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存勖开霸府(一更)
作者:文理风      更新:2023-07-30 09:17      字数:3297
  李存勖在看冯道的时候, 冯道也在偷偷的打量李存勖, 只是比起李存勖对他一见好感生,冯道却是好奇中带有一丝疑惑。

  这晋王殿下,怎么和传闻中的不大一样?

  世人皆知, 李存勖二十三岁,其李克用突然病逝, 留给他的,除了一个晋王之位, 还有李克用一群手握重兵的养子,甚至连李存勖的叔父,都在这些养子们的撮串下,打算废李存勖自立为晋王。

  当时众人皆以为晋王一脉就比成为历史, 甚至连正在攻打晋阳的朱温,都当即收兵,打算等着晋阳内乱, 坐收渔翁之利。

  可谁想到, 二十三岁的李存勖一改往日的默默无闻,联合监军张承业和掌书记卢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其叔父和他爹的一众养子,稳住了自己的晋王之位, 又乘朱温松懈之际,亲自带大军救了在潞州被困了一年多的李嗣昭, 大破当时两方名将死磕出来的夹城, 一战成名。(第十七章)

  其后几年里, 李存勖亲自带兵击退朱温派出的数次进攻,并在之前的潞州之战中,坐阵指挥,硬抗朱温七万大军,大获全胜。

  所以如今哪怕再孤陋寡闻者,都知道晋王李存勖谋略过人,武功盖世,恍然如太宗皇帝(李世民)再世。

  可冯道看着眼前这个性子活泼,甚至还对他偷偷挤挤眼的李存勖,不由迷惘。

  这个大男孩似的人,真是英明神武的晋王李存勖殿下吗?

  冯道突然觉得他的新主公怎么好像也有点不靠谱?

  好在没等冯道多想,李存勖就打量完他,带着一群人进了晋王府。

  李存勖带着众人进了正院,落座后,就抛出一个差点将众人砸晕的消息。

  “朱温老贼死了!”

  “什么?”众人大惊。

  “王爷,这可是真的?”下首一向沉稳的张承业脸色也变了,忙问道。

  “千真万确,其实朱温老贼大半年前就死了,只是当时秘不发丧,继位的是其次子朱友珪,不过这位没当皇帝几天,就被人爆出是其弑父弑君,又被其弟朱友贞夺了位,如今现在的大梁皇帝是朱温的第三子朱友贞。”李存勖轻描淡写的说。

  众人听了,立刻在心中盘算起这件事的得失来。

  朱温的大梁一直是他们晋阳的死对头,朱温更是压在晋阳一方心头的山,如今朱温死了,无论其是病死的,还是被儿子篡了位,那都是喜事一件。

  张承业首先向李存勖笑着恭喜道:“如今朱温已死,大梁顿失擎天巨柱,臣等恭喜王爷。”

  众人也忙拱手:“臣等恭喜王爷。”

  李存勖压压手,“朱温篡唐称帝,死不足惜,如今其子杀父谋位,更是报应,这是老天要灭他朱家的江山。本王身为大唐宗室,决定效仿太宗皇帝,开霸府以匡扶大唐基业,众位意下如何?”

  众人精神一振,立刻起身,高声应道:“殿下英明!”

  晋王要开霸府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整个晋阳都知道了,甚至连远在定州、成德的王处直王镕都知道了。

  自从曹操首创开霸府纳文武百官,千年以来,藩王有问鼎之心的,多先置霸府以稳其基业,等势成,则一飞冲天。

  先前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时,亦曾开霸府。

  所以众人听说晋王也要开霸府,除了激动,更多的则是打破头想往里钻。

  毕竟谁都知道,如今进去,等以后晋王真称了帝,这些所谓的霸府旧人,就是帝王心腹,更是新朝的开国功臣。

  甚至连成德的王镕、定州的王处直都坐不住了,这两位身为一方土皇帝虽然不会自降身份来晋王手下讨生活,却也别出心裁的想了一个和晋王拉进关系的方法,那就是两人一起派使者来推举晋王为尚书令。

  尚书令,本是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长官,俗称宰相,却因唐朝开国时李世民曾任尚书令,其后唐臣皆避此官,而如今,两人却推举晋王为尚书令,其用意可想而知。

  晋王对于这种锦上添花的事自然不会拒绝,按照礼仪三让后,成为唐朝自太宗李世民、德宗李适后,第三位尚书令。

  成为尚书令的晋王,经过深思熟虑后,也正式宣布了自己霸府的人员。

  武将:周德威、李嗣源、李嗣昭……自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整个晋阳的一方的武将,都被收入其内。

  文官:卢汝弼升任行军司马,管人事,卢质由掌书记升任节度副使,掌管霸府诸事,节度判官暂缺,王缄由推官升为新掌书记,卢程仍为支使,管钱粮,张宪由巡官升为推官,冯道补张宪的缺为巡官。(节度使文官: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节度判官、节度掌书记、节度 支使、推官、巡官、衙推)

  至此,晋王霸府初成。

  而晋王由于在晋阳开府,晋阳又名太原,太原属河东,故又名河东霸府。

  “啪——”冯道刚进门,一个茶盏摔碎在他脚前。

  冯道看着脚前的碎片,收了收脚,从旁边走到自己位上坐下。

  主位上,卢程看着进来的冯道,没好气的说:“你也来看我笑话?”

  冯道拿起桌上的一卷书,抬了抬眼皮,不紧不慢的说:“这里是我的位子。”

  意思是我只是来当值而已,您发火别往我身上扯。

  卢程听了,气呼呼的坐下。

  “王爷也真是,居然让一小吏出身的王缄当自己掌书记,也不嫌寒碜。”卢程愤愤的说。

  冯道端起一盏茶,轻轻品了一口,悠然看书。

  “王缄不过是仗着跟马郁学过几年,居然敢爬到我头上,真是岂有此理!”卢程接着愤恨道。

  冯道慢慢展开书卷,接着看书。

  “他算老几,之前不过小小一推官,居然就妄想成为王爷心腹。”卢程恨的牙疼。

  冯道又端起茶,一边品着茶,一边看书。

  “啪”卢程一拍桌子,“冯道!”

  冯道放下茶盏,抬头,“怎么了?”

  “你有听见我在说什么吗?”卢程瞪着眼吼道。

  冯道放下书,挖挖耳朵,“卢支使,您刚才在和下官说话?”

  卢程眼睛通红的看着冯道。

  冯道看着卢程真被气急了,坐正身子,“支使大人,如今任命已出,王缄已经是掌书记了,您在这里再气有什么用?”

  “那个讨好献媚的小人!”卢程气的一把撕了桌上的纸。

  冯道看着卢程在那里发疯,摇摇头,此次开霸府以前,卢质身为掌书记,晋王心腹,已经提前知道自己要升任节度副使,掌管霸府,因此在升之前,特地向晋王推荐了自己的堂弟卢程。卢程自然也是知道此事的,所以这一段时间可谓耀武扬威,结果…… 不但掌书记没他的份,他还是晋王手下唯一一个没升的,晋王宁愿将节度判官空着,都没给他。

  也难怪卢程这几日在支使院砸东西骂娘的。

  冯道看着卢程一直在那撕东西,生怕他不小心撕到什么重要文书、账簿,“行了,你也别撕了,要真生气这支使院也没外人,你骂骂出出气也就得了,干嘛糟蹋东西。”

  “我乐意撕!”卢程恨恨的说,不过到底放下了手中的纸。

  放下纸,卢程还是觉得心气难消,就直接喷起了冯道,“你们幽州没一个好人!”

  冯道本来正在看书,一听顿时不乐意了,放下书,“卢支使,我今天没惹你吧?”

  “那王缄,就是幽州人!”卢程咬牙说。

  “他是幽州人关我什么事?”冯道莫名其妙。

  “要不是你们幽州节度使刘家父子乱往晋阳丢人,那王缄怎么回来晋阳得意。”

  冯道这才想起来,王缄早年曾是刘仁恭手下的旧吏,当初朱温攻打沧州时,刘仁恭派到李茂贞那求救的使者,就是王缄,而王缄,完成任务后途经晋阳,被李克用留下了。

  而王缄后来拜的师傅,马郁,就是当初刘仁恭让刘守光去找李克用借兵救幽州时带的两个心腹之一,刘守光借完兵,顺手就把两人送李克用了,李克用当时的掌书记李袭吉年纪已大,就任了马郁为自己掌书记。(第十六章)

  卢质能任掌书记,是因为他岳父李袭吉是李克用第一任掌书记,王缄能任掌书记,是因为他师傅马郁是李克用第二任掌书记。

  这事要真说起来,好像还真和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俩有关,不过,你一个掌书记的堂弟,世家子弟,还争不过一条过江龙,这很有脸吗?

  冯道瞥了卢程一眼,懒得理他!

  卢程看了,顿时又气的想跳脚。

  就在卢程又要开骂时,一个人背着行囊从外面进来。

  来人刚进来,就看到地上的碎茶盏,一愣,又看到屋里剑拔弩张的两人,又是一愣。

  呆了两秒,来人放下行囊,拱手,“张宪见过两位同僚!”

  卢程一听人名,也不和冯道吵了,直接捂脸瘫在榻上,哀嚎。

  “书呆子来了!”

  冯道听了眼睛登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