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15      字数:7388
  考试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填空题和问答题, 内容都是四书五经里的, 这对贾琏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毕竟他早就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了。

  考卷最后一道题不出意外是诗词题, 题目非常简单:梅兰竹菊从古至今都有“四君子”的美称,请以这个为主题写四首诗词歌赋。

  贾琏立马在脑海里搜索有关梅兰竹菊的诗词, 忽然眼前出现一片阴暗, 抬眸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四十来岁的清秀的中年男人站在他面前, 这个男人穿着官服,应该是主持这场县试的县官吧。

  男人站在贾琏的号房前,见他面前的考卷基本上都写满了, 就剩下最后一道诗词题还没有写,应该正在思索。

  关于贾琏的传闻,男人早就听说了,贾琏写的两首蝶恋花,他非常喜欢。前段时间关于贾琏从云游道士那里买两首词的传言, 他也听闻了, 但是心里却不大相信。

  他知道贾琏参加县试, 对他很是好奇,所以不免对他有些关注。一开始他没有急着过来看贾琏,忍了半天才走到贾琏的面前。

  贾琏见县官站在他前面不走, 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难道县官是在监视他,怕他抄袭?毕竟关于他从云游道士那里买两首词的事情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县官知道他也很正常,对他有所戒备和警惕也很正常。

  不受县官的影响,贾琏继续在脑海里搜索诗词。

  县官见贾琏看到他没有任何紧张和不安地反应,心里有些惊讶和意外。接着见贾琏无视他的存在,蹙眉思索作诗,心里忍不住赞赏贾琏的淡定从容。

  他之前在别的考生面前稍微停留下,那些学子都是紧张到不知所措。这个贾琏今年才十一岁,看到他却表现的如此镇定,真是让人吃惊。

  不说别的,就是这份淡定从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县官对贾琏的诗词很感兴趣,但是也知道在他面前停留的太长不好,就离开了。

  贾琏正在脑子里搜索诗词,没有注意到县官离开了。

  很快找到一首有关梅花的诗:《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兰花》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写完这四首诗,贾琏长长地吁了口气,系统里提供的诗词太多了,看得他眼花缭乱。他这个大文盲也不知道哪首好,就选了朗朗上口又好懂的这四首诗。

  贾琏写完才发现县官站在他的面前,吓了他一跳,难道他一直站在他面前没走,不会吧?

  之前,县官不好在贾琏面前逗留太长时间就离开了,继续巡视。

  巡视了一会,县官就忍不住又走到贾琏的面前,他想第一时间看到贾琏写的诗词。

  县官再次来到贾琏面前,贾琏刚刚写好第二首《兰花》。他读完贾琏写好的两首诗,一双眼顿时变得晶亮,看着贾琏的眼神充满赞赏。

  当他把《竹石》和《秋菊》看完,县官的一张脸涨得通红,一双眼瞪得溜圆,嘴巴张得很大,一副惊呆地模样,半天没有反应。

  贾琏见县官眼冒绿光地看着他,看得他心里发毛,这县官怎么一副小狗见到骨头的表情?

  县官怔愣了半响才回过神来,然后朝贾琏温和地笑了笑,背着手慢悠悠地离开了。

  贾琏看着县官离开的背影,表情非常困惑,这县官怎么回事,刚刚他走的时候好像心情很好的样子?

  县官一边巡视,一边在心里细细品位贾琏写的四首诗。

  这个叫贾琏的孩子真不简单,四首诗把梅兰竹菊的君子风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这孩子不仅有才华,而且也有君子的风骨。如果没有君子的品性,是写不出这四首诗来的。

  那个关于贾琏从云游道士那里买来的两首词的传言,真是太可笑了。这孩子才华横溢,还需要从云游道士手里买词么。那些相信谣言的人,更是愚蠢至极。

  县官第一个也是第一时间看到贾琏写的四首诗,心里非常得意,还有一种比别人更早看到的优越感。

  贾琏不知道县官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他写完考卷后,从头到尾仔细地检查了好几遍,反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安下心来。

  他闲着没事,就偷偷观看其他人。他对面的人应该是个富家子弟,衣着打扮非常贵气,长得圆润润的,胖胖地有些可爱,不过他抓头挠腮急的满脸通红的样子,让他看起来像个猴子。

  斜对面的人应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身粗布麻衣,衣服虽然很干净,但是看起来很旧。像是注意到贾琏的打量视线,斜对面的人抬眸看向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撞,贾琏也没有被抓到偷看的尴尬,目光坦荡地迎着斜对面人的探究视线。

  斜对面的人见贾琏盯着他看的目光清澈,没有一丝不屑和鄙视,也没有好奇,心里不禁感到纳闷儿,似乎不明白贾琏为什么盯着他看。

  深深地看了眼贾琏,斜对面的人收回目光,继续做自己的考卷。

  贾琏又盯着斜对面的人看了一会,才收回目光。其实,刚进考场的时候,他就注意到斜对面的人,并不是因为斜对面的人长得好看。

  斜对面的人长得很普通,皮肤黝黑,个子不高又清瘦,丢在人群中找不到的那种。为什么他会注意到他?一开始是因为他的背影,挺得笔直,就像一棵竹子一样。其次,是他的眼神,波澜不惊却又充满锐利,就像……对,野兽的眼神。

  斜对面的人看起来比他大不了多少,应该十三四岁吧,怎么会有野兽般地眼神?

  贾琏对斜对面的人有些好奇,所以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换做是其他人被贾琏盯着看了半响,一定会很不高兴,然后恶狠狠地瞪回去。可是,斜对面的人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了贾琏几眼,然后若无其事地收回目光。

  看了一会四周,贾琏就收回目光,装作检查考卷的样子,等待考试结束收卷。

  因为三天都要呆在号房里,哪里也不能去,就算提前交卷,也只能窝在号房里。

  中午,考试结束,衙役把考卷收了上去。安静的考场,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很多人都探出身子,问附近认识的人考的怎么样。虽然考试结束了,但是考生们不能出自己的号房。

  贾琏听到其他人对答案,不由地想到前世,考完试大家都围在一起对答案。看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所有考生的心情都一样。

  肚子有些饿了,贾琏从包裹中拿出几块糕点和一些肉干。一想到三天就像坐牢一样被关在这个小房子里,他就有些郁闷。

  好在糕点和肉干的味道还不错,贾琏正吃得津津有味,一股恶臭味从远处传来,顿时让他失去了胃口。

  卧槽,哪个混蛋在公共场合拉屎。

  好在现在不是夏天,不然考场会有各种让人发疯崩溃的气味。

  贾琏被恶心到了,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拿出巾帕堵住两个鼻孔,躺在铺在地上的床铺上,准备睡一会午睡。

  下午的考试,要在未时开始,离未时还有一个多时辰,赶快睡一会,下午才有精神考试。

  很久,贾琏就听不到任何声音,陷入沉睡。

  在考试前,贾琏准时醒了过来,用冷水洗了个脸,冰冷刺骨的冷水泼在脸上,顿时让他的大脑变得非常清醒。

  未时,下午考试准时开始。

  下午考的是墨义,就是考四书五经里的一些句子或者一段话的含义,对贾琏来说依旧很简单。

  下午考试的时候,贾琏发现县官时不时地走到他的面前,然后在他面前待两三分钟再离开。他觉得县官因为传言的事情怕他作弊,所以才经常来他面前转悠。

  酉时,考试结束。过一会儿,衙役们会给考生们发一些热水,方便他们喝热水,和洗漱。

  贾琏本来以为没有热水,没想到会发热水,心里有些小激动,毕竟现在还是很冷,一整天吃的冷冰冰的干粮,再不喝点热水,肠胃会很不舒服。

  喝了些热水,贾琏就把剩下的热水全部拿来泡脚。虽然他全身穿的暖和,但是也架不住现在天冷,一整天手脚冰凉。

  泡完热水脚,贾琏觉得全身暖洋洋的,坐在床铺上看了会书就睡了。

  第二天,考试的内容的范围变大,难度也加深了不少,不过对贾琏来说,仍旧很简单。

  第三天,考的是经义。经义就是以四书五经的某句话为题,考生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于现代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

  李道清曾经对贾琏说过,考经义的时候,最好引经据典,文采华丽,这样会加分很多。

  引经据典,贾琏还能做到,但是文笔华丽,他做不到。

  他的文笔比较朴实简练,因为这点李道清还头疼了很长一段时间,让他以后多读一些文采华丽的文章,提高他的文笔。

  贾琏觉得没必要,文笔朴实干练就行了,写那么多华丽辞藻有什么用。

  县试考的经义不难,贾琏能轻松应付。

  酉时,考试结束,三天的县试终于结束了。

  当县官宣布考结束,大家可以回家了,所有人都发出兴奋地尖叫声,有的人甚至夸张地哭了出来。

  三天犹如牢狱的生活,让人痛苦不堪。听说可以回家了,大家就像囚犯被放出来,重获自由一样激动。

  贾琏不像其他人那么激动,重重地呼出几口气,像是把这三天关在号房里的憋屈和郁闷全部吐出来。

  收拾好东西,贾琏迫不及待地想离开,想立马回到家好好地洗个澡,从头上下地仔细洗几遍,把身上的臭味洗掉。

  “喂。”

  贾琏刚准备离开的时候,被斜对面的人叫了一声。

  “你叫我?”

  斜对面的人微微点头:“你叫什么?”

  贾琏没想到斜对面的人会主动找他,眼里闪过一抹惊讶:“我叫贾琏,你叫什么?”

  “我叫连根生。”

  连根生?

  这个名字挺有趣的,还很有意义。

  他的父母真会取名字。

  “考试的时候,你为什么看我?”别看当时连根生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其实他心里很是在意,他不明白贾琏为什么盯着他看?还有些好奇,自己哪里吸引了这位贵公子的注意。

  贾琏被问得一怔,他没想到连根生会问得这么直接。

  “没什么,只是觉得你的眼神很漂亮。”

  这个回答让连根生不由地怔愣住了,惊愕地望着贾琏,他的眼神很漂亮?

  贾琏走到连根生面前,习惯性地伸出右手:“连根生,很高兴认识你。”

  连根生回过神来,见贾琏朝他伸出右手,一脸茫然,不明白他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见连根生迟迟不和他握手,贾琏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太现代话了,尴尬地收回手,摸摸鼻子干笑道:“很高兴认识你。”

  “你……”连根生被贾琏的这句话惊到了,贾琏一看就是贵公子,怎么可能会对他一个贫民说这样的话。

  贾琏看出连根生的想法,笑着说:“你应该说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连根生呆呆地重复道:“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贾琏被连根生呆愣地模样逗笑了,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希望下次能再见到你。”他快要被自己身上的臭味熏死了,也快要痒死了。

  “恩。”

  贾琏朝连根生摆摆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跑了出去。

  刚出院子,就看到贾赦等在门口,贾琏微微愣了下,随即一股暖流从心房,渗入四肢百骸,温暖了他被冻僵的身体。

  眼眶有些热,鼻头有些酸,贾琏怕自己会哭了出来,仰了仰头把眼里给逼了回去。

  贾赦看到儿子出来,脸上立马露出一个灿烂地笑容,然后把儿子抱在怀里。

  突然被抱住,让贾琏直接怔住了,身体不由地僵住。

  贾赦抱了一会就松开了贾琏,然后一双眼像扫描仪一样把贾琏从头上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

  “瘦了。”

  这句瘦了,让贾琏好不容易把逼回去的眼泪又弄了回来,湿了眼眶:“我怎么没发现?”

  “走,回家,给你准备了一桌好吃的。”贾赦一想到儿子三天像坐牢一样,吃着冰冷的干粮,喝着冷水,就觉得可怜。换做是他,他是忍受不了的。

  “吃了三天的糕点和肉干,我嘴巴都淡出鸟来了。”听到有好吃的,贾琏一双眼直冒精光,馋的口水直流。

  贾赦被儿子一副馋鬼的模样逗乐了:“那就赶快回去。”

  “吃饭前,我要先洗个澡,我觉得身上长虱子了。”三天吃喝拉撒在一个房间,整个考场弥漫着尿骚味和屎臭味。

  “这么惨?”

  贾琏和贾赦上了马车,把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贾赦。

  贾赦听完一脸嫌弃:“回去你好好洗几遍。”幸好他年轻的时候聪明,没有去考功名,不然他可受不了这个罪。

  回到家,贾琏就直奔自己的屋子,让赵嬷嬷他们赶快烧水,他要洗澡,没想到赵嬷嬷早就为他准备好热水。

  贾琏整整洗了三遍,甚至洗的时候撒了花瓣,直到把自己洗的香喷喷的,他才满意。不是他娘娘腔地喜欢洗花瓣澡,而是他嫌自己身上太臭了。古代又没有香肥皂和沐浴乳,只能用花瓣制造香味。

  洗完澡,贾琏就去贾赦的屋子里吃饭。

  贾赦直到贾琏喜欢吃天下第二酒楼的烤鸭,今天特意派人去买了两只。

  贾琏又饿又馋,低着头猛吃。

  邢夫人见贾琏一副饿死鬼地模样,惊得目瞪口呆,随即想到他这三天吃的都是冷冰冰的干粮,顿时充满同情和心疼,不停地给他夹菜。

  “琏哥儿,你慢点吃,不要噎着了。”

  贾琏就像是从难民营里发出来一样,拼命地往嘴巴里塞肉。三天没有吃到热乎乎的饭菜,现在吃到了,他幸福地都快要哭出来了。

  贾赦和邢夫人被贾琏的好食欲影响到了,两人都多吃了一碗饭。

  一桌的大鱼大肉,基本上全都进了贾琏的肚子。

  等贾琏吃到再也撑不下去,他才停了下来,砸砸嘴一副意犹未尽地表情。

  邢夫人见一桌的饭菜基本上都被吃完了,惊得膛目结舌,琏哥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吃呢?

  贾琏靠在椅子上,摸着吃的圆滚滚地肚子,瞬间觉得人生圆满了。

  “谁让你想不开去考什么功名?”贾赦觉得贾琏以后要继承他的爵位,完全没必要折磨自己去考什么科举。

  贾琏一脸满足:“感觉好久没有吃得这么爽了。”

  “你考的怎么样?”之前没有机会问贾琏这个问题,现在吃完饭,有了机会,贾赦就立刻问了出来。

  “考的还不错。”这次县试考的东西都是他熟记的内容,贾琏很有信心,觉得自己应该能考中案首。

  “真不错还是假不错?”

  贾琏听了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当然是真不错,通过县试绝对没问题。”

  听到贾琏说的这么笃定,贾赦和邢夫人都非常高兴。

  “好好好!”虽然贾赦不赞成考科举,但是贾琏要是考过县试,他心里还是会很开心的。

  “我们家琏哥儿就是聪明。”邢夫人是真心感到高兴,毕竟她的一生都指望贾琏,贾琏要是有出息,她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过。

  “暂时不要宣扬,等成绩公布了再说。”贾琏真怕贾赦忍不住就去到处炫耀。

  贾赦瞪了一眼贾琏:“老子当然要知道等成绩公布再说。”成绩还没有出来,他再炫耀,也没有人相信他的话,甚至还会被嘲笑。

  “我就怕你老人家一高兴就四处说。”

  贾赦板着脸,冷哼道:“你说考得好又不算,我有什么好高兴的。”

  吃饱饭,贾琏就觉得有些困了,没有形象地伸了个懒腰:“爹,母亲,我先回房睡觉,有什么事情明天下午再说。”

  “琏哥儿这三天没有睡好吧,赶快回去睡。”

  贾琏回到自己的屋子,见赵嬷嬷和兴儿他们眼巴巴地望着他,就知道他们想问什么,不过他现在没有心情跟他们说考试的事情。

  “我困了,有什么事情明天下午再说。”

  赵嬷嬷他们闻言,连忙让贾琏赶快去休息。

  贾琏躺在柔软的床上,用脸蹭了蹭枕头,闭上眼立马就睡着了。

  贾母和王夫人他们听说贾琏考完县试回来了,都等着看笑话。

  贾琏这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又去了贾赦的屋子吃了一顿丰盛无比的饭。

  按理说,贾琏考完县试,要回来给贾母请安,但是贾母之前说不想看到他,不让他去请安,他当然不会傻傻地跑去请安。再说,他对那个老太太没有半点好感,不去请安正合他意。

  吃完午饭,贾琏就去李道清家了,这三四天李道清心急如焚。

  见贾琏来了,李道清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考的怎么样,题目都做完了吗?”

  “先生放心,题目都是我熟记的内容,我都做完了。”

  李道清闻言,心里放心了很多,又问贾琏有哪些题目。

  贾琏记忆力好,考题一大半都记住了,一一告诉了李道清,包括他如何作答的。

  李道清听完后分析道:“这次县试和往年一样很简单,并不难。”

  贾琏赞同地点了下头:“是不难。”

  “诗词考的是什么,你作了什么诗词?”自家学生能不能考中案首,就要看他的诗词写的好不好呢。

  “诗词考的是梅兰竹菊,要做四首诗词。”贾琏把自己写的四首诗词背给李道清。

  李道清听完,一颗心彻底地放心了:“你这四首诗写的非常好,把梅兰竹菊的君子之风都表达了出来。你这次考中案首的可能性很大。”

  “学生也这么觉得。”他要是考不中案首就要被系统抹杀,他不想年纪轻轻就挂掉,所以一定要考中案首。

  李道清又问贾琏考试期间有没有发生异样的事情,贾琏就把县官经常站在他面前的事情告诉他。

  “我倒觉得县官是想看你做的诗词,而不是怕你作弊。”

  贾琏不太相信:“是么?”

  “我认识这次主持县试的县官,是个喜好诗词歌赋的人。他关注你是因为你写了两首蝶恋花,好奇你在县试上能写出什么样的诗词来,而不是怕你作弊。”先帝在位的时候,县试曾发生过很大的舞弊案,气的先帝大怒,杀了不少人,整改了县试,让县试变得更加严格,一旦发现有人作弊,不止考生自己要受到惩罚,就连县官、衙役、士兵、还有其他几个负责县试的人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先帝这一连坐的惩罚,让所有的科举考试都变得清明,没人敢作弊,也没人敢包庇作弊。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毕竟他能不能考中案首主要看县官。

  师徒两一下午都在讨论县试的事情,也没有上课。

  县试的成绩要在五天后公布,这五天对参加县试的考生来说度日如年。

  终于,等到成绩公布的那天。

  一大早,王夫人他们就起来了,等着看贾琏的笑话。

  “太太,不好了,琏少爷考中案首。”周瑞家的收到消息后,立马跑过来告诉王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

  《白梅》是王冕写的,《兰花》是明朝诗人孙克弘写的。《竹石》就是大名鼎鼎的画家郑板桥写的,《秋菊》这首诗找了半天,找到了陈毅写的,对,就是大元帅陈毅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