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枕边絮语 - 上
作者:和歌      更新:2023-07-30 09:30      字数:3377
  等顾守信安全地把瑶华送到汝州城里,然后去见崔晋庭复命的时候。没有完成任务的轻松感,反而因为沿途的所见所闻,整个人从里到外都冒着一股沧桑悲凉。

  崔晋庭一眼就看出他整个人都不对劲,“怎么了,是不是夫人在怀州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了?”

  顾守信摇摇头,“不是,怀州的事情比想象的还顺利。我们就是站在那里不出声,都没有出手的机会。只是我们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顾守信将不举子的事情都告诉了崔晋庭。

  崔晋庭一时愕然,呆了一会儿。

  顾守信对着这位年轻的头领,掏出了一句心底话,“都说民生多艰,今日方知其一二。”

  崔晋庭面色微沉,突然微微提高声音,“来人!”

  顾守信被吓了一跳,而随从兵士立刻进账,“大人何事吩咐。”

  崔晋庭道,“我要去看看昨日抓到的那几个贼首。”

  且不说崔晋庭在兵营中忙碌。

  瑶华来到汝州城,住进了一家名叫福客居的客栈。梳洗一番之后,阳舒给她解开了变声的穴位,卸掉了脸上的易容物。让她松快了许多。而且接连几天的快马,瑶华的两条腿都磨破了。她给自己上了药,然后难得顾及不上形象,倒在床上不想动弹。

  海安和阳舒到底都是练家子的,虽然有些疲倦,但比瑶华要好多了。只是此刻的汝州城四处都是官兵,气氛十分紧张。两人都不敢掉以轻心,轮流歪在窗边的榻上休息,守在瑶华的室内。

  可是等瑶华一觉醒来的时候,坐在窗边的人已经换成了崔晋庭。

  跟在京中常见的崔晋庭不同。此刻的他,卸掉了兵营中的盔甲,却没有换上宽松的袍服,而是就这么穿着红色的里衣,随意地躺在榻上,两条长腿,一屈一直,脑袋偏向窗口的位置,借着夕阳的光线看着手里的公文。

  若只看脸和身段,还是那个让京城少女们芳心荡漾的俊俏郎君。

  瑶华有些贪婪地看着他,歪着脑袋,用目光将他的轮廓都细致温柔地描绘了一遍。

  崔晋庭没听见动静,却感觉到了她的目光。“累坏了吧?”抬眼望过来,正好看见她唇边温柔的笑意。他立刻翘首坐直了身体,然后放下了手里的公文,朝她走了过来。

  两人快一个月都没见面了。崔晋庭一把将她捞起,贴在怀里,狠狠地亲了一口,“想我了没?”

  瑶华摸了摸他的脸,“怎么这么几天没见,你就把自己弄成了这样?又瘦又黑的,胡子都长出来了。吃了很多苦吧?”

  这是自然的。

  这种出来砍人头的买卖,双方都是拼命的交易。以前他独来独往,哪里需要管那么多。可如今手下好几千人,行军布阵、粮草调度等等事务,他都得学着去安排。虽然已经网罗了有不少老成的副将分担军务,可毕竟许多事情是头一次上手,他还没自大到那种程度,觉得凡是由他经手便不会出错。脸上虽然波澜不惊,脑子时刻转得比风车还快,生怕有什么失误。一天下来,身心俱疲,脑袋简直都木了。

  不过,这样的日子轮了大半个月,实实在在的仗也打了几场。死过人,也剿到了匪。沮丧过,气恼过,得意过,迷惘过,百种滋味毫不客气地将他轮了一遍。

  如今再见瑶华,竟然感觉仿佛经年。

  但如今的他,心里也踏实多了,说话也是真的有了底气,“还好。纸上谈兵千回,到底不如领兵上阵一次。我如今,也算是个名副其实的指挥使了。”

  瑶华心疼地用手指撩过他的下颚,以前就没什么赘肉,如今更像刀劈斧砍出来的线条,犀利也更有味道。瑶华忍不住亲了一口,“我的肉呢,回去赶紧给我补回来!”

  崔晋庭有些心猿意马,但很快就自己压制了下去,“听说你连着骑了几天的马,腿都伤着了吧?”

  瑶华一边点头,一边拍开他的手,“所以你这几天就老实一些吧。也免得你得胜回京的时候,我挺个肚子恭迎你,那可真就热闹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自己也发笑,琢磨着,“到时别人该怎么恭喜你?”

  一见面,比他还没个正形。崔晋庭被她逗笑了,“淘气。你且在汝州待几日,好好休养。”

  瑶华点点头,“我陪你几天。便是帮不上什么忙,给你做两顿饭,让你好好补一补,也是好的。”

  崔晋庭缓了口气,不自觉地松弛了下来。“你在怀州,一切都还顺利?”

  瑶华知道他心里的矛盾,说话委婉了些,“那位张夫人的日子过得挺不错的。膝下有一对龙凤胎,还有一个小儿子。唯一发愁的,就是长子张言祯不喜读书,却喜欢跟商人打交道。我便借着收购丝绸的名义,接近他们家。不过那位张博张大人倒是个心地厚道的人,而且也聪明,有些话一点就明。省下了我许多手段。这趟怀州之行,确实轻松得出乎我的意料。”

  崔晋庭对于陆氏,实在不想有什么牵扯。“这样就好。我并不指望她能为我做什么。只要别来我面前,一边哭哭啼啼说她的不得已,一边扯着生母的情分逼着我让步。我真心看不出她有什么不得已。说句实话,我能活到今日,王氏的功劳都比她多些。”

  瑶华拍了拍他的背,“别想这个了。有张大人看着,应该出不了大事。而且我也让阳舒留着人在那里看着,便是真的出事了,我也不在乎这样的一点儿麻烦。对了,汝州现在如何了?”

  说起军务,崔晋庭心里憋着无数的事,无数的火气,夹杂在一起,无时无刻不想砍人。

  可是瑶华有一种让人平静下来的力量,只要视线里能够看见她那张或戏谑淘气、或平静恬淡的面容,崔晋庭就能摆脱那些浮躁烦杂的心绪。但是这一点,除了崔晋庭本人,连瑶华都无从察觉。

  毕竟这个家伙,过去是摆出一张浮躁的脸,将真的假的七情六欲都堆在了上面,而现在则是将一切都压在了眼底,面无表情,除了凌人的气势,已经有了些不动如山的沉稳。

  他示意瑶华靠在了迎枕上,自己也歪了过去,两人面对面躺着说话。

  “你走之后,兵部便递上了汝州、陈州匪患的消息。其实追根溯源,这场匪患的根子还是出在阮家。陈州知州瞿常是太师门生,一直是阮家的走狗。此人气量狭小,性格狭隘,手段严酷,且贪得无厌。为了能让陈州的政绩出众,他罗列出来的苛捐杂税比别州都多,百姓的税收在他管制期间已经提前收了五年。便是这样,还不够他孝敬阮家的。他为了修建州署,先是压榨百姓。可百姓到底还要种地,误了农时,连他都麻烦。于是就逼着士兵和家眷上山伐木,风雪雷雨都不准停工,更时常殴打惩罚兵士作乐。劣迹斑斑,令人发指,血债累累,罄竹难书。”

  这要是两年前的崔晋庭遇到这事,恐怕早就把这个瞿常给揍成猪头捆结实了拖去京城宰了。

  可惜,那是的崔晋庭一门心思都在追查他爹的案子上,根本无暇他顾。

  “说是匪患,其实不过是为了好听一些。真相就是陈州的官兵实在熬不下去了,造反了。兵士们杀进了还没造好的陈州州署,将瞿常剁成了肉泥,然后拥立陈州判官陈徽为帅,连着过不下去的百姓自成一国,打着‘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的旗号,从去年冬天开始,投奔的人络绎不绝。到了今日,陈徽旗下已经有了万人之众。”

  瑶华拉着他的手,与他十指相扣,两人就在这一片静谧温柔的氛围里,说着人间最残酷的事。“然后呢?”以瑶华对他的了解,若是能痛痛快快地大杀四方,他未必会像如今这样一肚子火气。

  “然后。”崔晋庭冷笑一声,“便是到了这个时候,阮家还是不消停。他们一方面想将我赶出京城,省得我在京城再去找他们的麻烦;另一方面又担心我真的掌握了兵权,借机坐大。所以提出兵分两路,由我领一支军队,来汝州,另一支军队去陈州。”

  “哦?谁领兵?广武侯陈志越不是还关在天牢里呢吗?难不成放出来戴罪立功了?”瑶华问。

  崔晋庭摇摇头,“陈志越已经被关起来了,家中男丁发配,女子没入掖庭。阮家就是再能说会道,陛下也不会把这么条疯狗放出来,要是他手里再握兵权,谁知道他会咬谁?”

  “那倒是!”瑶华颇为赞同地点点头。

  “所以,阮家这次派出了阮二郎阮奉之。”

  “哦?”瑶华失笑,“老泰山被抓了,让女婿接手。看来阮家对西郊大营势在必得啊?官家答应了?”

  崔晋庭点点头,“对,阮奉之不同于阮安之,这个家伙武艺还可以,也确实在军中历练过。要不然,也不会跟广武侯陈志越走得那么近,最后成了翁婿。兵部里也有阮家的人,在一旁推波助澜。最后官家便点头了。”

  瑶华这么一琢磨,“原来官家让你领兵剿匪,一来是历练你,二来是想让你有点实打实的功绩,好将你再往上提一提。最起码,能把禁军和左卫京都的兵力都压住。可是,阮家居然舍得将阮二郎都推出来。这样一来,要罚两人同罚,要商两人都有份。这倒是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