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柏乡之战(二)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7-30 09:16      字数:4636
  成德

  王镕着急上火的等着各路援军。

  最先到的是王处直和他的五千精兵。

  王镕感激的看着王处直, 关键时刻, 果然还是和自己唇齿相依的老大哥最靠谱。

  只是靠谱不一定管用,五千精兵,还不够朱温塞牙缝的。

  王镕接着等援军。

  第二个回来的, 是去幽州的使臣。

  使臣很是羞愧的告诉王镕, 他没完成王爷对他的重托,刘守光不肯派兵来援。

  王镕眼前一黑。

  冯道顿时急了,他家王爷居然没来。

  河北三镇唇齿相依, 如今成德有难, 若是不救, 那等到幽州有难,还有谁能来救?

  冯道当即写了一封书信,让使臣再送一趟。

  使臣是成德人,自然不愿放弃,不等王镕吩咐, 就拿着书信又启程了。

  王镕缓过神来, 感激的看着冯道。

  冯道却神色凝重。

  好在东边不亮西边亮,刘守光虽然没请动,可和成德有旧怨的李存勖的援军却到了。

  王镕霎时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王镕二话不说,亲自跑去接李存勖的援军。

  李存勖的援军也非常给面子, 进了成德境内就直奔赵州,挡在了梁军和赵军的中间。

  这下不仅连王镕感动了, 连王处直也感动了, 两人忙把自家精兵合成了一处, 凑了个整,然后追上李存勖的援军,当了后军。

  于是,整个盟军会师成功。

  周德威领前军,李存勖自领中军,王镕和王处直领后军。

  成德节度使府负责供应粮草,冯道呆在节度使府里,也去帮着转运粮草。

  而此时,朱温的大军也来了,只不过带兵的不是朱温,而是大将王景仁,副将韩勍和先锋李思安。

  朱温因小恙,正在洛阳修养。

  周德威、李存勖见梁军远道而来,甚至疲惫,便先遣小股骑兵前去骚扰,趁乱抓了二百多人。

  梁军统帅王景仁亦是名将,一看如此,当即将大军撤到河另一边,两军隔水相对。

  周德威李存勖见如此,也不好再用骑兵骚扰,就压着这二百多人回营,然后审问梁军军机。

  这两百多人都是普通将士,倒不知什么机密军机,只是说了一件事,却让周德威李存勖喜上眉头,那就是当初王仁带着大军启程时,朱温亲自来送,拉着王景仁的手嘱托道:

  “镇州王熔反复无常,终究要成为子孙的祸患。现在朕将最精锐的大军交给你,哪怕镇州是铁做的,你也一定要打下来。”

  李存勖立刻将这二百人送去了后军。

  王镕接到这二百俘虏,本来还奇怪李存勖送俘虏干嘛,结果一听这些俘虏说的,登时火冒三丈。

  好呀你个朱温,枉咱们还是儿女亲家,我这些年对你恭恭敬敬,像伺候亲爹一样年年上供,时时孝敬,你居然觉得我是祸害。

  王镕发狠,朱温,从此老子与你势不两立。

  于是此后,王镕坚定的成为追随李存勖的一员。

  周德威、李存勖看到对面梁军已经扎营。为了抢占先机,李存勖亲自带着骑兵跨过浮桥,到对面营寨去挑衅。

  对面来的是朱温的精锐之师,自然不甘示弱,副将韩勍和先锋李思安当即点兵出营,和李存勖带的骑兵战在一起。

  两方都是精锐,又都是身经百战之将,所以打的是风生火起,最后李存勖靠着轻骑略胜一筹,心满意足的跨过浮桥回来了。

  而梁军,揍跑了挑衅的晋军,也十分满意的收兵回营了。

  李存勖和梁军打了一仗,知道了梁军实力深浅,就回来和周德威商量接下来的战略。

  李存勖觉得他们如今是来救援的,成德和定州正人心惶惶,他们应该趁着梁军刚来,还不知道他们底细,一击而胜,给成德和定州吃个安心丸。

  周德威却觉得李存勖这样做太冒险,梁军虽然远到而来,却是精锐,带兵的又是王景仁这样的名将,不会出现因行军疲惫影响战力。

  他们理应派小股骑兵一直去骚扰,让他们得不到休息,这样才能慢慢疲惫起来,一击得胜。

  两人因意见不同争论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李存勖气急了,一甩袖子回帐篷睡觉去了。

  李存勖敢甩袖子,周德威可不敢甩,周德威跑去找了监军张承业,对张承业:“王爷正值年轻气盛的年纪,今儿又打了胜仗,难免自傲,轻视梁军,可梁军此次来的主将是王景仁,王景仁素来稳重,打仗更是谋而后定,以王景仁的为人,他定会偷偷派人在河上下游建浮桥,等咱们倾巢而出,他就派人渡过浮桥断了咱们后路,到时咱们军心一乱,必然大败。而且就算他没想着建浮桥断咱后路,咱对面是柏乡,柏乡地域狭窄,咱们是骑兵,骑兵得地域宽阔才能施展开,对面的地形对咱也不利啊!”

  张承业就是当初唐僖宗打算逃跑时派到李克用军中的太监,张承业自知自己的使命是让藩王对皇帝产生好感,到时一自家皇帝逃跑时好能出手救一下,所以一到李克用军中,对李克用可谓是尽心尽力,从转运粮草,到掌管钱粮,简直拿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架势。

  李克用本就大老粗,又没有文人歧视太监的毛病,一看张承业对自己这么好,天天替自己卖命干活,还不贪财,不贪官,直接把张承业当成了自己心腹,后来每次出征时,都让张承业留守后方。再后来,自己出征没时间管儿子,甚至把儿子也托付给张承业了。所以连李存勖也对张承业亲切无比,平素以“七哥”相称,实际把张承业当亲爹来看。

  而张承业对于李克用的信任也是投桃报李,对李克用、李存勖忠心耿耿。

  一听李存勖可能有事,张承业当即走到李存勖的帐篷,对着里面蒙头生闷气的李存勖轻轻拍了拍,慈爱的说:“周德威老将知兵,他的话不可不听。”并将周德威刚才对他说的详细的说了一遍。

  李存勖掀开被子,从床上跳下来,不好意思的说:“我刚才也在想周将军的话,他说的有道理,是我急了些。”

  说完,李存勖跑出去接着和周德威两人商量行军策略。

  两人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王景仁可能偷造浮桥的事。

  李存勖派出几队骑兵探查,果然发现下游有梁军偷造浮桥,当即派人都毁了。

  李存勖对周德威也更加敬重,不愧是老爹手下的第一统帅,果然处处料敌之前。

  两人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选战场。

  李存勖手下的是骑兵,骑兵要想发挥最大的战力,那得有空间启动,地势越宽阔,对骑兵越有利。

  可对面柏乡那个河边实在太狭窄了,他们骑兵过去,连冲击一次都施展不开。

  所以他们得选个开阔的地方做战场。

  李存勖和周德威两人带着亲卫沿河岸溜了一圈,终于在上游三十里的地方,发现梁军那岸地势开阔平坦。

  李存勖和周德威当即拔营,移营到这边,然后在河上修建浮桥,方便等会到对面战场打仗。

  营修好了,浮桥也建了,可敌人呢?

  呃,这个还得自己亲自去诱。

  于是,李存勖开始派小股骑兵去诱敌。

  对方会上钩么?

  当然不上钩了!

  对方主将是王景仁啊,素来稳重的王景仁啊!

  王景仁选在柏乡这小地方扎营,那就是看中了这地方小,李存勖的骑兵施展不开,他吃饱了撑的才跑去三十里外的开阔地方和李存勖开战。

  所以任凭小股骑兵如何引诱,他自岿然不动。

  李存勖得知王景仁不上钩,只能又换一计,派小股骑兵骚扰对方割草的士卒。

  柏乡原来是王镕治下的一个小城,王镕虽然对朱温有求必应,但到底还留了心眼,那就是凡是靠近朱温的城池,粮仓一粒米不留,每年夏收秋收后,立刻拉回成德主城。

  所以梁军驻进柏乡后,不但粮草得自运,甚至连马吃的草都得自己割。

  而李存勖骑兵,抓的就是这些割草喂马的。

  于是,梁军那些割草的将士,出去一批丢一批,到最后,都吓得没人敢出去割草了,梁军只能用柏乡城里的草屋屋顶的茅草喂马,弄的梁军的许多马因吃陈年茅草拉肚子拉死了。

  梁军上下气的要死,可王景仁仍然压着不准出营。

  李存勖看这种情况王景仁都不出来,气的大骂王景仁是属乌龟的,转头找周德威商量对策去了。

  两人商量了大半天,终于找出王景仁一个破绽,那就是这个家伙出身不行。

  出身?

  嗯,有时这也可以算破绽。

  王景仁并不是朱温的嫡系,而是降将。

  王景仁原来是杨行密手下的大将,当初杨行密和朱温打的时候,王景仁可是大出风头,朱温一见王景仁,那就如同曹操见了关羽、赵子龙。

  朱温心里那个喜欢,只可惜那时王景仁人家是杨行密的心腹,王景仁才鸟朱温呢。

  只可惜过了几年,杨行密死了,杨行密的儿子继位了,这位二世祖对他老爹的一帮大将个个看不顺眼。

  王景仁当然也不例外,在差点被弄死后,王景仁狠狠心,投了旁边一个小国,而那个小国是朱温的属国,朱温大喜,立刻把王景仁要了过来,封了王景仁做了大将,然后把他送这来了。

  所以他的弱点就是他是降将。

  当然李存勖和周德威两人不是打算施反间计,王景仁虽然是降将,可朱温待他之厚,他根本没理由反叛,而朱温对他此时正喜欢的了不得,就算派人去散流言,只怕也没什么大用。

  李存勖和周德威通过王景仁的身份,看出了此次朱温派兵犯了兵家一个大忌,那就是以客为主。

  王景仁是降将,是从别的来的,他到达朱温军中是客,而如今朱温却任他为主将,以客为主,那朱温手下的那些兵,尤其这次来的还是朱温的亲兵,岂会听他的。

  不说别的,就副将韩勍和先锋李思安,那都是朱温的亲随,又怎么会听一个降将的。

  所以王景仁再厉害,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让众人心服口服。

  而副将韩勍和先锋李思安的性子比较急躁,他们诱不出王景仁,可以诱这两个。

  当然这两位也是名将,想要让他们上当也不容易,所以就需要一个重要的诱饵。

  李存勖和周德威都看了看自己。

  周德威:殿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李存勖:这军中本王身份最为贵重,我不去谁去。

  两人争执半天,李存勖最终拍板,他去!

  理由:自己年轻容冒进,对方更容易相信,周德威素来稳重,哪怕去,人家一眼看出诱敌的。

  周德威无奈,只能看着他家王爷自己去当诱饵。

  晋军最贵的诱饵李存勖带着亲卫,穿过浮桥,顺着河岸来到柏乡梁军大营前,开始挑衅。

  李存勖先把梁军三个主将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又命亲卫朝梁军大营射箭,然后骑着马绕着梁军大营转了一圈。然后又开始问候三个主将祖宗十八代,如此周而复始。

  梁军本来就因为之前晋军的挑衅和战马的死气的半死,如今又看李存勖如此挑衅,更是气的两窍生烟,再加上李存勖死命的在眼前晃,虽然明知这家伙是诱饵,可这家伙金贵啊,真要抓住,那可是够封侯拜相的!

  副将韩勍和先锋李思安对视一眼,两人点起手下精兵,打开大营,对着李存勖冲了上去。

  王景仁一看两人带兵出营就知道坏事了,赶忙鸣金让两人收兵。

  可李存勖一看两人终于出来了,哪会让两人再回去,当即也不逃了,就等着两人带兵来围。

  两人一看李存勖居然都不跑,滔天的富贵就在眼前,哪还管什么鸣金收兵啊,二话不说就去围李存勖。

  李存勖虽然年轻,这时显示出自己身为沙陀之主的强悍,也迎上去,以一敌二,对阵朱温座下两大猛将居然丝毫不落下风。

  不过李存勖还记得自己是来诱敌的,一边打,一边带着亲卫且战且退。

  王景仁看着自己手下越走越远兵,明白是叫不回来,叹了一口气,当即也点起大军,跟上。

  他若不跟,被引去的前锋必死无疑,到时晋军回来各个击破,梁军必败!

  而他若带大军跟上,到时和前锋会合,组成战阵和晋军对垒,他人数比晋军多,指挥又不比晋军差,到底谁输谁赢还得各看本事。

  王景仁留下一队守营,亲自带大军倾巢而出。

  于是,在李存勖死不要脸、死不要命,死力苦战下,终于诱出了王景仁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