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宫宴 - 4
作者:和歌      更新:2023-07-30 09:28      字数:3525
  薛贵妃一脸真诚的遗憾,“这么快就解释清楚啦?”

  徐老太太和蒋氏连连点头,“都是些小误会,说开了就好。”

  薛贵妃微微转头看向阮太师夫人,态度和蔼又恭谨,“老太君,您看呢?是否还要再解释解释?您要是有想法,前往不要忍着。”

  阮太师夫人恨不能生生撕碎了她,却不得不低头,“谢贵妃娘娘关心,既然是误会,说开了就是了。”

  薛贵妃呵呵笑,朝着瑶华招手,“崔夫人,听说你那幼弟是你一手带大的?”

  瑶华款步上前,“回娘娘的话,正是妾身照顾他长大的。”

  薛贵妃惊叹道,“那你是怎么教的,居然能教出个童子试的头名来。吾听太子妃常对你弟弟赞口不绝,说他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孝顺恭谨,东宫的师傅们个个都喜欢他。”

  瑶华这时脸上的笑容才真实了许多,“娘娘过奖了。”

  薛贵妃拉着她的手,“吾也知道,教孩子最好的法子,就是言传身教。否则,请上再好的老师,也是无用的。”

  这话听着跟阮家不相干,可是阮太师夫人一想到如今尚被关在天牢里奄奄一息的阮安之,再品品这话,简直像被人戳进了肺管子里。饶是她城府过人,也不禁面颊微微抽搐,气愤难平。

  薛贵妃就是故意的,拉着瑶华的手不放,问完了怎么教育孩子,再问怎么教育夫君,“没成亲之前,崔二郎那个皮猴,整日上蹿下跳,没个正事。可自从成亲之后,也不闯祸了,居然还开始认真读书,吾听官家最近总是夸他,说他学问有长进,差事也办地好。这个你是怎么教的?”

  瑶华被薛贵妃弄了个大红脸,“这,这是陛下教的好。”

  薛贵妃哈哈大笑。

  这时,有内侍前来,“贵妃娘娘,前面开宴了。”

  薛贵妃站了起来,“说说笑笑,时间可过得真快。以后啊,吾传你来宫中说话,你可不许不来。”

  瑶华连忙退到一侧,“妾身受宠若惊。”

  薛贵妃满意地频频点头,“果然,你能有如此涵养,难怪你弟弟能这么出色。”

  她转头看向锦朝长公主,“殿下,我们一同前往?”

  锦朝长公主笑着陪她走了出去。

  阮太师夫人冷冷地盯着瑶华。

  瑶华毫不在意,端着个十分端庄的假笑脸,“阮太师夫人先请。”方才那样的疾言厉色她都不怕,如今瞪两眼,不疼不痒,有什么威胁性。

  阮太师夫人哼了一声,跟着走了出去。

  阮党一系的诰命夫人们可没有阮太师夫人的底气和胆色,要么尴尬的朝瑶华笑了笑,要么直接视而不见,也跟着走了出去。

  杜清站到了瑶华的身边,两人并肩跟着内侍向前面走去。

  杜清低声道,“吓得我一身冷汗,我还真真怕阮太师夫人要发作你。到时那你可就难堪了。”

  瑶华嘿嘿一笑,“她不敢,她不过是吓吓我,想让我失态丢人,从此抬不起头来。但是碰上我这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这种吓孩子的把戏,呵呵……”

  杜清舒了口气,侧头看了看她那张明艳的脸,心想,果然人不可貌相。跟阮太师夫人硬刚,只怕朝中的大臣们也没几个有这个肥胆。

  “不过,姐姐今日的恩情,我铭记在心。”瑶华低声道。

  杜清一愣,“什么恩情?”

  瑶华认真地看着她,“方才太师夫人发难,姐姐没有丢下我,而是与我并肩,为我壮胆。就冲着姐姐这份胆色,我这声姐姐,喊得心服口服。”

  杜清严肃的表情下尽是自我吐槽,原来意气相投果然是真的,比如说两个傻大胆。

  宫宴开始了。官家带着群臣们在集英殿分东西升阶就座,薛贵妃则在升平楼带着众诰命夫人开席。

  席间歌舞自然是热闹非凡,瑶华尝了尝内侍宫女们奉上的菜肴,那些肉食已经发凉了,倒是羹汤尚有余热。但杜清饮了小半碗羹汤便不再去碰,只是取了几块糕点,慢慢悠悠地分成小块,偶尔夹起一块放入口中。

  瑶华终于体会了一回崔晋庭对于宫宴地吐槽,内心深表赞同,看起来繁花似锦,热闹非凡,但其实没几样能入口的东西。

  待集英殿那边群臣们的歌功颂德有了七八个回合之后,终于进入了今晚的重头戏观灯。

  薛贵妃领头带着众位诰命去到城墙之上观灯,只见宫门前有一座琉璃灯山,几乎与城门同高,上面有山石树木、亭台楼阁、各种神佛雕塑等。另一侧还设有舞台,由乐工伶官演奏表演。

  京中早已安排好的烟火随着一声令下,在夜色中点燃一片火树银花,灿烂夺目。

  瑶华终于觉得今天这趟折腾值了,最起码从这里看京都,还真的挺好看的。

  欣赏了灯山烟火,终于到了散场的时候。崔晋庭已经在宫门处等着她了。瑶华感觉到罗明驾车的速度慢了下来,就知道崔晋庭应该是在前面了,她打开车窗,朝外一看,果然崔晋庭披着一件大氅,却把尧恩裹在身前,上下两个脑袋,看起来十分滑稽。

  瑶华会心一笑。两人一见面便异口同声地问了一句,“冷不冷?”

  崔晋庭听得此言,那双瑞凤眼笑得风情万种,只是碍着小舅子在场,不好干点什么。他们一同上了车,往鹿鸣湖的方向驶去。

  到底重臣们都是住在离皇宫较近的地方,往鹿鸣湖去的,只有他们一辆马车。

  待行出没多久,车后有马蹄声响起。瑶华正诧异着,就听见崔晋庭轻笑一声,让罗明稍停一下。车门打开,原来外面是罗亮,递进来一个包裹。

  崔晋庭连忙打开,那包裹跟婴儿的襁褓差不多,里面包着的是滚烫冒气的各式卤肉,羊舌签,花糕,还有已经被压得变型了的油锤,和一包糖霜桃条。

  崔晋庭把那包卤肉塞到尧恩怀里,自己却打开那包糖霜桃条,捏了一块,喂到了瑶华的嘴边。

  瑶华的一双杏眼眯成了新月,感觉那桃条简直从口中一直甜到了心里。

  尧恩也来凑热闹,将一块香喷喷的卤肉也递到了瑶华的口边。

  卤肉配桃条,这搭配实在……瑶华伸手接了过来,塞进了崔晋庭的嘴里。

  三人挤在一起,头靠着头,膝盖抵着膝盖,捧着油纸包,你喂我,我喂他,满口吃的都堵不住笑声。

  崔晋庭抽了个空,笑着问,“听说你今日当众把阮太师夫人给顶回去了?”

  瑶华笑笑,“你消息挺快啊!”

  崔晋庭抓着一只鸡腿,突然有些惆怅,“你说,以往我那么卖力,他们也没正眼看我。可如今你当众怼了太师夫人一顿,怎么百官就立刻变了态度,对我十分赏识了呢?”

  见瑶华光笑不说话,崔晋庭凑过去了些,“哎,你说他们是不是看人下菜碟?”

  “姐夫,你这到底是抱怨,还是变着法子夸我姐呢?”尧恩将那包卤肉吃了一半,终于有心思跟他姐夫贫嘴了。

  崔晋庭拿了个油锤就塞进了他的嘴里,“赶紧吃,别说话。”

  “我吃饱了,吃不动了。”尧恩将那油纸包递给他。

  瑶华从马车的茶壶里倒了些温热的茶水给尧恩和崔晋庭,“今日我当众顶撞阮太师的夫人,她未能拿我怎么样。想必许多人心中都会想,阮家也不过如此。但按照阮府的脾性,他们怎么可能就此罢休。恐怕日后,我们会面临更多更急的难题。若是不能从你身上入手,便可能先从我和恩哥身上下手。”

  崔晋庭看着她,“你别担心,我已经让人连夜赶往你们的老家,务必赶在阮太师的人之前做好准备。他若是想用你们族人对付你们,那我们到时就旧账新账一起算。”

  瑶华一愣,继而失笑,崔晋庭从来不在她面前故弄玄虚,久而久之,她竟然也忘记了,他曾经单枪匹马逼得阮太师不得不自断臂膀。

  待回到府中,夜深人静的时候,瑶华亲力亲为,好好“嘉奖”了崔晋庭一番。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她那敛眉低笑,迷得崔晋庭晕晕然不知东西,恣意怜惜。将这元宵佳节,过了个美满。

  只是其他人府中就没这么和乐了,阮太师夫人回府后狠狠地发作了一场,发誓要瑶华好看。

  而徐老太太和蒋氏则如受惊的鹌鹑一般,胆战心惊的缩在府中数日,生怕官家会责罚。但数日过去,只要瑶芝要出阁了,宫中仍未有旨意来到,她俩这才平静了些,开始着手宴请。

  但京中高官们的消息向来灵通,她们婆媳元宵当日惹出来的风波,早就由那些诰命们传遍了京城。和瑶华当众顶撞阮太师夫人,官家不但没有责罚,还把和尧恩老叫去伴驾。这其中的信息值得好好琢磨了。而且,瑶芝到底只是嫁过去当个侧妃,年前还闹出了私会的丑闻,这么上赶着去喝喜酒,大家都替他家感觉脸热。

  于是,和家发出去的请柬,竟然有不少人家都借口正月事情繁多,错不开身,礼到人不到。但户部的官员则没办法了,硬着头皮、挤出笑脸去。好歹把这场亲事办得热闹。

  可是第二日,所有去参加婚礼的宾客,都把肠子悔青了。

  作者有话要说: 干了件极蠢的事情。难得兴致大发,弄了包卤料回来,准备卤肉吃。炒完糖色,哗的一缸子水下锅,冷水进了滚油,那热腾腾的水蒸气……等我回过神的时候,收手已经晚了。整个左手不用卤就能吃了。

  这左手简直是剥皮一般的疼痛啊。抹了厚厚一层木瓜膏,过了半天才好些。如今单手打字,别扭死了。明天不用吃饭了,饿了啃手就行了,反正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