉,一旦互市顺利展开,不愁没钱。

  只是这个过程会比较慢,需要左右权衡、多番交涉。

  秦盈盈皱着脸,“而且很难吧,夏国皇帝年纪不大,国内的事都是梁太后做主,梁太后和国舅梁逋向来主战,他们能同意?”

  提到梁逋,秦盈盈就犯恶心,上次他跑来大昭对秦盈盈出言不逊,赵轩射了他一箭,原以为那人不死也得半残,没想到养了大半年又活蹦乱跳了。

  赵轩道:“基本谈妥了,如今两国商贩都在往边境聚集,想要抢占先机。”

  “怪不得邢五说要去西北看铺子,想来一香楼的东家是打算去边境开分店吧!”秦盈盈一脸向往,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去看看。

  赵轩猜到她的心思,温声道:“等边境安稳了,我带你去。”

  秦盈盈笑眯眯地看着他,“这种时候我是不是应该做一个识大体的皇后,劝你要以国事为重,不能为了我去边境犯险?”

  赵轩失笑,“你想做吗?”

  秦盈盈扑哧一笑,“不想。”

  “你只要随心所欲便好。”赵轩将她的碎发拢到耳后。

  秦盈盈圈住他的脖子,撒娇,“更爱你了,怎么办?”

  赵轩笑笑,“那就给我生猴子。”这话也是从秦盈盈嘴里听来的。

  “现在就生!”秦盈盈玩笑般把他压在榻上,笑得像个小流氓。

  赵轩拢着她的后脑,一点点压下来。

  眼瞅着两双唇瓣就要贴到一起,突然进来一个小宫女。

  宫女瞧见榻上的情形,吓了一跳,手上的白瓷摆件掉到青石板上,咔嚓一声碎成两半。

  宫女吓坏了,战战兢兢跪到地上,一个劲儿求饶。

  榻上那俩人互看一眼,双双起身。

  赵轩轻咳一声,正襟危坐,摆出平日里的端肃模样。

  秦盈盈打量着小宫女,警惕地问:“你是哪个宫里的,我从前怎么没见过你?”

  正常情况下,外宫的宫人不会直接进她的屋子。

  宫女吓得不行,说话都不利索:“回、回皇后娘娘,奴婢、奴婢叫喜儿,是昨日刚从六局调到凤阁的……”

  秦盈盈想起来了,昨天听崔嬷嬷提了一句,近来宝儿为了学武,常常不在凤阁,她从六局挑了个老实勤快的,顶替宝儿的位置。

  既然是崔嬷嬷挑的人,那就没问题了。

  十三四岁的小丫头,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秦盈盈一看就心软了。

  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宝儿那丫头急吼吼地去练武,这才指派了喜儿一个人进来。

  秦盈盈亲手把人扶起来,笑眯眯道:“起来吧,咱们凤阁没那么多规矩。‘喜儿’这名字真好,听着就让人高兴。今日算是第一次见,想要什么见面礼?”

  喜儿磕了个头,道:“奴婢打碎了贵重物件,娘娘不怪罪奴婢已是大恩,奴婢不敢再要见面礼。”

  “人总比物件金贵。”秦盈盈从赵轩身上解了个坠珠的络子,递给喜儿。

  喜儿不敢收,连声谢罪。

  秦盈盈塞到她手里,“从前宝儿和小田得的就是官家的随身物,如今你在我屋里伺候,合该跟他们一样。”

  喜儿这才战战兢兢地收下,细心地收拾好地上的碎瓷片,躬身退下。

  赵轩抱着手臂,似笑非笑地看向秦盈盈,“你倒是大方。”

  秦盈盈挑眉,“又不是第一次顺你的东西,先前也没见你这么小气。”

  “我说的是络子吗?”

  秦盈盈一愣,“难不成是那个瓷盘子?”

  赵轩叹了口气,就知道这小丫头不识货。

  定瓷新出的白瓷,绘着连理枝的花样,赵轩觉得寓意好,特意叫人送来凤阁,没想到还没摆出来就让这个新来的小宫女给摔了。

  她摔的是一件瓷器吗?

  那是他的心意!

  秦盈盈丝毫不理解自家男人的九曲心肠,大大咧咧地问:“那瓷器很贵吗?瞧着你很心疼的样子。”

  “无价之宝。”赵轩没好气地说。

  秦盈盈啧啧两声:“真这么值钱就该把它卖了,摆到凤阁也是浪费。”

  赵轩被她气到了,一把将人压到榻上,咬牙道:“浪费?卖了就不浪费了?”

  “当然。”秦盈盈依旧没搞清楚状况,不怕死地说,“现在咱们不是缺钱吗,最好能卖给夏国人,或者辽人,大赚一笔……”

  说到一半,秦盈盈突然眼睛一亮,“我先前在县志里看到,那些外邦人很喜欢大昭的瓷器,尤其是高丽、九州岛这种地方,只要能把瓷器运过去,一定能卖出高价,对不对?”

  看着她不怀好意的笑,赵轩一时没反应过来,“你在打什么鬼主意?”

  “卖瓷器啊!赚大钱啊!”秦盈盈一脸兴奋,“就算互市没开,不代表不能和他们做生意,驿馆里的使臣、太学的留学生,能卖的就卖!”

  赵轩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

  大昭自开国以来,瓷器、茶叶、丝绸的出口向来卡得极严,这些物品在中原地区不算珍贵,出了国门却是千金难求。

  如果按照秦盈盈说的,私下卖,必能卖出高价。这样一来比等着开放互市来钱快,赚得也多,还不用遭受层层盘剥。

  唯有一点……

  这样做到底有失大国体面,朝臣们未必能同意。

  “不让他们知道。”秦盈盈笑嘻嘻道,“这种赚大钱的事当然得暗搓搓来。不如交给潘意和敏儿,这俩人最精了,指定吃不了亏。”

  潘意从小混迹于王孙公子之中,三教九流都认识一些,干起“走私”的买卖手到擒来。

  赵敏如今是贵女之首,私下里传个消息、漏个口风更是方便。

  秦盈盈眨巴着晶亮的眼睛,一脸期盼。

  赵轩将她拥进怀里,“你果然是上苍派下来的福星吧!”

  秦盈盈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那就请官家珍惜我吧!”

  赵轩紧了紧手臂,不仅珍惜,还要加倍爱护,让她永远天真无忧,永远笑容灿烂。

  两个人都是急性子,既然决定好了,就立即着手去做。

  第一步是挑选种类。

  大昭光是大型官窑就有五个,民窑、私坊不计其数。有的瓷窑以青瓷著称,有的盛产白瓷,还有的产黑瓷。单拿青瓷来说,又有梅子青、影白瓷等诸多分类。

  什么样的瓷器容易出口、什么的花样外邦人会喜欢,赵轩和秦盈盈都不了解。

  好在,有人了解。

  这天,大昭仪像往常一样坐在昭云阁无聊地发呆。容姑劝她出去转一转,她也没兴趣。

  临近年关,外面冷得像冰窖,除了凤阁的冰湖和小火锅,真没什么值得玩的。

  去年这个时候,她是和秦盈盈一起过的,短短几个月可以说是她来到大昭后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

  怪她自己走错了路,失去了这个好姐妹。

  正暗自叹气,小宫人突然兴冲冲地跑进来,说:“娘娘,皇后娘娘给您下帖子了,邀您去凤阁玩!”

  显然,不光是大昭仪,就连宫人们都怀念去凤阁吃吃玩玩的日子。

  容姑心存疑虑,“自帝后大婚后便一直没联系,如今她突然叫娘娘去凤阁,会不会……”

  大昭仪站起身,自顾自换了身衣裳,“就算有什么,我也得去看看。”

  秦盈盈的邀帖,她已经等了许久了。

  大昭仪出了昭云阁,一眼就看见秦盈盈正抱着小手炉,在凤阁门口跳来跳去,那灵动的眉眼,别说赵轩,就连她瞧着都忍不住心生喜爱。

  秦盈盈瞧见她,欢欢喜喜地迎上来,那笑靥如花的模样,仿佛把冬日里的阳光都装进了眼睛里。

  大昭仪不由地笑了,就像从前,两个人还没闹别扭那样开了个玩笑:“瞧你这殷勤的小样子,是不是有事求我?”

  论规矩,如今秦盈盈是皇后,大昭仪是宫妃,在秦盈盈面前大昭仪本应自称“臣妾”,她却没有。

  这样做,其实是拐着弯地向秦盈盈暗示,自己并不是赵轩的妃嫔。

  秦盈盈挺高兴,亲昵地圈住她的胳膊,“姐姐就是聪明!”

  大昭仪勾唇,“‘姐姐’都叫上了,看来不是小事。”

  “大事,国家大事!”

  “找我有用?”

  “没人比你更有用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这下,是彻底回到了从前。

  秦盈盈从赵轩的私库里翻出许多瓷器,一一摆在案上让大昭仪看。

  大昭盛产瓷器,普通瓷碗瓷碟并不贵重,殷实些的人家都用得起。

  赵轩私藏的这些皆是官窑所出的珍品,远比民间的普通器具名贵。

  有定窑的白瓷、景德镇窑的影青瓷、龙泉窑的梅子青、耀州窑的青瓷,还有磁州窑生产的白釉黑彩瓷,以及钧瓷所出的一种五彩缤纷的“窑变釉”瓷。

  大昭仪一一看过,视线在白瓷与彩瓷间流连。

  秦盈盈期待地问:“你觉得这两样好?”

  大昭仪点点头,“我曾在辽国生活数年,也去过高丽王宫,据我所知,两国宫中的瓷器以富丽多彩为主,想来为贵族所喜。不过,这个白瓷倒是特别,那边很少见。”

  秦盈盈道:“你的意思是,彩色瓷符合那边的喜好,白瓷更加猎奇?”

  大昭仪点点头,“所以,到底主攻哪样,我也说不好。”

  “为什么要做选择?当然是两个都要!”秦盈盈干脆地说。

  大昭仪一愣,不由失笑,“倒是我钻牛角尖了。”

  大昭仪又说:“我知道几个花样,在北境诸国常被作为祥瑞,若能烧在瓷器上,想必更受欢迎。”

  秦盈盈毫不客气地说:“那就劳烦姐姐画出来啦!”

  大昭仪笑笑,没有拒绝。

  秦盈盈虽然没说具体期限,大昭仪也能料到她要得急,是以一直从白天画到了晚上,过了三更都没安歇。

  昭云阁临着湖,树木又多,冬夜寒凉,不像凤阁那样烧着地龙,大昭仪画一会儿就要搓搓手。

  容姑心疼,苦口婆心地劝:“明日再画也是一样的,何苦受这罪?”

  大昭仪笑笑,温声道:“手上虽冷,我的心却是暖的。”

  这是秦盈盈交待的,她恨不得尽一万分心力。

  再者,她也希望自己能有些价值。

  这些天时常听到宫人们议论,说皇后娘娘又想出了什么主意、百姓们多么感恩戴德。大昭仪每日听着,心内难免起了波澜。

  同为女子,有这么好的榜样在身边,她哪里还有脸面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大昭仪不求名利,只希望能像秦盈盈那样做些实事。

  如今机会摆在面前,她自然会尽心去做。

  盆中的炭火快要燃尽了,容姑叹了口气,起身去拿新的。一掀帘子,便瞧见一张笑盈盈的脸。

  秦盈盈系着狐领大氅、戴着毛绒绒的兜帽,满脸笑容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两个小太监,一个抱着大肚炉子,一个端着热腾腾的火锅。

  容姑忙让开身,惊讶道:“皇后娘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奴婢失礼了,也没出去迎……”

  “是我不让他们通传的,你别怪他们。”秦盈盈笑着说。

  大昭仪迎上去,“你怎么也没睡?”

  “算账算到大半夜,饿了,想吃火锅,刚好瞧见你这里亮着灯,就过来找你了。”

  说话的工夫,宫人们便把炉子和火锅架好了,薄薄的羊肉卷涮进沸腾的高汤中,顿时把人的馋虫勾起来。

  秦盈盈拉着大昭仪坐下,两个人净了手,围着锅子吃起来。

  大昭仪吃相优雅,讲究细嚼慢咽,往往秦盈盈吃了好几口,她一口都没吃完。

  秦盈盈干脆承担起涮肉的任务,自己涮一片,就给她涮一片。两个人边吃边说着瓷器花样,胃暖和了,心也暖了。

  赵轩也没睡,此时正在勤政殿中与潘意商讨细节。

  彼此都在努力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有啦~宝宝们明天见啊!

  快完结了,大概周五吧,会把番外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