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15      字数:7404
  什么叫老奸巨猾, 贾琏算是在贾母身上见识到了。果然, 姜还是老的辣。

  因为贾母搞这么一出寻死的闹剧, 贾赦父子俩哪还能揪着这件事情不放。贾政夫妻俩本来就心虚, 现在就顺着贾母这么一闹,也就偃旗息鼓了。

  虽然大房和二房不闹了, 但是贾珠的名声还是毁了, 如果再不挽回拯救, 就彻底完了。

  贾母安排人去外面散布阴谋论的消息, 说有人嫉妒贾琏的才华,就先故意散布从云游道士那里买两首词的谣言,没想到贾琏考中了案首, 之前的谣言不攻自破,随即他们又散布贾珠嫉妒贾琏的谣言,挑拨贾珠和贾琏之间的关系,这些人用心险恶,想一举两得毁了贾珠和贾琏两兄弟。

  这一消息立马传遍整个京城, 大部分人还是信服这个传言, 毕竟贾琏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华, 怎么可能不招人嫉妒。

  京城的舆论风向瞬间改变了,变成同情贾珠和贾琏两兄弟了。至于贾珠和青山书院的学生一起讨伐堂弟贾琏买词,那是他听信了谣言, 不怪他。他的名声勉强是捡回来了。

  贾珠放假回来的时候,特意去向贾琏道歉,为之前听信买词的谣言赔礼, 姿态放得很低,态度也非常真诚。

  贾琏心里倒有点佩服贾珠的脸皮了,简直不要脸到了极点。明明从云游道士那里买词的谣言是他们一家人散布的,居然好意思说自己听信谣言,误以为他真是从道士那里买词。

  呵呵呵,眼神愧疚、神色羞愧、态度真诚,贾珠的演技跟老太太有的一拼,放在现代去演戏,妥妥地影帝啊,秒杀一片小鲜肉。

  人家把姿态放的这么低,就差给他跪下来了,他不想原谅都不行。

  “大哥,这都是别人的奸计,故意挑拨我们兄弟之情,我没有放在心上。”不就是演戏么,他也会。

  贾珠听到贾琏这么说,神色更加愧疚了,一双眼微微泛红:“琏弟,我……”

  “大哥,我们是一家人,应该彼此信任,希望你们下次不要轻易相信谣言,中别人的诡计。”贾琏这句话说给贾珠听的,也是说给贾母他们听的。

  “大哥惭愧。”

  贾母非常赞同地点了下头,说:“琏哥儿说得对,我们是一家人,要彼此信任,不要随意相信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贾琏听了贾母这话,在心里冷笑两声,呵呵,这话她说也不脸红。

  王夫人顺着贾母的话,说:“母亲说的是。”

  “这次的事情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以后不要再犯了。”贾母重重地叹了叹气,“唉,散布谣言的人实在是太歹毒了,要毁了我们荣国府啊。”

  “幸好祖母及时发现。”贾珠拍了个马屁。

  “以后啊,你们兄弟两个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那些人就害不了你们。”

  “祖母说的是。”贾珠和贾琏一副受教地样子。

  谣言一事就这么揭过了,没有人在提这件事情,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从这以后,荣国府的大房和二房一片和谐,整个府里的气氛非常安宁。

  “少爷,老太太刚刚让人送来不少绸缎,说天气暖和了,给你做几件新衣服。”

  贾琏接过丰儿端过来的茶,这茶是六安瓜片,是贾母特意让人送过来给他的。从那天后,贾母好像变了一个似得,对他这个孙子非常关心,经常派人来给他东西,吃的、喝的、穿的、玩的。每天早上去给她请安,对他亲亲抱抱、嘘寒问暖,很是关怀,弄得他接受不了。这偏心眼的老太太忽然转性,是什么意思?补偿他?

  “那就做吧。”老太太送来的东西,不要白不要。

  “少爷,老太太这段时间对你很是关心。”赵嬷嬷觉得谣言那件事情,老太太明显偏心二房,让他们大房不要再计较,这让她心里很是替少爷不平。但是,最近这段时间老太太对少爷各种关心,这让她心里稍微好受了点。

  “关心?”贾琏微微挑起眉头,眼里闪过一抹嘲讽。

  丰儿说道:“我觉得老太太是在补偿少爷,不像是真正的关心少爷。”

  就连单纯地丰儿都能看出来,在荣国府伺候十几年的赵嬷嬷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轻轻地叹了口气:“唉……补偿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贾琏到希望贾母像一样对他不搭理,他乐得自在。像现在这样天天对他“关怀备至”,他真的不习惯,也接受不了。

  “过段时间,她应该就会消停了。”

  “希望二太太他们不要再搞出什么事情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次的事情,他吃了大亏,还不能算账。他只能先记下,有机会再讨回来。如果二婶他们再搞什么阴谋诡计,刚好给他机会算账。

  赵嬷嬷他们伺候贾琏梳洗好,就退了出去。

  贾琏躺在床上,在脑海里翻看《红楼梦》。这段时间,他天天晚上临睡前看红楼,差不多看完了。

  看了《红楼梦》,贾琏唏嘘不已,对文里的金陵十二衩非常同情怜悯,对贾宝玉鄙视不已。

  身为一个男人整体混在胭脂水粉里,祸害小姑娘。小姑娘因为他遭罪,他只眼睁睁地看着,什么都不做。

  和贾宝玉相比,贾珠还算不错,最起码贾珠知道上进,不整天吃小姑娘的胭脂。

  他见识到贾母宠爱贾珠,但是比起原著里的贾宝玉,算不上什么。

  等贾宝玉出世了,以后离他远一点。

  红楼原著里的贾琏,让他非常无语。好色,连奴才的老婆都勾搭,真是没品啊。没有什么本事,不过人倒不坏,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原著里的贾琏娶了王夫人的侄女王熙凤做老婆,这个王熙凤心机太重,又谋财害命,他还是离她远一点,绝对不能娶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不然以后没有安生的日子。

  看了《红楼梦》,贾琏离开贾家的决心更加坚定,不管用什么手段,他必须和贾家断绝一切关系。

  ~~~~~

  县试过后,贾琏的生活又恢复原样,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荣国府——贾府义学——李道清家。

  李道清原本以为自家学生考中县试的案首,一时半会沉不下心来读书学习,但是没想到贾琏比以前更加认真努力,这让他很是诧异和欣慰。

  “先生,我想学丹青。”系统让他五年内成为大画家,时间不多,他得赶紧学。

  李道清听到这话,微微愣了下,随即好奇地问道:“你怎么突然想学丹青?”

  “我想有一技之长。您看有的人擅长音律,有的人擅长书法,有的人棋艺高超,而我什么都不会。”贾琏皱着小脸,可怜兮兮地说,“别人都有一技之长,而我没有,所以我想学丹青。”

  李道清捋了捋胡子,觉得自家学生的这番考虑很对,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有能拿的出手的一技之长,不过自家学生居然想学丹青,这让他有些意外。

  “我以为你会跟着我好好练习书法,没想到你想学丹青。”

  贾琏以为李道清不高兴他不跟他好好学书法,急忙说道:“先生,我还是会跟您好好学书法,但是我也想学丹青。”

  “我不是怪你不跟我好好学书法。”李道清温声地说道,“你要是学丹青,我教不了你。”他不擅长丹青。

  “先生,您可有认识的人擅长丹青的?”

  “有,我有一好友在丹青这块有些名气。我明天去找他,跟他说说看,看他愿不愿收你为徒。”他那个朋友脾气有些古怪,不一定能收贾琏为徒。

  贾琏站起身,朝李道清行了个礼:“麻烦先生了。”

  “举手之劳,你无须这么客气。”自家学生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礼太多了。“再过一个多月,府试就要开始了。这段时间,你不能有一丝松懈。”自家学生考过县试,他不怎么意外,考中案首,倒是让他意外。不过这次考中案首,应该是运气占了一半。府试能不能考中案首,就很难说了。

  “先生,我明白。”说实话,他对接下来的府试并没有什么信心,毕竟府试要比县试难,他能考中县试的案首,但是不一定能考中府试的案首。

  李道清见自家学生苦着脸,以为他担心府试考不过,安慰道:“虽然府试比县试难,但是也不会太难。以你的成绩考过府试,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你要是想考中案首,那就不容易了。”

  贾琏听到这话,只能在心里苦笑,系统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考中府试的案首,没考中案首又是死路一条。

  “先生,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水平考中府试的案首会很难,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

  李道清被自家学生的话吓到了,一脸惊愕:“你还想考中府试的案首?”真不知道说他不自量力,还是该说他野心勃勃,居然还想考中案首。

  贾琏点点头,眼巴巴地看着李道清。

  见自家学生是真的想考中府试的案首,李道清无奈地扶额:“你知道以你现在的根基,能考过府试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府试的案首,你还是不要想了。”

  贾琏被李道清的话打击到了,但是他必须考中府试的案首:“先生,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行。”

  李道清:“……”他这个学生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

  “先生,您不是跟我说目标要放远一点么,我这次的目标就是府试的案首。“

  李道清颇为无奈地说:“我是让你把目标放远一点,但是你也要量力而行。”

  贾琏一脸坚定地说:“先生,不管怎么样,我都想试一试。”考不中府试的案首,他就没命了。

  见自家学生坚持,李道清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勉励他:“既然这样,这个一个多月的时间,你就再努力点。”

  “先生放心,为了能考中府试的案首,我会拼命读书学习的。”大不了发挥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拼命读书。

  李道清见自家学生斗志满满,也不好再说什么打击他的话。既然学生想考中案首,那他这个先生就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

  又上了一会课,贾琏才离开。回到家,把今天所学的内容温习巩固一遍后,他就继续在脑海里看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前几天,他把《红楼梦》看完了,对自己所处在的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原著的剧情还没有开始,他暂时不用担心。

  第二天,李道清就去拜访他的好友,跟好友提前贾琏想学丹青一事。当然,在好友面前,李道清帮自家学生说了一堆好话。

  李道清的好友决定先见一见贾琏,到时候再决定要不要收他为徒。

  选了个好日子,李道清带着贾琏去拜访他的好友。

  李道清的好友叫魏甲申,和李道清是同一届考生,年轻的时候是一名进士,做了几年的官,觉得官场太黑暗,各种勾心斗角,他腻了,就辞官回家,天天在家作画。他画的人物细腻传神,很受欢迎,渐渐地变得有名了,但是和那些大师相比,他还是差很多。

  他这几年钻研画技,希望自己能再进一步,成为画作大师,但是没有任何效果,离大师始终差一步之遥。

  他不想收徒,但是不好直接拒绝李道清,所以才让李道清带贾琏来给他看看,他会考察贾琏一番,然后再不满意地拒绝,这样李道清就不会说什么。

  贾琏跟着李道清来到魏甲申家,带了些时令水果,并没有带什么贵重的东西来拜见,毕竟还没有收他为徒。

  魏甲申对贾琏的第一印象很好,这孩子长得真是俊俏,五官精致,唇红齿白,就跟画里地仙童一样。

  没跟贾琏说什么废话,直接叫他画一幅画,画什么都行。

  贾琏不会画水墨画,就只好拿出他前段时间叫人做好的炭笔,当场画了幅苹果的素描。

  魏甲申看到贾琏拿着黑不溜秋的东西,他还在好奇是什么,当他看到贾琏用这个黑不溜秋的东西在纸上渐渐画出苹果,一双小眼睛突然瞪着比铜铃还打,一张嘴巴张得很大,一副目瞪口呆地表情。

  李道清也被自家学生怪异的画法惊到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拿着黑不溜秋的东西画画,而且画的十分相像,就跟真的一样。

  很快,贾琏画好:“请先生过目。”

  魏甲申接过贾琏递过来的话,神色惊讶地问他:“你学过西洋画?”

  贾琏没想到魏甲申知道西洋画,表情有些错愕:“是的,曾经因为好玩,就跟一个西洋人学了点画。”他不会画水墨画,只会点素描,刚刚在想,要找什么借口来解释他这个画法,没想到魏先生居然知道西洋画。

  “西洋画?”李道清一脸疑惑。

  魏甲申看了看贾琏画的画,捋了捋胡子说:“前两年,我去江南的时候,曾经在苏州的街头上,看到一个西洋人在作画,就是贾公子这种画法。我当时觉得很惊奇,就问了那个西洋人这是什么画法,那个洋人说这是他们那里的画法。”他当年就觉得这个画法新奇,虽然比不上他们的画法,画出的东西太过死板和生硬,但是画出来的效果却十分真实。

  李道清听完好友的解释,恍然地点了点头,然后惊讶地望着自家学生:“没想到你小子还会画西洋画啊。”

  贾琏咧嘴傻笑:“巧合,我前两年碰到一个洋人,见他作画的方法很是奇怪,但是画出来的东西却很真实,就觉得很好玩,然后拿东西跟他交换,让他教我画这种奇怪的画。”既然魏先生知道西洋画,那就不用他编造一个说法来解释素描了。

  “这种西洋人的画法上不了台面。”魏甲申很是瞧不上素描,不过不否认这种画法很真实,“洋人的东西稀奇古怪的很,你以后不要画这种画。”

  听到魏甲申这么说,贾琏不好反驳什么,只能干笑:“先生说的是。”

  “你为什么要学画?”魏甲申突然问道。

  贾琏被忽然这么说,先是微微愣了下,随即诚实地回答道:“我想有一技之长,在琴棋书画中,我对画画比较感兴趣。”

  魏甲申听到这个回答,微微皱起眉头,神色似乎有些不满意:“只是想有一技之长?”

  李道清知道好友的脾性,听到自家学生的回答,他就暗叫一声糟了,好友最见不得别人拿画画来谋取什么。

  贾琏点点头:“是的,不过学生平时佩服那些会画画的人,能把自己所见的东西,在纸上栩栩如生地画出来。”

  这句话让魏甲申的脸色稍微好看了点:“不是为了名?”很多学画就是为了出名。

  贾琏轻轻摇了下头:“学生并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其实学画画,首先的动机是因为喜欢,最后的目标是为了出名。学画画的,有哪个不想成为大画家,名扬一世。

  魏甲申对贾琏这个回答不怎么满意,继续追问道:“如果你有那个本事呢?”

  “如果有那个本事,当然想出名,成为名扬天下的大画家。”贾琏心想,如果魏先生告诉他,学画是为了什么艺术,而不是为了扬名,那这个师不拜也罢。

  魏甲申没料到贾琏会说的如此耿直,这让他很是意外,眼里露出一抹轻笑:“回答的很诚实。”

  贾琏被夸奖地有些不好意思,羞赧地笑了笑:“学生只是把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而已。”看来这个魏先生不是假正经之人。

  “为了名没有什么不好,我这些年作画也是为了扬名。”他这些年一直想成为大师,不就是为了名么。

  李道清被好友这句话惊到了,目光惊奇地望着好友:“我还以为你不食人间烟火,没想到你也是个俗人。”

  魏甲申听了这话,瞪了一眼李道清,一脸骄傲地说:“我就是个俗人。”

  李道清失笑道:“哈哈哈哈哈,你是个俗人就好。”这些年好友对作画非常严苛,他还以为……没想到也是为了扬名。

  魏甲申懒得搭理抽风的好友,望向贾琏说道:“我虽然在作画上有点成就和名气,但是和大师相比就差太远了,能教给你的东西并不是很多。”

  贾琏一听这话,就知道魏甲申答应收他为徒了,小脸上立马露出一个惊喜地笑容:“先生谦虚了。”

  “你不是大师,但是教我这个学生绰绰有余了。”

  “要想当我的学生,你要提前做好准备,我可是很严格的。”他在作画上面没有太高的天赋,所以只能勤能补拙,每天坚持练习作画好几个时辰。

  “严师出高徒,学生求之不得。”

  “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你为徒。”

  贾琏一脸欣喜,连忙跪下来:“学生贾琏拜见先生!”

  李道清原本以为好友不会收贾琏为徒,现在见好友居然收贾琏为徒,心里很是震惊。

  “这下你和我一样有一个好学生了。”

  魏甲申斜了一眼自卖自夸地好友:“是不是好学生,等过段时间再说。”

  贾琏连忙说:“学生一定不会让先生失望。”

  “既然答应收你为徒,那你现在就给我敬个茶。”

  “啊?”贾琏一脸诧异,“现在就敬茶么,不用选一个吉日吗?”

  魏甲申摆摆手:“我这儿没有那么的规矩。”说完,就吩咐下人去准备。

  “可是学生没有带礼……”

  “你不是带了时令水果吗,这些就够了,我并不在意这些小事。”

  贾琏没想到魏甲申这么豪爽,这么不拘一格,心里越发喜欢这个先生了。

  “魏先生都这么说,你就照他说的做。”

  “是。”

  下人们很快准备好茶水,贾琏在李道清的见证下,拜了魏甲申为先生。

  “今天你先回去,准备学画的东西,明天再来我这学画。”

  “是。”

  “天道酬勤,学画要勤快,不能有一丝地怠慢。我知道你平时还要读书,你在我这每天学习两个时辰。李先生给你放假的时候,你要来我这学习半天。”

  “学生一定会努力学习。”

  “你想学山水画,还是人物画?”

  “自然是人物画。”

  魏甲申微微颔首:“那你明天过来。”

  “谢先生。”

  魏甲申还要作画,就不留好友和贾琏,很不客气地把两人赶走了。

  在回去的路上,贾琏感叹道:“没想到魏先生的性子这么豪爽。”

  “他不太喜欢规矩和繁文缛节,以后你在他那注意点。”

  “学生记住了。”

  “我原以为他不会收你为徒。”

  “魏先生,应该是看在先生的面子上收我徒弟的。”

  李道清摇摇头:“他可不会看在我的面子上收你为徒,应该是你那副西洋画打动了他。”他那个好友有些口是心非,嘴上说西洋画上不了台面,其实心里对西洋画好奇的很。

  “是吗?”魏先生不是瞧不上素描么。

  “虽然你拜了魏先生为师,但是每天在我那读书的时间不会给你减少。”李道清不反对自家学生学画,但是决不允许自家学生学画而耽误读书。

  “学生明白。”

  贾琏和李道清道别后,就回到荣国府。刚回来,就听说贾母找他。

  来到贾母的屋子,先给贾母行了个礼:“见过祖母。”

  贾母朝贾琏招招手,一脸慈爱:“琏哥儿过来。”

  贾琏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朝贾母走过去了,站在贾母身边。

  贾母拉着贾琏的手,亲切地询问他今天读书学了什么,问他肚子饿不饿。随后叫人把早就准备好的精致可口的糕点端上来。

  “琏哥儿,过两天你和祖母一起去福灵寺烧香。”

  “烧香?”

  “你大姐还有一个多月要进宫选秀,我想去烧个香,请菩萨保佑元春能顺利通过选秀。然后再给你和珠哥儿祈福,求菩萨保佑你们兄弟两个平平安安。”

  贾琏对烧香没有什么兴趣,不过他倒想出去走走。现在春天了,该出去透透气,看看生命复苏的景色。

  “孙儿和您一起去,求菩萨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安健康。”顺便,求菩萨保佑他府试能考中案首。

  这句话让贾母很是高兴,直夸贾琏是她的好孙子。

  这老太太准备把这副亲热的戏码演到什么时候?

  他快要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