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19      字数:10667
  死者为大, 贾珠过世后, 京城里就再也没有关于任何他不好的话, 但是关于王夫人各种不好的传言, 倒是在京城里传来传去。

  本来,之前王夫人和贾母怪罪贾琏考中状元害了贾珠, 就让王夫人的名声毁了。如今她又诬陷贾琏害死贾珠, 让她的名声变得更差了。京城里的人提到王夫人, 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那个诬陷状元爷的恶毒女人。

  王家因为王夫人, 名声也变差了很多,京城里人觉得王家能教出这样的女儿,他们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京城里的很多世家都不愿意跟王家来往了, 他们可不想被连累,坏了自家的名声。

  原本和王家来往频繁的人家,都开始纷纷躲着王家,不愿意和王家来往,这让王老夫人和王子腾很恼火。

  这件事情怪谁呢?

  只能怪王夫人。

  王家的名声坏了,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王家几个子女的婚事, 尤其是王熙凤的亲事。

  王熙凤今年十三岁了, 虽然还没有及笄,但是年纪也不小了。京城很姑娘都会在及笄前说好亲事。

  王老夫人本来想把王熙凤说给贾琏,来一个亲上加亲, 可惜贾琏已经被赐婚了,王熙凤的亲事必须重新考虑了。

  王熙凤这段时间的心情很不好,前段时间王老夫人说她许配给贾琏, 她高兴了很久,可是没过两天,贾琏就被皇上赐婚了,她嫁给贾琏的愿望就落空了,这让她很是气恼。

  几年前,她就喜欢上贾琏,虽然后来被贾琏拒绝,她心里恨他,但是还是喜欢他,依旧想嫁给他。本以为能如愿以偿,结果空欢喜一场。

  和贾琏的亲事没了,王熙凤心里就没了期待,毕竟这京城里不会再有像贾琏长得好看又有才华的年轻公子。

  虽然她对自己的亲事不抱有期待,但是不代表她想要被嫌弃。因为姑姑在珠表哥灵前的那番话,导致王家的名声坏了,王家的姑娘不招人待见。

  “小姐,你不要伤心了,过段时间等京城里的风言风语平静了,你的亲事就不会有问题了。”平儿见王熙凤这几天经常落泪,心里也不好受。

  “都怪姑姑。”王熙凤现在恨死了王夫人,因为王夫人,害的她都说不好亲事。

  王夫人的身份不是平儿这个小小地丫鬟能说的,她只能安慰王熙凤:“小姐,你先忍一忍,过段时间就好了。”

  王熙凤心里又起又不甘,但是又做不了什么,只能等风波平息。忽然想到要是没有皇上赐婚,她现在已经说给贾琏了。

  想到皇上突插一脚,破坏了她的好亲事,王熙凤在心里把隆武帝骂了无数遍。

  “平儿,我让你打探庄家那个小姐的事情,你打听的怎么样了?”

  “小姐,奴婢找人打听到的消息,和京城里传得差不多。”平儿知道自家小姐性子要强,好好地亲事被人抢走,心里肯定不服气,自然要知道这位赐婚给贾琏的姑娘是什么样的人。

  “庄家小姐长相一般,听说还不如有些大人家府里的丫鬟。”

  王熙凤听到这话,心情立马变好了,眉开眼笑地问道:“真的?长得真不如丫鬟?”

  平儿轻轻点头:“真的,和小姐你比就差太远了。”

  王熙凤被平儿的这句话恭维地很是高兴:“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居然给琏表哥赐婚一个无颜女。”王熙凤对自己的长相还是很自信的,她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但是好歹是一个美女。

  “庄家小姐平时很少出门,也很少参加宴会,大家都说她长得不好看,不敢出来随便见人。”

  “长得不好看是不敢随便出来,不然多丢人啊。”王熙凤笑地有些幸灾乐祸。

  平儿见王熙凤的心情变好,心里松了口气。

  “她的品行如何?”

  “听说庄家的教养很好,太后娘娘夸庄家小姐很有当年淑妃的风范。”

  王熙凤听说过淑妃的事情,当年的淑妃长得并不是很美,但是由于品行很好,很受隆武帝的宠爱。京城里的人提到淑妃,都会夸赞淑妃的教养好。

  “哼,也只有教养好了。”

  “小姐说得对,也只有教养好了。”小姐啊,教养好比什么都重要,比长得美重要多了。

  “还有呢?”

  “庄家小姐比琏少爷大一岁。”

  “什么?”王熙凤惊诧地挑起眉,“她比琏表哥大一岁!皇上怎么把一个老女人赐婚给琏表哥?”

  平儿:“……”小姐,庄家小姐只比琏少爷大一岁,并不是什么老女人。

  王熙凤一脸愤恨:“长得丑,还是个老女人,怎么能配得上琏表哥?”皇上是瞎了眼么,居然把一个老女人赐婚给琏表哥。王熙凤心里恨皇上乱点鸳鸯谱,又同情贾琏娶一个长得丑地老女人。

  平儿:“……”小姐,庄家小姐真的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

  王熙凤忽然笑了:“琏表哥估计现在非常后悔,后悔当初拒绝了我,要娶一个又老又丑地女人。”

  “可不是么。”平儿也觉得自家小姐比庄家小姐好太多,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

  王熙凤的表情忽然又变得落寞起来,她再比庄家小姐年轻漂亮,也不能嫁给琏表哥。

  “小姐,你怎么了?”

  王熙凤微微红了眼眶,眼中有泪光闪烁:“没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命苦……”

  “小姐,等风波过去,你就会找到一个好人家的。”平儿忙安慰道,“小姐,你长得这么漂亮,又能干,谁娶到你是他的福气。”

  王熙凤被平儿这句话逗笑了,伸手点了下平儿的脑袋,笑骂道:“贫嘴。”

  “奴婢说的是实话。”

  王熙凤这边在为自己的婚事烦恼,王老夫人那边也在为她的亲事苦恼。

  王子腾的夫人忽然想到之前去参加贾珠的葬礼看到一个漂亮公子,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

  “母亲,您觉得宁国府的贾蓉怎么样?”

  “贾蓉?”王老夫人一脸茫然,对贾蓉完全没有印象。

  “对,宁国府的珍大爷的儿子,前段时间我见到了,长得也是十分的好,嘴巴还甜。”

  “宁国府的话,倒是和我们家相配了。”王老夫人一脸若有所思,“宁国府和贾府是亲兄弟,这倒也不错。”凤姐儿如果说给贾蓉,倒也算是沾上亲,和贾家亲上加亲了。

  “是啊,最主要的是宁国府只有贾蓉这一个嫡子,如果凤姐儿嫁过去,就不用担心妯娌之间的问题。”王子腾的夫人说道,“尤氏是个继室,为人挺软和的,凤姐儿要是嫁过去,也不用担心被婆婆欺压。”

  王老夫人听到儿媳妇这么说,心里越来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过两天我去找贾老太太,去问问看这个贾蓉。”

  “我听说贾蓉也在读书,好像是个监生。”王子腾的夫人笑着说,“虽然比不上琏哥儿,但是贾蓉日后肯定是要承袭荣国府的爵位,也不会差的。”

  王老夫人微微点了下头:“这倒是。”

  “就是比凤姐儿小两岁。”

  王老夫人摆摆手说:“小两岁不是问题,让凤姐儿等他两年就好。”

  “宁国府肯定也会同意这门亲事。”

  王老夫人越来越觉得这门亲事不错,赞赏地夸了一句儿媳妇:“还是你机灵。”

  王子腾的夫人被夸得眉开眼笑:“也是我那天遇到了,见那孩子长得不错,就好奇地多问了几句话。”想到贾蓉的相貌,王子腾的夫人赞叹道,“贾蓉虽然没有琏哥儿长得好看,但是也不差,也是一个顶漂亮的公子哥。还有宝玉,也是精致的孩子,真不知道贾家是怎么生孩子,生出来的孩子都长得好看。”

  王老夫人听儿媳妇这么说,这才发现还真是这样,不过他们王家的孩子长得也不差。

  “我们家几个孩子也长得不错,尤其是凤姐儿。”自己这个孙女长得真是没话说。

  “这倒是。”

  王老夫人心里还是最满意贾琏,但是贾琏已经被赐婚,只能放弃,选择贾蓉了。

  “阿嚏……”正在和太上皇下棋的贾琏很不雅打了个喷嚏。

  “受风寒了?”

  “不是,应该是谁在背后念叨我。”贾琏揉了揉发痒的鼻子。

  “钦天监选好了日子。”

  贾琏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茫然地问道:“什么日子?”

  “你成亲的日子。”

  贾琏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好奇地问道:“定在了什么时候?”

  “八月初二,是个万事诸宜的好日子。”

  “八月初二,那还有两个多月。”想到自己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结婚,贾琏心情有些复杂。

  “两个多月够你们准备了。”

  “是够了。”十五岁啊……上辈子十五岁还在上初中,这辈子就要结婚了,这差距还真是……

  “再过一段时间,你就要行冠礼了。”

  “对啊。”贾琏的生辰是六月初六,离六月初六就剩十来天了。“林爷爷,您要送我礼物吗?”

  太上皇目光慈爱地望着贾琏:“我给你赞冠吧。”

  “啊?”贾琏被太上皇的话惊倒了,“这会不会太……”太上皇给他赞冠,这太会不会太隆重……会不会太荣幸了?

  “你不愿意?”

  贾琏连忙摇头:“那倒不是,就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让您给我赞冠……”

  “我只是做一个长辈给你赞冠。”算是圆了他一个梦。

  贾琏听到这话,自然是不会拒绝,一脸感激:“那就麻烦您了。”

  “我本来想给你取字的,没想到那个臭小子已经赐字给你。”太上皇对这点很不满意,觉得隆武帝剥夺了他的权力。“赐了就赐了,还随便赐了一个六元,哪有人的字叫六元的。”

  “皇上是看我连中六元,所以才把六元作为字赏赐给我。”呵呵,他当时被皇上赐字六元的时候,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心情,那就是日了狗了。六元,六块钱,真是太难听了,让他想到上辈子的二元超市……

  “太随便了。”太上皇为了这事,还把隆武帝骂了一顿。

  “l林爷爷,您想给我取什么字?”

  “行远。”

  “行远?走得很远的意思吗?”

  太上皇微微颔首:“希望你未来的路越走越远。”

  简单的两个字,包含着长辈的浓浓祝福,这怎么不让人感动。

  贾琏心里头充满感动,鼻头有些发酸:“谢谢林爷爷……”可惜,皇上已经赐字,行远不能用了。

  “可惜那个臭小子已经给你赐字了。”提到这事,太上皇心里就有火。

  贾琏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以后作画时,我就用行远署名。”

  太上皇听了这话,心里稍微好受了点:“也好。”

  贾琏他们不知道当初钦天监的人核对他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时,出了点意外。

  当时钦天监的人合贾琏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发现贾琏的生辰八字很是古怪。以生辰八字的推算来看,贾琏这一生毫无作为,不仅没有考中状元,也没有官运,还会在三十几岁的时候丧命。可是,现实中,贾琏连中六元,又受皇子的重用,以后的仕途不会差。这相差的未免太大了。

  虽然推算命数不是太准,但是基本上不会太偏。可是,贾琏的生辰八字和现实却相差太多,就好像贾琏的生辰八字不是他的一样,这太古怪了。

  贾琏的生辰八字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也不和,两人并没有姻缘,也不会成为夫妻。可是,皇上已经给他们赐婚,他们很快就会成为夫妻。这太怪异了……

  贾琏的生辰八字把钦天监的人难倒了,不知道该不该实话跟皇上说。但是,皇上已经赐婚了,他们再跟皇上说贾琏的生辰八字和庄镜容的不和,这不是打皇上的脸么。

  纠结了很久,钦天监的人商量一番,决定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隆武帝,就说贾琏和庄镜容的生辰八字很合。

  隆武帝收到钦天监选好的日子,就拟了旨,让贾琏和庄镜容在八月初二完婚。

  这道完婚旨意下来,又让京城里无数的姑娘伤了心。她们的状元郎两个多月后就要娶别的女人了。

  圣旨下来后,贾赦就找人算好日子,然后去庄家下聘礼。

  下聘礼的日子定在七月初八,这天是个吉利的日子。

  完婚的日子订好了,下聘礼的日子也定好了,要准备的东西很多,邢夫人就变得忙碌起来。

  贾母听到消息后,就把贾赦和贾琏叫了过去。

  离贾珠的葬礼已经十几天了,再次来到贾府,贾琏明显地感觉到贾府的气氛有些死气沉沉,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贾珠刚过世。

  父子俩来到贾母的屋子,先给贾母请了安。

  贾母朝贾琏招招手,一脸和蔼亲切地说道:“琏哥儿过来。”

  贾琏发现自从贾珠过世后,贾母对他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比以前更加亲热了。说实话,他不能接受。

  贾母握着贾琏的手,深深地望了他一眼,笑着说:“一晃眼,琏哥儿也要成亲了。”说着,忽然红了双眼,“祖母一直觉得你还是个孩子,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要成家立业了,还真是……”

  “祖母,我十五岁了,不是小孩子。”

  “在祖母眼里,你还是个孩子。”贾母拍了拍贾琏的手背,“不过成亲了也好,成亲了你就会变得更稳重更成熟。”

  “是。”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唉……他这心里还是很别扭啊。

  “下聘礼的日子定好了吗?”贾母望向贾赦问道。

  “订好了,七月初八。”

  “庄家毕竟是皇亲国戚,聘礼要丰厚些,不能让人小看了。”

  “我知道。”贾赦不仅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去当聘礼,还四处收罗好东西。

  “我这里有不少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待会你们带回去,拿去做聘礼。”

  贾琏被贾母的话惊到了,这老太婆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祖母,要不得,这是您自己的东西,哪能要您的东西做聘礼。”他可不想欠老太婆的人情。

  “你是我孙子,你成亲,我自然要准备些东西做聘礼。”贾母笑着说,“再说我老了,这些东西放在我这,也派不上用场,还不如给你拿去做聘礼,给你长长脸。”

  “祖母,聘礼我们自己能准备好,不需要您费心。”开玩笑,如果接受这个老太婆的东西做聘礼,以后就会拿这件事情说事,还不知道会被怎么纠缠。

  “你成亲,祖母也想出一份力。”

  “祖母,您的好东西留给大姐和宝玉吧。”他可不想以后被这老太婆死死纠缠,“大姐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说亲了,您把好东西留给她做嫁妆吧,这样大姐出嫁的时候就能风风光光。”

  贾琏不说,贾母还没有想到这方面。的确,比起贾琏,贾元春更需要好东西当做嫁妆。

  “之前皇上赏了我不少东西和银两,东西不够的话,我们就出去买。”贾琏劝说道,“我就不要您的好东西了,留着给大姐撑腰吧。”

  贾母紧紧地握着贾琏的手,一脸欣慰地说:“你这孩子……真是为你大姐考虑啊。”

  “大姐是女儿家,嫁妆不丰厚,会被男方看不起。”

  “是啊……”贾母被贾琏说动了,“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我就把东西留给你大姐。”

  “恩,留给大姐做嫁妆吧。”

  贾母拉着贾琏又说了一会儿话,留贾琏他们用午膳,被贾琏说有事拒绝了。

  刚走出贾母的屋子,就见赖大家的跟了出来。

  “大老爷,琏少爷。”

  “祖母还有什么吩咐?”

  “不是老太太找您,是老奴有事相求。”

  “你?”贾琏一脸惊讶,随即想到之前赖大家的儿子来六元府通风报信,立马就明白赖大家的找他的目的。

  赖大家的朝贾琏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琏少爷,老奴的儿子想去六元府伺候您和大老爷,老奴恳求琏少爷收了老奴的儿子。”

  贾琏捏着下巴,表情若有深思。他记得原著里赖大家的儿子捐了钱做了个知县,可见赖大家有不少钱。赖大一家在宁荣两府伺候,不知道在里面捞了多少钱,而且他们肯定知道宁荣两府不少的事情。

  赖大家的一直伺候老太婆,颇受老太婆信任,可以利用一下。

  “可以,就让你儿子去六元府吧。”

  赖大家的见贾琏答应了,一脸欢喜和感激:“谢琏少爷大恩。”儿子跟着琏少爷,绝对会有出息。

  “祖母年纪大了,你日后要好好伺候。”贾琏意味深长地说道。

  赖大家的是个人精,听到贾琏这么一说,顿时就明白贾琏的意思,神色恭敬地说道:“琏少爷放心,老奴会尽心伺候老太太的。”

  见赖大家的明白他的意思,贾琏满意地笑了:“那就好。”这赖大一家能在宁荣两府捞到那么多银子,可见是聪明的。

  赖大家的上前走了一步,小声地对贾琏说道:“琏少爷,大少爷下葬后,二太太的神智就有些不清楚,天天说是你害死了大少爷。二老爷的官职停了,老太太想让您向皇上求情,让二老爷的停职结束。”

  “老太太怎么刚才没有提起?”

  “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跟您说,过段时间就会跟您提这件事情。”

  贾琏轻轻点头:“我知道了,以后有事就让你儿子告诉我。”

  “是。”

  贾琏和贾赦离开了。

  赖大家的回到贾母屋子,就听到贾母问:“你找琏哥儿做什么?”

  “老奴想让儿子去六元府伺候,这样六元府有什么事情,我们这边也能知道。”

  贾母觉得赖大家的这个安排不错,点头赞同地说:“还是你想的周到。”随即问道,“琏哥儿答应了吗?”

  “老奴求了半天,琏少爷才答应。”

  “答应了就好。”贾母觉得赖大家的这个安排太和她的心意,高兴地就赏了赖大家的几批好绸缎。

  “老太太,大小姐的亲事,您打算怎么办?”

  “我们家的名声被老二家的败完了,元春怕是找不到好人家。”最起码,世家就不用想了。

  “二太太她……好像不太好……”

  “珠哥儿的过世对她打击很大。”提到贾珠,贾母心里就一阵锥心疼,“让人看好她,不要让她跑出去四处乱说话,不然这个家就真的完了。”如果不是有贾宝玉在,贾母估计也振作不起来。

  “老太太,大小姐和姑爷快要到了吧?”赖大家的口中的大小姐和姑爷,指的是贾敏和林如海。

  提到这件事情,贾母瞬间满脸笑容:“是啊,应该就这两天了。”

  “大小姐自从出嫁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次回来就和您团聚了。”

  “是啊,我有十来年没看到她了……”贾母的三个孩子,其实最疼爱的是贾敏,其次才是贾政。

  “所以,老太太您要好好养身体,这样大小姐回来见您好好地,心里肯定开心。”

  “你说的是。”这段时间家里发生太多不好的事情,府里的气氛太过压抑,等女儿一家人过来,就会变得热闹。

  贾敏他们收到贾珠过世的消息,她心里非常担心贾母,毕竟白发人送黑发人,真的怕贾母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再说,她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怕是活不了几年。她想在走之前,回家一趟看看母亲。

  林如海见贾敏站在甲板上,赶紧走了过去,给她披上一件披风。

  “风大,不要站在这里吹风。”

  “一直窝在船里,闷得我难受。好不容易把黛玉哄睡着了,我就出来吹吹风,透透气。”

  “出来也不知道披一件衣服,要是受凉了怎么办?”这些年,自家夫人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心里又是担心又是焦急。这次她要回来,他本来是不答应的,毕竟她的身体承受不了长途跋涉,但是见她思亲如切,不忍心拒绝,就答应了她。

  “夫君,你不用担心。虽然长途坐船有些累,但是我心里高兴,胃口变好了很多,身体也感觉好了很多。”

  “那就好。”看来,答应她回来是对的。

  “也不知道母亲怎么样了?”

  “母亲一定不会有事。”

  “上次我病重,大哥千里迢迢来扬州看我。这次回来,我是要去看他的。”之前,贾敏病重,贾赦在贾琏会试结束后,就去了一趟扬州,呆了没两天,又急急忙忙地赶了回来。

  “这是自然,我还想和琏哥儿聊聊。”原本以为珠哥儿会有出息,没想到最有出息的是琏哥儿,连中了六元。

  “琏哥儿啊……以前听母亲说琏哥儿和大哥一样不学好,没想到琏哥儿这几年努力读书,连中了六元。”

  “那个时候琏哥儿还是个小孩子,小孩子自然贪玩。”

  “说的也是。”贾敏想到几个月前见到的贾赦,不由地一笑,“大哥也变了,不像我在家时那么……”她没有出嫁之前,大哥整体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说话也阴阳怪气。上次大哥去看她,整个人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好了很多。

  “琏哥儿有出息了,大哥自然会变。”说实话,他之前对大娘舅的印象很差,但是上次见到,就感觉大娘舅改变了很多,不像之前那么糊涂了。

  “也对。”贾敏和林如海在船头站了一会儿,然后就回到了船里。

  贾琏他们也是知道贾敏他们要回来了,因为林如海在出发前,特意写了封信给贾赦。

  贾珠的葬礼结束后,贾琏就正式去工部报道了,现在每天都去工部上班。

  他之前跟隆武帝说想搞技术,想改变农耕的工具和纺织机。隆武帝就跟工部尚书说了一声,让贾琏专心地搞技术。

  工部尚书对贾琏也很看重,让工部的人没事不要去打扰贾琏。

  工部的官员都是实干家,勾心斗角很少,不像其他几个部的官员为了权力争得你死我活。

  六部里,也只有工部没有参加党争,保持中立。不过,工部和其他几个部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要不要工部加入不是太重要。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工部的气氛非常好,官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友善,不像其他几个部那么复杂和危险。

  贾琏来工部报道后,就一头扎进改进农耕工具和纺织机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农耕工具和纺织机,他还走访了不少农民家和京城一些比较大纺织坊。

  贾琏研究了下,大隆朝的农耕工具和纺织机还保持着前朝的模样。说到这里,他就发现有些地方很奇怪。

  他在系统里翻了很多书,特意研究了下隋唐和宋朝时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纺织机,发现在这个世界,大隆朝的农业生产工具还是在沿用隋唐时期的工具。就连大隆朝的前朝,也就是宋朝也是用隋唐时期的工具。

  上辈子的历史,在宋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农业生产工具。而在这个世界却没有。

  他觉得他之前想错了,这个世界的历史和上辈子的世界的历史虽然有重合,但是却不一样。不过,想想也对,这个世界是红楼梦中的世界,和上辈子的历史不同也很正常。

  既然这个世界没有出现上辈子的宋朝的农业生产工具,那他直接把上辈子的宋朝的农业工具全部弄出来吧。

  有了系统这个外挂在,贾琏做起事来就方便了很多。很快,他就画好了农业生产工具的图纸,也让人做了出来。

  工部的人看到贾琏捯饬出来的新工具,都觉得惊奇,纷纷问他有什么用。

  贾琏捯饬出来的工具有: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鞍马。

  灌溉用具有:龙骨车,也就是踏车,还有桔槔、戽斗、辘轳翻车、筒车。翻车分人力手摇和脚踏翻车、畜力翻车、水力翻车。

  不过,贾琏把一些农耕工具从木制的改成铁制的。大隆朝的炼铁技术不错,铁器已经在很多地方使用了,但是很少用在农耕工具上。

  至于纺织机,他打算过段时间再弄,先把农业生产工具制造出来。

  贾琏弄出的农业生产工具,先拿到自己田地里使用。之前分家,他们家分到不少田地,再加上隆武帝也赏赐给不少土地。所以,他就先拿自己的田地做实验,等实验结果出来,在禀告隆武帝。

  他捯饬出来的这些东西,太上皇一直知道。贾琏制造出来后,拿去田地里实验,太上皇也跟着过去看。

  见耕地的效果不错,太上皇心里很是高兴。地耕的好,才能好种粮食。

  就在贾琏忙着实验制造出来的农耕工具的时候,贾敏一家人抵达了京城。

  贾敏一家人远在扬州,不知道贾家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等到他们一家到贾府时,见荣国府的门匾没了,门口的石狮子也没有了,就连门都刷成了黑色,这让她心里很是震惊和不安,总觉得娘家发生了什么大事。

  走进贾府,发现贾府的格局也变小了,她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难道家里的爵位没有了?

  远远地看到贾母朝他们走过来,贾敏的心思全都在贾母身上,一时间把府里不对劲的地方抛之脑后。

  贾母和贾敏母女俩,十来年没有见面,这一见面,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哭个不停。哭了大半天才,众人也劝了大半天,两人才停下来。

  贾敏见贾母老了很多,精神也不是太好,心里很是不好受。

  贾母仔细地打量着女儿,见女儿脸色苍白,眉宇间羸弱,就知道女儿的身体不好,心里很是心疼。

  “收到信,我们就赶紧出发,没想到还是没有……送珠哥儿最后一程。”对于贾珠这个侄子,贾敏是比较喜欢的。在她出嫁前,贾珠很喜欢她这个姑姑,经常粘着她这个姑姑。后来,她出嫁了,贾珠长大了也时不时写封信给她。她对这个侄子的感情很好,侄子突然过世,她心里也十分难过,不敢相信贾珠这么年轻就去了。就因为贾珠年纪轻轻地就去了,这才让她觉得自己在临走前,应该回来看看。

  提到贾珠,贾母的眼里又有了泪水:“唉……珠哥儿是个苦命的孩子……”

  贾敏见自己把贾母惹哭了,连忙赔不是:“都怪我,又把母亲惹伤心了。”母亲一向疼爱珠哥儿,珠哥儿过世对母亲的打击肯定非常大。

  贾母擦了擦泪水,对贾敏笑了笑:“你们今天回来是件喜事,我们不能总是哭。”

  “母亲说的是。”贾敏见王夫人不在,关心地问道,“母亲,二嫂不在家吗,还是身体不舒服?”

  “你二嫂身体不舒服,珠哥儿去了后,她就恹恹的,有时候神智还不清楚,整天窝在自己的屋子里。”

  “白发人送黑发人,二嫂心里肯定不好受。”

  “唉……”

  “二哥呢?”

  “你二哥去朋友那散心了,我已经叫人去请了。”贾母强忍着难过说,“你大哥一家,我也派人去请了,很快就会来了。”

  “如果大哥和二哥有事,就不用特意去请了,我这次会在家多留一段时间,陪陪您。”

  “真的啊?”贾母一脸惊喜。

  ”女儿好久没回来,这次回来打算多留一段时间,好好地陪陪您,尽一尽孝道。“

  贾母紧紧握着贾敏的手,再次哭了起来:“我的好女儿……好好好,你们这次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就住到过年吧。”

  “您要是不嫌我烦,我就住到过年,和您一起过年。”

  “不嫌弃不嫌弃。”

  这边,贾母拉着贾敏眼泪婆娑地说着这段时间贾府里发生的事情。那边,贾琏他们一家三人从家里赶了过来。

  走进贾母的屋子,贾琏一眼就看到贾敏。说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贾敏这个姑姑,眉宇间有五六分像贾母,大概是因为身体不好,给人一种弱不禁风地感觉。

  给贾母请过安,贾琏第一次正式地向贾敏和林如海行礼。

  “见过姑姑和姑父。”

  贾敏瞪大着双眼,无比震惊地望着贾琏,有些难以置信地开口:“真的是琏哥儿?”其实,贾琏一进来,贾敏就看到他了。贾琏长得太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第一眼看到。

  “姑姑,正是我。”

  贾敏站起身走到贾琏面前,拉着贾琏的手,把他从头上下地仔细地看了几遍,一脸惊叹地说道:“琏哥儿长得太好了,我刚刚都不敢认。”琏哥儿这个侄子,她就在他出生的时候见过,那个时候小小的一个,看不出长得好不好。没想到十几年不见,琏哥儿这个侄子长得这么俊俏,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长得这么好看的少年。

  “琏哥儿这几年越长越好,你不知道他还被京城的人说是京城第一美男。”贾母说这句话的表情非常骄傲和自豪。

  “这俊俏的模样被说成京城第一美男子也很正常。”贾敏一眼就喜欢上贾琏这个侄子,当然不是因为贾琏长得好看,而是因为贾琏的一身气度非常好,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

  贾琏被贾敏拉着问了很多问题,他对这个姑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