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穷究 - 2
作者:和歌      更新:2023-07-30 09:29      字数:3907
  赵氏便留下了丫鬟,只身跟着瑶华去了后面。

  瑶华将她带来的汤药倒进一个瓷碗中,下面用烛火加热,不一会儿,药膳的味道便浓烈了起来。瑶华细细闻了闻,不由得眉头微皱,吹灭了烛火,用一个瓷皿盖住了药膳。

  “这种东西,以后还是别吃了。”瑶华担忧地看着赵氏。

  赵氏心中的激动难以抑制,她甚至觉得脸上的皮肉都在抽搐跳动,“崔夫人,我知道你是个热心肠,否则也不会第一次见面就提醒我。还麻烦你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不然我真是死不瞑目。”

  瑶华有些同情地看着她,“虽然具体的成分还不清楚。但我能闻出来两味,这两味中药乃是破血之用。于女子受孕十分不利。长期服用,不但月事量极多,使人容易血虚,极耗元气。极难受孕,而且,即便意外有孕,也可能会出现流产的征兆。”

  赵氏人往后一歪,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瑶华吓了一跳,赶紧扶住她。

  待赵氏缓了过来,整个人都哆嗦着,“她怎敢如此对我,为何要如此对我?我要回去找她算账。”

  瑶华在她的虎口使劲掐了一把,“少夫人,你清醒点。”

  赵氏眼睛发红,“崔夫人,你不知道,我赵家倾覆,幸亏公公出手,才救了我一命。当年公公甚至说过,若我有两个儿子,第二个孩子还可以跟我姓赵,以绵延赵家香火。如此大恩大德,便让我为钱家粉身碎骨,我都不能偿还钱家的恩情。可我能做的,也只有为夫君绵延子嗣,但是魏姨娘却为了后宅隐私而害我,我如何能忍?”

  瑶华握住她的手,“你这么相信钱家?”

  “是!”赵氏斩钉截铁,她强忍着激动的情绪,“公爹一直与阮家抗争,是朝廷中难得的清流。便是偶尔有些不得已,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和保护更多的人。我不怪他不帮我复仇。但我相信公爹有朝一日,一定能揭穿阮家的真面目,将他们的罪行大白于天下。”

  瑶华欲言又止。

  赵氏坚定地道,“我知道崔大人也与我一样,与阮老贼有着不死不休的仇恨。别人或许不懂,但崔大人想要报仇的心情想必是和我一样的。”

  瑶华望着赵氏,略略沉吟,“那我想请你帮个忙。”

  “您只管开口。”

  “出了我家,便将此事忘了吧。只当我从来没有与你说过这些话。”

  赵氏糊涂了,“为什么?”

  瑶华摇摇头,“我虽身为局外人,也不觉得此事光是一个姨娘就能做到的。你以为你只看错了魏姨娘,可若你看错的人不止她一个呢?”

  “您什么意思?”赵氏隐隐觉得瑶华的话中有话。

  瑶华怜悯地看着她,“我并不清楚你们府中的情况,但若我是你,我就会认认真真地去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是草草地下结论。需三思而后行啊,钱少夫人。”

  赵氏紧紧地捏住了帕子,一种莫名的恐惧从心底油然而生,她隐隐预感,瑶华应该知道一些内情的,若是她照着瑶华的话的去做,只怕会看到更让她崩溃的东西。

  赵氏强迫自己冷静,道谢之后,沉默地离开了。

  瑶华亲自送她到了门口,她望着这个可怜的女人,心中在想,若是赵氏一旦发现钱致芳才是导致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她会怎么做呢?

  赵氏回到家中,钱夫人关切地问了她几句。赵氏只说瑶华对两个姑娘的印象都不错。日后要是有机会,倒是可以让两位姑娘多到瑶华面前亮相,加深一下影响。

  钱夫人点头,“说的是。”

  一旁的魏姨娘倒是插了话,“夫人,要不然,我们家也作一回东,请崔夫人来做客好了。”

  钱夫人想了想,“若是平白无故地请客,会不会太刻意了些。虽说这两门都是好亲事,但是抬头嫁女,我们太殷勤了,对姑娘们倒是不好。”

  魏姨娘笑,“那就让少夫人多跟崔夫人走动,日后让少夫人给崔夫人下帖子,就单独请崔夫人过来玩也行。到时让两位姑娘好好表现表现。”

  这话没毛病。可是如今赵氏对于魏姨娘的一举一动,都觉得她别有用心。她忍不住在想,为什么要让她单独给瑶华下帖子,为什么要单独请瑶华过来。真的只为了让姑娘们表现一番留个好印象吗?

  待到了晚间,赵氏服侍钱夫人歇息。待退出去的时候,她跟钱夫人身边的妈妈多聊了两句。

  “怎么这么晚了,公爹还不回来歇息?”

  那妈妈叹了一声,“老爷多数时候,都是歇在魏姨娘那里的。”说完,她陡然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只好干笑着找补一句,“夫人如今上了年纪,爱清静自在些。”

  赵氏心中一凛,她一直以为公爹跟婆母的感情很好。

  待她留心,她这才发现,这个家中,钱夫人是名义上的女主人,但实际上,府中的日常事务,都是由魏姨娘来安排的,包括家中铺子的掌柜回来禀事,也是先去钱夫人处请安,然后跟魏姨娘对账。

  只是魏姨娘一直对钱夫人恭敬有加,从来没有半分恃宠而骄的意思。而她这个钱家的媳妇,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因为一直被子嗣的问题困扰,所以完全没有察觉。

  这魏姨娘到底是什么人?这么一手把持着钱家,公爹到底知道不知道?还是说,这是公爹默许的?赵氏越想越不明白。她忍不住问夫君钱诚思,“爹爹说要给你娶个平妻,是不是想弥补在魏姨娘身上的遗憾啊?”

  钱诚思被她问得莫名其妙,“这是从何说起。再说了,我都说过许多次了,我们还年轻,总会有孩子的,娶什么平妻啊!”

  赵氏看钱诚思那个脸色,像是真的没想过这些,“你不觉得魏姨娘很能干吗?家中的事,我一直以为是母亲在打理,到这两天才知道,原来一直都是魏姨娘在料理。连外面铺子的掌柜来对账,都是魏姨娘在核对账目,结算银钱。”

  钱诚思没往心里去,“母亲这几年身体不好,哪有那个精神去操劳。她是个姨娘,服侍母亲,听母亲的派遣做事,还不是应该吗?”

  没错,妾室确实应该听主母的,但是妾室最应该做的,是服侍男主子,而不是这般几乎架空了主母。而且居然还在她的身上动手!惹得一直善待她的公爹都忍不住要给夫君讨一个平妻!

  “这个魏姨娘到底是个什么来历?”赵氏忍不住打听。

  钱诚思想了想,“好像是个破落人家的姑娘,父母都死了,还欠下不少债务。债主要卖了她抵债,母亲就买了她。后来就做了姨娘。怎么了?怎么突然关心起父亲的妾室来了?”

  赵氏勉强笑了笑,心中犹豫着,不知道是否应该跟夫君说自己的发现。

  钱诚思以为她担心自己也纳一个像魏姨娘一样的妾室,便安慰道,“你放心,那也只是父亲的想法。我自然会说服他的。我们还年轻,再过几年着急这个都不迟。你先把身体养好才是。对了魏姨娘不是善长药膳嘛,不然让她再给你炖些补汤。都说药补不如食补。”

  赵氏看着夫君体贴的笑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魏姨娘给她炖的药膳,她再也没有进过口中,亲自悄悄地处理掉了。

  但是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赵氏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许久,找了个借口出了趟门,到一个药铺里,请铺子帮她抓了一副药,煎好了,当场服下。

  回到府中,她便作出一副困顿的模样,私下里,常跟丫鬟小菊说着说着,就开始瞌睡打盹。

  魏姨娘偶尔一见她这副模样,便喊了她的小菊去问话。

  赵氏等小菊回来,不经意地问,“你去哪里了,这么我方才寻你不着?”

  小菊笑道,“没什么,去魏姨娘处说了几句闲话。”

  结果晚上,小菊就给她端了一碗汤过来。

  赵氏看着那碗汤没说什么,她遣开了小菊,喊来了钱诚思过来,“夫君,有件事情我想跟你说。”

  钱诚思看她一脸正色,心中觉得奇怪,“怎么了?”

  赵氏直直地望着他,“我这个月的月事迟了,人也觉得困顿。”

  钱诚思刚开始没反应过来,待想明白了,惊喜地跳了起来,“莫不是,莫不是……”他也想有个孩子,以往安慰赵氏的话是真心的,但是想要一个孩子,也是真心的。

  赵氏慢慢地开口,“可是魏姨娘请了小菊过去,今晚就送来了这碗汤。”

  钱诚思一笑,“魏姨娘真是有心了。居然比我们都先知先觉。”

  “夫君,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在喝了魏姨娘的药膳之后没了的。”

  钱诚思的笑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赵氏不说话,就这么直楞楞地看着他。

  钱诚思的视线在赵氏和那碗汤药之间来回,半响才道,“你是说魏姨娘?”

  赵氏点点头,“我只是怀疑,即便不是这碗,也可能是明天的那碗,或者后天的那碗。我只能请你帮我去查了。”

  钱诚思的脸冷了下来,在屋里找了个空瓶,将那碗药膳灌了进去,连夜出了家门。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钱诚思怒气冲冲地回来,直奔父亲钱致芳的书房而去。

  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夫子二人在书房中吵了起来。钱诚思一怒之下从钱致芳的书房直奔钱夫人的院落而去。将所有的事情都抖落了出来。

  钱夫人只以为自己听岔了,“魏姨娘给你媳妇的汤碗里下药了?”

  钱致芳也赶了过来,“大郎,魏姨娘这么多年乖巧听话,服侍你母亲尽心尽力,这里面必然有所误会。”

  赵氏听到了动静,也带着小菊赶了过来。

  听见钱致芳这么说,她噗通跪倒在地,“爹爹,母亲。我也想知道这里到底有什么误会。为何魏姨娘要单独喊小菊去说话,她们都说了些什么?”

  小菊顿时慌了神,“少夫人,我跟魏姨娘就说了两句闲话。其他什么都没做啊!”

  钱诚思气得人都发抖了,“来人,去她的房中仔细地搜。”

  不多时,从小菊的屋里搜出了一对金耳环和几个金戒指。

  小菊吓得面无血色。

  钱诚思大怒,“还不老实,来人,给我打。”

  小菊忙高呼冤枉,“魏姨娘就问少夫人是不是没有如期换洗,我便说这次迟了。就这些,没有其他的了。这些都是魏姨娘觉得我做事勤快,平日里赏给我的。”

  丫鬟勤快居然犯得上赏赐金戒指,钱诚思脸色都青了,“魏姨娘还真是有心。”

  钱致芳脸色十分难看,“来人,去把魏姨娘喊来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