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19      字数:5570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 是水稻收割的日子。

  现在, 离中秋节还有十天左右, 却在这个时候, 出现了洪灾,江南四分之三的稻田被洪水淹没, 损失非常惨重。

  因为这件事情, 最近朝中的气氛变得非常沉重和压抑。

  隆武帝为此事, 眉头一直紧锁着, 大臣们上朝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就惹恼隆武帝。

  “爱卿们觉得派谁做钦差大臣去江南指挥赈灾?”

  “回皇上,前年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 臣觉得今年还是派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比较好,因为朱大人比较有经验。”

  “皇上,臣不赞同。前年江南的洪灾并不是很严重,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赈灾,还闹出灾难动乱的现象, 朱大人根本没有能力去赈灾, 安抚灾民。”

  “皇上, 臣觉得沈大人适合做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去年西北发生蝗虫灾,沈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就做的很好。”

  “皇上,臣觉得朱大人合适。”

  “皇上, 臣觉得沈大人合适。”

  朱大人是大皇子的队伍里的一名官员,而沈大人是四皇子的队伍里的一名官员。

  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为了朱大人和沈大人,哪个更适合去江南赈灾争执了起来。

  隆武帝被吵不耐烦, 一张脸阴沉如水。望向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大皇子和四皇子。

  “老大、老四,你们觉得呢?”

  大皇子:“回父皇,此次江南的洪灾非常严重,儿臣觉得派京城的官员去赈灾不太合适。”

  隆武帝听了这话,嘴角扬起兴味地弧度:“那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大皇子恭敬地答道:“父皇,为了表现朝廷对这次江南的洪灾看重,儿臣觉得还是派皇子作为钦此大臣比较合适,儿臣愿意代替父皇去江南安抚灾民。”

  四皇子听了这话,在心里把大皇子骂了一顿,随即也连忙表示:“父皇,儿臣也想为父皇分忧,代替父皇去江南赈灾。”

  “皇上,两位王爷的话很有道理。这次江南的洪灾很严重,如果两位王爷去的话,就能让老百姓看到朝廷的态度,让老百姓知道皇上非常在意他们。”

  “皇上,臣觉得元亲王适合去江南赈灾。”

  “皇上,臣觉得晋亲王适合去江南赈灾。”

  两位皇子的人,都不要钱地夸他们的主子,然后又为哪位王爷最适合去争吵了起来。

  “颜太师,你觉得谁适合代替朕去江南赈灾?”

  “两位王爷代替皇上去江南赈灾都适合。”颜太师很官方地说道。

  “那你觉得哪个更适合去?”隆武帝对颜太师这个答案不满意,继续问道。

  被隆武帝逼问的颜太师,神色淡定自如,没有一丝惊慌。

  “回皇上,虽然两位王爷适合代替皇上去江南赈灾,但是臣觉得两位王爷的身份太贵重,加上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臣觉得还是派一名官员去江南赈灾最合适。”

  隆武帝听到这话,在心里骂了一句老狐狸,继续问道:“颜太师觉得哪位爱卿最适合去江南?”

  “回皇上,臣觉得吕大人比较适合。”颜太师的神色非常认真,“吕大人是江南人,对江南最为熟悉了解,派他去最合适。”

  隆武帝原以为颜太师会继续打太极,保持中立的态度,没想到没有。

  “吕爱卿?”吕大人是四皇子队伍里的官员。

  颜太师这一提议,立马得到四皇子的队伍里的所有官员支持。

  “父皇,儿臣不赞成颜太师的提议。”大皇子开口反对,“吕大人虽然是江南人,但是他已经远离家乡江南十几年,早就对江南的一切情况不熟悉。”

  大皇子的话,立马有不少官员附和,反对吕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

  双方的人又一次地争吵了起来。

  隆武帝对大臣们的反应很是失望,这个时候大臣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管江南老百姓的死活。

  “吵死了。”

  原本吵吵闹闹地气氛,因为隆武帝这句话顿时变得寂静了下来。大臣们见隆武帝沉着一张脸,吓得都不敢再说话了。

  隆武帝一双眼冰冷地看了眼下面的文武百官,吓得大臣们都连忙屏住呼吸。

  “老大和老四,你们就不要去添乱了。”

  “是,父皇。”

  “朱爱卿。”

  “臣在。”

  大皇子的人见隆武帝点了朱大人,心里都非常高兴,看来这次又是他们胜了。

  四皇子的人的心情就没有这么高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一副失望和不甘地表情,怎么又是元亲王的人?

  他们刚高兴,就听到隆武帝点了沈大人。

  “沈爱卿。”

  “臣在。”

  四皇子的人听到隆武帝接着点了沈大人,每个人的表情顿时一亮,脸上的失望和不甘顿时被惊喜取代。

  “姜爱卿。”

  “臣在。”

  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见皇上又点了姜大人,心里都非常震惊和不解,皇上怎么会叫姜青云?

  “姜爱卿,朕派你做钦差大臣,代替朕前往江南赈灾。”

  “是,皇上!”

  隆武帝这一决定,让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都非常吃惊。

  “朱爱卿和沈爱卿,你们两个跟着姜爱卿一起去江南赈灾,你们要好好辅助姜爱卿赈灾,明白吗?”

  “臣明白!”

  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虽然很惊讶隆武帝这样的安排,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果还算满意,毕竟他们的人能去江南赈灾。

  “把贾琏叫进来。”

  听到隆武帝这句话,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心里都充满疑惑,皇上这个时候叫贾琏进来做什么?

  “传贾琏觐见!”

  一直守在大殿门口的贾琏,听到叫他进去,连忙走了进去。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谢皇上。”

  “朕派你去江南,辅助姜爱卿赈灾。”

  “臣领命。”

  隆武帝这道旨意,让文武百官们心里有些不爽了。贾琏这个小子有什么能耐去江南赈灾?

  很快,就有大臣出来反对贾琏去江南赈灾。

  就算皇上看重贾琏,也不能这么乱来。贾琏这个黄毛小儿,去江南只会添乱,怎么可能辅助钦差大臣赈灾。

  “贾琏比你们这群老东西有用多了。”隆武帝冷哼道,“他早就写了一份如何赈灾的奏折给朕,你们呢?做了什么?只会在这里吵。”

  文武百官们听到这句话,心里都在骂贾琏奸诈,居然早早地写了奏折给皇上,他们还真是小看这个贾琏呢。

  “父皇英明!”四皇子开口道,“贾琏之前考乡试的时候,就详细地写下了如何赈灾的措施。儿臣也觉得贾琏能辅助姜大人去江南赈灾。”

  听到四皇子这句话,在场的文武百官们才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

  “还是老四明白事理。”

  隆武帝这一句夸赞,让四皇子的人非常得意,都纷纷出来赞成派贾琏去江南赈灾。

  大皇子的人即使心里不服,也不敢出来反对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琏。”四皇子快步走到贾琏的身前。

  贾琏恭敬地向四皇子行了个礼:“见过王爷!”

  四皇子望着眼前的人,心头火热,但是却不能做什么。

  “你去江南,一定要好好辅助姜大人,不要让父皇失望。”

  “是!”

  四皇子还想和贾琏说几句话,但是他不能这么做,装作冷淡地点了下头,正准备离开。只见李进忠朝他们走了过来。

  “王爷!”

  “李公公,父皇是不是有什么吩咐?”

  “回王爷,皇上传召贾大人。”

  “父皇找你有事,你赶快跟李公公过去吧。”

  “王爷告退!”

  望着贾琏离开的背影,四皇子的眼神变得非常幽深。

  再等等,现在不是时候。等成为太子,就能光明正大地和贾琏亲近。

  贾琏来到御书房,发现姜大人也在,但是朱大人和沈大人并不在。

  隆武帝叫他们过来,是为了江南赈灾的事情。

  “姜爱卿,你这次去江南主要是帮朕盯着那些官员,赈灾的具体事情就交给贾琏去办。”

  姜青云瞬间明白隆武帝的意思,神色恭敬地说道:“臣领旨。”

  “也盯着沈朱两人,看看他们和哪些官员有来往。”

  “是,皇上。”

  一旁的贾琏听到这话,就知道这位姜大人是皇上的亲信,不是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

  “有异常的情况,你不要打草惊蛇,先把证据收集了。”

  “是,皇上。”

  “你办事,朕一向都放心。”隆武帝望向贾琏,“你这次去江南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好好地赈灾。具体怎么做,你心里应该清楚。”

  “臣明白。”

  “你和姜爱卿要互相帮助。”

  “臣明白。”

  隆武帝说完正事,神色没有那么严肃了,双眼揶揄地望着贾琏:“你刚成亲,朕就派你去江南,你怨不怨朕?”

  贾琏一副惊惶地表情:“臣不敢,皇上派臣去江南赈灾,也是臣的荣幸。”

  “新婚燕尔,朕就让你和你的新婚妻子分开,你真的不怨朕?”

  “不怨,在国家大事面前,没有儿女私情。”

  “你能这么想就好。”隆武帝对贾琏的回答很满意,“你们两个回去收拾下,明天就出发。”

  “是,皇上。”

  贾琏和姜青云出了御书房。

  姜青云有话和贾琏说,但是现在不是时候,打算在去江南的途中再跟他说。

  太上皇得知隆武帝的安排,去御书房找他,当然不是算账。

  “你要动手了?”

  隆武帝微微点了下头:“这是个好时机。”说完,用惊奇地目光望着太上皇,“您不怪我派贾琏去江南?”

  太上皇不解地问道:“我为什么要怪你?”

  “您舍得贾琏去江南?”

  “为什么舍不得?”太上皇斜了一眼隆武帝,“再说他是最适合最江南赈灾。”贾琏写的那份奏折,太上皇也看了。关于如何赈灾,贾琏写的非常详细和有用,不派他去派谁去?

  “您这么说,那我心里就放心了。”这次去江南赈灾,危险重重,说不定还会丧命,隆武帝以为太上皇会舍不得让贾琏去江南。

  “我也去江南。”

  隆武帝:“!!!!!!”

  “江南那些官员不认识我。”

  “父皇,您别开玩笑了。”隆武帝被太上皇的话吓得不轻,“您不能去,太危险了!”

  “就是因为危险,我才去。”他不反对让贾琏去江南,但是他不放心贾琏,毕竟这次去江南,危险重重,说不定会丧命。他去了,还能保护贾琏。

  “您不能去。!”隆武帝心里有些气愤,“您要是出事了,怎么办?”

  “我能出什么事情?”

  “您是担心贾琏去江南会出事吧,这样的话,朕就不派他去江南。”

  “和贾琏无关,我想去江南看看。”

  隆武帝呵呵冷笑两声:“您觉得我会相信吗?您要是去江南,我就不让贾琏去江南。”

  太上皇想了下,最后妥协道:“好吧,我不去就是了。”

  “您要是不放心贾琏的安危,多派一些暗卫保护他就是了。”贾琏那小子一定是老爷子在宫外的亲孙子。

  “也好。”

  隆武帝对太上皇这么在乎贾琏,不知道该说什么。

  贾琏回到六元府,把自己明天要去江南一事告诉了庄镜容和贾赦他们。

  “怎么派你去?”贾赦当然不放心儿子出门,“你一个五品小官,去江南能做什么?”

  “听说江南的洪灾特别严重,到现在水还没头退下去。琏哥儿你去了,怕是会有危险。”邢夫人也是不赞成贾琏去江南。

  “皇上的圣旨已下,我明天必须去江南。”

  “你去江南能做什么?”贾赦心里不禁埋怨隆武帝。

  “我能做的事情多了,再说这也是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如果我在江南赈灾做得好,回京的话说不定能升官。”

  “我宁愿你一直做五品小官,也不愿意你去江南。”贾赦心里是真的担心,“江南现在乱糟糟的,到处都是难民,你要是出事了,怎么办?”他就琏哥儿一个儿子,琏哥儿要是出事了,他要怎么办?

  “能出什么事情,再说又不止我一个去。”贾琏倒是非常希望去江南,“不和你们说了,明天一早就要出发,我得准备些东西。”

  庄镜容跟着贾琏回到“青琏馆”,她也是一脸担忧:“夫君……”他们才成亲就要分开,她心里舍不得。

  “放心,我会安全地回来。”

  庄镜容也不想贾琏去,但是圣旨已下,她说再多也改变不了。

  “夫君,我帮你准备衣物。”

  “那就麻烦夫人了。”

  “夫君,你我是夫妻,你太客气了。”

  “抱歉,刚和你成亲,就丢下你一个人在家。”

  “谁说我一个人在家,爹和母亲不是也在么。”

  “我走后,家里就交给你照顾了。”

  “夫君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家里的。”

  贾琏想到贾府的人,不由地皱了下眉头:“我走后,你和贾府的人来往留一个心眼。”他真怕他走后,王夫人就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夫君放心,我心里有数。”庄镜容朝贾琏安抚一笑,“我会警惕的。”

  “我爹有些不着调,容易上当受骗,被人蛊惑做什么事情,你盯着点。”原著里的贾赦可是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真怕他走了,他这个便宜老爹就被人忽悠地去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庄镜容见贾琏说这话的深情非常严肃,就知道他不是在说笑,心头不由地一凛。

  “我会注意的。”

  贾琏又跟庄镜容说了不少事情,不离开不知道有这么多事情,一离开发现有不少的事情要注意。

  庄镜容不嫌弃贾琏啰嗦,把他说的话都记了下来。

  贾琏说完,望着庄镜容的目光带着不舍和不放心。

  “夫君就安心地去江南,家里的事情我会处理好。”

  “好。”

  “夫君,你这次去江南,说不定会有危险,你一定要小心。”

  “我会注意安全的。”

  “夫君,我是担心江南的官员会对……”

  贾琏知道庄镜容在担心什么,笑着对她说:“我只负责赈灾的具体事宜,和江南官员打交道的事情是钦差大臣的事情。如果江南官员真的有什么不对,那么他们只会针对钦差大臣,不会针对我一个小小的五品官。”

  庄镜容闻言,觉得贾琏的话很有道理,随即心里就安心了。

  “夫君出去办事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安全。”

  “我知道了。”

  庄镜容没有再说什么了,去帮贾琏收拾行李。

  等庄镜容离开了,贾琏的神色忽然变得非常凝重,他总觉得这次去江南不会单纯地只是去赈灾,恐怕这次去江南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