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赶大集
作者:最爱嗑瓜子      更新:2023-07-30 07:17      字数:3317
  吃完早饭, 叶爸叶妈整理了几筐蔬菜水果, 准备让自家孩子带到集市卖掉。

  叶大离家的这三年,叶家的菜地规模再一次扩张;

  叶爸叶妈开的荒地, 原本是为了多种一些粮食, 最开始的时候, 外面的荒地种着:玉米,土豆,红薯, 黄豆, 各种各样能填饱肚子的粮食;

  后来家里面有了杂货铺,杂货铺里面有卖米面粮油, 美味食物,还有布料、农具, 许多有用的商品;

  当然, 杂货铺里面的货物不是无偿提供的,货架上的米面粮油也是要花钱买的。

  而且杂货铺的货币跟现实的货币不一样,从杂货铺中购买商品, 要用到金币银币铜币,这个叶家没有, 好在杂货铺不仅卖东西,它居然收辣椒,小白菜;

  勤劳的叶爸叶妈就在外面种菜,辣椒跟小白菜种了一茬又一茬,杂货铺里边的存款越来越多。

  当然, 存款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存款越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也越多。

  随着存款越多,杂货铺卖的货物价格也越来越贵;

  从一个铜币的桂花糕,几个银币的农具,到几十上百金币的药丸;

  100金一本的《基础剑法》到后来500金一本的《基础内功》,之后各种基础功法就没有低于500金的。

  经过多次验证,杂货铺的商品价格越高,品质越好,记得有一次叶爸爸劈柴的时候不小心伤到脚,叶妈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杂货铺里边买了一颗大还丹出来,给叶爸爸服用,结果第二天,叶爸爸的伤口就好的差不多了,哎呀,这药效太神了!

  从此以后,无论杂货铺里边的商品价格再高,叶妈妈本着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只要是杂货铺的商品,她通通买下来;

  这样一来,自然花钱如流水,为了跟上花钱的速度,夫妻俩勤勤恳恳的在山谷内开荒;

  当初,叶爸叶妈跟着孩子一起学了内功心法,刚开始,夫妻俩没怎么在意,也没特别关注,偶尔想起来,就练练;

  有一次,叶妈妈在玉米地拔草,时间长了只觉得腰酸腿疼胳膊抬不起来,叶妈妈想起儿子跟她说过,运转内功心法可以消除疲劳、缓解身体酸痛,然后叶妈妈就开始运转内功心法,搬运了几个周天之后,叶妈妈感觉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人也没那么疲劳了,感觉精神的很;

  晚上回家,叶妈妈把这件事情跟丈夫一说,夫妻俩又做了几次实验,他们发现这内功还是个好东西,干活的时候,不停的运转内功,这样一天下来,一点都不觉得疲惫,甚至还觉得干活越多,精神越好;

  在外面干活的时候,夫妻俩怕别人发现他们的异样,还会掩饰一下,干一会儿,就佯装累了,停下来擦汗,坐到地上休息一会儿。

  事实上他们两个人一点都不累,就跟早上刚刚起来时一样精神。

  夫妻两在外面干活需要掩饰一下,回到家里就不需要这样了。

  在家里,他们拿着农具开荒,夫妻俩一口气干上几个小时都不嫌累,叶爸叶妈都是闲不下来的性子,整天忙个不停,他们两个人的体力、力量都大有长进,以这样的状态去开荒,自然事半功倍。

  山谷平坦的地方,基本上全都被他们占了;

  一开始全都是用来种小白菜跟辣椒,种小白菜跟辣椒,当然不是为了吃,是为了换金币,小白菜跟辣椒的性价比高,小白菜生长周期短,辣椒产量大,比较容易养活,不招虫;

  叶家三个孩子去部队了,西北那地方,夏天短,冬天长;

  叶二写信回来,说想念家里的酱菜,辣椒酱;

  叶妈妈又开始种别的蔬菜,像萝卜、大白菜什么的,菜种的太多,家里六口人根本吃不完,分出一部分做菜干,再分出一部分做咸菜腌菜,还剩下好多,叶妈妈就让叶小三带到集市上去卖。

  现在,山外风声有点紧,叶妈妈听儿子说,山外面在割什么资本主义尾巴,不许庄户人家开荒种菜,就连养几只鸡,养几头猪,也管着;

  他们村这地方偏僻,到时没有人来查,也不知道能安稳多久;

  外面查得紧了,去集市上卖菜的人就变少了,可镇上的人没有耕地,一天三顿总是要吃菜的,叶小三带过去的两大筐蔬菜,要不了多久,就卖完了,这两筐蔬菜至少也能卖个两块钱;

  一个月有九个集,算下来,光卖菜,一个月就能挣20多块,挣来的钱全都让叶妈妈收了起来,叶妈妈对这些钱早有打算,家里面不缺吃穿,这笔钱她存起来,等到大娃他们娶媳妇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一想到这些,叶妈妈心里苦……

  按理说他们家孩子,不说别的,就说样貌,可是十里八村都是数得着的!

  可是偏偏六个儿子,最小的都15岁了,最大的两个,一个21岁,一个22岁,一个都没成家!

  前面三个小子,在部队一直没回来,压的后面三个弟弟,也没办法娶媳妇;

  叶妈妈在心里琢磨着,三个小子在部队待了三年;

  整整三年没回来,他们总不能在部队待一辈子不回来吧?这不可能!

  今年不回来,她觉得三个孩子明年肯定能回来;

  叶妈妈已经打听好了,大王庄的王小丫,赵家村的赵大妞,还有小王庄的王招娣,这三个小姑娘模样长的最出挑,保证大娃他们回来,一见面就会相中。

  叶妈妈也是过来人,她对年轻人的心态,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相亲的时候,小伙子,大姑娘全都是孝顺的,能干的,善良的;

  但是光有这些是不够的,别以为她不知道,家里面的几个小子心气都高着呢!

  长相一般的,叶妈妈怕孩子看不上,其实不只是孩子的心气高,叶妈妈的心气也挺高的,她本身就是一个资深看脸党,长得不漂亮的,她都不考虑,看叶妈妈挑的几个姑娘,全都是村花级别的美人;

  因为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叶妈妈也没敢找媒人上门说亲;

  现在儿媳妇人选有了,钱也攒了许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叶妈妈在家,盼着孩子回家。

  叶妈妈对自家的三个孩子非常有信心,一点都不担心,她看上人家姑娘,人家姑娘看不上他们家孩子。

  在叶妈妈的眼中,他们家孩子哪都好,人长得俊,又是高中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现在还是部队里边的解放军战士,吃穿都有国家管着,而且国家还给他们发津贴,这么好的条件,叶妈妈根本不担心,人家姑娘看不上他们家孩子。

  除了两大筐蔬菜,还有两桶鱼,以及两筐水果;

  叶小六一有空,就拉着三个哥哥跟她一起去挖树坑,四个大力士,一天能挖上几百个树坑,叶小六培育的果树苗,如今全都移栽到了山上,三年过去了,小树也长大了,很多果树,今年都挂了果子。

  家里肯定是吃不完的,叶爸叶妈就摘了两大筐,准备让孩子带到集市上去卖。

  其实水果带到集市上还挺好卖的;

  一来,水果卖的价格不高,根据种类不同,有几分一斤,有一毛一斤,最贵的两毛1斤;

  二来,卖水果的摊子,在集市上,他们可是头一份;

  因为这段时间大多数人的肚子都吃不饱,在众人眼里,能填饱肚子的粮食,可比水果重要多了,大多数农户院子,种的全都是蔬菜粮食,很少有种果树的,没有人种果树,自然也就没有水果;

  这一毛两毛钱1斤的水果,那些有固定经济收入的人家,自然舍得,花几毛钱,给大人孩子解解馋。

  两大筐的水果,足足有上百斤,全卖掉的话,能卖十多块,比卖鱼还挣得多,不过水果也就卖这一两个月,过了这个季节就没得卖了。

  叶小三负责挑两桶鱼,这鱼是早上刚从池塘里捞出来的,活蹦乱跳的,现在人吃鱼,都爱吃新鲜的,为了保持鱼的活力,特意在桶里面放了满满一下的水,挑着两桶水,走在平地上还好说,走山路的话可不好走,也就叶小三才能把这两桶鱼担出去,叶小四、叶小五没那份功力;

  叶小四力气大,挑着两大筐蔬菜;

  叶小五挑两筐水果;

  叶小六还有两件衣服没做完,今天她就不跟着哥哥一起去了。

  “三哥,你们卖完东西,顺便帮我买些纽扣回来,家里的不够用了,如果有松紧带的话,也扯一点回来。”叶小六放下手头的事情,急忙追上三哥,让他帮忙带东西。

  “知道了,纽扣跟松紧带,我都记下了,等中午收摊了,我就去供销社给你买。”

  叶小三做事总是不疾不徐,很有条理,叶小六见三哥出声应下了,也就放心了;

  事情如果交给四哥或者是五哥,这两位玩性大,叶小六要是拜托他们两人,其中一位给她带东西,说不定转过头就忘,这不是因为他们记性不好,而是因为两人忘性大,对很多事情不上心,听过就忘。

  三个男孩挑着扁担,一路上说说笑笑的,根本没想到,今天的集市,有些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