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暂避 3
作者:和歌      更新:2023-07-30 09:24      字数:3623
  那陆妈妈跟着瑶华在道馆的门前张望了许久,到底没敢进去。

  “既然知道华姑娘一切安好,那我也就放心了,这就回去回禀老夫人,免得老夫人担心。”

  瑶华留她,“您大老远来,吃顿饭再走也不迟啊。”

  陆妈妈此刻的心情简直像是在油锅里煎熬,便是龙心凤肝也是吃不下的。连连推辞,坐上马车便离开了。

  见她走了,闵婶才松了一口气,“姑娘,你怎么做这身打扮。”

  瑶华扯了扯道袍,“不好吗?我倒是觉得不错。一身轻松。”

  “您该不会真的……”闵婶也有点被吓到了。

  瑶华笑了,“放心吧。不耽误事的。只是太妃整日穿着道袍,我打扮得花枝招展实在不合适,还不如一同穿道袍来得舒适。”她可不敢说修行的事,生怕闵婶和恩哥儿担心。

  两人被她糊弄了过去。不再揪着此事,聊了些家常和恩哥儿的近况。十分愉快。

  芟秋听到了动静,也过来看看恩哥儿。她十分喜欢恩哥儿,还拉着恩哥儿去了薛太妃的面前。薛太妃难得的露出了笑脸,拿了干果蜜饯给恩哥儿吃,说了好一会儿的闲话。

  待下午恩哥儿和闵婶离开后,瑶华照例去薛太妃所在的厢房抄书。

  薛太妃坐在一旁抚琴,突然问道,“你弟弟是你一手带大的?”

  瑶华点头。

  薛太妃又问,“带孩子辛苦吗?”

  瑶华不知道她为何问这个,便实话实说,“辛苦,却也挺好玩的。我带着他,他也陪着我。恩哥儿自小就乖巧听话,很少要人操心。我还记得,那时他还不到两岁,父亲教我读书的时候,他就安静地蹲在一旁,用柳枝沾了水,在石板上写写画画的。”

  那些年的时光温和而平静,每一件可爱的小事都被瑶华珍藏在心里。她难得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说了很多恩哥儿小时候的趣事。

  薛太妃望着她,突然唏嘘道,“瞧着你对你弟弟的态度,只怕你弟弟要天上的月亮,你也会想方设法摘下来,可以说是再柔软不过。可对崔小二,怎么就硬成了一块石头。”

  瑶华的脸猛地滚烫,“太妃,您说什么呢?”

  薛太妃一手托腮,“我这几日看着你,倒是越看越顺眼,反正崔小二是个人见人烦的混不吝。没爹没娘没管束,没人指望他娶个什么样的贵女,估计也没谁家愿意将闺女嫁给他。你又是个妥帖稳当的。你要是真想嫁他,我替你出这个头。”

  瑶华想都没想,“不嫁。既然太妃看我顺眼,索性把我收在身边,做个正式的修行弟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玩脱了!薛太妃心虚气短,觉得这个话风有些难改口。后来索性不说这个,转而问起制黛的事情来了。

  道馆里冰雪消融。但是和府之中的气氛就迥然不同了。

  陆妈妈哭丧着脸,将和瑶华穿着道袍跟在薛太妃身边修行的消息说了一边。

  徐老太太坐在那里,铁青着脸,半晌没能动。

  蒋氏着急上火,“她穿着道袍,那么皈依了没有?”

  徐老太太挥了挥手,“想必是没有的。皈依不是小事,她要是真的出家,必定也得先跟我们这些亲眷说一声。可坏就坏在薛太妃身上。这个女人当年宠冠后宫,先帝死了,都没舍得带她陪葬。今上昔年得她照顾,一直记着她的恩情,连带着如今的薛贵妃也被爱屋及乌、盛宠不衰。这京里年长的世家贵妇,哪个没见过她厉害,哪个不怵她。便是如今的阮皇后也不敢轻易得罪她。她要是看中了瑶华,让瑶华陪着她修行,谁又敢说个不字?”

  蒋氏急了,“那怎么办?难不成就眼睁睁地看着芝儿放弃了黎王侧妃的位子,去嫁给崔大郎那绣花枕头?”

  徐老太太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崔家如今是个什么情况?”

  蒋氏都快哭了,“原以为崔老大人能做得了崔二郎的主,谁知道那根本就是个混不吝,根本不拿崔老大人当回事。这几日正发疯呢,翻出了数年前的一桩案子,非说阮太师强买人宅。拉着那些穷极无聊的酸儒们,天天在御史台闹事呢。”

  徐老太太呸了一声,“什么强买人宅,阮太师府中什么好东西没有,至于去强买人宅吗?别人孝敬的东西够买多少宅院了,也就是这个不懂事的愣头青抓了跟稻草就当令箭。这个崔二郎,早晚要被收拾了。”

  蒋氏欲哭无泪,“母亲,还是祷告着晚点收拾崔二郎吧。如今瑶华跟在了薛太妃身边,还如何能替嫁。若是把瑶兰嫁过去,崔府如何能要一个庶女啊!”

  徐老太太额角生疼,低声道,“我再想想,我再想想。”

  想必是婆媳二人的祷告不心诚,第二日,崔晋庭就出事了。

  状告阮太师强买人宅是崔晋庭出的头,状纸上也有崔晋庭签名画押。结果阮太师派人找到了当年的卖家,一顿操作猛如虎,卖家立刻改了口。崔晋庭被当庭呵斥,拖出去打了三十大板,送回了崔家养伤。

  王氏又高兴又害怕。

  高兴的是,崔晋庭终于翻跟头了,被官家打了板子,想必是连官家都看不惯他这么折腾了。没了官家撑腰,崔晋庭以后只怕翻不起浪来了;

  害怕的是,阮太师到底翻脸出手了,只怕整个崔家都会被连累。

  王氏立刻让人喊来了崔晋仪。母子俩在府中一顿商量。崔晋仪便写了一首情意绵绵的绝句送给了阮元菡,约她画舫同游赏梅。

  阮元菡这些日子被他的仪态翩翩、深情款款、情话绵绵迷得晕头转向,一接到情诗便立刻梳妆打扮,欣然赴约。

  到了画舫上一看,只见崔晋仪正在借酒消愁。阮元菡还从来没有见过崔晋仪如此颓废的样子,关切询问。

  崔晋仪愁得可多了。忧心阮太师清明被毁,忧心崔晋庭再闯纰漏,忧心崔家再被误会,更忧心阮太师一怒之下,两人再无相见的机会。酒入愁肠愁更愁。崔晋仪对着阮元菡几乎是潸然泪下。

  阮元菡如何能见得心上人这般伤心,连忙好生安慰。可是小手拉了拉,眼泪擦了擦,不知怎么的就变成了好身安慰了。

  崔晋仪于花楼中练就的一身风流手段,尽数施展在了阮元菡的身上。

  阮元菡便是再骄纵,到底还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如何见识过这等风流仗势。半推半就,糊里糊涂,就在画舫的阁楼上成就了好事。

  等阮元菡再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长枕横施,大被竟床,莞卷和软,茵褥调良。贴身丫鬟上来时,见她粉黛弛落,发乱钗脱,吓得几乎昏厥过去。但说什么都晚了。

  崔晋仪撵走了丫鬟,搂着阮元菡一顿海誓山盟,说自己如何情难自禁。阮元菡听得一片芳心化成春水,尽数落在了崔晋仪的身上。

  好在崔晋仪还算谨慎,缠绵归缠绵,分别之时仍替她掩饰妥当。阮元菡回家家中,竟然也无人识破。但初尝如此销魂甜蜜滋味,阮元菡如何能停得下来。两人三天两头找地方私会。当然这是后话了。

  再说崔晋庭被打了板子,他倒是硬气,也不归家,只让人抬着去了薛居正外面的宅子。崔洮又气又怒,追了过去,却又拿他无可奈何,人都被打得血肉模糊了,总不能再拖起来打死。

  好在薛居正连忙出面安慰,说宫中也拍了御医过来,抓了药,料理了伤处。他把胸口拍得咚咚响,只说崔晋庭要是有事,他就替了崔晋庭去他家当孙子。

  崔洮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甩袖即走。

  到了晚上,薛太妃也知道了消息。叹了一声,“这孩子。如今谁照顾他呢?”

  来人回道,“禀太妃,就是小公子身边的人和崔二郎身边的那个小厮吴山。”

  薛太妃讶然,“受了这么重的伤,崔家就算不带他回去,至少也派些人照顾他才是。”

  来人摇摇头,“除了崔老大人还来看了一眼,没有其他人了。”

  薛太妃愕然,随即又觉得不对劲儿,冷笑着看着来人,“是老么让你来说的,还是崔二让你来卖惨的。”

  来人干笑着连忙老实交代,“是小公子让我来说的。崔二郎上次遇险,也是和娘子救治的。所以这次,还想劳烦和娘子出手。”

  薛太妃又好气又好笑,“崔二的媳妇,要他操什么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一旁的芟秋意味深长地朝她看了看。

  薛太妃没好气地道,“你什么意思。”

  芟秋笑,“只是觉得小公子的古道热肠跟娘娘的一脉相承。”

  薛太妃拍桌子瞪眼,“我刚骂他是狗东西,你就说跟我一脉相承。”说着说着,自己都笑出了声。“罢了,让老么把崔二送到我这里来吧。估计崔二光是看着和娘子,只怕伤就好了一半了。”

  崔晋庭喝的药有昏睡镇痛的效果。因此薛居正在马车里铺了十几床被褥,把他送到了庄子上的时候,他正昏昏沉沉,毫无知觉。等再次醒来,发现此处颇为熟悉,正是他为瑶华安排的那处阁楼住所。只不过搬运他上楼并不容易,只好安置在一楼了。

  崔晋庭傻眼,问薛居正,“我这是在哪儿?”

  薛居正笑眯眯的,轻轻地吐出两个字,“道馆。”

  崔晋庭惨白的脸色突然青红交错,他一把伸手扯住了薛居正的领子,低声咆哮道,“你把我拉到这里做什么?你他娘的又不是不知道我伤在哪儿?”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最佳助攻奖得主……

  薛居正:谢谢作者大大,谢谢亲爱的读者,谢谢走过路过的各位……

  薛太妃:一边去,有老身在,有你什么事!

  芟秋(围观鼓掌):果然一脉相承!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某人飘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