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上大学
作者:最爱嗑瓜子      更新:2023-07-30 07:17      字数:3145
  1970年6月27日, 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 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

  叶三时常去外面打听消息, 每次都会买报纸,他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 很激动,大学停考四年了, 如今终于让他看到了恢复的希望。

  大学开始恢复招生, 不过不是考试选拔,而是推荐制;

  无论是考试,还是群众推荐,叶小三不在乎, 大学复招,让他看到了希望,他等了四年,沉寂的心, 终于有了波澜;

  叶小三拿着报纸,一路奔驰,回到家,他开心的大喊“爸爸妈妈,小四,小五, 小六,你们看,我拿了什么回来?”

  叶妈妈笑眯眯地问道“这么高兴,是不是在邮局找到了大娃的信件?”

  叶小三也没跟家人卖关子,他扬了扬手中的报纸,笑呵呵的说到“不是,我在邮局找过了,没有大哥的信,我这么高兴是因为在报纸上看到了好消息。”

  “三哥,很少看到你这么高兴,到底是什么好消息,让你这么开心?”

  他们家三哥少年老成,性格内敛,很少见到情绪外露,他这副喜形于色的模样,让叶小六忍不住出声调侃,另外她对三哥口中的好消息感到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好消息,难不成是高考恢复,或是改革开放,亦或是大运动叫停?

  叶小六这话幸好没问出口,不然少不得被人调笑,想的挺美的!

  叶小三把手中的报纸递给父母,然后跟弟弟妹妹解释道“人民日报登的消息,大学将恢复招生,不过不是考试选拔,而是由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大学复审。”

  在看完这条消息之后,叶小三就开始在心里琢磨,要是考试选拔,他们兄妹全都属于成绩拔尖的那一拨,若是考试选拔,他有信心,带着三个弟弟妹妹,一块考上大学;

  至于群众推荐,只要有名额落到他们叶家村头上,叶小三就不担心,因为群众推荐的人选,有要求,必须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叶家村,除了他们四兄妹,就没什么人识字;

  第一个要求,就拦住了绝大多数人,而其他的要求,要求家庭成分好,他们家祖上八辈子贫农,他们兄妹全都是根正苗红的农家孩子,他们上面还有三个解放军哥哥,他们一家都是军属;

  只要有大学名额落到叶家村,小三就有把握拿下,可关键是,他们叶家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不知道会不会有名额,有名额的话,是一个,两个,三个,还是四个?

  这种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上的感觉,让叶小三忍不住皱眉,看来得早做打算,现在他们这里,革委会主任一手遮天,如果大学名额下来的话,十之七八会落在革委会手里;

  叶小三想了一下,革委会主任这样的人物,他现在还搭不上话,不过叶三记得有一位高中同学,进了革委会,下次进城去瞧瞧。

  叶爸叶妈看完报纸,把报纸递给孩子,叶妈妈问到“三娃,你是不是想去读大学?”

  “嗯,爸爸妈妈,我想去大学!”叶三坦坦荡荡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叶妈妈听到孩子的话,心里有些堵得慌,三娃十九岁了,19岁的年纪,在他们这个地方,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家里穷的吃不上饭,或身有残疾;

  19岁的年轻人,都已经成家,叶妈妈一心为孩子打算,她担心孩子年纪大了,娶不到媳妇,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来由的,不管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这年龄越大,越不容易说亲,在20岁之前还好,等过了20岁,这亲事就更不容易;

  人家肯定会想,你家孩子,为什么拖到这么大的年纪,不成家,是不是身体上有什么隐疾?

  他们村就有三四十岁,还没娶到媳妇的光棍,到这个年纪,半辈子都过去了,估计没什么意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打一辈子光棍;

  前车之鉴,叶妈妈自然要为自家孩子考虑,天天催着几个孩子,早点把婚事定下来,迟了的话,不但她看上的姑娘,被人家抢先一步,孩子娶不到好姑娘;

  而且几个孩子年龄渐渐变大,他家大娃22岁,小毅23岁,二娃21岁,一想到三人年纪,叶妈妈就十分焦躁,也不知三个孩子什么时候回来,再不成家,叶妈妈担忧孩子,会变成村里老光棍,那样的存在,孤苦伶仃,老无所依……

  叶妈妈愁的厉害的时候,一整夜的都睡不着,一合眼就做梦,梦到家里几个小子,满头白发的时候,孤零零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生活,身边没有人陪伴,没有伴侣,更没有儿孙绕膝,甚是凄凉,叶妈妈心里又酸又疼;

  叶妈妈从梦中惊醒之后,决定了,一定要尽早给孩子娶媳妇,绝不能让梦中的场景重现!

  然后,叶妈妈一有空就开始催婚,经过一冬天的学习之后,记忆力出众的叶爸叶妈,现在已经能独立写信了;

  叶妈妈每星期都给孩子写信,前半部分,就是问孩子在部队怎么样,缺啥东西一定要跟家里说,然后表示家里人都非常想他们,能不能跟部队商议一下,给他们放一个长假,让他们回家看看;

  后半部分,叶妈妈又开始忽悠三兄弟,吹嘘赵家村的姑娘,小王庄的姑娘,长得特别漂亮,人特别能干,要是能娶到她们,几个孩子就有福了,总之就是花式催婚;

  叶妈妈要是不写后半部分,叶大,叶二,徐毅还有可能请探亲假,回家探望父母家人,可是看了后半部分,三兄弟犹豫了;

  想来想去,他们决定还是不回去了,万一回家被绑着拜堂成亲,怎么办?

  他们觉得,以叶妈妈的性格,这种事情,完全做的出来,为了下半辈子的幸福,这探亲假还是再缓缓吧!

  三个大孩子远在部队,叶妈妈手再长,也管不着,不过家里面还剩三个孩子,叶妈妈想把三个小的婚事,先定下来,可是叶小三,叶小四,叶小五,不管怎么说就是不答应,这事气的叶妈妈脾气见涨;

  别人家的孩子,在这种事情上,全都是听爸妈的,咋到了他们家,就不成了呢?

  她真是一心为了孩子好,叶妈妈给孩子挑的对象,全都是挑那种长相漂亮,人又能干,性情又不错的姑娘,真真正正的千挑万选;

  不知道废了多大的心思,才找到条件这么好的小姑娘,结果三孩子,听都不愿意听,更不愿意见面,一个劲的拒绝,叶妈妈气的肝疼;

  也幸亏叶妈妈一直在修炼内气,身强体健,要不然,她说不定真的会被几个儿子,气出个好歹来。

  叶妈妈原本以为她的一片苦心,孩子不理解他,她心里是有些埋怨孩子的,可是今天,叶妈妈仔细打量三娃,他家孩子从小吃的好,又修炼武术,几个孩子的个头,早就超过他们夫妻二人了;

  叶妈妈的身高在一米六八,叶爸爸身高一米七八,现在三个小子的身高,比他们爸爸还高一截,孩子都长大了,就连最小的小六,个子都快要赶上她了;

  听到三娃坚定不移的表示,他想读大学,叶妈妈心里有些失落,一直以来她从未问过孩子,他们心里的想法,他们有什么打算;

  只催着他们早点成家,她是不是做错了?

  这一刻叶妈妈开始反思自己,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也许她认为好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三娃不想成家,也不打算跟哥哥一样去部队,他想去读大学,小四,小五,小六呢,他们想要什么?

  叶妈妈对叶小三说“三娃,你想去读大学的话,爸妈帮不了你,只能靠你自己,不过你既然要去读大学,相亲的事就算了,也不知道,你读大学,要读多久,可不能耽误了人家姑娘。”

  叶妈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甭提多难受了,这孩子万一真的去读大学,读个三五年,那等大学毕业,得多大年纪?她真的害怕自己有一天梦想成真,她孩子白发苍苍的时候,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

  叶小三听了非常惊喜,他连忙谢到“谢谢妈妈,现在我真的没心情相亲,也不想耽误别人。”

  叶小三原本以为大学复招,很快就会有下文,他做了许多准备,如果他们这有了上大学的名额,用什么办法弄到手里,他甚至做好了打算,如果只有一个,或者只有两个名额,那就先让弟弟妹妹去,他再等等。

  没想到他这一等就是两年,1972年春,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经验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