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20      字数:8970
  贾琏这一觉睡得非常沉, 如果不是庄镜容叫醒他, 估计他一觉能睡到第二天晚上。

  庄镜容见贾琏睡得这么沉, 心里是不忍心叫醒贾琏的, 但是贾琏要去参加早朝,所以只能叫醒贾琏。

  大隆朝的早朝时间是每天早上的辰时开始, 也就是早上八点开始。这个时间不早也不晚, 跟前世上班的时间, 提早了一个小时而已。

  饱饱地睡了一觉, 贾琏整个人的精神和气色要好了不少,不过眉宇间还是有些疲惫,好在上完朝就能休息二十天。

  一家人坐在一起用早膳, 因为知道贾琏的身体需要好好地补一补,庄镜容和邢夫人都吩咐厨房做一些好吃又能补身体的食物。

  用完早膳,贾琏就去宫里了。

  因为早朝还没有开始,文武百官就在偏厅里等着。因为今天早朝的主角是刚从江南赈灾回来的姜青云他们,文武百官都围着他们, 各种拐弯抹角地打探江南的事情。

  贾琏走进来, 就看到姜青云、朱大人、沈大人被一群大臣团团围住, 默默地走到偏僻的角落。

  本以为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结果还是被人注意到了,瞬间一批人朝他围了过来, 态度非常热情,完全不介意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

  贾琏有些承受不住这些大人们太过热情的态度,不过还是很谦逊地回答这些人的问题。

  这些大人们问的问题, 基本上都是江南赈灾的问题,当然还有贾琏遇刺的事情。

  没过一会儿,早朝开始了。

  文武百官理了理仪容,整了整表情,一脸庄重地走进金銮殿。

  因为贾琏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是没有资格进金銮殿参加早朝的,所以他只能先在门口等着,等隆武帝传召才能进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有事起奏,没事退朝!”李进忠的声音在金銮殿里响起。

  姜青云从队伍里走出来,朝隆武帝行了个礼:“臣有事要奏!”

  “姜爱卿先把去江南赈灾的事情汇报下,让别的爱卿也知道江南的事情。”

  “是,皇上!”

  姜青云开始向隆武帝汇报江南赈灾的事情,别的大臣们安静地听着。

  当听到江南有数万的老百姓遭遇洪灾,稻田被冲毁,房屋被卷走,老百姓们变得流离失所。很多大臣心里还是很不好受的,毕竟有这么多人遇难。

  等姜青云汇报完,隆武帝夸赞道:“你们这次去江南赈灾,做的不错。”

  “皇上,赈灾的具体工作都是贾大人做。”姜青云把贾琏在赈灾做了哪些事情,非常详细地告诉了隆武帝。

  其他的大臣们听到贾琏做了这么多事情,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隆武帝听完,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赞赏地笑容:“朕就知道他擅长这方面的事情。”说完,对站在一旁的李进忠吩咐,“宣贾琏觐见。”

  李进忠上前走了一步,然后高声地叫道:“宣贾大人觐见!”

  贾琏听到叫他,整理了下衣服,肃着一张脸走了进去。

  “臣贾琏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谢皇上!”

  “你这次去江南赈灾,帮了不少的忙,朕要奖赏你。”

  在场的文武百官听到这句话,心里一点也不意外,但是他们好奇皇上要奖赏贾琏什么。

  “皇上,臣并没有做什么,而且臣只在金陵做了些事情,其他地方并没有帮上忙。”贾琏谦虚地说道。

  “这不怪你,你一到金陵就被遇刺,身受重伤。”隆武帝温声道,“之前你制造出来的新的农耕工具,非常有用。加上这次赈灾有功,朕是要奖赏你的。”

  “皇上,臣只是做了臣该做的事情。”

  “贾琏赈灾有功,发明新的农耕工具有功,从今天起升为内阁侍读学士。”

  贾琏跪下来谢恩:“谢主隆恩!”

  在场的大臣们听到这个奖赏,心里十分震惊。虽然早就猜到贾琏有可能会官升一级,但是没想到皇上居然让他升为内阁侍读学士。

  内阁侍读学士!

  虽然只是一个从四品的官,但是却非常重要。别的不说,就是前面的两个,内阁,就知道有多重要。

  他们以为皇上会让贾琏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毕竟以贾琏考中状元的事情,让他去翰林院才对,但是没想到皇上会直接让他做内阁侍读学士。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此时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皇上有意让贾琏入内阁。

  “你在金陵受了伤,又一路奔波回来,这段时间就在家好好休养,二十天后再回来。”

  “谢皇上。”

  “你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不要忘了把去江南之前的灌溉工具弄出来,现在已经是深秋了,雨下的少,很需要灌溉工具,灌溉稻田。”

  “回皇上,其实臣已经画好图纸,现在只需要找人制造出来就可以了。”

  “这件事情交给工部去办,你待会把图纸交给工部尚书。”

  “是,皇上。”

  隆武帝挥挥手,示意贾琏退到一边去。

  贾琏走到队伍末,他现在是内阁侍读学士,从四品的官,有资格上早朝了。

  “姜爱卿,这次你赈灾有功,朕也要奖赏你。”隆武帝一脸温和地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户部左侍郎!”

  “谢主隆恩!”姜青云之前是督察院右督御史,是正三品的官职。现在,升为户部左侍郎,是正二品的官职。他一下连升两级。

  在场的文武百官地听到隆武帝这道旨意,都惊得倒抽一口气。姜青云居然连升两级,而且还是户部左侍郎!

  其实,大臣们震惊的不是连升两级,而是姜青云居然升为户部左侍郎!

  户部!

  户部!

  户部!

  户部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大隆朝的钱袋子!

  如果升姜青云为礼部左侍郎,或者工部左侍郎,文武百官们就不会这么惊诧了。

  “姜爱卿,你现在是户部左侍郎,要帮丁爱卿好好管理户部。”丁爱卿是户部尚书丁大人,他是四皇子的人。

  “是,皇上。”

  隆武帝挥挥手,示意姜青云可以退下去了。

  就在其他人以为隆武帝会奖赏朱大人和沈大人的时候,李进忠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有事起奏,没事退朝!”

  见朱大人和沈大人没有奖赏,文武百官们觉得很是古怪。按理说,朱大人和沈大人一起去江南赈灾,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就算不奖赏,也会口头上夸赞他们几句,然后什么都没有。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愣了下,随即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启禀皇上,臣有事启奏!”从队伍中走出来的是沈大人,四皇子的人。

  看到是沈大人,隆武帝微微勾起嘴角,眼里露出一道兴味地光芒:“沈爱卿,有什么事情要奏?”

  沈大人一脸严肃地说道:“是跟贾大人遇刺一事有关。”

  站在队伍最末尾的贾琏听到这话,心里立马了然:来了,四皇子的人要开始对付大皇子的人。

  隆武帝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故意说道:“贾琏遇刺的一事不是有结果了么,怎么还有别的事情吗?”

  “是的,皇上。”沈大人说道,“贾大人这次在金陵,前后遇到三次刺杀。第一次刺杀和第三次刺杀是北静郡王的儿子,水溶指使的。第二次刺杀的幕后主使,却是另有别人。”

  隆武帝坐直身体,表情变得非常沉冷:“三次?居然是三次?!第二次刺杀贾琏的人是谁?”

  “回皇上,是元亲王!”

  “沈明树你血口喷人!”大皇子队伍中的大臣们立马出来反驳。

  大皇子老神在在地站在原地不动,脸上没有丝毫慌乱,表情非常地淡定,好像这件事情和他没有关系。

  隆武帝看大儿子一副淡定从容地模样,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地笑容。“沈爱卿,你可知诬陷皇子的罪名?”

  “回皇上,臣并没有诬陷元亲王,臣这里有证据。”说完,沈大人从袖子拿出一本奏折,恭敬举起来。

  李进忠下来,从沈大人手里拿过奏折,然后递给隆武帝。

  “朕懒得看,你就直说吧。”

  “是,皇上。”沈大人说道,“这件事情还是何大人告诉臣的,贾大人第二次遇到刺杀的时候,何大人担心贾大人的安危,就赶了过去,然后看到……”

  沈大人把所谓的证据,缓缓地一条一条说了出来。

  隆武帝听完,一张脸变得阴沉如水,冷声地质问大皇子道:“老大,你有什么要说的?”

  大皇子不慌不乱地回道:“父皇,儿臣是冤枉的。”

  “大哥,你派人刺杀贾琏的证据摆在眼前,你就不要狡辩了。”四皇子说道。

  大皇子没有搭理四皇子,继续不慌不乱地向隆武帝禀告:“父皇,这是有人故意陷害儿臣。”

  “怎么陷害你呢?”

  大皇子淡定地向隆武帝分析刚才沈大人列举出来的证据,然后一一推翻。

  “父皇,大哥是在狡辩。”

  “四弟,你好像很希望是我派人刺杀了贾琏。”

  “不是我希望,而你就是刺杀贾琏的幕后主使。”

  “皇上,臣也有事要奏。”朱大人从队伍中走出来。

  “朱爱卿要说什么?”

  “臣要奏金陵的何大人,受贿贪污、玩忽职守、置百姓的生死不顾。”

  “皇上,臣要奏金陵的曹大人,受贿贪污、欺上瞒下、玩弄权术。”

  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开始互相参奏对方的人,场面十分热闹。

  站在队伍末尾的贾琏看到这一幕,在心里咂舌,皇上还没有开始动手收拾他们,他们却自己跳出来狗咬狗,还真是精彩。

  保持中立态度的大臣们,一副事不干己地模样旁观者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互相撕咬。

  隆武帝冷着脸,听两方的人互相揭对方的短。

  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互不相让,越吵越厉害,让金銮殿变成了菜市口。

  “都给朕闭嘴!”

  隆武帝的一声沉喝,立刻让全场变得安静下来。大臣们乖乖站好,紧紧地闭上嘴,不敢再说什么了。

  “既然你们都说江南的官员有问题,那就彻查。”

  隆武帝的这句话一出,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们的心头猛地一沉,有一种不祥地预感笼罩在他们的心头上。

  刚刚还互相撕咬的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现在特别后悔,有一种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这些年,朕对江南的事情管得少,竟然让江南的官员们如此无法无天。”隆武帝沉冷着一张脸,一双眼里充满寒光,声音冰冷,“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听命!”

  “臣在!”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督察员左御史从队伍中走出来。

  “江南官员贪污受贿一事就交给你们三人办。”隆武帝目光凌厉地望着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督察员左御史三人,“你们三人认真调查此事,要公正的调查此事,明白吗?”

  三人心头一凛:“臣明白!”

  “如果你们三人调查出来的东西是假的,或者子虚乌有的,你们三人头顶上的乌纱帽就不要要了。”

  三人一听这话,吓得立马跪了下来:“皇上放心,臣等一定公正地调查此事。”

  “好了,退朝吧。”

  “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们送走隆武帝,这才站起身散开。

  两拨人分别围着大皇子和四皇子,都在讨论江南一事要怎么办。

  李进忠走了过来,叫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平时很低调,但都身居要职。他们三人被叫走,其他人也没有注意到,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在江南一事上。

  三人被叫到御书房,然后在御书房看到二皇子。

  隆武帝让他们三人暗中调查江南一事。

  刑部尚书是大皇子的人,大理寺卿是四皇子的人,督察员的左督御史是中立的。

  光是凭这三人调查是没用的,必须还有别人暗中调查。

  被隆武帝叫过去的三人,当天下午就出发去江南了。虽然姜青云回来,汇报了江南的事情,但是证据却无法带回来。这三人去江南,是为了收集证据的。

  很快,刑部、大理寺、督察院收到皇上的圣旨。

  旨意很简单,就是这次调查江南的官员贪污受贿一事,有二皇子,也就是瑞亲王主持。

  这道圣旨下来,在文武百官里掀起不小的轰动。

  瑞亲王?!!!!

  病秧子的瑞亲王居然主持这次调查江南的官员贪污受贿一事,有没有搞错?!

  皇上这是发哪门子的疯,居然让病秧子处理这件事情,是不是太儿戏了点?

  再说,瑞亲王弱不禁风的身体能撑得住吗?

  “外祖父,您觉得父皇这道旨意是什么意思?”四皇子此时在颜府,听到这道圣旨,他有些看不懂了。

  颜太师捋了捋胡子,一脸沉思地说道:“很明显,皇上很看重这次江南的事情,所以派瑞亲王主持。”

  “二哥是一个病秧子能做什么,再说他从小到大就远离朝廷,对朝中的事情一无所知,他主持能做什么?”四皇子紧皱着眉头说道,“父皇就算不想我和大哥的人插手,也不能这么儿戏地选二哥来处理这件事情。还有,二哥的身体能吃得消吗?”其实,四皇子对二皇子的印象很好,所以不想二皇子卷进来。

  “瑞亲王的身体要比前几年好多了。”颜太师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皇上或许是想让瑞亲王出现在众人面前,毕竟瑞亲王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存在感。”

  “这倒是,二哥从小到大身体就很差,除非重要的节日,他才会露面。平时根本看不到他,京城里的人都忘记有一个瑞亲王。”

  “所以,皇上很有可能让瑞亲王出现在大家面前。”

  “父皇想让二哥出现,没必要让二哥处理这件事情吧。”四皇子对隆武帝的这个做法很不赞同。

  “除了二皇子,谁还能主持这件事情?端亲王么?”颜太师淡淡地说道,“端亲王常年不见人影,四处游历,和瑞亲王一样远离朝廷。”

  “七弟……”四皇子想到七皇子,表情变得有些鄙夷,“父皇是不可能让七弟处理这件事情的。”

  “所以,只能是瑞亲王。”颜太师分析道,“瑞亲王主持这件事情也好,我们和元亲王的人都占不到便宜。最坏的结果就是我们和元亲王的人都被处理。”

  四皇子见颜太师说的这么云淡风轻,微微皱了下眉头,语气有些不赞成地说:“外祖父,江南可是我们的一大助力。”江南物产如绕,而且人才济济,是他的一大的支柱。如果失去江南,那就等于失去最大的支持。

  “对元亲王他们来说也是。”颜太师说道,“我们失去了,他们也失去了,我们双方都占不了便宜。”

  “虽然我们和他们都占不了便宜,但是我还是舍不得。”四皇子一想到失去江南,心就疼得厉害。

  “有舍才有得。”颜太师抬手轻轻地拍了下四皇子的肩膀,“失去江南并不多等于失去全天下。”

  “早知道就不让他们参奏大哥的人。”

  “就算你的人不参奏,大皇子的也会参奏。江南这件事情是逃不开的。”

  “什么意思?”

  “老夫有一种预感,皇上早就想对江南出手了。刚好这次江南受灾,送来了一个好机会。”

  四皇子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幽幽地说道:“父皇,这几年的心思真是越来越难猜了。”

  “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你要沉得住气!”

  “是,外祖父!”

  此时,元亲王也上演了上面的谈话。

  贾琏刚回到六元府,就听到二皇子主持这次的江南事件,心里也非常讶异。不过,他有一种预感,皇上让二皇子露面,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除了大皇子和四皇子,还有一个二皇子。皇上这么做,应该是在给二皇子铺路。

  江南的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他还是不要关心,也不要操心的比较好,省的被牵连。就算不被牵连,说不定还惹得一身腥。

  比起江南的事情,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有些事情,他要算账了。

  六元府的书房里。

  “高齐,有一件事情交给你去做。”

  高齐见贾琏的神色非常严肃,就知道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心头一凛:“少爷,您请吩咐。”

  “你找人接近周瑞一家人。”贾琏怕高齐不知道周瑞是谁,补充了一句,“周瑞是我二婶的管家。”

  “少爷,这个奴才知道。”身为一个好管家,有关少爷的任何事情和人物都要知道。

  “找人接近他们一家人,想办法从他们嘴里得知有关王夫人这些年做的所有事情。”身为王夫人的管家,周瑞夫妇俩帮王夫人做了不少事情,是最知道王夫人的底细的。想要彻底彻底除掉王夫人,就要从这对夫妇俩下手。

  “少爷放心,这件事情奴才一定办好。”

  “他还有一个女婿叫冷子兴,也可以从他下手。”

  “知道了,少爷!”

  “你去把赖尚荣叫来。”

  “是,少爷!”

  很快,赖尚荣走了进来,先给贾琏行了个礼:“少爷,您叫小的有什么事情?”

  “有件事情交给你办,办得好的话,我就推荐你去做知县。”原著里,赖尚荣捐钱做了知县。其实捐钱做官,没有人推荐,是当不了官的。他提这件事情,就是想让赖尚荣好好地为他办事。不过,他有办法让赖尚荣当上知县,自然也有办法把他弄下来。

  赖尚荣听到这话,一双眼顿时变得晶亮,表情非常激动,甚至有些难以置信:“少爷,您说的是真的吗?”

  “你爹娘想要捐钱让你做官吧?”

  “是的。”他们一家都是贾府的奴才,他爹娘做了一辈子的奴才,不希望他再做贾府的奴才,他们家现在很有钱,日子过得非常好,不想再做奴才了。

  “我可以推荐你去做个知县什么的。”

  赖尚荣立马跪了下来,重重地向贾琏磕了三个头:“少爷的大恩,小的永生永世不会忘记!”

  “你先别谢我,等你为我办好事情再说。”

  “少爷,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小的,小的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会为您做好。”

  “上刀山下火海倒不至于,这件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不好也不好办。”

  “少爷,您尽管吩咐。”

  “你去找你娘,让你娘想办法弄到王夫人做过的坏事的证据。”

  赖尚荣听到这话,就知道贾琏想要对付王夫人了,心里诧异了下,不过很快就平复了下来。二太太之前对少爷做了那么多坏事,少爷一直没有对她做什么,现在想要对付她也很正常。

  “少爷,您放心,这件事情一定会您办好!”

  “你告诉你娘,我要的罪证不是一般的,而是能彻底除掉王夫人的证据。”

  赖尚荣见贾琏说这句话的表情非常温和,但是他却感觉到浓浓地寒意。“少爷,您放心,这件事情一定为您办好,让二太太彻底从贾府里消失!”

  见赖尚荣这么上道,贾琏满意地笑了:“以你娘的手段,一定能办到。到时候办得好,我就推荐你去做官。”

  赖尚荣的目光顿时变得火热,神色也变得非常兴奋:“谢少爷给小的这个机会。”

  “去找你娘吧。”

  “是,小的这就去。”赖尚荣朝贾琏行了个礼,就迫不及待地赶去贾府。

  交代好事情,贾琏就去找庄镜容。

  至于王子腾的事情,暂时不急。等他把王夫人解决了,他再来找王子腾算账。

  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耐心,王家他会一步步收拾,然后最后把王家连根带土地彻底除掉。

  庄镜容见贾琏笑地一副奸诈地模样,猜到他大概在算计谁。

  “夫君,你知道你现在的样子像什么吗?”

  贾琏好奇地问道:“像什么?”

  “像一只狐狸。”

  贾琏:“……”

  “在奸诈地打什么坏主意。”

  贾琏:“……”随即暧昧地对庄镜容一笑,伸手把她搂进怀里,一双手使坏地摩挲着庄镜容的腰,“夫人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为夫的心思。”

  庄镜容被贾琏的动作弄得满脸通红,娇嗔地瞪了一眼使坏地贾琏:“夫君……”

  知道自家小娘子脸皮薄,贾琏没有继续,只是把庄镜容抱在怀里,一脸温柔地对她说:“过两天,我想去拜访下岳父。”

  “啊?为什么?”

  贾琏伸手捏了下庄镜容的鼻尖,一脸宠溺地说道:“我这次去江南赈灾,在金陵遇刺,岳父和岳母肯定也非常担心,我该去见见他们,让他们放心。”

  “好,我们一起回去。”

  “反正我这段时间没事,你想要在庄家住几天也可是可以。”

  庄镜容听到这话,就知道贾琏要去拜访她父亲,其实是为了她,心里顿时充满感动和幸福。

  “夫君,谢谢你!”

  “我们是夫妻,有什么好谢的。”

  “少爷,大小姐和元春小姐来了。”赵嬷嬷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大小姐自然指的是贾敏。

  “我们这就出去。”

  贾琏和庄镜容去了前院,看到贾敏和贾元春正在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丫鬟。

  “姑姑,大姐,你们怎么还带东西来了?”

  贾敏急忙走到贾琏面前,拉着他的手,把他从头上下,前前后后地检查了好几遍,然后一脸心疼地说:“瘦了,怎么瘦成这副模样,都没有肉了?”

  贾琏听到这话,哭笑不得:“姑姑,哪您有说的这么夸张?”

  “这次去江南,你受苦了。”

  “姑姑,我现在没事,好好地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我们刚刚带的东西都是一些补品和名贵的药材。”

  “谢谢姑姑,还有大姐。”

  贾元春对贾琏微微一笑:“琏弟,恭喜你升为内阁侍读学士。”

  “谢谢大姐。”

  “虽然内阁侍读学士是一个从四品的官,但是最起码和内阁搭上边了,说不定你以后还能进入内阁。”贾敏笑着说道。

  “姑姑,内阁哪有那么好进的。”

  “你在努力几年,说不定就能进了。”贾敏觉得贾琏以后肯定能进入内阁。

  “乘姑姑的吉言。”

  贾敏和贾元春拉着贾琏,问了很多他在江南的事情,得知他在江南除了刺杀,其他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两人心里就放心了。

  贾琏这才想起来,林如海有信要给贾敏,连忙去书房把林如海的信找了出来,转交给贾敏了。

  “你姑父在扬州一切都好吧?”

  “很好,就是太想念你和黛玉了。”贾琏笑着说道,“姑父说他过年前会来京城,要和你们一起过年。”

  “那好啊。”

  贾敏和贾元春在六元府用了午膳才回去。

  一回到贾府,贾敏就迫不及待地拆开林如海的信,读了起来。

  读完林如海的信,贾敏的神色变得非常凝重,喃喃自语道:“看来要注意了。”

  贾元春去见王夫人,又一次地被挡在屋外。

  王夫人见贾元春和贾琏走得近,心里恨她,觉得她对不起过世的贾珠,不想见她这个女儿。

  贾元春见王夫人这么对她,心里十分地委屈和伤心,立马红了双眼,泪水在眼中打转。

  盯着周瑞家的好好照顾王夫人,贾元春转身离开了,同时眼泪从眼角滑落。

  周瑞家的看到贾元春这副模样,心里很是同情。她觉得太太不近人情,毕竟大少爷的死和琏少爷没关系,和大小姐更没有关系。

  贾元春从王夫人那里离开,前去给贾母请安。在去的路上,刚好碰到赖尚荣。

  她记得赖尚荣在六元府里当差,怎么跑到贾府来了?

  “见过大小姐,小的今天休息,所以过来给老太太请安,顺便看看母亲。”

  贾元春没有怀疑,轻轻起点了下头:“你有心了。”

  “小的告退!”

  赖尚荣来找赖大家的是为了办贾琏交给他的事情。

  赖大家的听说贾琏愿意推荐她儿子去做官,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立马点头答应,暗中收集王夫人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