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节
作者:柳绪琬      更新:2023-07-30 11:17      字数:5470
  不准她早就想踹了,只不过刚才碍于李淑妃在。

  思及于此,赵恪淡淡道:“蘩蘩真不懂事,三哥哥这就去向母亲告状。”

  傅采蘩一听就急了,匆忙爬起来拉住了赵恪的袖子,“不要告诉淑妃娘娘。”

  在淑妃娘娘心目中,她一直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她可不想让自己的形象一落千丈。

  “嗯?那蘩蘩跟三哥哥道歉。”赵恪望着她,唇畔露着淡淡的笑意。

  傅采蘩不大乐意。

  “那三哥哥这就去跟母亲告状。”赵恪起身就要走。

  傅采蘩急了,匆忙拉紧他的衣裳,“三哥哥……我……我错了。”

  这声音小得跟蚊虫似的,傅采蘩觉得,就是自己也听不见啊!

  紧接着,赵恪淡淡笑了笑,“蘩蘩说了什么?我听不见,说大声点。”

  见傅采蘩没什么反应,赵恪微笑道:“嗯,蘩蘩不道歉的话,我这就去告诉母亲。”

  傅采蘩急了,紧紧攥住赵恪的衣裳,不让他走,“不要,如果淑妃娘娘知道了,一定会觉得我不是乖孩子,她会不喜欢我了的。”

  “那蘩蘩跟三哥哥道个歉。”

  傅采蘩犹豫了一下,眼中水汪汪的。

  三哥哥是淑妃娘娘的亲生儿子,如果淑妃娘娘知道她踢了三哥哥,一定再也不会喜欢她了的。

  所以,这个事绝对不能让淑妃娘娘知道。

  “三哥哥,我知道错了,我刚才不高兴,所以才会踢你。你不要告诉淑妃娘娘好不好?不然她会不喜欢我的,呜呜呜呜呜……”

  见小姑娘哭得伤心,赵恪心软了,安慰道:“行了,不哭了,三哥哥不去告状就是了。”

  傅采蘩破涕为笑,“真的吗?”

  赵恪点点头,伸手给她擦了擦泪水,安慰道:“母亲常教育我,男子汉大丈夫除了建功立业以外,还一定要顾家,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妻子。姑娘家都有些小性子,包容包容也就过去了。所以蘩蘩,三哥哥不怪你,你也不许哭了。”

  傅采蘩咬了咬唇,觉得有些感动。

  三哥哥可真好。

  她都有些羡慕崔公公了。

  26.

  “三哥哥,我以后一定不耍小性子了。”

  赵恪满意道:“嗯。”

  傅采蘩不放心,又皱了皱小眉头,道:“那我们可说好了,如果……如果你敢去跟淑妃娘娘告状的话,我就把你喜欢崔公公的事情也告诉淑妃娘娘。”

  赵恪忍不住淡淡一笑,“蘩蘩,你敢威胁我?”

  “我……是啊!我就是威胁你,你要是不想让淑妃娘娘知道你有断袖之癖,你就别去告我的状。”

  赵恪淡笑着点点头,应允了,又很快出门去了。

  傅采蘩望着他的背影,猜测他应该是听进去了,肯定不会去告状的,便放心躺了下来。

  到了第二年,皇帝从孙皇后逝世的阴影中走出,他来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李淑妃的寝宫了。

  毕竟是青梅竹马的两个人,皇帝觉得除了孙皇后,宫里就属这李淑妃最了解他。

  这一年,在临近七夕的时候,李淑妃突然染上了轻微的风寒,时常会咳嗽个不停。

  赵恪平日里公事繁忙,是以傅采蘩为了让他安心,口口声声保证会伺候好李淑妃。

  这一日,李淑妃想吃冰糖炖雪梨,傅采蘩亲自跑了御膳房一趟,回来的时候路过御花园,听见了皇帝与赵霓欢的声音。

  “霓欢的手艺真好。”皇帝握着赵霓欢绣的荷包,赞不绝口,又笑道:“这么漂亮的荷包,是送给父皇的吗?”

  赵霓欢摇摇头,道:“不是,是七夕节的时候,我要送给旻阳哥哥的。”

  赵霓欢口中的“旻阳哥哥”,是孙忌的一个儿子,傅采蘩也大概听说过,赵霓欢喜欢孙旻阳很久了。

  七夕乞巧节就要到了,这一日许多姑娘会给喜欢的男子送一个荷包,以表示爱慕之意。

  傅采蘩不由想起,自己也绣了一个,却不知道能送给谁。

  皇帝闻言,忍不住打趣道:“哟!我们霓欢才十二岁,就想着嫁人了。”

  赵霓欢叉着腰,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听说,民间有些姑娘十二岁就嫁人了。”

  皇帝轻笑道:“不过父皇才不舍得霓欢这么早就嫁出去呢!哎!不管怎么样,霓欢也得多陪陪父皇,至少过个两三年再嫁吧!”

  正说着话,皇帝瞧见傅采蘩过来了,赵霓欢也望了过去。

  傅采蘩先低头道:“父皇好。”

  皇帝见她端着一碗冰糖炖雪梨,立即轻笑着问道:“是淑妃想喝吧?”

  傅采蘩点点头。

  皇帝微笑道:“蘩蘩啊!这些事交给下人做就好了,御膳房离淑妃的寝宫那么远,你跑什么呢?”

  傅采蘩道:“淑妃娘娘养育我这么多年,我为她做点事是理所应当的。”

  孙皇后这么年轻就去了,人生无常,谁又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呢?能孝顺长辈,就好好孝顺长辈吧!可别等到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

  皇帝望着傅采蘩,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眼神,道:“蘩蘩可真是孝顺啊!”

  赵霓欢望着傅采蘩,正欲问一问她有没有绣荷包,又要送给谁。

  乍一想,哪里用得着问呢?

  傅采蘩的婚事是早早就定好了的,若她绣了荷包也一定是送给三哥哥。

  也不知傅采蘩走了什么运,要家世没家世,要长相没长相,居然能嫁给三哥哥。

  赵霓欢从小就喜欢和傅采蘩比较,她破相那会儿,她每天都高兴极了,觉得傅采蘩一辈子都要被她踩在脚下了,一辈子都比不过她了,可是乍一想,如果以后她嫁给了三哥哥……

  那她不就成王妃了吗?

  而旻阳哥哥,将来怎么说也只是个普通的臣子,不能与亲王相提并论。

  这么一想,赵霓欢觉得很不高兴,转头与皇帝道:“父皇,将来如果我嫁给了旻阳哥哥,你给他封个异姓王,好不好啊?”

  皇帝愣了愣,不解道:“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比傅采蘩差啊!她将来要嫁给三哥哥,是要做王妃的,我也想做王妃。”

  皇帝闻言,满面不高兴道:“胡闹!你知道什么是异姓王吗?异姓王是可以随便封的?”

  外戚的权势不容小觎,赵霓欢什么都不懂,才会提出这等破天荒的要求。

  封异姓王,那多半意味着国家不行了。

  而傅采蘩站在那儿,觉得有些无措,又尴尬地笑了笑,道:“父皇,如果没有什么事了,那我先走了。”

  “好。”

  赵霓欢望着傅采蘩的背影,觉得嫉妒极了,只好开始自我安慰。

  王妃有什么了不起的?

  傅采蘩那么丑,三哥哥将来说不准就反悔不娶她了呢!哼!

  傅采蘩回去以后,见李淑妃正躺着休息,便将碗放在了一旁,“淑妃娘娘,您要喝的冰糖炖雪梨来了。”

  李淑妃动了动,准备爬起来,傅采蘩便匆忙上前去把她扶起。

  李淑妃坐正了以后,轻笑道:“蘩蘩啊!我可还没老,哪需要你这样扶?”

  “可我答应了三哥哥,要把您照顾得无微不至。”傅采蘩拿起了一旁的碗和勺子,道:“淑妃娘娘,我来喂您。”

  “不用了,我还没老呢!”李淑妃接过她手中的碗,轻轻抿了一口,喝了大半后才放到一旁,道:“蘩蘩如此孝顺,我真觉得欣慰。”

  傅采蘩微笑道:“淑妃娘娘,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孝顺您的。”

  李淑妃拉住傅采蘩的小手,微笑道:“蘩蘩,真好!再过个几年,等你及笄的时候就与恪儿成婚,我这么想想啊!好像浑身的病都没了。”

  说着说着,李淑妃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这么乖巧又漂亮,孝顺又懂事的儿媳,上哪找去?她可真是等不及了。

  民间也有许多姑娘十三四岁便成婚的,但因傅采蘩生得太瘦弱,看着就比同龄人小,李淑妃觉得还是等她及笄再成婚比较好。

  “对了,蘩蘩,我觉得你太瘦弱了,将来恐怕不好生养!你这几年定要好好补补,最好成婚第二年啊!就让我抱上孙子。”李淑妃越想,就越感觉浑身无病。

  而傅采蘩闻言,却低下了脑袋,觉得心头五味杂陈。

  三哥哥喜欢的是崔公公啊!

  三哥哥那么好的人,对感情很专一,一定不会背叛喜欢的人,那么她又要如何给三哥哥生孩子呢?

  她又想起她精心绣的荷包,她是打算和赵霓欢一样,把荷包送给自己喜欢的男子。

  可她喜欢的男子……

  如果要送,她只想送给三哥哥。

  三哥哥这些年来对她很好,而且他的优秀、豁达,都让她很是仰慕。

  “蘩蘩,你怎么了?想什么呢?”

  傅采蘩回过神来,望了望李淑妃,小声道:“没什么。”

  李淑妃道:“到底怎么了?与我说说好吗?”

  “我真的没事。”

  “蘩蘩,你刚才走神的那个样子啊!摆明了是心里有事。与我说说吧!是不是谁欺负你了?我帮你做主。”

  “没有人欺负我。”傅采蘩突然发觉眼眶酸涩,泪水不自觉竟凝聚到了眼眶,只好低下头惶恐道:“淑妃娘娘,我想……我想……想回去……睡一觉。”

  言罢,也不等李淑妃同意,傅采蘩转头就匆匆离开了。

  她可不想让淑妃娘娘知道她哭了。

  而李淑妃看着奇怪,忍不住蹙起了眉头,这好好的,蘩蘩怎么好像还哭了?

  让马嬷嬷过去看看,马嬷嬷回来禀告,说傅采蘩已经躺下午睡了。

  李淑妃也就只好暂时放下这事。

  另一间屋里,傅采蘩躺在床上,却久久没有睡着。

  她的手里紧握着这几天绣的荷包。

  她这些年来跟着淑妃娘娘学女红,学得极好,是以绣出来的荷包很精致。然而再精致有什么用呢?三哥哥未必会喜欢。

  即便她送给三哥哥,三哥哥接过去了,让崔公公作何感想?

  这些日子以来,三哥哥和崔公公的感情好像很好,时常有说有笑的。崔公公又长得那么好看,那么善解人意……

  越想到这儿,傅采蘩就越想哭啊!

  原来,她不仅仅是仰慕三哥哥,也是喜欢三哥哥的。

  这个喜欢,不是妹妹对哥哥的仰慕和崇敬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想要与之地老天荒的喜欢,就像皇上和淑妃娘娘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相敬如宾。

  天黑了,天上的一轮月亮又圆又大。

  赵恪回来后先去拜见了母亲李淑妃,母子俩简单寒暄几句后,李淑妃就说起了傅采蘩的事情。

  “蘩蘩今天好像心情不大好,我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你若有空,就去看看吧!”

  “是。”

  27.

  傅采蘩此刻正坐在廊檐下, 望着那一轮月亮发愣, 又轻轻捏了捏手中的荷包。

  她多想把这个荷包送给三哥哥啊!

  可是……可是这样不大好啊!

  她明明知道三哥哥喜欢的是崔公公,她为什么还要喜欢上三哥哥呢?

  “蘩蘩。”赵恪走了过来。

  傅采蘩匆忙将手中的荷包捏紧, 然后站起来说道:“三哥哥,你怎么来了?”

  “母亲说你今天心情不大好, 让我过来看一看。”

  “三哥哥,一定是淑妃娘娘多虑了,我没事。”

  傅采蘩嘴上说着没事, 眉头却是紧紧皱着的, 摆明了是有心事。

  赵恪看出来了,关切道:“蘩蘩,有什么心事一定要与我们说,淑妃娘娘和三哥哥都是你的亲人。”

  傅采蘩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

  两人静默了一会儿。

  傅采蘩又不由想起了一些事, 神色凝重地问道:“三哥哥, 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

  “你问。”

  “我知道三哥哥喜欢的是崔公公,也知道三哥哥对感情一事很忠贞,可是今天……今天我……”

  傅采蘩深吸了一口气后, 才继续说道:“三哥哥,我看淑妃娘娘好像很想抱孙子,如果我们成婚了,你会不会背叛崔公公啊?”

  赵恪想了想,微笑道:“你是说生孩子的事情?我看别人成婚了, 都是要生孩子的,我们当然也不能例外。”

  傅采蘩这么一听,觉得松了口气。

  能生孩子,也就能让淑妃娘娘高兴,不仅淑妃娘娘,还有皇上。

  养育之恩大于天呢!傅采蘩觉得只要能够让他们两个高兴高兴,她做什么都可以。

  接着,赵恪注意到了她手中的荷包,“这是什么?荷包吗?给我看看吧!”

  傅采蘩想了想,很快递过去了。

  她抱着一点希望,希望赵恪能够收下这个荷包,那样她会觉得很开心。

  辛辛苦苦绣的荷包,当然是要送给喜欢的男子。

  即便傅采蘩知道这样子是介入了三哥哥和崔公公的感情,是不对的,可是……她还是好想送给三哥哥。

  而赵恪看来看去,却只是微笑着夸奖道:“蘩蘩的绣工越来越好了,真好看。”

  “三哥哥喜欢吗?”

  “喜欢。”

  傅采蘩露出了微微的笑容,满怀期待道:“那七夕节那天,我把这个送给三哥哥,好不好?”

  谁料赵恪想了想,很快把荷包还给了她,“不用,蘩蘩自己收着就好,三哥哥用不上这个东西。”

  这一瞬间,傅采蘩宛若碰了一鼻子灰,鼻尖酸涩难忍,眼泪也很快要掉下来了,她不想让赵恪看见,猛然拿回荷包就往屋子里跑。

  又“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赵恪愕然,好好的,蘩蘩这是怎么了?

  而傅采蘩紧贴着门,想起刚才这一幕,泪眼盈眶。她辛辛苦苦绣的东西,三哥哥居然不要,她觉得好难过。

  “蘩蘩,你怎么了?你开开门啊!”

  “蘩蘩……”

  “三哥哥,你走吧!我要睡了。”

  “蘩蘩,有什么事你要与我说说啊!关起门来做什么?快把门开开!”

  “不开。”

  赵恪思量了一下,觉得傅采蘩一定是心里有事,这样子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去找母亲吧!

  母亲见多识广的,一定能给个主意的。

  确定他走远了,傅采蘩坐到榻上,将那个辛辛苦苦绣的荷包收起来,又流着眼泪自我安慰道:“没关系,三哥哥不要,总有人会要的。”

  即便这样自我安慰,她的眼泪却还是流个不停。

  虽然她破相了,但说到底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未来、对爱情都充满了憧憬。她希望有个男人,可以和她两情相悦,两个人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就像皇上和淑妃娘娘那样。

  这么简单的心愿,三哥哥却满足不了她,傅采蘩觉得难受极了。

  “蘩蘩,你开开门好不好?”

  傅采蘩很快回过神来,是淑妃娘娘的声音。

  而且外头不止