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19      字数:10558
  贾敏听完贾琏的话, 想象了下女儿失去父母, 孤苦无依地寄人篱下的景象, 顿时一颗心就像被千刀万剐一般, 疼的她紧紧抓住胸口,蹲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贾琏看到贾敏哭的伤心地模样, 知道自己要的效果应该达到了, 也蹲下身, 抬手轻轻拍了下贾敏的肩膀, 温声地安慰道:“姑姑,您一定不想黛玉以后被欺负,所以为了黛玉, 您一定要好好养身体。你好了,姑父也会好,黛玉有你们在,有你们护着,她这一生一定能平平安安, 幸福快乐!”当初看原著的时候, 就心疼里面的林黛玉。小小年纪没了父母, 寄人篱下在荣国府,看人脸色生活,连下人都敢议论她。

  贾敏哭的泣不成声, 无法回应贾琏的话。

  贾琏就在蹲在一旁,耐心地等贾敏平复下来。

  贾敏哭的非常伤心,哭地像个孩子一样, 像是要几年前失去大儿子的痛苦一并发泄出来。

  哭了很长一段时间,贾敏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贾琏拿出自己的手绢递给贾敏擦眼泪。

  痛哭一场后的贾敏,心情变得豁达了很多,也意识到自己在贾琏这个小辈面前哭的太失态,脸上不由地浮现出难为情地神色。

  “琏哥儿,抱歉,让你见笑了。”

  “姑姑,大哭一场是不是感觉好了很多?”

  贾敏没想到贾琏连这点都察觉到,心里不禁有些惊讶,随即破涕为笑:“好多了。”

  “姑姑,我先扶你起来吧。”贾琏伸手把贾敏扶了起来,扶到不远处的石凳上坐了下来。然后,吩咐守在不远处的丫鬟去沏一壶茶过来。

  很快,丫鬟就端了一壶茶过来。

  贾琏亲自给贾敏倒了一杯茶:“姑姑,先喝杯茶缓一缓。”

  “好。”贾敏捧着茶杯,优雅地呷了几口,一杯温水下肚,情绪又平静了很多。

  “姑姑,姑父之前跟我说,您一直介意几年前失去小表弟一事。姑父越是劝你,你心里越是愧疚,所以我就跟姑父说,我来劝劝你。”

  贾敏放下手中的茶盏,轻轻地叹了口气:“我嫁给你姑父十来年,一直没有身孕,好不容易有了身孕,还生了一个儿子,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总算对得起你姑父。可是,没想到没过多久孩子就要夭折了。”一想到早早夭折的长子,贾敏的一颗心就疼得厉害。

  贾琏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只需要安静聆听,不需要出言安慰贾敏。

  “你姑父人丁本来就稀少,他也没有什么兄弟,就他一个独子,我一直想要给他生一个儿子,延续林家的血脉。只是没想到……”长子的夭折,一直以来是贾敏最大的心病,也是她心里迈不过去的坎。

  “你姑父又不纳妾,我……”贾敏又红了双眼,泪水从眼角滑落。

  贾琏在心里感叹,他这个姑父在这个世界还真是个奇葩,妻子没有身孕,不仅不纳妾,还不怪罪。不过,从这点能看出来姑父和姑姑的感情真的不错。

  “过了几年又有了身孕,我心里很高兴,希望是个儿子,这样就能帮你姑父家传宗接代,结果生下的是个女儿。是女儿也好,我和你姑父也一直希望有个女儿。只是在生黛玉的时候,我又难产,身体亏损的厉害,大夫说不能再有身孕,我心里不好受……”贾敏满脸泪水,“我不能再生,你姑父又死活不可能纳妾,林家就没有后了,我觉得对不起你姑父,对不起林家的列祖列宗……”

  贾敏先是失去儿子,后来又不能再有身孕,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罪孽深重,不然老天爷不会这么惩罚她。她不想连累林如海,就想死了算了。

  “姑姑,身体亏损还是能养好的。”贾琏安慰道,“等身体养好了,说不定您还能再给黛玉填一个弟弟。”

  贾敏摇摇头:“不可能了。”没能给林如海生个儿子,是贾敏心里的痛,也是她的遗憾。

  “姑姑,说句不好听的话,您很自私啊。”

  贾敏睁大双眼,似乎很是惊讶:“自私?”

  “您为不能给姑父传宗接代而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姑父和林家的列祖列宗,然后就不想活下去。”贾琏看着贾敏的目光突然变得非常锐利,“您想一死百了,留下姑父和黛玉。姑父和您的感情这么深,您走了,姑父怎么办?黛玉又怎么办?”

  “我……”

  “您是不是想着您走了,姑父日后会再娶,然后继室说不定能给姑父生下儿子,这样就能给林家传宗接代了。”

  贾琏的这句话正是贾敏心中所想,被一语说中心里的想法,贾敏的神色不由地僵住。

  “姑父和您的感情那么深,您走了,您觉得姑父还会苟活吗?”姑父在这个世界是个大奇葩,但是要是在现代,那就是绝世好男人。

  贾敏被贾琏的话,说的一张脸变得非常苍白,毫无血色,嘴唇微微颤抖:“我……”她真的没想到这点。

  “您走了,姑父又不会苟活,留下无父无母的黛玉,然后被祖母接到贾府抚养,过上寄人篱下的日子,一辈子看人脸色生活。”贾琏的话就像一把锋利地刀子,狠狠地插在贾敏的心头上。

  “您只顾着自己,不顾姑父和黛玉,您说您不自私吗?”

  贾琏的这番犀利的话,让贾敏呆呆地怔住。愣了半响,才回过神来,满脸后悔和愧疚。

  “你说的没错,我只顾着自己,不顾你姑父和黛玉,太自私了。”贾琏的一番话,让贾敏醒醐灌顶,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姑姑现在想开也来得及。”贾琏见贾敏把他话听下去了,心里就放心了,他这个姑姑应该会放下心结,好好地养身体。

  贾敏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神色变得非常坚定和认真:“为了你姑父和黛玉,我会好好地养身体,好好地活下去。”她不能让黛玉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孤苦无依地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姑姑能这么想就好。”

  贾敏一脸感激:“琏哥儿,姑姑谢谢你!”如果没有琏哥儿的这番话,她日后走了,在地下看到黛玉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一定会后悔。

  “姑姑,你是我亲姑姑,我自然希望您能好好地,也希望小黛玉一辈子幸福快乐!”他原本打算不拯救红楼梦里的任何人物,可是他还是想帮一下林黛玉,还有迎春。

  贾敏听到这番话,心里充满浓浓地感动,伸手紧紧握住贾琏的手,双眼含泪地感激道:“琏哥儿,谢谢你……谢谢你……”如果不是琏哥儿,她的夫君和黛玉,就会因为她的不在,而过上苦日子。

  贾琏用力回握住贾敏的手,鼓励道:“姑姑,您这段时间不离开京城,就好好地养身体,周院判会隔一段时间给您诊脉。”

  “你放心,为了你姑父和黛玉,我会好好地养身体。”

  林如海焦急地等了半天,不知道喝了多少杯茶,终于见贾琏和贾敏出来了。

  他一眼就看出妻子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眼中的忧郁没有了,反而多了光彩。眉宇间也没有了忧愁,神色变得豁朗。

  看到妻子这么明显地变化,林如海眼里充满欣喜,连忙走了过去,握住妻子的手:“夫人,你……”

  贾敏望着自家夫君,一脸愧疚:“夫君,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养身体。为了你,为了黛玉,我会好好地活下去。”

  林如海眼里充满狂喜,伸手紧紧地把贾敏抱在怀里,嘴里激动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说着说着,声音变得有些哽咽。

  贾琏给贾赦使了个眼神,父子俩退了出去,把空间和时间留给了贾敏和林如海。

  “你跟你姑姑说了什么,你姑父怎么会变得这么激动?”贾赦并不知道贾敏的心病,自然也不明白林如海为什么会激动到如此失态。

  “没什么,就是开导了下姑姑。”贾琏心想,贾敏养好身体后,就不会死掉,那么林黛玉的悲剧就不会上演。见自己阻止了林黛玉以后的悲剧,他心里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你姑姑怎么了?”

  “就是想不开。”

  “想不开?”贾赦一脸疑惑,“想不开什么?”

  见贾赦不明白,贾琏也懒得再说。

  “没什么,我去看看黛玉。”

  贾赦望着自家儿子欢快的背影,在心里骂道,这个臭小子挺喜欢妹妹的啊,要不要再给他生一个妹妹?

  林黛玉在邢夫人那,刚好迎春也在。

  小迎春看到贾琏来了,坐在榻上的她,立马张开双手要抱抱,嘴里清脆地叫道:“哥哥!”

  贾琏走过去,立马把贾迎春抱进怀里,低头在妹妹粉嘟嘟地小脸上亲了一口:“迎春,有没有想哥哥?”

  “想!”小迎春学着贾琏,在他的脸上亲了几口。

  贾迎春因为有贾琏的照拂,在府里的日子过着还不错,下人们精心地照顾她,不敢有一丝地懈怠。

  在原著里,原本早就该过世的贾迎春的生母也没有死,现在活得好好地。

  贾迎春的生母见到贾琏,连忙行了个礼:“琏少爷。”

  贾琏对贾迎春的生母点了下头,然后把贾迎春放在床榻上。弯下身看着躺在床榻上登手登脚地小包子版地林黛玉,伸手轻轻抓住小包子林黛玉的小手。

  “黛玉,我是你的琏哥哥。”

  小包子版地林黛玉很给面子,朝贾琏露出一个大大地笑容。

  贾琏又一次地被小包子版的林黛玉的笑容萌到了,心里觉得自己阻止她以后的悲剧,真是太对了。

  逗着贾迎春和林黛玉玩了一会儿,贾敏就过来了。

  邢夫人见贾敏满脸笑容,整个人变得容光焕发,心里很是诧异。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姑子怎么会变得这么开心?

  “琏哥儿,你姑父找你有事。”

  “好,我这就过去。”贾琏来到正厅,林如海就对他鞠了一个躬,吓了他一跳,连忙跑过去把林如海扶起来。“姑父,您这是在做什么,这不是在折我的寿吗?”

  “琏哥儿,你救了我们一家,应该受我这一拜。”

  “姑父,您说的太夸张了。”贾琏笑着说,“再说,我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劝了劝姑姑。”

  “你的一番话让你姑姑放下心里的郁结,让她想开了。”林如海眼中含泪,“你的这番话真的是救了我们一家人。”

  “姑父,你们是我的亲人,我自然希望你们一家人能好好地。”

  “琏哥儿,真的太谢谢你了!”林如海一脸真挚地道谢,他原本没有觉得琏哥儿能劝说成功,没想到琏哥儿的劝说成功了。

  “姑父,一家人就不需要这么客气了。”

  林如海也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把贾琏这份恩情永远记在心里。

  “姑姑决定好好养身体,姑父您也好好养身,等过段时间周院判过来了,也让他给您诊诊脉。”

  “好!”妻子有了活下去的欲望,那他也要振作起来,要护着妻子和女儿一辈子。

  贾琏解决了林家的事情后,就一门心思扑在制造灌溉工具上了,差点连他的冠礼都忘了。

  行冠礼,可是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行了冠礼,就代表成年了,是一个男人了,可以成家立业了。

  得知贾琏的冠礼要到了,京城里不少文武百官,还有世家都派人来送礼了,而且送的礼品都不便宜。

  贾琏被吓到了,他没想到自己在京城里这么受欢迎。不过,他也知道这些人是看在隆武帝这么重用他的份子上才会给他送礼。

  贾敏这段时间一直在六元府,目睹了这些日子不停有人来送礼的景象,心里很是震惊。即使知道琏哥儿深受皇上的重用,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夸张。

  她心里担心贾琏年纪小会迷失,就让林如海在一旁多提醒贾琏,让贾琏不要被这些人送的礼迷惑了。

  贾琏的冠礼并没有邀请家族以外的人参加,所以并没有打算收礼,只好把送来的礼品纷纷送了回去,并且表示他只是行冠礼,并不是什么大事情。

  六月初六,是贾琏的生辰,今年是他十五岁的生辰,也就是他成年的日子。

  一大早,就听说庄家来人了,是来送他行冠礼的礼物。

  别人的礼品不收,但是未来岳父家送来的礼物还是要收的。

  拆礼物的时候,贾琏发现还有庄镜容送给他的礼物,是一个绣的非常精巧又典雅的荷包,荷包里面有香料,还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生辰快乐!”字迹清秀,生辰快乐的四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很小的字,上面写着荷包里的香料的成分和作用。

  贾琏把荷包放到鼻尖轻轻地闻了下,一股淡淡地香味在闯入鼻尖,很好闻的香味。看来,他这位未来的妻子对香料和药材有些了解。

  这份生辰礼物,他很喜欢。

  在六元府,吃了一碗邢夫人亲自下的长寿面,贾琏就跟着贾赦去宁国府的祠堂祭祖。

  行冠礼是一件大事情,要祭拜祖先的。

  太上皇是贾琏的“赞冠”者,自然要出席他的冠礼。

  贾琏的冠礼还邀请了李道清、魏甲申、冯玉堂这三位先生参加。

  当冯玉堂看到太上皇时,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上皇怎么会在贾琏的冠礼上,而且还是赞冠者?!

  太上皇看到冯玉堂,给他一个警告地冷飕飕地眼神,示意他不要过来给他请安。

  冯玉堂:“……”难道父皇向贾琏他们隐瞒了身份?

  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礼仪和规矩后,贾赦给贾琏戴上“冠”后,然后就宣布贾琏成年了。

  太上皇站在一旁看着贾琏行冠礼,心里很是触动,一双眼睛微微泛红,他多年的愿望在贾琏身上算是实现了。

  冠礼结束后,宴席开始,贾琏除了请了几位先生,并没有请其他外人,基本上都是贾家的人。

  贾母拉着贾琏的手,表情又是高兴又是感动:“我的琏哥儿终于长大成人了……”

  贾琏受不了贾母的热泪盈眶,自从贾珠过世后,老太婆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七百二十度的转变,她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心里清楚。别以为现在讨好他,就能弥补过去发生的事情。

  冠礼结束后,接下来的大日子就是下聘,再接着就是成婚了。

  贾元春在心里犹豫挣扎了很久,还是决定找贾敏说说,毕竟贾敏是她的亲姑姑,有些话还是能和她直接说的。

  贾珠过世前,贾母和王夫人想给贾元春定门亲事,然后给贾珠冲喜。结果,花了大价钱请有名的媒人,也没有找到一门好亲事。

  没想到还没有找好人家,贾珠就过世了,然后贾元春的亲事就搁置了下来。如今王夫人的神智有些不清,贾母也没有提这件事情,贾元春心里有些急了。

  不是她着急嫁人,而是她如今的年纪真的不小了,加上家里的爵位和名声都没了,再拖下去,年纪变得更大,就更不好说人家。

  她想趁着自己年轻貌美,找一个好一点的人家嫁了,不然她的一辈子真的毁了。

  “姑姑,您回来了啊。”贾元春听说贾敏从六元府回来,就立马过来了。

  “刚刚回来。”

  贾元春发现贾敏这几天的变化非常大,刚来的时候整个人有些羸弱,还有些阴郁,现在整个人变得非常明媚,非常有精神,这前后的差别太大,好像换了一个人。

  “琏哥儿下聘的聘礼准备的怎么样了?”

  “基本上都准备差不多了。”贾敏为了感激贾琏的“救命之恩”,拿出不少好东西给贾琏,让贾琏当做聘礼给庄家。

  林家曾袭过列候,到林如海这一代,也有五代了,有丰厚的家产,家里的好东西很多。

  林如海已经离京了,等他回到扬州,会再派人送来东西。这次他们上京,虽然带了不少东西,但是一大半都送给亲戚朋友,没剩下多少。贾敏把剩下的好东西给了贾琏,还是觉得不够,所以让林如海回去再送来一些东西。

  “姑姑忙好了,还去琏哥儿那吗?”琏哥儿很喜欢姑姑,对姑姑一家人和他们不一样,找姑姑帮忙一定可以。

  “去啊,琏哥儿那有迎春,黛玉很喜欢她。”贾敏很快发现侄女好像有话要说,对她温柔一笑,“元春,你怎么了,有什么事情需要姑姑帮忙吗?”

  贾元春想到自己要说的事情,有些不好意思,一张清丽地小脸微微红了起来,咬下唇说:“姑姑,我想和您说我的……”亲事两个字,说出来太过羞耻,她一时间说不出口。

  “你的什么?”

  贾元春深吸一口气说:“在大哥过世前,祖母和母亲希望给我定一门亲事给大哥冲喜,但是因为我们家爵位和名声没了,找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结果大哥就过世,我的亲事也就搁置了下来。”想到之前给她找亲事时受到的羞辱,贾元春红了双眼,“我本来不该开口,不该跟姑姑说,可是再不说……我被赶出宫,名声毁了,年纪也不小了,再拖两年,就真的……真的……”

  贾敏听到这话,就明白贾元春今天找她的目的,连忙安慰道:“元春,先不哭,你的亲事,我会跟母亲商议。”

  贾元春紧紧握着贾敏的手,一脸感激:“谢谢姑姑!”

  贾敏拿出手绢擦了擦贾元春脸上的泪水,温柔地说道:“让你一个姑娘家跟我开这个口,真是为难你了。”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我是不会向姑姑开口的。”她本来在宫里,再熬个几年,就能成为妃子,结果因为祖母和母亲的一番话,让她被赶出宫了,名声和前途都毁了。

  “你的亲事,姑姑会帮你想办法,你不要担心。”

  有了贾敏这句话,贾元春心里安心了很多:“姑姑,谢谢您!”就算不能嫁在京城,嫁到扬州也是可以的。

  贾敏去见贾母的时候,跟贾母提到贾元春的亲事。

  一想到贾元春的亲事,贾母就长吁短叹,一脸愁眉苦脸:“元春是我最疼爱的孙女,我自然也希望她能找一个好人家,可是因为……”贾母越来越觉得自己那个时候愚蠢到无可救药,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也改变不了。“再加上她娘之前在珠哥儿灵前那番污蔑琏哥儿的话,名声彻底没了,元春要是想找个好人家,难啊。”

  “一个好人家都没有?”

  贾母摇摇头:“没有,世家一个都没有。”要让元春低嫁,贾母舍不得,也不甘心。他们家以前有爵位,也是世家,再加上元春还进过宫,在宫里呆了几年,怎么能嫁一个普通平凡的人。

  贾敏没想到事情会严重到如此地步,说实话她也舍不得让元春这个侄女低嫁。这个侄女相貌、礼仪、谈吐、见识都是极好的,怎么能嫁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等我回了扬州,我再看看。”

  “扬州啊……太远了……”女儿嫁给扬州,十来年才见面。孙女嫁到扬州,怕是再也见不到,贾母心里舍不得。

  “王家那边怎么说?”

  “王家啊,自身难保了,哪里还能顾得上元春。”

  贾敏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问道:“我记得二嫂的大哥有两个儿子,都娶亲了吗?”

  “大儿子娶了,小儿子好像还没有。”

  “如果真的找不到好的,您又舍不得元春嫁到扬州,何不把元春说到王家,他们本来就是表亲,可以亲上加亲。”

  贾母听了这话,双眼顿时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对啊,把元春嫁到王家,还不用担心她被欺负受委屈。”

  “对啊,二嫂的大嫂是元春的亲舅妈,对元春也是极好的,元春嫁过去了,肯定会更加疼爱。”

  “好好好。”贾母觉得这个提议实在是太好了,“我先找王老夫人问问看,看她是什么意思。”

  正好,王老夫人也有事情找贾母,两人前后都给对方递了帖子,邀对方一叙。

  王老夫人决定还是她去贾府,去见贾母。

  在王老夫人来之前,贾敏找了贾元春,跟她说了这件事情。

  贾元春听了,一张脸刷地一下变得苍白,惊愕地瞪大双眼,一脸难以置信地表情:“姑姑,您说什么,让我嫁给二表哥?”

  贾敏见贾元春这副模样,微微皱了下眉头:“你不愿意?”

  贾元春连连摇头:“我不愿意,舅舅和舅妈也不会同意的。”

  “为什么?”贾敏不解地问道。

  “姑姑,我的大表哥和二表哥的婚事,都是要能帮得上王家。”贾元春看的很明白,“我大表哥娶的是副骁骑参领的女儿,我二表哥虽然还没有定亲,但是舅舅想让二表哥娶一个文臣的女儿。我们家没有爵位,又没有官位,舅舅是不会答应的。”

  贾敏听到这话,心里顿时明白了,接着轻轻地叹了口气:“本想你嫁到王家,亲上加亲,不会受到委屈和欺负,没想到……”王家的两个儿子的婚事都要联姻,巩固和加强王家的地位,看来是真的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姑姑,我知道您想让我以后不受欺负和委屈,但是外祖家是不行的……”她看不上二表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还粗俗不堪。

  “以我的意思,是想在扬州给你找一个好人家。你要是嫁到扬州,也能给我做一个伴儿。但是,你祖母和母亲都不会同意。”

  贾元春其实还是想留在京城,但是去扬州也可以。不过,如果能留在京城,她还是想留在京城。

  “我嫁到扬州多年,以前京城在朋友也没有什么来往,在京城怕是……”

  贾元春含蓄地提醒道:“我们家也只有琏哥儿在京城里有些地位了。”

  贾敏听到这句话想到了贾琏:“对,还有琏哥儿,我明天去跟琏哥儿说一声。”

  贾元春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目的达成。

  “跟琏弟说我的亲事会不会不太好?”

  “你是他姐姐,有什么不好的。”

  “那就麻烦姑姑了。”

  第二天,贾敏带着林黛玉去六元府,等贾琏回来,就跟他提了这件事情。

  正在喝茶的贾琏听到贾敏的话,惊得把嘴里的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咳咳,姑姑您说什么,让我给大姐介绍对象?”他是媒婆吗?

  “我想你认识的青年才俊比较多,就帮忙看看。”

  贾琏:“……”

  “你也知道贾府的情况,之前给元春定亲就没有找到好人家,她如今十七岁,年纪不小了,真的不能再拖。再拖的话,就真的没人要。”贾敏对贾元春这个侄女的遭遇是非常同情的,不忍心见她被这么耽误。“我和你姑父在京城里没有什么朋友,只能找你帮忙了。”

  “王家呢?”

  “王家自身难保了,哪里还能顾及到元春。再说,王家的名声都被你二婶带坏了,估计恨死你二婶了,怎么可能帮元春找说亲。”

  贾琏一脸无奈:“您找我,我也帮不了忙啊。”

  “你认识的人多,而且看在你的面子上,或许能给元春找到一门好亲事。”

  “姑姑,我是个男人,您让我怎么跟别人开口?”贾琏真的很想对贾敏翻一个白眼,“难道您让我直接把大姐介绍给人家?”

  贾敏觉得贾琏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他一个大男人是不好开口。

  “你说的也对。”

  “姑姑,这种事情您找我是没用的,我又不是女人。”

  “唉……我也是为你大姐着急担心。”贾敏忽然想到一个人,眼前顿时一亮,“你不行,有一个人可以帮你开口。”

  贾琏一脸迷茫:“谁啊?”

  “你未过门的妻子。”贾敏一脸揶揄地说道,“等庄家小姐嫁过来,我请她帮帮忙。”

  贾琏:“……”

  贾敏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庄家小姐是二皇子的表妹,然后去找庄夫人帮忙说不定能给元春说到一门好亲事。

  贾琏想了想,决定还是提醒贾敏一声:“姑姑,大姐的婚事,您最好不要插手。”

  “为什么?”贾敏一脸不解。

  “我知道您是为了大姐好,但是二婶不一定领情。”

  贾琏的这句话让贾敏陷入了沉思,她要是插手管元春的婚事,到时候二嫂不满意,说不定真的会怪她。

  “大姐的婚事,不是您这个姑姑该插手的。”贾琏特意把姑姑这两个字咬的特别重。

  “唉……实话告诉你吧,我原本没想过管这件事情,是元春自己来找我的。”

  贾琏心想,果然是这样。恐怕让姑姑来找他帮忙,也是贾元春的意思。贾元春在宫里待几年,这心思变深沉了不少。

  “大姐的亲事,您还是让祖母和二婶操心吧。”

  “元春都求到我这里来,要是不管就太……”

  “您自己看着办吧。”他已经提醒她了。

  “大姐的亲事,我是不会插手,也不会让庄家小姐出手管。”他才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蠢事,再说贾元春嫁不嫁得好,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贾敏没有再说什么了:“过段时间就要下聘了,你的定情信物准备好了吗?”在大隆朝,下聘礼的那天,男女双方是要交换定情信物的。

  “准备好了。”

  贾敏好奇地问道:“你准备了什么?”

  “这个就不方便告诉姑姑了。”

  “还卖起关子了啊。”

  贾琏笑笑,开玩笑,定情信物哪能随便告诉别人。

  贾敏跟贾琏说了一会话就离开了。

  回到贾府,得知王老夫人来了,就过去请了个安。

  王老夫人拉着贾敏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就离开了。

  “母亲,王老夫人她……”

  “她来跟凤姐儿说亲的。”

  “啊?”贾敏一脸惊讶,“给凤姐儿说亲?说给谁啊?”他们家已经没有年轻公子了。

  “给隔壁府的蓉哥儿。”

  “蓉哥儿?!!!!”贾敏被惊到了,目瞪口呆,“这蓉哥儿跟凤姐儿也不是一个辈分啊。”

  “我也是这样说的,但是她说辈分不是问题,毕竟王家跟隔壁府里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贾敏:“……凤姐儿算是我的侄女,蓉哥儿是我的侄孙子,凤姐儿要是嫁给蓉哥儿,该继续叫我姑姑,还是姑奶奶?”这辈分差大了。

  “他们愿意,我们也不好管。”贾母对赖大家的吩咐道,“你去隔壁府里,把珍大奶奶叫过来。”

  “是,老太太。”

  “母亲,您真的要说啊?”

  “她来找我帮忙,我就开个口,答不答应我就不管了。”人家王家愿意,她又不能阻拦。

  贾敏无语了,这都是什么事情啊。

  “那您有没有跟她提元春的事情?”

  “提了,她说她的小孙子已经说好了,是太仆寺少卿的女儿。”

  “怎么没听说?”

  “前段时间订好了,因为珠哥儿的事情,没告诉我们。”

  “这样的话,只能再请媒人帮元春说亲了。”

  “唉,元春都是我和她娘害的……”

  很快,尤氏就过来了,贾母把王老夫人的意思告诉了她。

  “蓉哥儿和凤姐儿不是一个辈分啊。”

  “王家说他们不介意辈分的事情。”

  “这事情我做不了主,得回去跟老爷商量下。”

  “恩,跟珍哥儿好好地讨论下。”

  尤氏回到宁国府,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贾珍。

  贾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既然王家不介意辈分,那我们也没有好反对的。”

  “老,这……”尤氏觉得不太好。

  “王家是什么身份,他们不介意辈分,把女儿嫁给蓉哥儿,这是蓉哥儿的福气。”王子腾现在是京营节度使,手握京城三万兵权 ,在京城里的地位非常高。和王家联姻,对他们府里只会有好处。

  尤氏一向听贾珍的,既然贾珍都这么说了,那她也不会再说反对的话。“既然老爷您答应了,那我就去回老祖宗。”

  “你去告诉老祖宗,蓉哥儿现在小,但是可以提前把亲事定下来。”先把亲事定下来,省的以后王家反悔。

  “好。”

  尤氏又去了贾府,把贾珍的意思告诉了贾母。

  对于贾珍答应这门婚事,贾母一点也不意外。王家现在是什么地位,和王家联姻只会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珍哥儿答应了,那我就跟王老夫人说一声,让他们直接找你们商量定亲的事情。”

  “麻烦老祖宗了。”

  等尤氏离开后,贾敏膛目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觉得这太乱来了……

  贾琏得知王熙凤说给贾蓉,心里的诧异也非常大。原著里,王熙凤和贾蓉有一腿,没想到现在却要变成夫妻了,还真是……玄幻。

  不过,这样也好,他不会再被王熙凤纠缠了。

  等等,王熙凤要是嫁给贾蓉,要叫他一声叔叔了。从莫名其妙地表哥,升级到叔叔,这感觉还真是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