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
作者:风纪樱落      更新:2023-07-30 09:21      字数:5338
  四皇子被贬为郡王, 并且幽禁在郡王府, 还没有说什么时候解禁, 这代表有可能幽禁一生。

  不止四皇子被贬, 和四皇子有关的官员也贬了不少。一时间,四皇子的势力被削弱了一大半。不过, 颜太师没有任何事情, 这让四皇子的人心里稍微安心了点。

  只要颜太师不倒, 就算四皇子被幽禁郡王府, 还有可能会放出来的。

  文武百官和京城的老百姓们都认为皇上只是一时气愤,过段时间就会放四皇子出来。

  大皇子的人见四皇子的人被削弱,趁机打压四皇子的人, 扩大自己的势力,争取把四皇子和他的人打压的永远翻不了身。

  但是,大皇子的人明白,只要颜家不倒,四皇子就不会倒。要想彻底把四皇子打压的翻不了身, 那就要先把颜家扳倒, 这对大皇子的人来说, 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四皇子被贬的事情,让京城的气氛变得紧张了,拥护四皇子的大臣们胆战心惊, 就怕皇上找他们的麻烦。

  就在大皇子的人在想着怎么扳倒颜太师的时候,隆武帝的怒火对准了大皇子。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大皇子骂的狗血淋头, 收回了大皇子的兵权,并把拥护大皇子的人贬的贬,降的降。四皇子的人的悲剧,在大皇子的人的身上又上演了一遍。

  大皇子的人和四皇子的人,同样被削弱了一大半。不过,大皇子并没有被贬为郡王,这让大皇子的人的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一直以来,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分为三派,支持大皇子,支持四皇子,和保持中立的。

  这次,江南官员贪污受贿一案,隆武帝把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都拔出了一大半,提拔了很多之前默默无为的官员。这些官员是二皇子的人,他们分别混在大皇子和四皇子的阵营里,因为一直没有明确支持大皇子或者四皇子,他们一直被打压。这些人非常有有才华,又是真心为朝堂和老百姓做事,就是因为没有支持大皇子或者四皇子,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提升。现在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被隆武帝拔除了,他们这些人就有了出头之日。

  这段时间,朝堂的风云变幻无测,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被清除了不少,这让文武百官们的心里更加惊惶不安,就连老百姓们也变得忐忑不安,担心京城的天会变。

  不管是江南,还是朝廷,这次的动作太大了,前前后后牵扯到的官员将近一千人,可见这次隆武帝有多震怒。

  没有出事的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每天提心吊胆,就怕哪一天轮到自己。这些人一下朝,就回到自己府里,紧闭府里的大门,不让府里的人随便出去,也不让府外的人随便进来。

  这些人全都变了缩头乌龟,躲在自己的府里,变得非常低调。

  这段时间,京城变得非常安静。平时热闹纷纷的酒楼和青楼,也变得非常安静,没有什么客人。别说世家子弟,就连普通老百姓也不敢随便出门,就怕惹祸上身。

  不过,对于保持中立的大臣们来说,就不用受惊害怕了,相反这段时间他们变得非常忙碌,忙着接手新工作。

  贾琏是个小小的从四品官,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没有什么烦恼和担心,继续搞他的研究。前段时间,他把灌溉工具弄出来,解决了京城这段时间的干旱没有水浇灌稻田的问题。从十月份开始,京城就一直没有下雨,干旱了一个多月,田地都干出裂缝了。眼看田地里的庄稼要被干死,这个时候新的灌溉工具出来,拯救了庄稼。

  之前的灌溉工具排不上用场,贾琏研究出来的新灌溉工具,灌溉的效果非常不错,解决了田地干旱的问题。

  因为新的灌溉工具是贾琏研究出来的,所以被命名为状元郎的灌溉工具,很受京城的农民的欢迎,这让贾琏在农民的心目中有非常高的地位。

  研究出新的灌溉工具后,贾琏就开始研究新的纺织机。

  隆武帝见他一门心思搞研究,就让他继续搞。所以,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贾琏明明是内阁侍读学士,却大半天呆在工部里。之前贾琏弄出来的实验室在工部,不在内阁这边,所以他只能跑到工部去。

  内阁大学士,明学士见贾琏一门心思搞研究,提高生产力,心里很是欣赏和好奇,经常跟着贾琏跑到工部,这让工部的人觉得压力很大。

  隆武帝见贾琏一个内阁侍读学士,经常跑到工部去搞研究,也不是一个办法,就在内阁特意弄出一个房间,让贾琏把在工部的实验室,搬到内阁来。

  这样,贾琏就在内阁里搞起了研究,还把内阁大学士带坏了,让堂堂的大学士当他的助手,天天忙来忙去,这让内阁的官员们很是无语。

  明万举得知贾琏喜欢搞研究,也非常感兴趣,没事也经常跑来看贾琏搞实验,和他外公一样做贾琏的小助手,跑跑腿打打下手。

  过了段时间,贾琏就把新的纺织机弄出来了,实验非常成功,让布匹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的纺织机出现,让京城里的气氛变得热闹了起来。因为之前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事情,京城里的气氛非常紧张,老百姓们吓得都不敢出门,这样怎么能热热闹闹的过年。

  贾琏弄出来的新纺织机,成了个新奇的东西,在京城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老百姓们对这个新纺织机非常好奇。

  新纺织机和之前的农耕工具一样,先免费发放给老百姓们试用。试用的效果不错,再大范围推广。

  在过年前,很多老百姓们都收到新纺织机,立马就使用了起来。发现新的纺织机比旧的纺织机好用,而且很容易学会,最重要的是织出来的布要比旧的纺织机多,质量还要好。

  新的纺织机出现,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有了新的纺织机,老百姓的收入就会增加很多,还能给自己家人织出布来,给自己家做衣服。以前有纺织机,织出来的布很少,都拿去卖钱,哪里舍得给自己家的人用。现在,新的纺织机织出来的布又快又多,肯定会有多余的给自己加的人用。

  得知新的纺织机是贾琏研究出来,让京城的老百姓们更加喜欢他。现在,贾琏在京城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好官,一个专门为老百姓做事的好官。

  有些大臣就看不上贾琏,觉得他不务正业,弄这些工具就是为了赚名声。

  有些大臣也瞧不上贾琏,觉得他丢读书人的脸,毕竟贾琏弄出来的东西都是跟务农有关。贾琏是什么人,连中六元的人,是大隆朝最有才华的人,他的才华应该用在文学上,而不是务农上。

  也有些大臣觉得贾琏做的不错,很务实,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对老百姓很有用,能帮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他们这些当官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衣食无忧么。

  “宋爱卿写了好几封信给我,说把贾琏留在京城搞务农,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让我把贾琏赏给他。”隆武帝一边和太上皇品茶,一边和太上皇聊天。“说军队才是贾琏应该待的地方。”

  “我记得那小子说过会研究出新武器。”太上皇放下手中的茶盏,嘴角含笑地说道,“比起去军队做个军师,那小子留在京城研究新武器才是能发挥他的才华。”

  “我也是这么觉得,军队里有不少军师,不差贾琏这一个。”隆武帝笑着说,“这小子弄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好用,而且还非常有用。”

  “过年了,你要好好奖赏他一番,毕竟他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全都无私地交给了朝廷。”

  隆武帝听到这话,微微地点了下头:“老爷子,您不说,我也会好好地奖赏那小子的。”说起来,要是其他人研究出新的东西,肯定会自己用,绝不会无私地交给朝廷。

  “先不要给他升官,先给他攒着。”太上皇一脸深意地说。

  “老爷子,您的意思是?”

  “等那小子把新武器弄出来,如果很有用,到时候一起赏他。”

  “您想赏他什么?”

  “爵位。”

  隆武帝摩挲着下巴,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弄出新武器,如果效果不错,这就是军功一件,加上他研究出这些工具,赏赐他一个爵位也很正常。”

  “恩。”其实,太上皇还有另一个打算。不过,他打算等贾琏立了军功再说。

  “贾琏这小子不知道该说他单纯,还是说他蠢?”隆武帝笑着说道,“他一直想要赚钱,这明明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他却白白送给我了。”

  “那小子说过,既然他做了官,就要为朝廷和老百姓做些有用的事情,不然就太对不起我和你的栽培和重视。”

  隆武帝被这句话取悦了,一脸满意地说道:“这小子还算聪明,没有让我和您失望。”

  “是啊。”太上皇一脸欣慰地笑容。

  “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太上皇问道,“老大和老四的人并没有死心。”

  “年后再收拾,先把老大的人收拾了,然后再收拾颜家。”

  太上皇微微皱眉:“颜家不好动。”颜家是京城的顶级门阀,经历了好几个时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树根都紧紧地扎在京城的土地上,想要推到这颗大树,非常艰难。

  隆武帝似笑非笑地说道:“除掉老大,老四和颜家就会膨胀,到时候逼着颜家自己动,到时候我就能名正言顺地收拾颜家。”

  太上皇听了这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此时,晋王府,准确来说晋郡王府。

  四皇子自从得知大皇子没有贬为亲王,觉得隆武帝的做法不公平,气的在郡王府发了好几场大火,脾气和性格变得喜怒无常。

  准确来说,他的本性暴露了出来。这些年,为了成为太子,他一直在伪装自己,把自己装扮成温文儒雅的人。其实,他原本的性格是喜怒无常,阴险狠毒,睚眦必报,和温柔这个词一点都没有。

  四皇子的心情不好,最遭殃的就是府里的下人和侧妃。

  贾元春很荣幸,也很不幸地成为了四皇子泄愤的工具。

  四皇子私下的嗜好也非常诡异,喜欢用各种工具折磨男宠。这次他受到刺激,被气的不轻,贾元春就成为了他的泄愤工具,把以前对男宠那套,全都用在了贾元春身上。

  贾元春这段时间被四皇子虐待的非常惨,不仅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最让贾元春最不能接受的是四皇子喝醉来折磨她,嘴里先是对她各种羞辱,然后把她当做贾琏。

  这让贾元春发现四皇子对贾琏有着异样的感情,这让她觉得很恶心、很愤怒、很耻辱。

  贾元春这段时间被四皇子折磨虐待的心里充满恨意,当然是对四皇子充满恨意。

  这次,四皇子被贬为郡王,还被幽禁,而且还不知道什么能解禁。贾元春觉得他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翻身的。

  就算四皇子翻身了,最后成为太子,她也不稀罕了。

  四皇子完全不把她当做人看,她对四皇子不抱有任何希望。再说,她对四皇子本来就没有感情,只是利用四皇子的地位和权势,想让自己以后身份尊贵,想尽一生荣华富贵。

  现在,她得知四皇子的真面目,不会犯贱地继续留下来。

  晋王府,她不想留了,也不想留在四皇子的身边。

  抱琴帮贾元春沐浴,看到贾元春身体上的伤痕,双眼立马红了,声音充满哽咽:“侧妃,王爷怎么能这么对您……”

  贾元春眼里一片冰冷,面无表情地说道:“我没事。”

  抱琴再也忍不住地哭了出来,放下手中的工具,双手搂着贾元春的脖子,“侧妃,奴婢心疼您,您不该受这份罪的……”

  贾元春听到抱琴这话,心里的委屈和绝望被触动了,眼泪大颗大颗地从眼角滑落。

  主仆俩紧紧抱着彼此,哭了很长一段时间。

  “放心,我会想办法的。”

  抱琴相信贾元春能想到办法改变眼下这种情况,“恩。”

  在除夕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让贾元春彻底恨上了四皇子,恨不得杀了四皇子。这是后面发生的事情,暂且不提。

  因为到了年底,朝廷已经封笔了,文武百官们全都放假了,准备过年。

  但是,今年的除夕,注定很多人无法安心地度过。

  虽然因为新纺织机的事情,让京城的气氛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紧张,但是气氛依旧低迷。

  文武百官们和世家们都提心吊胆,没有心思,也没有那个心情过年。

  老百姓们想过个热闹年,但是见大人物都这样,他们也不敢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过年。

  不过,六元府却不管这些事情。

  贾琏他们打算过一个非常热闹红火的年,毕竟这是他们搬进六元府的第一个新年,当然要好好过。

  因为贾赦和贾政断绝了兄弟关系,贾母邀请贾赦一家去贾府过年,被贾赦拒绝了。

  贾赦邀请贾母来六元府过年,但是贾母见贾府只有贾政一个人过年,觉得太冷清和太可怜了,就拒绝了贾赦的邀请。

  贾母不来六元府过年,贾琏他们巴不得。

  每年过年前,隆武帝会大手笔地赏赐一番,奖励今年一年为朝廷辛苦的大臣们。

  过年的前一天,朝廷的赏赐就下来了。

  每年,颜家和明家都是第一个收到赏赐的。但是,今年,只有明家收到赏赐,而颜家没有收到任何赏赐。

  这件事情,很快传遍整个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颜家在京城是什么地位,今年居然没有收到皇上的赏赐,再说这是颜家一两百年来,第一次没有收到过年的赏赐,这意味着什么?

  这个讯息,让文武百官们和世家们的心又变得忐忑不安了起来。

  对他们来说,颜家没有收到过年前的赏赐,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

  不过,这对支持大皇子的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大皇子的人这下可以安安心心,欢欢喜喜地过年了。

  今年,六元府也收到了皇上的赏赐,而且赏赐非常丰厚,这让文武百官们非常嫉妒。

  皇上赏给了贾琏不少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奇珍异宝,还亲自写了一副春联赏赐给贾琏。

  虽然很多大臣会收到皇上写的福字,但是却没有人收到皇上亲自写的春联。这份殊荣,贾琏唯独一份。

  文武百官们全都咬着手绢,一脸羡慕嫉妒恨地表情:其实贾琏是皇上的亲儿子吧,不然为什么这么看重贾琏?

  大皇子和四皇子都没有收到皇上亲笔写的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