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4.15(二更)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3-07-30 06:19      字数:3816
  今年春天来得晚, 过了春节也没见冰湖开化。

  秦盈盈日日懒在暖阁里, 除了吃就是睡, 难得过了个轻松的年。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

  天气晴朗, 阳光暖暖地洒在窗棂上。

  一大早,就有喜鹊清清脆脆地叫,小宫人们在游廊上跑来跑去, 非常热闹。

  秦盈盈来了兴致, 把大昭仪、赵敏和小十一都叫过来, 一起做花灯。

  不知谁起得头,在灯上写了个字谜,引得大伙纷纷去猜。

  谜面是:可人独立桃花前。

  并不难,赵轩和大昭仪都猜出来了, 只是笑着不说。

  小十一第一个举手, “谜底是‘骑’!”

  秦盈盈一脸懊恼,为什么她没想到!

  既然是小十一猜中了, 下面的谜面就由他来写。小家伙自己不会出谜, 暗搓搓向秦盈盈求助。

  秦盈盈讪讪一笑, 她也不会。

  赵敏扑哧一笑:“原以为你无所不能, 今日总算寻到了你的短处!”

  大伙跟着一通笑。

  秦盈盈扬了扬下巴, “我就是无所不能,你们瞧好了——”

  说着就走到赵轩身边,拿手指戳了戳他:“小轩小轩,请出一个字谜。”

  这些天她和赵轩玩惯了,凤阁里整日响着她甜美的声音“小轩小轩, 请帮本宫倒杯茶”、“小轩小轩,请播放儿歌”、“小轩小轩,请关机”……

  俨然把一国之君当成了智能机器人。

  赵轩乐意纵着她。

  他笑笑,配合地说出一个谜面:“黄昏外出来求签,打一字。”

  赵敏切了一声:“有夫君了不起啊?”

  秦盈盈:“有夫君就是了不起!”

  赵敏一噎。

  潘意勾住她的肩,笑嘻嘻地哄:“别气别气,你也有。”

  赵敏白了他一眼,“那你说说,皇兄出的这个字谜怎么解?”

  其实并不难,潘意早就猜到了,只是故意逗赵敏,假装抓耳挠腮猜不出来。

  赵敏气得直揪他耳朵。

  大伙又是一阵笑。

  秦盈盈凑到赵轩跟前,小声问:“谜底是什么?”

  赵轩诧异,“真不知道?”

  秦盈盈皱脸,“好难……”

  赵轩失笑,没想到,还能有东西难到他聪慧的小皇后。

  他拉过秦盈盈的手,在她掌心写下一个字——卜。

  秦盈盈怎么都想不通,“怎么会是卜?”

  小十一举手,“我知道!黄昏谓之‘夕’,‘黄昏外出’,就是夕没了,‘外’字不就剩下‘卜’了吗?”

  赵敏敲敲潘意的脑袋,“皇兄生怕有人猜不出来,后面还特意补了个‘来抽签’,笨死了!”

  潘意只管装傻充愣——媳妇开心就好。

  轮到大昭仪出题,为了照顾秦盈盈,她特意说了个直白的:“一走鱼就咬钩,打一字。”

  秦盈盈依旧猜不出来。

  赵敏的更直白:“胡乱插一朵。”

  还是猜不出来。

  更别说赵轩出的极富诗意的“秋后梧桐半凋零”、“山寺遇诗仙”……

  最后,秦盈盈把自己好不容易扎出来的花灯都输光了。

  小十一扛着一串漂亮的花灯,十分懂事地送到秦盈盈跟前,“皇嫂别难过,十一赢的全给你。”

  秦盈盈忍不住笑,还不都是从她这里赢过去的!

  她拍拍小家伙的头,说:“十一真大方,嫂嫂请你吃元宵。”

  小家伙一脸期待,“吃元宵!”

  不过,元宵是什么?

  在大昭,只有“汤元子”的说法,类似于现代的汤圆,是用手捏出来的。

  秦盈盈做的元宵却是“滚”出来的。

  众人围在厨房里,眼睁睁看着她抱着一个竹箩,箩里铺着一层厚厚的糯米面,放着一粒粒的元宵馅。

  手臂一晃,元宵馅翻滚起来,雪白的糯米面一层层裹在馅料上,一会儿的工夫就滚成了一个个圆溜溜的大元宵。

  厨娘甚为惊奇,“还真是滚出来的!”

  秦盈盈把元宵捡到盘子里,“你们都试试,滚一滚,百病消。”

  大伙兴致勃勃地滚元宵去了,就连赵轩都被秦盈盈拉着试了试。

  只是,大伙滚出来的成品奇形怪状,根本不像秦盈盈做的那样又大又圆。

  赵轩放下竹箩,捏了捏秦盈盈的那双巧手。

  果然,还是他的小皇后最厉害。

  晚饭就是煮元宵。

  千奇百怪的元宵一下锅,有的没了皮,有的露了馅,火候稍微大些就煮成了一锅粥。

  一人盛了一碗,嘻嘻哈哈地吃完了。

  夜里,汴河两岸挂起一串串花灯,郎君娘子们纷纷穿上好看的衣裳,到街上游玩。

  秦盈盈等人也扮成百姓的模样,戴着面具,由侍卫们护送着出了宫。

  大昭仪也一起出来了。

  这还是赵轩登基后她第一次出宫,她对汴京城的记忆还停留在八岁那年第一次来到大昭,见识到热闹的汴京城,和她生活的地方就像两个世界。

  如今,看着街道两旁楼宇林立、酒旗招招,街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只觉震撼。

  十年,汴京城已然变了一番模样,比她初见时更加热闹,更加繁华。

  秦盈盈像个充满好奇心的小猫咪,瞧瞧这里,看看那里,跑来跑去,一刻都不得闲。

  赵轩生怕她被人挤着碰着,一步不离地护着。

  大昭仪特意落后了两步,不打扰他们的二人世界。

  容姑和宝儿站在一处摊位前,争辩着究竟是兔子灯更好看,还是莲花灯更好看。

  大昭仪笑笑,没理她们,不紧不慢地往前走。

  突然,有人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拖至一处暗巷。

  大昭仪正要叫喊,耳边响起一个低沉的嗓音:“别怕,是我。”

  大昭仪心头一颤,仿佛数九寒天被人兜头泼下一盆冷水,僵在原地。

  这个声音……

  和记忆中的不太一样,更低沉,也更成熟了。然而她还是第一时间认了出来。

  是他……

  “想起来了?”男人低低一笑,转到她身前,揭下她脸上的面具。

  那是一个兔女郎的面具,银色的丝绒面,刚好遮住半张脸,上面插着两个毛绒绒的兔耳朵。

  这是秦盈盈亲手做的,她说适合大昭仪,亲手给她戴上。

  此时,面具被男人拿在手里把玩着。

  那双惯于挽弓搭箭的大手捏在毛绒绒的耳朵上,动作不甚温柔。

  大昭仪的视线放在面具上,一寸都不敢往上挪。她怕看到那张脸,她怕自己忍不住。

  忍不住,杀了他。

  男人啧了一声,捏住她的下巴,“十年不见,就一点都不想我吗?”

  大昭仪被迫抬起头,死死盯着那张狷狂英武的脸,一字一句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我只想你死!”

  男人目光一闪,压下眸底的情绪。

  “我很想你。”

  “贞贞,哥哥很想你。”

  “不要那样叫我,你不配!”大昭仪被刺激到了,狠狠地推了他一把,“那个贞贞早就死了,被你亲手杀死的!”

  她毫无章法地推打着他,发泄着心中的怒火,还有积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怨气。

  男人没有还手,任她打骂。

  他的身体高大健硕,在她面前就像一座山,尽管她使出了全力,也没撼动他分毫。

  最后,还是他怕她伤到自己,将她圈到怀里,“好了,不哭了,哥哥来看你了。”

  大昭仪这才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哭了。

  “你滚!”她奋力挣扎,拒绝着这个熟悉到骨子里的怀抱,“你亡了我的国,害死了我的亲人,竟然还敢出现在我面前!”

  男人抿了抿唇,沉声道:“我说过,我也是被人算计了!我试了许多种法子,都没能让辽王改变心意,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下你。”

  “我宁可死!”大昭仪双目赤红,看着男人的目光恨之入骨。

  男人眼中划过一丝失落,很快就坚定起来,“就算你再恨我,回家再说。我已经求得了辽王的同意,只要……他便不会再为难你。”

  “那里早就不是我的家了!”大昭仪没有在意他吞下去的那半句话,一味激动地反抗着。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容姑焦急的呼喊,用的是只有他们自己人才能听懂的古老语言。

  男人眯了眯眼,把人放开。

  大昭仪重获自由,飞快地逃离他。

  容姑还在喊着,声音不大,显然是不想惊动旁人。

  大昭仪拭去泪痕,整理好衣裳,故作镇定地走出巷口,“别喊了,我在这儿。”

  容姑转身,大大地松了口气:“娘娘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吓死奴婢了……”

  “被一条疯狗绊住了。”

  “疯狗?哪里来的疯狗?”

  “回去再说。”

  “……”

  主仆二人渐渐远去,独留男人立在巷中,摇头苦笑,他的贞贞,还是这般泼辣可人。

  与此同时,侍卫走到赵轩跟前,低声禀报:“辽阳王的车驾三日前就过了山海关,他本人不在车上,咱们的人得到消息,他在一个时辰前,秘密潜入汴京城。”

  赵轩眸光一暗,沉声道:“叫人盯着,看看他有何意图。”

  “是!”

  秦盈盈挑了个多子多福的花灯,兴冲冲地拿给他看,不料对上他的冷脸,“怎么臭着脸,等急啦?”

  赵轩露出一个无奈的笑,“我敢急吗?”

  秦盈盈嘟嘴,“看吧,还是急了。”

  “不敢,也不会。”赵轩揽住自家小皇后,摆出十万分的温柔与宠溺,“还想去哪儿,我只管陪着。”

  秦盈盈哼了哼,“去吃豆腐脑吧,小田田说汴河边上有家卖豆腐脑的小店,客人可以坐在船里吃。他家老豆腐做得劲道,卤花也香得很……我要吃两碗!”

  “好,三碗也行。”

  秦盈盈终于露出一个满意的笑,招呼上众人,欢欢喜喜地往河边跑。

  大昭仪心神不定,虽强自镇定着,却没有逃过赵轩的眼。

  赵轩暗地里给侍卫使了个眼色。

  侍卫们迅速聚拢过来,将几位贵人严严实实地护住。

  秦盈盈毫无所觉,只单纯快乐地坐上小船,一边欣赏着河畔的美景,一边享用着美味的小食。

  身后,自有人保驾护航。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二更来啦!

  宝宝们明天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